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肌病是缺什么

白肌病是缺什么,那要给母牛补充什么维生素?。?/h3>奶牛由于存在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正常情况下 , 不必给牛补充 。但奶牛没有合成维生素A、D、E等的能力,必须由日粮提供 。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维生素A参与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 。当缺少维生素A时,奶牛的呼吸道、口腔、眼、尿道、肾脏、阴道等黏膜变性 , 表现为上皮组织角质化;妊娠母牛表现为流产、早产、胎衣不下、死胎、畸形胎儿、瞎眼犊牛等;还会出现夜盲症和骨胳变形,导致运动不协调、步态蹒跚、痉挛等 。必须补充维生素A的情况有:
①长期饲喂劣质饲草和胡萝卜素含量低的饲草 。
②初乳或全乳喂量不足的犊牛 。
③以青贮玉米和低胡萝卜素精料为主的奶牛 。维生素E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合成前列腺素,是细胞色素还原酶的辅助因子,能减轻有毒元素对细胞的危害 , 在多个方面与硒协同作用,保护机体 。缺少维生素E时,奶牛表现为肌肉营养不良,犊牛白肌病等 。
松针粉喂猪的真实效果?松针粉含粗蛋白11-12%,粗脂肪9-11%、钙1-1.5%、磷0.05-0.1%、叶绿素1000-1300毫克、胡萝卜素300-400毫克、维生素500-600毫克,并含18种氨基酸和7种微量元素 , 其中硒的含量较多,可防止缺硒引起的白痢病、白肌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症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3-5%的松针粉喂猪,每头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5-20%,从而育肥猪能够缩短饲养周期20-30天 , 并且提高猪肉品质,瘦肉率提高3-5% 。
松针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由于其无毒副作用,不易在食用动物性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便于广泛推广使用,顺应当今回归自然、追求绿色食品和健康消费的潮流,因而越来越受到了养殖户们的青睐 。但由于要在饲料中添加5-10%以上的松针粉,用量大,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 , 浪费药物,而且也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配比,初喂时,还会出现畜禽采食减少等现象,且松针粉本身的有效成分又不稳定和不一致,很难发挥均衡的促长作用 。在养殖实践中用松针浸剂代替松针粉添加到全价饲料中喂猪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猪和羊哪个更好养?谢谢邀请 。猪和羊我觉得羊更好养,羊的饲料是草料,精料很少,饲养成本低,并且羊的抗病能力强,再说现代人生活品质不断上升,对于吃食除了满足温饱和口腹之欲之外,也更加注重养生 , 羊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 , 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类,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并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且羊皮、羊毛还是轻纺工业的原料,羊毛、羊皮制品一直很受欢迎;
而猪的饲养一般都是精饲料 , 成本高,并且猪的传染病多,在抗病方面要更加留心 。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低迷,所以我觉得羊更好养 。
羊奶长疮怎么办?小羊羔死亡,羊奶长疮有两种情况,一是病毒造成,应用头孢、或者氨苄搭配加强板蓝根注射液,消炎灭菌加清热解毒,抗病毒加强型板蓝根 , 同时再口服电解多维,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乳房涂抹碘甘油,几天就好了 。如果是小羊死亡造成的胀乳,可用乳肿康,乳肿根治等 。母羊发生这种病原因很多,比如亚硒酸钠维生素E补没补 , 三联四防、羊囗蹄疫、等免疫是否接种等和发病都有一定关系 。
【白肌病是缺什么】亚硒酸钠维生素E,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氧化,保护皮肤作用 。我们平时为孕羊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E , 有提高羔羊成活率预防羔羊白肌病的 。
羊三联四防不免疫,母羊易感染某些疾病会导致羊羔间接感染死亡 。还有羊口蹄疫不免疫 , 易感染囗炎等粘膜?。?严重感染会导致羔羊口腔溃烂,母羊乳疮等 。这种病多发枯草期,青嫩多汁饲草匮乏期早春或者冬季,可能与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不足有关 。
用氨苄、头孢等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合用,再搭配口服电解多维 , 外用碘甘油 。
总之养殖要建立严格防疫制度,定期定时接种各疫苗防止各种传染病发生 。加强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勤打扫定期消毒灭菌,有些病毒致病率高,但对消毒液敏感,用普通的消毒就可灭活,所以定期消毒也会降低某些疾发生 。
还有羊群微量元素补充不足 , 维生素缺乏也易发病 。平时注意补充预混料 , 如电解多维、复合维生素、钙磷比例等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能量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应用,保障圈舍干燥、光照充足,羊群运动合理,羊膘肥体壮抗病力强,羔羊成活率好 , 我们养殖效益高,自然发病率也低 。
我家的猪后腿发软跛行是什么?。?/h3>猪瘸腿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传染性因素 猪传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是关节肿胀和患肢出现踱行 。引起关节肿胀的主要病原菌有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猪葡萄球菌、猪滑液囊霉形体或猪鼻霉形体,棒状杆菌属、猪嗜血杆菌及副嗜血杆菌等 。上述病原体属传染病范围之内,必须及早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当引起关节炎症而出现跋行时,则需要进行外科处理 。对猪链球菌性关节炎可在母猪分娩前5星期和2星期各注射1次疫苗,可增加初乳中的抗体,对预防本病具有一定作用;猪丹毒性关节炎在母猪分娩前3星期时,进行丹毒的预防注射,仔猪在断乳时或离开育成舍之前,应再给仔猪进行1次预防注射 。对猪霉形体病,将泰乐菌素加入饲料中,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非传染性因素 1、营养缺乏症或营养失调。营养缺乏症或营养失调主要是指由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磷不足以及锰、铜等矿物质的缺乏引起跛行 。严重的佝偻病、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迅速的育肥猪维生索D缺乏时,除发生与钙、磷比例失调相同的症状外,常出现四肢跛行 , 严重时出现关节肿大,步态不稳、强直性痉挛、麻痹、瘫痪 。硒和维生素E是畜禽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硒和维生素E的不足或缺乏会引起畜禽多种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胳肌变性、坏死、肝脏营养不良以及心肌纤维变性等变化 。引起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仔猪肝脏营养不良、桑椹心、肌病性跋行等 。饲料中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尤其是保持钙、磷比例平衡 。钙磷比例保持在1:1.2之间 , 饲料中要供给充足的各种维生素,尤其是注意维生素D要充足,同时饲料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要有保证 。2、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因素 。猪腐蹄病是一种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为特征的疾病,亦叫蹄间腐烂或指(趾)间腐烂 。多发生于3-6月龄的仔猪主要由干圈舍卫生条件不良 , 猪蹄长期浸泡在粪尿、泥泞之中 , 捕捉、追赶、相互咬斗、猪群争食、相互咬斗时易使蹄发生外伤,病原菌可由伤口进人组织深部而造成感染,引起腐烂,严重者可以造成骨折 。栏圈潮湿,天气寒冷是本病的促发因素 。防治上,首先改善圈舍卫生,减少应激的影响 。同时投以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肌注镇痛药物或用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进行封闭治疗 , 患部涂擦扭伤膏药 。对优良种猪,如发生骨折、关节脱位时,要进行固定复位并防止血肿、淋巴外渗和炎性渗出 。3、遗传因素 。由遗传缺陷造成的先天性肢蹄缺陷所致的跛行 , 如内趾过小、多趾、独趾、八字腿(腿外翻),曲肢、直腿等 。预防措施,一是淘汰有畸形后代的种猪;二是防止近亲交配 。外来瘦肉型猪四肢病的遗传性,在选育留种时,要求选留体格健壮、四肢结实的猪 。造成猪跛行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在乎时加强饲养管理 , 及时发现发病猪只,做到对症治疗,综合防控 , 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记得采纳哦我是ISX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