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枝角类多怎么办

虾塘枝角类多怎么办 , 朋友们怎么清理的?虾塘水草太多 , 朋友们怎么清理的,放草鱼行不?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
虾塘里草太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草很容易因密度过高,而导致草根底部缺氧 , 草根一旦大批量缺氧,就会导致腐败断根漂浮的现象 。一旦大批量岀现这种现象 , 就会对我们的养殖带来巨大的危胁 。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 , 我们最正确的操作方法就是疏草和开草沟,将水草密度过大的地方用镰刀或机器割掉一些,或直接在水草密度过大的地方,开一条草沟出来,供水中溶氧能够渗透到水草周围,从而促进水草健康的生长 。
我们再说下放草鱼的问题?少量的放一二条大草鱼下去,对水草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注意,这个草鱼千万不能放多了,放多了草鱼会对水草环境带来严重危胁 。当草鱼大量啃食小龙虾赖以栖息、蜕壳的水草后,会给小龙虾带来灾难性伤害 。所以这个草鱼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好 。当发现草鱼对水草的生长带来严重危胁时,就算是一二条草鱼,也要及时清理掉 。
总之,当虾塘中水草过度生长、繁殖时,我们必须采取人工或机器清理的方法,防止因水草出现死亡后出现的死虾现象 。另外,对于放了少量草鱼的虾塘,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当发现草鱼对水草生长带来严重影响时,就要及时清理 。
虾塘好多枝角虫用什么药杀?池塘中枝角类繁殖起来了,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处理呢?如果要处理 , 应该如何处理?对虾放苗后,枝角类繁殖起来,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对虾放苗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pH值偏高的情况,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 如果这时池塘中有少量枝角类能够控制水质,藻类不会过度繁殖,同时,枝角类可以做为天然饵料,营养丰富 。但是大量爆发也是很头疼的事情,水质变的很清,很难肥水,会造成水体中溶氧不足 , 氨氮和亚硝酸易产生 。所以适当控制池塘中枝角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
要想更好的处理枝角类的问题 , 首先简单普及一下枝角类的知识 。
一、枝角类介绍
1、枝角类俗称水蚤或红虫,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 。
2、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水体中,仅少数为海水中生活 。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淡水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优质饵料 。可调节控制轮虫、原生动物、藻类等的发生和发展,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
3、大小在0.2-3.00 mm之间 。
4、 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体不分节(薄皮溞例外) 。头部具一个大复眼 。第一触角小,第二触角发达为双肢型,为主要的游泳器官 。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 。
5、 一般营浮游生活,运动速度缓慢 。
二、枝角类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
头部:甲壳背面是否有颈沟与躯干部分开;腹面第一触角之间或稍前方是否有突出的吻及其大小、形状;单眼的有无和大?。坏诙ソ堑母彰剑涣讲嘤赏芳自龊裥纬傻目腔〉男巫?。
【虾塘枝角类多怎么办】躯干部:壳瓣后背角或后腹角是否延长成壳刺;壳瓣表面是否有花纹或小刺;胸肢的数量和形状;后腹部的形态及其结构 。
单足部:体长大、不侧扁 , 具6对近圆柱形的游泳肢,外肢完全退化 。仅薄皮溞科(Leptodoridae)、薄皮溞属、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一种 。
真枝角部:体较短、略侧扁,具5-6对叶状胸肢,或4对近圆柱型的游泳肢,外肢不退化 。
据统计 , 全世界总计有枝角类11科 , 约65属440种 。除圆囊溞科海产,其余绝大多数分布在内陆水体中 。我国已发现的枝角类隶属于10个科,单肢溞科物种在我国尚未发现 。我国已描述的枝角类约130多种 , 约占世界总数的1/3 。其中大眼溞科和长棘溞科在我国各发现1种,只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新疆 , 各地普遍分布的枝角类多隶属于其余8个科 。
三、枝角类的食性及捕食
滤食性枝角类从水中滤取细小的食物 , 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 。捕食性枝角类用胸肢捕捉其他动物为食 。还有些枝角类兼具捕食和滤食功能 。
各种食物对于枝角类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其中,酵酶菌、大肠杆菌和藻类中的小球藻和原球藻营养价值最高;有机碎屑也因附有大量的细菌而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相对而言,原生动物的营养价值最低 。
枝角类通过胸肢上的滤器滤得食物,不能选择性的滤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一般认为枝角类所能滤食的颗粒大小为1-17μm,峰值为2-5μm 。
四、枝角类的繁殖及龄期
①枝角类每胎中的卵的数量称为生殖量 。生殖量因种类、年龄和季节不同而已;影响枝角类生殖量的因子有食物数量和质量、水温、水中溶解氧量和种群密度等 。
几乎所有的枝角类都是直接发育,这与卵子含有比较丰富的的养料有关 。只有透明薄皮蚤是间接发育 。无论是直接发育还是间接发育的枝角类,其幼体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方才变为成体 。由幼蚤到成体所需的时间随环境因子而异,特别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高温能提早性成熟,而低温则可推迟性成熟 。
②枝角类每脱一次皮(壳)便为一龄,前后两次脱壳之间的时间为龄期 。枝角类的龄数随种类和温度而已 。幼龄一般为4-5个,成体一般在12-18个之间 。温度越高,龄期越短,蜕皮频率越快 。枝角类的寿命和温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温度高寿命短,温度低寿命长 。
五、枝角类的生态分布
在各种不同的淡水水域中,枝角类形成各种独特的区系 。
在江河中,类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平均一立方米水中不足100个;
在水坑、水沟等间歇性水域,种类不多,往往生态耐受性强,生殖力也很强 。
池塘、湖泊和水库中常在100-10000个/m3之间,有时甚至可达100000个/m3以上 。在湖泊中,尤其是在蔓生水草的浅水沿岸区,种类特别丰富 。敞水区种类虽不及沿岸区多 , 但数量却往往相当大 。
枝角类在各种不同水域中的分布受外界生态因子的的影响,以水域的pH值和营养盐的含量与组成的作用尤其突出 。此外,鱼类摄食对枝角类种类组成和数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虾池塘放苗后出现枝角类,枝角类对池塘的影响?
1、枝角类会造成水清 , 藻类生长受到影响;同时,pH不会太高,对稳定水质很有帮助 。
2、枝角类可以作为天然饵料 , 营养丰富(早喂料 , 1.5~2cm的虾可以摄食枝角类)
3、如果杀枝角类,那么用什么杀,无非是敌百虫等菊酯类农药,残留大 , 对放苗成活率极其不利;此后又得解毒调水等诸多适宜,延缓放苗时间,而且增加成本;
4、枝角类跟虾苗生活习性类似 , 所以枝角类生长良好的环境,虾苗也容易适应
5、大量的枝角类会跟虾苗争抢藻类、溶氧 。
如何合理的处理池塘中枝角类的繁殖?
处理枝角类个人不建议采取杀的方式,一般杀枝角类采用的方法无非是敌百虫等菊酯类农药、伊维阿维等 , 残留大,对放苗成活率极其不利;此后又得解毒调水等诸多适宜,延缓放苗时间,而且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整个生态体系 。
个人处理建议:
①在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开口料或虾片,补充营养,同时培养枝角类等 。
②枝角类过度繁殖的时候,停料两天,让虾苗先吃掉一部分 , 同时及时的补充膏肥、氨基酸及有益微生物 。
③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针对前期很多池塘水位比较浅,可以使用一些增氧药品补充溶氧 。
养殖的小龙虾都吃些什么?你好!我是楚乡农,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基本上什么东西都吃 。作为我们养殖户来说,肯定是希望小龙虾能够尽快的生长,那么既然想让它尽快的生长发育,肯定是需要合理的搭配一些小龙虾比较喜欢的饵料了 。在小龙虾比较小的时候大概是在2-3钱时,就可以投喂一些玉米粉、或者是把玉米煮熟后拌在饲料中一起投喂 。还可以把黄豆碾碎打出豆浆,然后把豆浆煮熟后全池均匀泼洒,剩下的豆渣让它们发酵之后再和饲料一起搅拌再来投喂 。
等它们再长大一点之后,就可以投喂一些南瓜、豆粨之类的、麦麸、还有水草藻类就不用多说了,是虾塘必须要种植的 。还有虾塘中有枝角虫、桡足虫等也是龙虾喜爱的饵料 , 再到后期还可以在虾塘放一些田螺和小杂鱼、其他的肉质品给龙虾增加营养 。另外还可以适量的补充一些钙、磷、锌、镁等矿物质元素饵料,会对小龙虾的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以上文中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还请留言评论指出改正,我是楚乡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虾塘角风尾有少量裸甲藻该怎样处理?如何清除有害藻类对对虾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如何正确的清除有害藻类,多数养殖户不能掌握其要领,将有害藻类的危害及处理技术总结了几点:
一、有害藻类
1.青苔类 。天气转暖后,清瘦塘口最容易繁殖,其危害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以及水温的提升 , 阻碍氧气的溶解,并且大量消耗水体中的营养成分,影响虾类生长 。
2.甲藻类 。赣榆地区养殖户称“红水”,其危害是大量繁殖后其死亡后的毒素,引起水产动物的中毒死亡 。
3.、三毛金藻 。常见的有害藻类,水体呈现黄褐色,在走访养殖户的时候,好多养殖户误以为正常水色 。其大量繁殖亦会引起对虾中毒死亡 。
二、处理方法
1、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 。用量为1000~1200公斤/公顷 。对底质差的池塘,可施有机肥2500~4000公斤/公顷,培养优势种群的藻类 , 以便肥水下塘 。
2、当池水发现青苔时,可用扑草净2200~2800克/公顷,搅拌于青泥苔上,或用草木灰进行遍洒;当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水体变成黄褐色 , 解决办法是在经常换注新水,泼洒生物制剂,如EM菌 , 芽孢杆菌等,调节水体平衡;当池水甲藻、裸甲藻大量繁殖时,由于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可以突然改变其水生环境而使之死亡,然后换注清水,消除死亡藻类 。
小龙虾进塘之前用什么药浸泡为好?谢谢邀请!
首先要说明的是 , 以上几位回答的问题,有的说要浸泡十分钟 , 有的说要浸泡八分钟,请问浸泡那么久,小龙虾还活吗?还有的说是连续浸泡八次,如果浸泡方式不对,你就是浸泡80次也没用!
有的说要用高锰酸钾,有的说要用碘制剂,有的说要用食用盐,有的说要用硫酸铜,如果用硫酸铜浸泡小龙虾,那么小龙虾的成活率能高吗?硫酸铜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青苔的!通过以上我的质疑 , 感觉上面回答问题的都是专家,也有可能是坐办公室的,下面我作为一个六年的老养殖户来回答这个小龙虾的浸泡消毒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小龙虾养殖业的升温,养殖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 虽然已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但是,对于虾苗的保护、放养、运输、消毒认识不够,经验不丰富,有的塘口放养,野生的也放,塘口的没有经过消毒的也放 , 所以从无形中就造成了小龙虾苗的死亡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小龙虾苗的成活率与其下塘时的个体大小、操作技术流程和运输方式有密切关系 。体长1.5-2厘米的虾苗,如采取氧气袋运输,则成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如采取干法运输 , 则死亡率就会加大,成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对于体长3-5厘米的虾苗,只能采取干法运输,但如果捕捞过程中操作不当,虾苗装的太多、运输时间过长、水体温差过大等都会造成死亡!虾苗拉到塘口前,也就是放苗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放养的时间要选择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要带水操作 , 用百分之三的食用盐盐水化开,把小龙虾放入食盐水中浸泡1分钟 , 然后拿出来30 秒左右,以此类推三次左右就可以,在投放时候,一定要把水龙虾投放在浅水区 , 有水草的地方,切记,是浅水区,而不是环形沟里!投放时候,一定要动作保持轻、慢,以此来迟免幼虾的再次受伤!
投放虾苗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塘口的水温要和小龙虾浸泡消毒后的体表温度差不多,上下不能相差2度,如果相差过大,要经过“缓苗”过程!
再者就是投放苗后的日常塘口管理工作,小龙虾幼虾放养后,饲养前期要适时向塘口投喂螺丝肉和从天然水域捞取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也可以投喂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人工磨制的豆浆等!
饲养的塘口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塘口的养殖水位要根据每天的正常水位观察来确定,最好是5-7天加一次水,每次加水的量为原塘口水的1/5-1/3,保持塘口水的肥、活、嫩、爽!塘口要每15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3-5克 , 进行塘口水体调节,和增加水体中离子钙的含量 , 提供小龙虾在蜕壳生长期的所需的钙质!
如果遇有阴雨天气,那么雨后一定要全塘泼洒高钙VC和抗应激反应药物,以此来减少小龙虾因为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死亡!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条件的养殖塘口 , 对于消毒补钙,虾塘尽量减少氯制剂的使用 , 或者是不使用!补钙尽量少用生石灰,要以离子钙为主,不要把泼洒生石灰水当作一个补钙的手段,泼洒生石灰水以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容易附着在水龙虾的外壳 , 会影响下次蜕壳的难度,导致小龙虾无法蜕壳,影响生长!
小龙虾的疾病形式,分下几种形式:
1,寄生虫疾?。合嗣?nbsp;, 常用的药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 纤毛虫净等 。
2,病毒性疾?。喊装咦酆现? ,水痘?。S靡┪镉校壕畚猓?二氧化氯,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等 。
3,真菌性疾?。喝缢共?,黑腮病 , 常用杀真菌药物制剂有:水杨酸,硫醚沙星 , 聚维酮碘等 。
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对于小龙虾放苗前和放苗后的预防工作 , 就讲这么多了,以上都是自己这几年来的养殖技术经验,通过这个平台来和大家分享下,如有不足之处,还请爱好养殖小龙虾的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以此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提升到一个更好的阶段!
养殖有风险,请大家注意入坑!
谢谢大家??如需更多养殖技术请加vx:ctt4049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