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不大怎么回事

泥鳅养不大怎么回事 , 怎样选择养殖泥鳅品种?鳅 , 常见的品种有青鳅、大鳞副(黄鳅)和台湾泥鳅三种 。
青鳅是我国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泥鳅品种 。因其身体背部呈青色而得名 。身体又呈圆筒状,比较肥满,故也有人称之为“肉泥鳅”,“圆鳅”等 。
青鳅
大鳞副泥鳅体型侧扁,与常见的四大家鱼休形更相似,体色深黄,故一些地区将其称为“黄板鳅” 。
大鳞副
台湾泥鳅跟大鳞副泥鳅体型基本一样,颜色上有一些差异 。
台湾泥鳅
有很多初养者没养过泥鳅,第一次养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泥鳅品种 , 在这里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几种泥鳅的优缺点:
青鳅个体?。?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当年春季繁殖的小苗要养到入冬才能上市,基本可以达到25条到30条一斤 , 它肉质细嫩,所以很多消费者很喜欢吃青泥鳅,尤其是浙江,价格比其他泥鳅都要贵 , 但还是很多人喜欢 。
大鳞副泥鳅较青鳅个体要大一点,生长速度也要稍快些,当年繁殖的小苗养殖到年底基本可以达到一斤20来条;青鳅和大鳞副在市面上的价格是根据个体大小来决定的,个体越大价格越高,在平时青鳅一般在18元以上,春季前后价格更高一些 。大鳞副泥鳅相对价格就要便宜一些 。这两种泥鳅全国都有养殖,但亩产量都不是很高 。
台湾泥鳅是现在最流行的一个养殖品种,当年繁殖的苗养到年底上市一般一斤可达到5-8条的规格,但有些地方泥鳅个体太大不好销售,所以我们养到一斤20条左右就上市 , 也就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话,在南方有些地方一年可以养2批,台湾泥鳅的缺点就是市场价格比青鳅、大鳞副价格低,平时12元左右/斤,春节前后稍高一些 。优点: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 , 雌雄个体差异不大 , 跟鱼一样在水的表层活动,具有不钻泥的习性,便于捕捞 , 适合高密度养殖 。
吸鳅翻土吗?泥鳅也是会翻土的 , 量不大 。
龟龟嘴巴长不大?可以长大
龟的新陈代谢有时会慢一点温度低了新陈代谢就会慢长的就慢一点
还有啊光喂那些不行啊要为点小草鱼啊泥鳅啊少许龟粮呀贝类东西的肉啊这些都行的只要不给他太单一的食品就比较好啦~~要补充龟所需要的东西食物不对 , 营养不良当然长不大
龟吃泥鳅和鱼长的比较快
他就长的比较快~~
在农村水库抓到一条2斤重的泥鳅?泥鳅是非常常见的鱼类,一般体长也就15厘米,体重50克 , 绝对不可能长大两斤重 。
如果你抓到了背上长刺的超大泥鳅,你抓到的其实是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由于其身体扁如刀,所以也叫刀鳅 。
别看大刺鳅和泥鳅长得很像,但是两者并没有亲戚关系 , 我们熟悉的泥鳅在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鳅科——鳅属 , 而大刺鳅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科,两者只是碰巧长得很像罢啦 。
与泥鳅相比,大刺鳅就要大得多,其体长在30至50公分之间,体重300至500克,也有超过1000克的 , 所以抓到两斤重的大刺鳅是完全可能的 。
大刺鳅尽管乍一看很像是泥鳅,但是仔细看差别还是有的,比如其脑袋尖长 , 眼睛大而明显,嘴巴周围没有长须 。在大刺鳅的背上有大约16根刺,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
大刺鳅分布在长江及以南的淡水河流湖泊之中,在海南和台湾也有分布 。与喜欢浑水池塘的泥鳅不同 , 大刺鳅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栖息于有砾石的河流底部,以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为食 。目前我们还没有对大刺鳅进行养殖,所以能够见到的都是野生个体 。
问题来了,大刺鳅能吃吗?当然能吃,而且味道还不错 。其肉质细而坚实 , 营养丰富 , 鱼肉中含有高蛋白和各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元素等等 。
南方有道名菜角干煸刀鳅,就是以大刺鳅为食材烹饪的 , 制作方法如下:
先杀大刺鳅然后用刀拍扁,加盐腌制4小时,放竹簸箕内,在阳光下暴晒成鱼干 。再把大刺鳅干油炸骨肉酥香 , 孜然风味浓郁 。
再准备蒜末、干辣椒粉、醋、孜然油、料酒和色拉油 。
最后是将大刺鳅干用凉水泡至回软 , 控水备用 。锅内烧油至六成热 , 下大刺鳅干炸熟 , 捞出,放调料在锅里炒匀,出锅装盘即可,想想味道一定不错 。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泥鳅有什么品种好养?泥鳅养殖品种以前主要是黄板鳅和青鳅 , 近几年兴起台鳅养殖,现在台鳅已然成为国内主要养殖品种 。
这主要是因台鳅生长速度更快,适应能力更强,水花苗通过4个月左右饲养就可上市,全国许多地区一年可以养殖两茬,由于台鳅产量增大,市场销售价格有一定波动,相比之下,黄板鳅的价格略高一些,而青鳅价格更高一点 , 所以很多养殖户又开始怀念黄板鳅和青鳅了 。
台鳅长势快产量高 , 亩产可达3000-5000斤,一年可养殖两茬;而黄板鳅和青鳅长势较慢,一年只能养殖一茬,亩产1000-2000斤;
另有杂交泥鳅也逐步面市,产量介于台鳅和青鳅之间 , 你具体养殖啥品种, 应根据当地的消费者接收度以及销售价格选择为好 。
当然无论养殖哪个品种,首先是以做好生产 , 保证泥鳅品质 , 提高养殖产量,控制养殖成本为前题 , 这样就算市场低迷,养殖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
【泥鳅养不大怎么回事】头条号/泥鳅日记,简阳农友泥鳅技术支持,微信公众号dzyz168 , 倾情为养殖户服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