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鱼苗养殖方法

连鱼苗养殖方法 , 鸭嘴鱼水花苗怎么养殖才不死?养鸭嘴鱼的四个方法
第一,清塘管理
鸭嘴鱼一般都是采用池塘养殖或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我们则只需要选择水质良好的区域并且对网箱进行消毒清理即可 。而采用池塘养殖则需要先选好适合养殖鸭嘴鱼的鱼塘 , 然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完之后加入肥料补充水体肥力 , 最后注入新水再进行养殖 。如果鱼塘选址不当或者是清理不当的话,会影响鱼苗的成活率 。
第二,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其实和其他的鱼苗一样,要选择规格大小均匀的、健壮的、精神状态好的、没有病虫害的、没有机械伤害的、好游动、摄食好的鱼苗 。在放养之前 , 要将鱼苗进行消毒,然后取少量鱼塘中的水进行试养,如果试养没有问题的话才能投入养殖 。
第三 , 水质管理
鸭嘴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水中绝对不能出现缺氧的现象 , 否则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一般情况下池塘水深要一米五到两米左右,其次就是我们要配备好增氧机,及时的补充水池中的氧气 。还有就是一般每隔十天到十五天左右换一次水,并且要将池塘中的杂鱼消灭,杂草清除 。当然也可以适当的栽培一些水草,用于调节水质,增强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
第四,养殖方式
鸭嘴鱼可分为单养和混养,对于新手养殖的话建议单养,这样不容易出问题 。如果是混养的朋友,那么我们就需要注意混养的搭配比例,控制养殖的数量 。一般情况我们都是搭配白鲢鱼和草食性鱼类进行养殖,比例控制在一比一比八 。同时还需要控制水草的数量,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 导致养殖失败 。
2两的野生白鲢苗多久能长大?2两的白鲢苗要2至3年左右
大头鱼养殖技术?具体养殖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
(1)养殖鲢鳙的池塘面积要大 , 一般为4-8亩,水深一般在1.5-2米 。
【连鱼苗养殖方法】(2)放养鱼苗前 , 要施有机肥料 , 鲢鳙基肥要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
2、放养鱼苗
(1)一般在5-6月份放养鱼苗,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一般采用混养的方法 。
(2)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 , 可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
(3)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可混养少许白鲢、鲤鱼等 。
3、饲养管理
(1)这一阶段的鲢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保障一定的肥沃度 , 浮游生物也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
(2)池塘放养前要施基肥,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要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 。
(3)人工投饲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这样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
4、日常管理
(1)饲养鲢鳙时,每天早晨要巡塘一次,主要是为了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 , 还需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 , 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 。
(2)要做好拉网检查的工作,这样利于肥水,且发病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 , 确定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
5、并塘和越冬
(1)在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以下的时候,鱼不会再摄食,这时要把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 。
(3)在并塘前一周要停止投饲,可以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 , 并塘时要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 。
(3)蓄养池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要选择向阳背风,少污泥的池塘 。并塘后在结冰时要注意防止缺氧 , 提防鸟的危害 。
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鲶鱼养殖技术要点
出处:中国畜牧街
鲶鱼(Silurus asotus)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 。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 , 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 , 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
一、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亲鱼的选择:选择尾重0 。5kg以上 , 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 。雄鱼腹部狭小 , 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 。雌雄比例为1∶1~1 。5,个体大小适宜 。
催情:鲶鱼繁殖实践证明,鲶亲鱼经过产前培育生殖腺达到Ⅳ期末 , 催产药物最好使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 A2)合剂,剂量为每公斤鲶鱼注射2mg~5mgDOM+2μg~4μgLHRH—A2,两种药物的混合液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 , 催产率可达80%以上 。
人工布巢:在产卵池中布置鲶鱼产卵附着物,方法与鲤鱼相似,但鲶鱼卵的粘性不如鲤鱼卵的粘性大 , 一部分卵粒易从鱼巢上脱落,落到池底易死亡 。为提高鲶鱼卵的利用率,应在产卵巢底部布置底巢,其方法用直径0 。8~1cm的铁杆焊成3m×1m的长方形框架,中间用筛绢连接 , 筛绢上面缝有着卵的棕榈皮,底巢着卵率占总产卵数的20~40% 。
人工孵化:鲶鱼产卵后应及时把卵巢取出放入孵化池,防止亲鱼自残其卵 。孵化池最好为水泥池,土池池底要平坦,无淤泥 , 水深0 。5~1m以内,面积不宜太大,卵的密度为3万粒/m2水面 。水质需严格过滤,以防水生动物对鱼卵的危害 , 其他孵化过程均与鲤鱼相似 。
水温在20℃左右3~4天破膜出苗,刚出膜的鲶苗吸附在鱼巢上,在静水或微流水条件下发育,形如蝌蚪状,孵出3天后应及时取出鱼巢,适时下塘 。
二、池塘养殖技术
鲶苗发塘:鲶鱼出膜3~4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 。
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 , 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 。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50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 。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667m2放9万尾左右,经10~15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50% , 发塘水面最好在667m2以内 。
鱼种培育:
生态养殖培育鲶鱼种:大量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小型杂鱼,为鲶鱼提供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活饵 。该方法成活率高 , 规格大 。1997年在4000m2池塘中放养鲶鱼夏花2500尾,占总放养量的54 。3%,白鲢夏花700尾,占总放养量的15 。
3%,花鲢夏花1400尾,占总放养量的30 。4% 。鲶鱼苗放养前17天放养鲫亲鱼200尾,使其自然繁殖,每667m2施基肥和追肥各500kg,并投喂粉末饲料150kg喂养鲫鱼苗,经90天的饲养 , 鲶鱼平均每667m2产50 。5kg,成活率达94 。
8%,规格达128g/尾 。白鲢成活率78%,花鲢成活率85%,这种培育方法技术简单,易掌握,鲫鱼苗做为饵料鱼易获得 。鲶鱼苗放养密度应以饵料鱼的多少而定,放养时间必须在花白鲢放养10天后才能放养鲶鱼夏花 。
鱼种池搭配鲶鱼夏花:在鱼种池塘中搭配10%以下的鲶鱼夏花,不仅能清除池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还可增加主养鱼种的产量 , 提高池塘效益 。
1995年在驯化主养鲤鱼种池中放养12 。2%(500尾/667m2) 。1996年放养6 。67%(300尾667m2)的鲶鱼夏花,在不影响主体鱼成活率及产量的情况下,每667m2增加鲶鱼产量43 。75kg(投喂部分鸡肠子)和16 。2kg 。
成鱼池塘套养鲶鱼种:这种方法投资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别在小型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每667m2放养100~200尾的鲶鱼夏花,可育成每尾100~150g的鲶鱼种10~20kg,每667m2增加效益200~200元 。
颗粒饵料驯化培育鲶鱼种:鲶鱼食天然动物性饵料或陆生动物性饵料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也较高 。在饥饿状态下也食人工颗粒饵料,在池塘中用颗粒饵料可进行驯化养殖 。但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驯化养殖中颗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鲤鱼含量高,鲶鱼种饵料蛋白质应为40%左右,动物性蛋白质(进口鱼粉)应占饵料蛋白质的30%以上 。
颗粒饵料的加工及驯化方法基本与鲤鱼相似 , 这种方法育成的鲶鱼尾重可达50~100g 。1997年用667m2的池塘放养鲶鱼夏花6000尾,用颗粒饵料驯化,667m2产93 。5kg,饵料系数3,平均尾重84 。5g,成活率为18 。44% 。作者认为鲶鱼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饵料不适口,营养不全而导致规格大小不齐,大个体吞食小个体 , 当鲶鱼体重达10g左右,相互残杀严重,是影响鲶鱼规模化生产主要因素 。
为提高鲶鱼种成活率应从夏花开始补充投喂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
成鱼养殖:
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鲶鱼夏花放养在小型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塘中,667m2套养30尾左右 。当年可达0 。35kg以上,最大个体达0 。75kg 。667m2增加鲶鱼产量5~10kg 。
套养时以水源条件、池塘杂鱼多少灵活掌握密度 。
成鱼池塘搭配鲶鱼春片鱼种:鲶鱼游动迟缓,对同一规格游泳速度快的养殖鱼类一般捕食不到 , 池塘中放养一定规格的鲶鱼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杂鱼及有病的养殖鱼类 。商品鱼池667m2放养尾重50~100。

为何还有不少养殖户养殖?这几天的天气非常热,也可能是因为前天突然升温的缘故,在我们这附近几个村子,几天前就出现了大面积鱼塘死鱼的现象,走在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鱼塘上面有白花花的一层死鱼,看着实在是可惜 。村里不少养鱼的农民说,这可能是因为气温突然上升了,水中缺氧导致的 。笔者村里的几口鱼塘,也死了不少鱼 。笔者也去看热闹了,发现死的都是大鱼,像草鱼、鲢鱼这些死得多 , 并且都是个头很大的死掉了 。当时笔者就有一个疑惑,鲢鱼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购买的人很少了 , 为何很多的养殖户还要坚持养殖鲢鱼呢?
笔者还特意向村里养鱼的老师傅请教了一下这个问题,他说之所以要在鱼塘里面混养一些鲢鱼 , 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好处 。
第一个是可以合理利用鱼塘的空间,在农村鱼塘里所养的鱼一般是以四大家鱼为主,当然了也还有其他的鱼类,但是不同的鱼类活动的空间是不同的,像鲤鱼喜欢在水底层活动 , 而草鱼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活动,而鲢鱼则主要是在水体的上层活动,所以放养一些鲢鱼 , 这样就是为了了合理的利用水体空间 。
第二是为了防止蓝藻爆发 。这也是多数人要特意在水塘里面放养鲢鱼的主要原因,蓝藻这种生物如果在水中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造成水中氧气的不足 。而白鲢鱼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主食,它会把水体中的蓝藻大量清除掉,从而保存水中有足够的氧气,为其他鱼类的生存提供条件 。
第三点,养殖鲢鱼还能增加收入 。鲢鱼的价格虽然便宜,购买的人不多,但是依然还是有人购买的,尤其是一些饭店、餐馆里面就是鲢鱼的主要消费场所 。这种鱼如果会烹饪,制作出来的美食还是不错的 。另外鲢鱼还可以加工成为多种美食,比如鱼头可以做成剁椒鱼头 , 鱼肉可以做成鱼丸等等 。把它放在鱼塘里面混养,只好合理控制好了比例 , 那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关键是混养还能增加经济收入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 所以很多的养殖户都会在鱼塘里面搭配着养殖一些鲢鱼 。
笔者虽然不太爱吃鲢鱼,但是感觉并不是鲢鱼不好吃了,而是现在养殖的鲢鱼因为养殖方法不同了,味道有差别了 。像一些水库里面的野生大鲢鱼,还是非常美味好吃的 。各位网友朋友们 , 对此大家怎么看,你们喜欢吃鲢鱼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