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菇的种植方法

利菇的种植方法 , 香菇如何种?前段时间我刚好跟老爸一起种椴木香菇,我想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文章末尾配有我种香菇的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 。
首先香菇种植分椴木种植和代用料种植两种 。
椴木香菇种植技术
1.椴木准备:选在冬季砍伐原木,这个季节树木处在休眠状态, , 储藏的养分比较足,树木含水量较少,树干不容易脱皮 。自然干燥,让树干含水量控制在40%~50%之间 , 原木截断面出现裂纹即可开始人工接种 。
2.种植管理:接种过菌种的椴木放置在场地通风条件好、阴凉潮湿(菇场空气湿度:80%~90%)的环境,摆放最好是呈井字式或者是条码式堆叠,隔一个月树木进行上下位置调换,保证菇木要相错、通分,便于菌种充分吸收水分 。
3.采收和保存:香菇蕾长出后,再过7-10天,菌盖达到有6-7分开展且边缘微卷,这样就达到采摘要求了 。采下的香菇立即进行烘干 , 烘干温度控制在45°C左右,待香菇水分流失,菇体变软后,再将烘烤温度提高到60%左右,直至烘干 。
代用料香菇种植技术
1.代用料配方:阔叶树木屑80%、米糠18%、石膏粉1%、蔗糖1% 。料和水比例是1:0.9 。
2.栽培管理:发菌期温度控制在23~25°C下,遮光培养两个月 , 这个期间做好保温和通风 , 香菇发育期间需要进行刺孔增氧 。保证香菇在培养料中有充足氧气供应 。
3.采摘和保存:代用料香菇采摘和保存和椴木香菇的采摘保存方式一样,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
种植香菇效益
香菇作为“山珍之王”,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 , 市场前景大、用户需求高,科学合理化种植,投入产出比高,适合散户和规模化种植,广大农民如果有这方面的兴趣完全可以投资种植 。
以上是我的观点 , 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感谢阅读 。
平菇熟料栽培中各种接种方法的利与弊是什么?一般是解开绳子后,在把菌种放进去,然后套上套环,套环上覆盖报纸等;或者解开绳子后,马上套套环 , 然后在套环内接种,在覆盖报纸等 。一般不打孔接种,打孔接种易从打孔处出菇 , 不好管理 。
夏天平菇水分怎么管理?平菇出菇期间以水分管理为中心,以通气管理为重点 , 尽量降低温度 。为避免高温烧菌 , 栽培袋立体堆叠,出菇时,每层的袋与袋之间应留10cm左右空隙 , 层与层之间用玉米秸隔开 , 上下两层菌袋呈“品”字形错开排放,堆高不宜超过5~6袋 。菇棚向阳面应严密遮阳,通风口用草帘向外延伸 , 喷淋水,以增加通风口的湿度 。
催蕾有机平菇出菇期间应重点向菌袋喷淋水,以利降温增湿 。出完一潮菇后,应补营养水1次,出完3~4潮菇后可脱袋平地覆土出菇 。
用什么材料种植蘑菇产量高?。?/h3>如果在同样情况下 , 料未发生污染的前提下,生料产量最高,发酵料其次,熟料较低 。
这是因为生料未经高温处理,培养料未被破坏分解,营养最全 , 能被平菇吸收最多,所以相对产量较高;发酵料经高温发酵后,料内养分少有分解破坏;熟料经100℃高温10小时的蒸煮后,料内养分破坏最多,所以相对产量较低 。但如掌握不当 , 天气高温多湿情况下,生料易受污染,发酵料次之 , 熟料污染机会相对减少,所以通常熟料比较稳妥 , 但手续繁、成本高 。熟料接种后,发菌快,前期产量高;生料则发菌慢 , 前期产量低,后期产量高 。
根据以上情况是否考虑应用生料还是熟料,要因地制宜 。北方西北地区气温低,温度?。?有经验的可选用生料栽培;东南沿海气温高湿度大,生料栽培风险大 。熟料较稳;秋季温度有高向低,污染机会少 , 适当可用生料栽培,春季气温由低转高,不宜生料栽培 。另外,生料栽培应加大接种量 , 以利加快发菌速度 。
羊肚菌如何种植?羊肚菌别名羊肚菜、狼肚菜、蜂蘑、阳雀菌、羊雀菌、包谷菌等,因其形态似羊肚而得名 。在分类上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 。一、羊肚菌的生长条件 。◆营养
羊肚菌菌丝体在多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能利用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等作为碳源 。可利用硝酸钾、硝酸铵、尿素、天冬氨酸等作为氮源 。
木材、松针、麦芽、苹果及壳斗科植物的提取液,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人工栽培时注意调配好培养基中的有关营养成分,即可满足生长要求 。
◆温度
菌丝在3℃~28℃均能生长,最适18℃~22℃,低于3℃停止生长 , 高于28℃停止生长或死亡 。子实体在10℃~22℃范围内均能生长 , 最适15℃~18℃ 。
低于15℃或高于18℃,不利于子实体正常发育 。但一定的昼夜温差10℃~15℃可促进子实体形成 。
◆湿度
羊肚菌适宜在土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菌丝生长阶段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严,含水量在30%~70%均能生长,但以60%~65%为最适宜 。
含水量超过70%,菌丝生长停止;低于55%时,菌丝生长纤弱 。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 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5%~95% , 但以80%~90%为最宜 。
◆光照
营养生长阶段不需光照,菌丝在暗处或微光条件下 , 生长很快 , 光线过强抑制菌丝生长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一定光照 。
羊肚菌子实体有较强的趋光性 , 其子实体往往朝着光线方向弯曲生长 。如覆盖物过厚或树林过密、过阴及全天太阳直射的地方 , 都不适宜子实体生长 。最适宜“花花阳光”照射 。
【利菇的种植方法】◆ 空气
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反应 , 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对空气十分敏感,若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 。
子实体生长无力,它与绿色植物共生时生长十分健壮 。因此 , 人工栽培时 , 除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外,若能与蔬菜、花卉等植物兼作套种有利高产 。
◆PH酸碱度
适宜羊肚菌生长的pH与大多数食用菌基本相同 。培养基或土壤的pH为7.0~7.5之间 。若pH降至3.0以下或高于9.0以上,菌丝则停止生长或死亡,羊肚菌不适于酸性环境 , 若pH为5时,则不易产生子实体 。
二、常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
羊肚菌野生时,多于春末夏初发生在林中潮湿地上及河边沼泽地上 。是春季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其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子实体形成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18℃ 。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气温条件确定栽培季节 。
一般黄河以南地区,可在3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出菇 。长江以南地区可适当提前20天左右播种;黄河以北及西南地区,可推迟30天左右(即在4月中下旬)播种 。
◆栽培料配方
羊肚菌栽培料主要采用固体培养基 , 这里收集部分配方,供栽培者选用 。
①栎树木屑70%,麦麸25%,白糖1%,石膏1%,细土3%,含水量65%, pH6.5(朱斗锡,2008) 。②玉米芯40%,杂木屑20% , 豆壳15%,麦麸20%,磷肥1%,石膏1%,白糖1%,草木灰2% , 含水量60%, pH6~7(李树林、陈文强,2008) 。③玉米芯35%,棉子壳15% , 杂木屑20% , 麦麸10%,北芪渣(中药材)或杨树根土20%,含水量65%, pH 6~7(李素玲 , 2000) 。④农作物秸秆、玉米秆或豆秸75%,米糠10%,麦麸10% , 蔗糖1%,石膏1% , 过磷酸钙1%,土壤2% , 含水量65%, pH 6.5~7.5(兰进等,2001) 。⑤杂木屑40%,棉子壳35%,麦麸20%,磷肥1%,腐殖土3%,石膏%,含水量65%, pH自然(丁湖广,2004) 。⑥棉子壳75%,麦麸20%,石灰1% , 石膏1%,腐殖土3%,含水量65%, pH自然(宋丽光,2004) 。◆配料与装袋
任选以上配方一种,按常规配制 。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式是以熟料袋为主,因此多采用塑料袋(也可采用罐头瓶等容器装料 , 作为长菇载体) 。采用装袋机装袋(每台每小时装1500~2000袋) 。
装袋量因基质不同差异较大,木屑为原料的因材质硬软有别,棉子壳为原料的 , 子壳附着棉纤维多少有别;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粉等较为疏松 。
◆灭菌要求
培养料装袋后进入灭菌工序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压强0. 152兆帕,灭菌时间视培养料性质,分别控制在1.5~2.5小时 。
大规模栽培采用常压灭菌 , 按灶体大小和容量,一般6000~8000袋/灶的,其灭菌时间以点火上100℃后 , 保持20~24小时,中间不掺冷水,不降温,达标后卸袋冷却 。
◆接种培养
料袋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按常规接种 。接种后,搬进室内养菌 , 在适温条件下培养30~40天,菌丝长满袋;若气温偏低需50天长满袋,经后熟培养20~25天 , 再转入菇棚出菇 。养菌管理主要控制好以下五点 。
①恒定适温
培养室内温度调控至15℃~18℃,最适合菌丝生长 。在适合的培养基和恒定温度范围内,菌丝日平均生长1~1.6毫米 。
秋末冬初气温偏低,如果培养室温度低于10℃,应人工增温,可采用空调或电热等设施提升温度,防止低温阻碍菌丝正常生长 。
②保持干净
培养室保持清洁卫生,要求干燥、不潮湿 ,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若湿度偏大,可在地面撒石灰粉除湿 。
③遮光培养
菌袋培育期间,门窗应挂窗纱或草帘遮光,但要注意通风 , 不能因避光把培养室堵得密不透风,造成空气不对流 。
④通风换气
经常开窗通风更新空气,如果通风不良 , 室内二氧化碳沉积过多,会伤害菌丝体的正常呼吸;同时,也给杂菌发生提供条件 。尤其是在秋季高温时,如果不及时通风 , 会使室内菌温上升,对菌丝生长发育不利 。
⑤翻堆检查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5次,第一次在接种后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做到上下、里外、侧向等相互对调 。
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在菌袋料面和接种口上,常见有花斑、丝条、点粒、块状等物;其颜色有红、绿、黄、黑不同,这些都属于杂菌污染 。也有的菌种不萌发,出现枯萎、死菌等,通过检查分类处理 。
◆出菇管理
将养好白菌袋脱袋后于菇房地下或床架上出菇,也可在室外利用林荫地作畦排袋出菇 。①菇房排袋出菇 。
先将菇房或床架进行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毫升加高锰酸钾1克进行密闭熏蒸 。将菌袋脱袋后排于菇房地上或床架上 。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 , 上铺3厘米厚的腐
殖土,拍平后将菌袋逐个排于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菌袋40个 。
排完后喷轻水1次,覆土3~5厘米,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 。30天后可长出羊肚菌子实体 。
②阳畦排袋出菇 。
选择“三分阳、七分阴”排水便利的林地作畦,畦宽100厘米 , 深15~20厘米 , 长度不限 。整好畦后轻浇1次水,并用10%的石灰水浇洒畦床内,以杀灭害虫和杂菌 。排袋方法及覆土等同室内排袋要求 。只是底层不必铺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 , 防止阳光直射 。
◆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在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阶段都会发生病虫害 。要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清洁卫生 。播种前对菇房或场地进行灭菌杀虫处理 。后期发生虫害,在子实体未发生前可喷除虫菊或10%的石灰水,以利杀灭害虫与杂菌 。
◆采收
羊肚菌从子实体出现到成熟一般需10~15天,当子实体颜色由灰色变为金黄褐色菌、帽网眼充分张开 , 由硬变软时,表示已经成熟,即可采收,如不及时采收,很快就会被虫蛀蚀,最后留下菇体躯壳 。羊肚菌的成熟时间参差不齐,必须分批采收 。
采收时用手捏住菌柄 , 左右轻轻摇动连根拔起,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幼小羊肚菌 。采大留?。沙中墒?个多月 。
三、羊肚菌的种植前景 。该属全世界已知的约有28种,我国已知的18种 。我国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山西、江苏、云南、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也有分布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产量最多的是云南和四川,每年收购干品1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其次是陕西和甘肃 。质量最优的是山西吕梁地区和甘肃的迭部县,其产品肉厚、柄短,气味香浓,深受外商欢迎 。
羊肚菌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24.5%,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 。羊肚菌性平 , 味甘,有健胃补脾、益肾补脑、理气化痰之功,并有抗肿瘤的功效 。
羊肚菌货源紧缺,价格坚挺,国内收购价干品每千克在500~600元以上;国际市场每千克达200美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值得大力发展生产 。
总结羊肚菌的价格较好些 , 有一定的种植前景,掌握以上常规的种植方法,科学的进行种植,能种植出质量好产量高的羊肚菌 。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 。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 , 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首发头条,抄袭必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