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吃料慢怎么回事

对虾吃料慢怎么回事,花虾养殖的三大忌?目前花虾养殖存在几大误区
误区一:乱用粪便肥塘
很多养殖户喜欢使用生物粪肥 , 如鸡鸭粪便、猪粪等进行肥塘,且使用量还非常大 , 有的甚至超过10公斤/亩,殊不知这些未经处理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经过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是导致对虾发病偷死的罪魁祸首 。
误区二:前期不投料 , 后期拌各种营养品
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把天然饵料培育好了,养殖前期基本就可以不投饲料,而到了后期发现对虾生长速度慢,又大量投喂各种高营养的生物饲料,如螺肉、鸭蛋等 , 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增加养殖风险 。
误区三:重调水,轻改底
由于日本对虾养殖周期长达半年以上,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调水的重要性,也很舍得在这方面进行投入,但对于日本对虾栖息的池塘底部就少有关注了,导致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偏高,造成对虾发生黄腮、黑腮等现象 。
速效改底片含有20%的过硫酸氢钾,而且运用了先进的制粒技术,沉底后能快速释放有效成分,安全、高效 。现在购买还有活动,最高可享7折优惠!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合理调水
花虾养殖周期长,且喜欢潜水,藻类不能培的太浓,因此建议在养殖前期进行肥水处理 。到了养殖中后期,及时补充菌类,以平衡藻相 。
重视虾苗开口
虾苗进入虾塘后立即开始索饵,此时正是对营养要求最旺盛的时期,需要充足的高营养饲料 。
但是它长不大什么原因?吓的品种不一样 有淡水养殖 深海养殖的总体做到下面就可以
体长达到7-8厘米以后的中后期对虾池塘,由于投料量增加 , 对虾排泄物逐渐积累,加上死亡的藻类,以及残饵、池底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共同影响,使池塘水质、底质、微生物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养虾中后期水环境和对虾的具体变化为:ph值逐渐升高,水色由清绿色、黄绿色变成褐色、茶绿色,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大;池底发黑 , 有臭味 , 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增加;对虾的尾扇、触须发红,甚至出现烂尾、断须现象 , 部分虾池出现对虾生长慢,体质弱,灵敏性差 , 脱壳不遂,纤毛虫寄生,吃食不旺,有肠炎、黄鳃病出现;更有部分虾池发生对虾游塘、浮头、软壳、红腿、烂眼、甲壳溃疡等症状 。笔者根据多年养殖对虾的体会,总结了对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 。
稳定水色,降低水体混浊度 。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 主要是绿藻繁殖生长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 。可泼洒白云石粉20-25×10-6,每7-10天使用1次即可稳定水色 。为了降低水体混浊度 , 应用光合细菌10-15×10-6,全池泼酒,每7天使用1次 。同时,坚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每10-15天全池消毒2次 。第一次,按治疗浓度在上午用二溴海因消毒剂全池泼洒,第二次在第二天上午用有机碘、季胺盐0.2×10-6全池泼洒,若水中悬浮有机物多混浊度大时 , 可适当增大消毒剂的浓度 。
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 。每10-15天全池泼洒2-3×10-6磷酸氢钙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 。
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控制ph值 。每10-15天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0.3×10-6,或每5天泼洒以沸石粉为主要原料的底质改良剂1次,每次用量为10-15×10-6,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 , 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667平方米5-8公斤 。
合理加水换水 。第一天换水量控制在10厘米左右 ,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可逐渐增加换水量到20厘米、30厘米、50厘米 。这样,既能改良水质 , 又能促进对虾脱壳生长 。对水位不足的要及时加深水位 , 购置增氧设备,以便提高养殖产量和规模 。事实证明 , 对虾养殖产量愈高,规格愈大,经济效益愈明显 。
合理投料,降低饵料系数 。一般每日投料4次 。上午投料时间必须安排在太阳升起1-2小时后,水中溶氧达到4毫克每升以上时最佳 。以后间隔6个小时投喂1次 。控制好投料量,一般对虾在45分钟至1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宜 。
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1‰ , 生物酶活性添加剂2‰,维生素c1‰-2‰,维生素b10.5‰,每周连续喂2天,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添加大蒜素0.5‰-1‰ 。
定期抽检对虾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对虾少吃饵料或有病虾浮头靠边时,一般虾池内对虾病害感染率已达20%以上 。因此,发现已感染病害但正常吃料 , 不浮头靠边的病虾 , 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虾养殖中后期 , 一般每3-5天必须用较密网目的旋网在池塘的四周随机抽样200-300尾对虾观察是否正常 。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刮风后 , 进水、换水之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 , 要尽快用旋网抽检 。
为什么玩路亚好久了?路亚钓重要的是确定对象鱼,原来我大学在海边,对象鱼是海鲈,那就找海鲈喜欢的地方 。我钓了一年上了第一条鱼 , 在一个石头坎处 。后面在开口期可以钓到过路鱼暂时不提,非窗口期时普遍生活在善于伏击的地方,例如沟沟坎坎处 。后来我发现我之前追求的远投是错误的,鱼根本就不在那,有时甚至就在脚下的石头下,于是我开始使用马口杆抛小亮片 , 在天气合适的时候几乎都是爆钓 。
至于只追不咬,这就是鱼活性不高,还有就是饵的颜色大小让他们感到很奇怪,又好奇 , 所以会追 。我工作在一个山边 , 有小溪流,我发现这里有好多马口,就准备探钓马口,有时同样一只饵抛下去就疯狂抢食 , 可另外一个时间段就只跟不咬,确实让人很费解 。可能跟天气有关,我也在尝试摸索溪流做钓体系
对虾土塘过塘后长速变慢怎么办?谢谢邀请,我是护田鹰钱老师 , 我们养殖对虾的朋友会发现一个问题,土塘养殖对虾还可以,但一旦过塘后就会发现生长变缓,虾体生长不好 。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先观察一下虾子和塘池情况,分析下原因 , 然后采取措施!1.观察一下塘池,看看池塘还水干净不,是不是过塘时带动了塘底的污泥导致水质污染了,虾苗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可以先测测水质的PH值,然后决定是否需要更换塘水 。
一般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新过的土塘水质没有标苗塘好,导致对虾吃料情况差,用更多的体力去适应环境 。
然后是新过苗的土塘,塘底差 , 淤泥多 。潵下去料沉积在淤泥里,烂掉 。
过塘的苗身体健壮,有活力,如果反比母塘长势还慢,建议多抛网看虾,看看虾吃底泥的多不多 。
2.然后可以观察一下虾壳,一般过塘后多会用一些补钙方面的药以增强虾壳硬度,增强其体质 , 防止细菌侵入感染! 过塘时产生应激 , 没有及时用抗应激的东西,导致对虾脱壳,还在恢复体力中,吃料少长的慢导致虾体差 。
3.看看投饲管理是不是正确 , 有时候对虾子的估量不准会导致我们投放料子过少 , 导致虾子吃不饱,有些营养不良的状态了!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食量以增强虾子的体质!
投喂不足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1、料台脏,塘底饲料已经吃完 , 但是料台脏虾不喜欢进去吃,导致养殖户判断失误 。
2、塘里有野杂鱼或者放鱼太多 , 下料被鱼吃掉了,导致虾吃不到料 。
3、投喂少,过塘的虾都是体力好、食量大,而养殖户按原放苗比例投喂 。我们知道土塘一般都是养殖二代苗,例如标苗塘放200万苗30天过塘时一天吃100斤料,养殖户过50万苗,一天按放苗比例投喂25斤 。这种就是明显投喂不足 , 因为30天过塘时苗会损失,此时的存塘量是小于200万的,我们在用50/200*100=25算投喂量一定是少的 。比如说30天时存塘量变为150万苗,150万苗吃100斤,我们分出的50万苗就得投喂50/150*100=33.33(约等于)也就是说此时我们的投喂量一定是大于25斤(大于按放苗比例计算投喂量) 。
4. 观察塘底是否藻类过多,可以适量用药杀藻!
藻类过多会导致新过的土塘溶氧不足 , 导致对虾吃下的饲料不能很好的转化,反到成为身体的负担 。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管理上的措施
对虾过塘前期准备1、整塘清淤 。冬季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修整池塘,曝晒池底 , 使池塘底部干裂 。
2、消毒杀菌 。放苗前一个月左右,用生石灰(最佳)100—150千克每亩或漂白粉15—20千克或茶籽饼50千克每亩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和鱼卵等 。
3、虾池进水 。当清塘药物的药性消失以后,放养前10天左右即可进水 。进水前还要观察池塘有否丝状藻类产生 , 若有则池塘先进水10厘米左右 , 再用清苔净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丝状藻类 。还要把握好进水尺度 。首次以40—50cm为宜,以利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以后再逐渐提高水位,到放养时水位达到80—100厘米 。在进水口设置滤网,采用60目锦纶网布或尼龙筛绢制成直筒网片,进水泵口径大小而定长一般为2米以上 。
4、培养饵料生物 。在养虾塘内培养繁殖饵料生物是解决虾苗进池后的适口饵料,充分利用虾塘自然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础饵料生物繁殖快、培养方法简易,具有可行和营养效果明显的优点 。实践表明 , 如果基础饵料丰富,虾苗入池后成活高,生长快 。
虾池肥水方法:用有机肥肥水,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一般每亩用量为25公斤左右,具体用量视池塘肥瘦程度而定 。但使用前最好用石灰进行拌和杀虫与消毒,以免产生虫害 。
碳氨、磷肥肥水:用量为20公斤左右,碳氨与磷肥之比为3:1 。
一般来讲,有机肥、化肥、生物肥料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好 。具体用量视池塘的基本状况、肥瘦程度和水源水质等而定 。肥水后,水色呈黄绿水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厘米为好 。
水质管理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生长和生存,一般我们说养虾就是养水 。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质,则虾体质健康、生长迅速 。水环境污染物质超过对虾忍耐程度,轻者会引起生长不佳与慢性中毒,以及导致生理机能减低,活动行为异常,中毒死亡等 。
1、调节好PH值 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PH值为7.8-8.6 , 偏低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最好不要超过9.0 。
【对虾吃料慢怎么回事】2、控制好水色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理想水色是黄绿色或茶褐色 。养殖前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 , 中后期控制在30厘米左右 。视水质肥瘦情况每隔7-10天加注新水一次 , 每10-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减少水体有机生物含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有机物耗氧量 。
3、池塘溶氧管理 在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取间隙性开启增氧机 。以后随着虾的生长应逐渐延长开机时间,以保证池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 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必要时应投放底部增氧剂,以增加整个池塘水体的溶解氧 。
4、改良好底质 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若水质过浓或过清,往往底部环境较差,则需要投放一些底质改良剂来改善底部环境,以减少对南美白对虾产生的不良影响 。
5、适时开动增氧机 放苗一个月以内在阴雨天及加水时开机2~3小时,可以更好培育良好水质;一个月后每日晴天中午和夜间开机 2~4小时,随着虾的生长,逐步延长开机时间 。阴雨天、水质不好等天气应延长开机时间或24小时开机,有利于保持水质良好、稳定,防止白对虾缺氧浮头 。
6、做好水质测定:主要的测定指标为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和透明度等 。一旦某个指标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希望大家养的??都肥肥的 。图片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联系我删除 。我是护田鹰钱老师,做农服我是认真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希望大家多交流 , 喜欢的朋友可以下方点赞评论转发,有不同意见的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对虾生长慢什么问题?对虾生长缓慢是什么情况?
做水产养殖业都想自己养的水产品快点长大,然后早上市出售 , 这样不仅可减少养殖周期,对于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养殖产品来说还能增加养殖的批数,从而提高水面的利用率 。可有时事情的发展并不会按我们所设想的走下去,例如产品生长缓慢之类的因素,那么在养虾的过程中,对虾生长缓慢是什么情况呢?对此踏火以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虾本身原因:好的品种和种源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如果虾苗本身质量有问题,在同等养殖条件下,这样的虾肯是生长缓慢,而且有时还易生?。?因此在选购种苗时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厂家,千万不要去贪图便宜 , 这样很易买到品质差的苗 。水质引起:如果养殖水体水质不良时将会严重影响到虾的生长 , 即使不病其生长速度也不会好到哪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水体氧不够,这时除易出现虾苗偷死的情况外 , 还会影响到虾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很易出现光吃不长的情况 。
饲料差:这个其实和选购虾苗一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永远不会错,因此在买饲料时不是说一定要去买贵的,但至少要去买信得过的厂家 , 这样品质才能稳定和有保障 。天气引起:这个很易被忽视,但是在现实的养殖过程中却是存在的,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温长期过低或是过高、长期的阴雨天之类的气候都会影响到虾的生长速度 。密度:水产养殖上有一句:宽水养大鱼,这个放在养虾上来说也不会错,同等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大的塘口一般长不过养殖密度稀的塘口,所以在放养时一定要根据塘口条件来合理放苗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