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倒藻后怎么处理

鱼塘倒藻后怎么处理,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感谢邀请 。
水产养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将水体中的溶氧问题解决好 。
那么在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 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 ,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是:
1、光合作用:水体中的藻类及水生植物在晴好的天气里 , 光合作用强烈,可产生大量氧气溶解于水中 。这些溶解氧可均匀分布在水体中 , 底部不容易缺氧 。
2、空气扩散:当水体溶解氧饱和度不足时,空气中氧会通过扩散作用溶于表层水中 。夜里、阴天等时段,这种情况就会出现,但主要解决的是“表层水”的溶解氧不足问题 。
3、人工增氧:主要为开启增氧机、换水和撒增氧剂等方式 。
开增氧机可以打破池塘水体分层问题 。后两种方法实际上都是救急用的方法,当然,在水产养殖中后期,采用这些方法,更有助于提高产量 。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问题实际上,养殖水体中溶解氧问题无外溶解氧不足和溶解氧过高 。
溶氧不足
1、自然状况
温度问题不容忽视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也会增加 。
天气因素影响很大 。天气阴雨、或气压低,无风等情况下,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失衡,导致水体缺氧 。
2、饲养管理
养殖密度: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 , 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
改底调水: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不足,底部问题逐渐累积,生物及化学耗氧量都会增大 。
增氧管理:加水、开增氧机、直接用增氧剂等 。相对来说,都是预防水体缺氧的方法 。没有适时采取这些措施,无法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是活的 , 也就会造成缺氧 。
3、水质变化
多元化藻类平衡要注意 。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藻类要达到生长平衡才行,否则水体就易缺氧 。所以,水中的“藻相”平衡,是保持水质的关键因素 。
有机物分解的氧化作用:随着养殖进程,池中有机物累积越多,细菌就越活跃,大量的细菌以及它们分解有机物的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
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 , 如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塘中溶氧量下降 。
溶氧过高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 , 水中缺氧对水生动物的产量和健康影响大 。但也并不是水中的溶氧越高越好,溶氧过高有时同样会危害到养殖动物 。
最常见的就是气泡病,这是典型的因水中的溶氧过高(当然别的气体在水中过高时,也会出现气泡?。┒跋斓剿锏睦?。
以鱼为例,轻的只是氧气进入鱼的鳍条,引起鳍条出现气泡;但更多的是鱼将气泡吞下之后,在肠道内形成气泡,这种情况对于苗的危害较大 。
养殖水体中的氧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 。
生物耗氧指水体中鱼虾蟹类、浮游动物等动物呼吸,及夜间无光时,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
化学耗氧指水体中有机质等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的耗氧,而往往水体中化学耗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耗氧量的72% 。
大量研究表明,池塘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池塘中水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气,俗称“水呼吸” 。这部分耗氧占溶氧总收入的70%左右;晴天由于过饱和的氧气向空气中溢出的数量仅占到10%左右;养殖对象的耗氧并不高,仅仅占一昼夜耗氧的15%-20%左右 。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问题的解决清楚了溶解氧消耗的机制,降低溶解氧措施也就不难了 。关键是实施的方法是否有效 。
当池塘出现缺氧时,人们常常会认为是养殖对象的贮存量过大所导致,实际上往往是由于有机物质的大量耗氧和水质恶化所引起的 。大量的有机质贮存于池塘底部,极易形成“温跃层(隔离层)”,底层的有益微生物由于氧气缺乏,繁殖数量下降,导致了底质恶化 。
因此,主要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建立良好的“菌相”、“藻相”平衡,稳定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均匀度;
调整投喂策略,减少饲料残饵量 。既节约了饲料,又降低了养殖水体“养分”负担 。
定期补充高效的有益菌,快速处理水体中残饵、粪污 , 避免化学耗氧物质过多产生 。
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关系水产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 当溶解氧含量低于2.0毫克/升时,水生生物将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生化过程,如有害细菌大量繁殖 , 氧化还原电位下降等 。尤其是底层极度缺氧时,厌氧腐败菌大量滋生,沉积物变黑 , 放出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
可以考虑的措施是:
开启增氧机,打破“跃温层”,使上下水层得到交换;
养殖前期 , 调水培藻 , 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养殖后期,则需要“化学改底 + 微生物分解”措施;
换水,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但水质变化强烈时 , 换水就显得太慢了 。
一般养殖池塘要求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应保持3.5毫克/升以上 。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动物生长正常 , 原则上要求溶解氧越高越好 。随着水体中溶解氧的提高,养殖动物摄食量加大、生长速率提高 。
若溶氧低轻则使生长变慢,易发疾病 , 重则浮头死亡;而溶氧过高又会引起气泡病 。所以 , 要保持养殖水体维持“溶解氧”的平衡能力非常重要 。
以上为个人观点和经验,供参考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锦鲤鱼池长青苔怎么办?室外的锦鲤鱼池常含有丰富的藻类,无论在池壁或是池水中常常覆盖着一层青苔 , 藻类的出现就表示水中的营养盐太多了 , 所以会引起藻类的滋生,所以就需要室外锦鲤鱼池除青苔,这些藻类会将水中的营养盐如硝酸盐类、氨吸收利用,可说是一种有利的植物性过滤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藻类的变化来得知水质状况 , 水质清澈、绿藻附生在池壁,表示水质稳定,藻相良好,而且这些绿藻还是锦鲤的大餐 。
而如果锦鲤鱼鱼池的水质呈现绿色也就是浮游性的藻类大量滋生,表示水中的养份太多了,此时就需多加注意了,慎防水中因溶氧量不足而引起倒藻现象 。因为藻类大量死亡,鱼只也会受到波及 。水族箱中的藻类则常出现在水草叶面、缸壁、过滤器上,有些是小小的绿点,有些则是一片绿色藻层,最严重的是同毛刷般的黑毛藻,只要一有藻类出现就很难除去,必需勤加换水、加入除藻剂等,经过一段的处理时间 , 待藻类完全脱落后,水族箱才会恢复旧观 。我们将这些会引起藻类滋生的物质称为水中的营养因子,包括有:磷酸盐、硝酸盐等,主要来自饲料的残余及排泄物 。每5~7天换水一次的动作 。
另外,定期的水质监测都是防止这些营养因子过高的方法 , 将硝酸盐浓度维持在5ppm以下,磷酸盐浓度维持在1ppm以下,即可有效防止水中藻类的滋长 。
高温螃蟹塘倒藻虫多怎么办?1、每年冬修蟹塘时,清除环沟中过多的有机淤泥 。
2、千万不胡乱使用肥水产品,特别是发酵的畜禽粪便肥等有机质肥肥水 , 这种肥水方法,易培养出大量小白虫 。可以适当使用真正的肥水膏 , 配合小球藻种 。强氧化过硫酸氢钾片等改底 , 释放塘底肥力来肥水,减少虫子的饵料来源 。
3、水泵灯光持续多点诱捕小白虫 , 不要等到小白虫爆发后才开始,提前持续捕,控制蟹塘小白虫——这种方法安全环保,虫子捕捞后冻干杀死可以再喂河蟹 。但是晚上灯光会诱导更多的蚊虫飞来在水里产卵,造成池塘边虫子特别多,迎面飞舞,水里虫子越吸越多的现象 。
干鸭粪下到鱼池会导致鱼死吗?干鸭粪下到鱼池会导致鱼死吗?
鸭粪对于水产养殖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因此很多地方都采用鱼鸭混养的模式,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鸭粪来肥水培养水体中的微生物,以降低养鱼过程中饵料系数 。就您所说的干鸭粪下到鱼池里会不会导致鱼出现死亡?对于这个问题还得看具体情况来说 。
如果是没有经过发酵的鸭粪,只是经过简单的晒干的话 , 这种的话如果大量下到鱼塘里去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经过发酵的鸭粪下到鱼塘里去之后其会在水中发酵,在这一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如果水中的氧供不上来的话,则会产生对鱼有害的氨氮或硫化物,这些有害物的含量一升高很易引起鱼直接中毒而死 。
再来说一下已经发酵过的鸭粪 , 这种情况有的朋友可能以为没问题 , 可以大量去用,其实也不一定,这种情况要看水质来用,如果水质很老的话要慎用,特别是现在这种高温季节里 , 否则很易引起倒藻或是蓝藻过多的情况 。说算是水质瘦的塘在做为追肥来使用时也不能一次过多 , 尽量采用少量多次地来用,让水慢慢地肥起来 。以免水体变化过快或是量没有撑握好,容易过多作用 。
如果撑握不住量的话,建议将鸭粪用纤维袋子装起来之后再放入鱼塘 , 可在鱼塘的每一个角落都放一些,让其慢慢来肥水,如果感觉肥水速度慢的话可以在袋子上划几个口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安全,不会对水体造成过大的波动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 , 谢谢!
鱼池水变褐色怎么办?鱼塘水质变褐色的解决方法是高温季节每隔3-5天施肥1次 , 防止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及时换水,调节水质,使池塘中的藻相多样化 。
鱼塘水质变褐色的原因有三点,分别是:
1、急性倒藻 。4-5月份和8-9月份池塘垂直对流剧烈,急剧缺氧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 。
2、甲藻引发 。甲藻数量过多,发生大规模倒藻 。
【鱼塘倒藻后怎么处理】3、藻相单一 。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物质基本消失,有机质含量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