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出鱼病怎么治疗

鲫鱼出鱼病怎么治疗 , 如何养出不腥又没有泥味的鱼?如何养出不腥又没有泥味的鱼?
踏火是农村人在来广东之前吃的鱼都是农村自家鱼塘里养出来的没有吃过饲料的鱼,那时感觉鱼肉也就那样,直到0几年来到广东之后才知道鱼也是有很多种味道的,那时食堂经常吃鱼但是那鱼的味道总夹杂着一股柴油味而且腥味也很重,以致之后对吃鱼这事都有一种阴影的样子,那么如何才能养出不腥又没有泥味的鱼呢?
对于这一问题其实用心去做也好解决 , 关键是你处理好了之后产量会受到影响 。正常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质,在农村用那种流动的山泉水来鱼,平时只喂一些天然的饲料养殖出来的鱼绝对不会有过重的腥味和泥味 。因为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水质过脏或是水中含有过量重金属所引起的 。
如果是高密度养殖用颗粒饲料来养的话,则一定要将水养好,经常用一些益生菌来改底,这样可降低水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养殖出来的鱼相对来说腥味也会少一些 。另外市面上现在有一些饲料添加剂 , 在鱼出售前半个月喂鱼可以起到改善肉质的作用,其原理也就是让鱼将体内的一些重金属之类的排掉,相当于人类的养生排毒一样 。另外,如果市场上买的活鱼,到家后最好是将其养几天后再吃,让其将体内的一些污物排掉 , 泥味大都是鱼刚从泥塘捞上来就做着吃才会有的,因此适当养几天可以让鱼将这些脏东西排掉就没事了,另外在杀鱼时一定要将鱼的鳃丝、和体内两边腹壁上的一层黑膜去掉才行 , 鲤鱼这些还要去掉腥线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金鱼要怎么养才能活的久一点?长话短说,废话少说!要想让金鱼不容易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可供您参考!
选购金鱼要选健康活泼好动体型颜色漂亮互动性较强的鱼来购买!养水 , 这是重中之重,这是金鱼生存的环境,直接影响金鱼的健康状况和寿命的长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水稳 , 一年四季,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水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有所不同,切忌不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水温忽高忽低,如不正确的大量换水或换温差较大的水 , 都会对金鱼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喂食,规律喂食,少喂勤喂,喂干净的,营养均衡的,容易消化的鱼食!要建立强大的过滤系统,分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都要强大!过滤越强大 , 水质越容易得到保证!多学习,多研究鱼类常见病的症状和预防及治疗方法,了解常用鱼药的用法用量!做一个勤快 , 细心的人 , 懒人,粗心大意的人是养不好鱼的,平时多观察鱼的状态,有无异常,多观察,测试水的质量,过滤的功能,有无衰减,勤洗滤材!总之,养鱼是个繁琐又细致的活儿 , 要有极高的兴趣和耐心及钻研精神才能养得一缸好鱼!
一亩水面应该放养多少花白鲢?花鲢与白鲢都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 。也是现在常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在我国淡水鱼养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我们知道在淡水养鱼的生产中,养殖的密度,是养鱼生产中 , 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那么一亩水面能放多少花鲢与白鲢才合适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花鲢鱼与白鲢,不但可以作为套养品种,而且在一些较大的水体,常常被作为主养品种 。作为主养品种或套养品种,其放养的密度肯定就不一样 。此外,影响花白鲢放养密度的原因还有很多,如鱼种的规格,水质条件,水深,期待的上市规格,我们的饲养管理水平等 。以下仅根据一般条件列举,养殖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花白鲢夏花培育,每亩水面一般可放养15万尾左右 。以单养为主,不提倡混合放养 。一般养殖一个月左右应进行分池(减小密度) 。
花白鲢达到寸片规格后 , 即可进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放养密度,单养一般为每鱼5000~10000尾 。这阶段可提倡混合饲养 。混合放养时,主养鱼应占到总放养量的60%左右 。这个养殖阶段,一般是一个养殖周期(放养后到越冬前) 。说明一下,这个放养密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整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希望出塘的规格大一些,那么就尽量少放 。而想出塘的规格小一些,那么就适当多放一点 。同样我们管理粗放一点,就少放一些,管理细致一些,又可适当多放一点等 。
花白鲢在池塘养殖中 , 很少用于单养 。主要是作为套养品种 。一般来讲 , 花白鲢占总产量的20%左右 。当然放养的数量,也应占到总放养量的20%左右,放养以大规格鱼种为主 。以主养草鱼为例,传统的养殖认为,"三草可带一鲢 , 三鲢可带一鳙" 。而一般的以草鱼养殖为主的鱼塘 , 每亩的草鱼放养量在600尾左右 。因此这样算来,可放养花白鲢200尾左右,当然是白鲢150尾,花鲢50尾 。不过由于现在,鱼塘亩产大幅提升,加上大量投喂人工饲料等,使鱼塘水质变得较为肥沃,那么我们就应该,适当的增加花白鲢的放养量 。
花白鲢作为主要放养品种,在大型水体,如湖泊,水库等较为常见 。一般以放养大规格品种的花白鲢为主,其放养量,从100尾左右到300左右不等 。
总之花白鲢比较喜欢,水质较肥,水体较深而宽阔的水域 , 这样的水体,也更适合与花白鲢的生长与高产 。
如何掌握好水质与鱼病的发生?春季放鱼苗要注意什么?怎样做好水质和鱼病的控制?
1.彻底清塘 。
新塘老塘里都会有害虫 , 如蜻蜓幼虫,是会补食鱼苗的 。老塘里还有小杂鱼未清理干净,它们的个体相对鱼苗不小 , 在初期会抢食饲料,造成鱼苗生长缓慢 。
2.消毒工作和土壤的酸碱调节 。
消毒工作做好,并调节好酸碱度(如用石灰或醋酸)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的提高 。鱼苗初下本身环境变化,抵抗力变差,水质和土质里的有害病菌没有控制是很容易染病的 。
3.水质的好坏,来源很重要 。如果是鱼苗池,有清洁活水的 , 可适当加大鱼苗的密度 。反之 , 则要较少密度,并注意水质变化 。
4.进放水,要选在含痒量高温差小的天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 。要注意量不可过大,以免造成鱼苗不适应 。
5.多观察鱼苗有无异常,如:长霉、莫名死亡等 。根据现象找出病因,及时用相应的药品治理 。
养鱼是个技术活,耐得住性子 , 悉心照料,一定可以大鲫大鲤!
怎样养殖五昌鱼?【鲫鱼出鱼病怎么治疗】武昌鱼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水深2米以上,呈长方形,不漏水为好 。池底平坦 , 淤泥厚20厘米左右,应配有排灌、饲料加工、运输、增氧等机械,每亩池塘渔机动力应在0.5千瓦以上 。要求池塘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水质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35厘米 , 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不低于2毫克/升,pH值在7~8之间 , 养殖期间要求定期注水,7月~9月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20厘米~30厘米 。鱼种放养 12月,每亩放养尾重100克~150克的团头鲂二龄鱼种1000尾,尾重20克左右的团头鲂一龄鱼种1250尾;1月 , 每亩套养尾重500克左右的鲢、鳙老龄鱼种200尾,尾重40克~50克的鲢、鳙鱼种250尾,每尾重20克左右的鲫鱼种1000尾 。这样,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获得高产高效益 。饲料投喂 以投喂青绿饲料为主:3月~5月投喂宿根黑麦草;5月~9月投喂苏丹草和苦荬菜;8月~10月投喂其他旱草并少量投喂菜饼、麦类等商品精料 。各月投饲分配百分比如下:12月~2月少量投喂;3月为2%;4月5%;5月10%;6月15%;7月23%;8月22%;9月16%;10月5%;11月2% 。投饵率(日投饵量/池中鱼总重量)与水温关系如下:低于20℃时 , 投饵率为0.5%;20℃~22℃时为0.5%~1%;22℃~25℃时1%~2%;25℃~28℃时2%~3%;28℃~30℃时3%~5% 。投喂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的"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投喂时泼洒要均匀 。食台朝南搭建,一般建在水下80厘米左右,夏季可适当升高 。日常管理 平时要切实注意调节水质,做到肥、活、嫩、爽 。在饲养中、后期,鱼类逐渐长大,池塘贮鱼多,夜间鱼群容易浮头,要适时开机增氧,一般做到"三开两不开" 。即晴天时开机1小时;阴天时次日凌晨2时~4时开机 , 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不浮头为止 。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白天不要开机 , 而将有限的开机时间安排在夜间 。从5月起每月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 。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鱼种下塘前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彻底清塘,以杀灭细菌、病原体和敌害 。4月~9月每15天、每亩水面用25千克~3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8月泼洒1次"优氯净" , 浓度0.25×10-6;9月泼洒1次"鱼康" , 浓度1×10-6 。轮捕留种 在6月~10月轮捕期间,每月捕捞1次,每亩可上市尾重300克~500克的团头鲂400千克左右,尾重700克~1000克的鲢、鳙鱼170千克左右,尾重100克~200克的鲫鱼130千克左右 。到11月干池并塘,还可收获尾重100克~150克的团头鲂二龄鱼种1000尾左右,尾重450克~500克的鲢、鳙老龄鱼种200尾左右 。鱼苗繁殖 团头鲂2~3龄可达性成熟 , 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 , 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 。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 , 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 。池塘培育的团头鲂亲鱼 , 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刺激,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 。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 , 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 。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 。团头鲂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 , 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 。性成熟后 , 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 , 尾柄 武昌鱼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 。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 , 按计划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 。由于团头鲂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 。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 , 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 。其繁殖过程和操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苗种培育 团头鲂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 。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 , 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 。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 。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 。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 , 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 。经15~20天饲养 , 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第二次分池疏养 , 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 , 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 。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 。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三级饲养 。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 。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 。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 。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 。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 。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第二年养成鱼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 , 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 。主养团头鲂,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 。以后逐渐减慢 。团头鲂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 , 促进成鱼的生长 。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团头鲂,效果很好 , 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团头鲂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 , 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 , 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 , 投喂时用手撒均匀 。平时注意水质管理 , 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 。年终获得每亩500千克的产量,其中团头鲂350千克,平均尾重为0.35千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