乙肝b超结果怎么看 乙肝的早期症状


乙肝b超结果怎么看 乙肝的早期症状

文章插图
一、乙肝B超单的解读
乙肝可以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和分度 , 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类 , 不同的肝脏形态往往代表不同阶段的病情 , 一般分为三种:
轻度:B超检查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 。这种情况较好 , 但是应该配合肝功能、HBV-DNA和乙肝两对半检查综合判断 , 而且一定要定期复查 。
中度:B超检查可见肝脏内回声增粗 , 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 , 肝内管道(主要是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 , 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这种情况下乙肝患者的病情往往处于发展中期 , 如果不加阻止 , 那么就走向肝硬化、肝癌等恶性化的方向 。
重度:B超可检查可见肝内回声明显增粗 , 分布不均匀 , 肝欠光滑 , 边缘变钝 , 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较度狭窄 , 扭曲 , 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 , 脾脏肿大 , 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这种情况下乙肝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经相当严重 , 必须尽快治疗 。
慢性乙肝患者B超检查的部位应包括肝脏、胆囊和脾 , 肝硬化患者还应该进行腹水检查 , 肝脏病变越明显 , B超诊断的准确性越高 。急性肝炎时 , B超缺乏特异性影像特点 , 绝大多数肝回声正常 , 慢性乙肝声像图为回声增加型 , 还可测得慢性乙肝患者的脾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 因此经常进行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和肝癌是非常必要的 。
二、乙肝常见的早期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 , 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 。肝炎时 , 胆汁分泌减少 , 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
2、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 , 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 , 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 , 胆红素从尿液排出 , 使尿液颜色变深 。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 。
3、肝区疼痛
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 , 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 。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 , 称肝包膜 , 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 , 当肝脏发炎肿大时 , 肝包膜紧张 , 痛觉神经受刺激 , 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 。
4、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 , 乙肝常有肝脏肿大 。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 , 反复发作 。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 肝脏质地变硬 。
5、全身症状
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 , 容易疲劳 , 打不起精神 , 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 , 进食减少 , 食物消化吸收障碍 ,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
三、感染乙肝多久能查出来
肝病专家指出 , 人在感染乙肝病毒之后 , 一般一个月后就可以查出来 , 但建议在3个月和6个月时各复查一次 。而检查是否感染乙肝最常用的方法是乙肝五项检查 , 乙肝五项检查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项 , 也称乙肝两对半检查 。
1 , 乙肝的病毒性较为顽强 , 而且乙肝很容易感染 , 如果乙肝感染之后一般是携带病毒 , 并不代表患者已经病发 , 所以在感染乙肝之后还有补救的措施 , 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情 , 也可以采取消毒的措施 , 这样都可以防止发病 , 对患者造成影响 。
2 , 平时应该少接触乙肝病人 , 如果接触乙肝病人 , 应该做好隔离措施 , 不要和乙肝病人用同一个碗筷 , 更不要同一个杯口喝水 , 这样都可以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 并且平时应该适当的注射疫苗 , 乙肝疫苗一般注射三期之后就不会引发感染现象 , 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内已经有了抗体 , 已经足够可以抵抗病毒 。
3 , 引发乙肝的原因比较复杂 , 有的时候患者携带乙肝病毒并不代表发病 , 因为这个时候患者的体内如果有抗体 , 就只会携带病毒 , 不会引发病毒感染 , 所以在传染之后应该做好治疗措施 , 定期的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 , 这样有利于观察病毒的活跃性 , 也可以防止病毒发病 。
四、乙肝是如何传播的呢
1.血液传播:研究证实 , 被确诊为“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 其体内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000万至几亿个成熟的乙肝病毒颗粒 。被其污染的医疗器械 , 如注射器、针灸针、口腔器材、内镜以及血液和血制品等若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 , 就可以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 , 这种传播的可能性已经有所降低 , 但这种情况在农村可能会长期存在 , 对此广大农民和农村医疗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 。
2.体液传播: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均可含有乙肝病毒 。性行为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 ,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乙肝定为性传播疾病 。因此 , 人们应该谨守性道德 , 尤其是易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者)在过性生活时应主动采取安全措施 , 如使用避孕套等 。另外 , 人们在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如接吻等)时 , 若接触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上有破口 , 也有被传染乙肝的可能 。
3.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围产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和父婴传播 。在我国 , 因垂直传播而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占所有感染乙肝病毒者的70%以上 。有关研究还表明 , 人们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与乙肝的发病及其病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 , 有80%以上的人将来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 且预后相对较差 。但成年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 , 只有6%左右的人将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 因为大部分人会自动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 可以将乙肝病毒从体内清除 。所以乙肝的基础免疫以及阻断母婴的传播 , 是我国防止乙肝传播的重点 。有报道称 , 患有乙肝的父亲所生子女感染乙肝的几率为26% 。
4.其他途径:除上述传播途径以外 , 乙肝病毒还有可能通过人们破损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 , 以及被昆虫叮咬等得以传播 , 但研究证实 , 这种传播的几率很低 。
【乙肝b超结果怎么看 乙肝的早期症状】临床实践证明 , 人们只要切实阻断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 那么我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