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培育方法

蚯蚓的培育方法 , 蚯蚓一次产卵多少条?一般情况下,一条蚯蚓一年累积可以繁殖出2000-3000条蚯蚓 , 具体数量与温度、蚯蚓品种、管理技术等因素有关 。温度低于10℃时 , 平均每隔35天左右产卵1粒 。温度为18-25℃,湿度为30-50%,通风透气性良好时 , 每隔1.5-4.5天产卵1粒 。当温度高于35℃时,产卵数量下降 。
1、一般情况下,一条蚯蚓一年累积可以繁殖出2000-3000条蚯蚓,具体数量与温度、蚯蚓品种、管理技术等因素有关 。
2、蚯蚓的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温度低于10℃的时候,平均每隔35天左右产卵1粒 。当温度为18-25℃,湿度为30-50% , 通风透气性良好的时候,每隔1.5-4.5天产卵1粒 。当温度高于35℃的时候,产卵数量下降 。
3、除此之外,蚯蚓的卵茧孵化率同样与温度有关 。当温度低于8℃的时候,卵茧停止孵化 。当温度为15℃的时候,卵茧的孵化时间需要33天左右,孵化成功率为97% , 每个蚓茧平均孵化出6.8条蚯蚓 。当温度为20℃的时候,卵茧的孵化时间需要19天左右 。当温度为32℃的时候,卵茧的孵化时间需要10天左右,但是孵化成功率仅仅只有33%,每个卵茧平均孵化出2-3条蚯蚓 。
养蚯蚓土怎么培养?步培育适合养蚯蚓的泥土,可以选取家禽的粪便和菜园里面的泥土混合,泥土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蚯蚓的成长 。
蚯蚓怎么繁殖是胎生还是卵生?卵生 。
蚯蚓的精子和卵不同时成熟 , 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 。交配时两个体的前端腹面相对,头端互朝相反方向 , 借生殖带分泌的粘液紧贴在一起,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对方的纳精囊孔 , 以生殖突起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交换精液后,二蚯蚓即分开 。待卵成熟后 , 生殖带分泌粘稠物 , 于生殖带外形成粘液管,排卵于其中 。当蚯蚓后退移动时,纳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时,即向管中排放精子 。精卵在粘液管内受精 , 最后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两端封闭 , 形成卵茧 。卵在卵茧内发育 。
水蚯蚓冬天如何养?1、注水与培育池水位控制
为了保证培育池的水体不缺氧 , 在培养过程中,以保持微流水状态为好,这样池水不断交换,可防止培育池中因有机肥分解而导致池水缺氧 。水流不宜过大,因为太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养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卵茧,还会增加水蚯蚓自身的能量消耗,对增产不利 。同样,水流也不能过小,过小的流速一方面会导致池水缺氧,另一方面又不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容易导致水质恶化 。一般认为,流量达到5~10升/分钟即可 。
保持培养基表面水深2~5厘米 。冬季,如果天气好,白天池水可浅些,以利用太阳光照提高水温;夜晚则适当加深,以利于保温和防冻 。
2、遮光
白天,在水蚯蚓培育池上空覆盖遮阳网或搭架种植藤蔓类植物遮荫降温,防止青苔的繁殖 。
3、投喂
鸡粪、猪粪、牛粪以及米糠、麸皮、面粉等都可用来投喂水蚯蚓 。水蚯蚓喜欢吃发酵腐熟的饲料,因此饲料在投喂前最好先经过充分发酵腐熟,还可防止饲料在培育池中发酵使池水缺氧导致水蚯蚓死亡 。发酵方法:粪肥可按2%~3%的比例加入石灰粉拌匀后堆沤让其自然腐熟 。粮食类饲料按料水比为1:1.3的比例混合置瓦缸中,密封缸口让其自然发酵15~20天;或在投喂前16~20小时按每2千克干饲料加酵母片1片拌匀,然后加水拌料,加水量以手捏成团、丢下即散为度,最后把饲料置瓦缸中用塑料薄膜封口发酵 。经过发酵的饲料,均带有一股酒香味,水蚯蚓很喜欢吃 。
蚓种下池后,每隔3~4天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0.5千克的发酵麸皮、米糠、花生麸、玉米粉等精料和2千克发酵粪肥 。精饲料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表面即可;肥料应先用水稀释搅拌 , 除去草渣等杂物,再均匀泼洒在培养基表面 , 切勿撒成团块状堆积在培育池中 。为了防止饲料肥料被水冲走,投喂前培养池要先停止进水,待饲料、肥料沉淀后再注水 。
4、搅拌
为防培养基板结,加快释放培养基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清除青苔、杂草 , 每隔5~10天用“T”形木耙把培养基搅拌1次,以改善水蚯蚓的生活环境 。
5、防除敌害
加强管理 , 防止鱼类、蛙类、鸟类、鸡、鸭等进入培养池中吃水蚯蚓;清除与水蚯蚓争食饲料和肥料的螺、蚌等以及大量消耗培养基养分的青苔、浮萍、水葫芦、杂草等 。
怎样养蚯蚓产卵?蚯蚓遍布世界各地,多达2500多种,我国已发现和定名的蚯蚓有150种左右 , 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 。下面来看蚯蚓的产卵与孵化 。
space
蚯蚓的产卵与孵化
蚯蚓产卵
蚯蚓的雄性生殖细胞先成熟 。成熟后两条蚯蚓要进行交配 , 交配时,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着,头端分向两方 。雄性生殖孔与异体受精囊孔相对,精液从各自的雄生殖孔排出,通过对方的受精囊孔进入受精囊内 。
交换精液后两条蚯蚓各自分开 。待卵成熟后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在环带外凝固而成环状粘液管(蚓茧),成熟的卵由雌生殖孔排至蚓茧中 。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逐渐向前移动,当移至受精囊孔处精子逸出,在茧中受精 。蚯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 。
每个蚓茧有1~3个胚胎,2~3周内孵化 。如环境不适宜,可延至翌年春季孵化 。
蚯蚓是雌雄同体,交配一次繁育终生,无疫病,繁殖率极高,寿命1~3年 。蚯蚓卵经18~21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 ~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1天产一个卵 。头3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 。100天后蚯蚓生长减慢,因此 , 90~ 100天时收获蚯蚓效益最高 。
space
蚯蚓的产卵与孵化
蚯蚓孵化
在自然界 , 蚯蚓的繁殖多在8~10月份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如果土壤温度、湿度适宜,饵料充足,可以常年繁殖 。蚯蚓经过交配后,一般7~8天便开始排卵 。每排1~3枚卵,便分泌粘液将几枚卵裹在一起,形成十个蚓茧 , 1条蚯蚓可以产生许多个蚓茧 。蚓茧多为椭圆形 , 一般只有半粒绿豆大,壁由粘膜硬化而成,又薄又软 。蚓茧埋藏在土中,在温度适宜时,孵化成幼蚓 。
蚓茧常和蚓粪混在一起 , 分散在培养器中各个角落 , 如果任其在原地孵化,不仅孵化率低 , 而且孵出的幼蚓与成蚓混合生长 , 不利于饲养管理 。因此 , 应将蚓茧收集起来,单独进行孵化 。收集蚓茧时,先在离蚓粪和旧饵料较远处,投放新饵 。二天以后,大部分蚯蚓都会被引到新饵处觅食 。这时,可将旧饵处的土层挖开,将土中蚓茧和蚓粪收集取出 。
【蚯蚓的培育方法】收集到的粪、茧混合物,应堆放在陶土盆中,混以潮湿土壤,盆上盖上湿稻草,遮光保温 , 静待蚓茧孵化 。一般在20℃时,经过20天左 右,就可以孵化成幼蚓 。等到幼蚓大批孵化后,再用优质饵料诱集在一起,放进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饲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