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优质猪源

什么是优质猪源,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为什么这么贵?因为它是用生物蛋白做原料的原因
养猪的四大流程?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按种用要求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公猪个体 。一般要求公猪品种纯,睾丸大、两侧对称,乳头7对以上,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
(2)外购种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公猪调回后 , 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等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调教公猪定点排便,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
(4)加强公猪运动 , 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1-2小时;
(5)每天擦拭一欠,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 , 促进人猪亲和,切勿粗暴哄打,以免造成公猪反咬等抗性恶癖;利用公猪躺卧休息机会 , 从抚摸擦拭着手,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蹄壳,减少蹄病发生;
(6)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乙脑、细小病毒、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7)后备公猪要进行配种训练,初配时要进行人工辅助 , 防止猪跌倒或者体况差、体重小的母猪被压伤(也可进行人工授精);
(8)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2-3次,幼龄公猪配种应每2-3天配1次,成年公猪宜配种1次,偶尔可使用2次 , 5-7天休息一天;配种时间,夏季在一早一晚,冬季在温暖的时候,配种前一小时不能喂饮 , 严禁配种后用凉水冲洗躯体;公猪发烧后,一个月内禁止使用;对于性欲较差的公猪,可肌注175微克氯前列烯醇,但在夏季不能使用;
(9)不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保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
(10)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严防近亲配种;
(11)及时淘汰不能作种用的公猪 。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 。母猪生产性能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农户来说,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可在不增加母猪存栏数情况下 , 提高出栏率和出栏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
二、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1.加强运动母猪每天保持自由运动二三小时 。
2.严格控制饲喂量保持七八成膘情,避免过肥过瘦 。
3.细心观察发情表现一般断奶后3天~5天母猪开始发情 。对于断奶后6天还未发情的母猪,要用公猪试情或注射催情药物等 。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饲养的重点是保住胎儿防止流产,提高窝产健壮仔数,保证母猪良好的体况 。
1.饲养要点一旦确认母猪已经怀孕 , 便要增加营养供应,既要保证母猪自身的维持需要,又要考虑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所以,日粮中的营养除按饲养标准配合全价饲料外,一般来说,妊娠后期(81天~110天)宜增加20%~30%的饲料,但以母猪分娩时体膘保持上等水平为宜 。另外对妊娠母猪不能喂给发霉、腐败、变质、冰冻、有毒和刺激性强的饲料 。妊娠期还不宜频繁变换饲料 。
2.管理要点妊娠母猪一般要单栏饲养,避免因打架而伤腿、掉膘或流产 。若必须合群时,应选配种时间接近、体况相似的母猪合群,并专人管理,调教到同栏猪能和睦相处为止 。严禁鞭打、惊吓妊娠母猪,以免造成流产 。妊娠母猪必须要有适当的场地让其自由运动,临产前7天~10天停止运动 。这样对提高每窝健壮仔数,减少弱仔、畸形胎有很好的效果 。
(三)、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后即可食适量麸皮汤或煮熟的豆浆,且饮足水 。经5天~7天逐渐将食量恢复到标准量,日喂三四次 。断奶前三四天开始减少食量,以防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对无奶或少奶母猪,应进行人工催奶,可喂些煮熟的小鱼小虾或催奶中药,也可用热毛巾按摩母猪乳房 , 以促进乳腺发育 。
此外,在母猪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夏季注意防暑、防蚊蝇叮咬 , 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风、防潮湿、防冷食 。②加强母猪运动,每天必须保持运动1小时左右 。③每天每头母猪必须坚持饲喂1公斤的优质、新鲜、清洁的青绿饲料 。④给母猪定期驱虫,注射疫苗 。栏舍定期消毒 。⑤专人饲喂 。
三、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1、仔猪母乳喂养为什么要固定乳头?
母猪乳房的构造和特性与其他家畜不同,各个乳房由2-3个乳腺团组成,没有乳池贮存乳汁,各乳房互不相通 , 自成一个功能单位 。猪乳的分泌除分娩后2-3天是连续的以外,以后则定期排放,一般每隔40-60分钟放乳一次,每次放乳时间10-20秒 。仔猪体重轻,弱的放在前面的乳头哺乳,因为仔猪哺乳位置的不同其增重也有差异 。
2、仔猪出生后几日龄自身产生抗病力?
仔猪出生后,10日龄开始自身产生抗病力,5-6周龄时,才能达到较高水平,5-6月龄时达到成年水平,因此 , 2-5周龄这一阶段是仔猪最易患病的时期 。
3、仔猪最适宜温度?
1-3日龄 30-32℃
4-7日龄 28-30℃
15-30日龄 22-28℃
2-3月龄 22℃
4、如何寄养仔猪?
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母猪产仔的情况下,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 , 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当母猪产仔头数过少时需要并窝合养,以使部分母猪尽早发情配种 。仔猪寄养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母猪产期接近,实行寄养时,仔猪日龄最好不要超过3天 。后产的仔猪向先产的窝里寄养时,要挑体重大的仔猪寄养;而先产的仔猪向后产的窝里寄养时,要挑体重小的仔猪寄养 , 以避免体重相差太大,影响体重小的仔猪发育 。
(2)被寄养的仔猪要尽量吃到初乳 , 以提高成活率 。
(3)寄母必须是泌乳量高,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好的母猪,只有这样的母猪才能哺育好多头仔猪 。
(4)注意寄养乳猪的气味,猪的嗅觉特别灵敏 , 母子相认主要靠嗅觉来识别 。为了顺利寄养,可将被寄养仔猪与养母所生仔猪关在同一仔猪箱内 , 经过一定时间放到母猪身边,使母猪分辨不出被寄养仔猪的气味,才能寄养成功 。
5、仔猪断奶的方法有几种?
仔猪的断奶方法有3种 。即一次性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逐渐断奶法 。
(1)一次性断奶法:当仔猪达到预定的断奶日期,断然将母猪与仔猪分开 。这种方法省工省时,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养猪场 。采用此方法断奶时 , 在断奶前3天左右适当减少母猪的饲喂量,为减少仔猪的环境应激,仔猪断奶时将母猪转走,仔猪在原产床继续饲养1周 , 然后再转移至保育舍 。
(2)分批断奶法:根据仔猪食量、体重大小和体质强弱分别先后断奶 , 一般是发育好、食欲强、体重大、体格健壮的仔猪先断奶,发育差、食量小、体重轻、体质弱的仔猪适当延长哺乳期 。采用这种方法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而且先断奶仔猪所吮吸的乳头称为空乳头,易患乳房炎,但这种断奶方法对弱小仔猪有利 。
(3)逐渐断奶法:在仔猪预期断奶前的3-4天,把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圈里,定时赶回让仔猪吃乳,逐日减少哺乳次数,到预定日期停止哺乳 。这种方法可减少对仔猪和母猪的断奶应激,但较麻烦,不适于产床上饲养的母猪和仔猪 。
6、早期断奶的适宜日龄?
在我国一般认为早期断奶应在仔猪体重达到5公斤以上 , 或3-4周龄时为宜 。
7、断奶仔猪
断奶仔猪指3-4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 。
8、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是继出生以来又一次强烈的应激 。一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为吃固体的生干饲料;二是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三是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产房转移到保育舍,并伴随重新编群;四是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患病 。
(1)饲料与饲喂方法过渡
饲料过渡就是仔猪断奶2周以内应保持饲料不变(仍然饲喂教槽料),2周以后逐渐过渡到吃保育饲料,以减轻应激反应 。
饲喂方法的过渡指仔猪断奶后3-5天最好限量饲喂,平均日采食160克,5天以后实行自由采食 。
(2)环境过渡
仔猪断奶后头几天很不安定 , 经常嘶叫寻找母猪,为减轻应激,最好在原圈原窝饲养一段时间,待仔猪适应后再转入保育舍 。断奶仔猪转群时一般采取原窝培育,即将原窝仔猪(剔除个别发育不良的个体)转入保育舍,关入同一栏内饲养,如果原窝仔猪过多或过少时,需要重新分群,可按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分栏,同栏每头仔猪体重差异为1-2公斤 。每群的头数,视圈舍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可4-6头或10-12头一圈 。
(3)断奶仔猪的饲养方案
应采用阶段日粮,最好分成三阶段 , 第一阶段断奶到8-9公斤;第二阶段(8-9)公斤~(15-16)公斤 。第三阶段(15-16)公斤~(25-26)公斤 。第一阶段采用教槽料;第二阶段采用保育料,第三阶段 , 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善,消化能力较强,可以使用仔猪料,消化能力较强,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7%-18%,赖氨酸1.05%以上 。
四、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
(1)对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调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 , 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驱虫工作 , 未去势的要去势 。
(2)生长肥育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 。
(3)保育猪转群时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逗应激 。
(4)转群后,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
(5)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密切注意圈内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
(6)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 一般冬季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夏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水槽最好与料槽分开 , 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的流速,防止水流不畅影响饮水;
(7)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8)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9)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10)控制慢性增生性肠炎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新一轮猪周期是否来临?说到猪价上涨,从春节前到现在,猪价实际猪价平均涨幅大约在30%左右,只是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年前低格过低的省份有猪价翻番的现象,比如黑龙江省在节前最低跌到了3.5元一斤,现在7.0-7.55元/斤,确实涨了一倍还多,而比如广西、海南等地猪价基本上没涨,个别地方还出现下跌 。从涨价地区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是因为2018年下半年生猪淘汰量偏大,导致市场生猪供应偏紧所致,面对于猪源相对宽松的地区,猪价上涨幅度是比较有限的 。尽管目前生猪市场情况比较复杂,就整体而言 , 从种种迹象看,新一轮“猪周期”已经拉开了序幕 。通俗的讲,猪价上涨、乃至大涨应该还在后面 。一、目前市场上的生猪存栏已经达到预警线,后续市场因为“缺猪而涨”应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说这是新一轮“猪周期”提前到来的催化剂 , 由于2018年年初猪价下跌、再加上非洲猪瘟因素,生猪淘汰加速,从去年初到现在持续14个月的生猪存栏下降,也加快了猪周期的提前到来 , 据有关专家讲 , 目前已经处于生猪上涨周期的起始阶段,笔者虽然没有这么乐观 , 但是认为5月份之后 , 会迎来生猪明显上涨的阶段 。因为从生猪存栏总量(同比下降16.6%)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9.1%)两个指标看,5月份市生猪供应会出一些困难 , 猪价将有一个逐渐上行的过程 。截止3月29日,全国外三元猪价15.23元 , 各地出现零星涨跌 , 各省涨跌比3:4,其他省份持平 。二、非洲猪温疫情没有结束之前,生猪养殖市场仍然会谨慎面对 。从生猪产能的补充上 , 除了几家大型猪企有扩大规模的迹象外 , 很多中小散户反映还是比谨慎的,大家也比较看好后市猪价,但是提及补栏或扩大养殖规模,都表现的很理性,不敢贸然补栏 。也许会有说现在仔猪价这么高,700、800一头,有的甚至上1000元,一定是大家抢着补栏所致,其实并不是这样,仔猪价高是因为可繁母猪太少了 , 目前已经低于3000万头 。其实现大家补不补栏对行情来讲没有多大意义,市场上就这么多仔猪,生下来就要养的嘛,从“天价仔猪”便可看到后市行情会有亮眼的一刻 。三、进口猪肉解决对猪价的冲击仍然会比较有限 。也许有很多朋友会讲,进口猪肉对市场冲击会很大,个人感觉从近几年进口量来看,与居民总消费量相比量数非常有限,以猪肉进口较大的2016年来看 , 也只是进口了160万吨左右 , 只占居民总消费5400万吨的2.96% , 不到3% 。今年再多能多哪去,再说了,国家也会考虑进口猪肉越多 , 会给生猪养殖带来的风险越大,感染一些疾病的几率越高,所以国家应该会有所控制 。这样看来,进口猪肉对国内猪价的影响也应该相对有限 。四、国家启动冷冻猪肉一次储备计划行情有所帮助 。近期,国家连续三次启动一次性储备冷冻猪肉工作,可见对猪肉国储需要的迫切性,不管第三次是否“流标”,不排除后续还会有类似的收储活动,在目前猪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对市场猪价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从目前猪价的涨势,以及市场各主要因素的变化,“猪周期”离我们很近了,下半年猪价很有可能再次走出“牛市”,超过2016年每公斤21.36元的高点也应是大概率事件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非瘟猪身体会变红吗?非瘟猪身体会变红吗?有什么症状?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 我是兽医小卢,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非洲猪瘟目前进入我们国内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国人从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一无所知,到把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了如指掌 , 确实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 。今天就和您一起来聊聊非洲猪瘟的症状 , 以及出现疫情的应对方法和如何防范的话题 。
非洲猪瘟对国内养猪业的危害非洲猪瘟这个至今为止已经被发现将近100年的传染病 , 依然对全球的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只要有非洲猪瘟发生,就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 。对于我们国内的养猪业来说,目前非洲猪瘟入侵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根据官方的报道,截止到2019年的8月8日,全国范围内一共发生了151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超过116万多头,给国内的生猪养殖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
非洲猪瘟的症状及死亡情况特急性:特征是高烧41-42℃,食欲不振和不活动 , 1-3天内可能发生突然死亡无任何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临床症状和器官病变都不明显 。
急性:患有急性ASF的动物出现发热 40-42℃,食欲不振 , 动物看起来嗜睡而且虚弱,蜷缩在一起,呼吸频率增加,对于高毒力毒株感染,死亡常发生在6-9天之内,中等毒力毒株感染死亡通常为 11-15 天 。
亚急性:猪通常在7 -20天内死亡,致死率从30%到70%不等 , 幸存的猪可能在一个月后恢复,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常见不同程度的发烧 , 伴随着消沉和食欲不振,行走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关节通常会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可能有呼吸困难和肺炎的迹象,妊娠母猪可能流产 。
慢性:慢性非洲猪瘟通常死亡率低于30% , 临床症状为感染后14至21天开始轻度发烧,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通常还出现皮肤红斑,凸起、坏死 。
发生非洲猪瘟如何做?目前国家执行的政策,包括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非洲猪瘟的防控,一致强调只要确诊是非洲猪瘟的,必须要扑杀,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所以目前国家还没有批准可以进行非洲猪瘟的药物研究,仅有的几家实验室,也是在从事疫苗的研发,所以可以这么讲,目前非洲猪瘟没有药物可治 , 只要发现有疑似非洲猪瘟的 , 就需要进行上报 , 经过相关部门诊断,确诊后 , 就要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非洲猪猪瘟当下如何预防1.防好蚊蝇 。猪舍所有出入口,钉上窗纱,舍内悬挂灭蝇灯,舍外在蚊蝇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灭蚊蝇的药物 。
2.定期灭鼠,场里禁止饲喂猫狗等 。
3.猪场消毒更要落到实处,定期做猪舍内外的消毒,对于舍外以及猪场道路,建议用生石灰加火碱,把整个路面刷白,不留死角,舍内每2天做一次消毒 。
4.对生活物资,药品、饲料等运输车辆进入场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 特别是拉猪车辆 , 一定进行彻底的消毒,条件允许的场区,在卖猪时 , 可在离场1公里左右的地方设立转运中转站,由自己场内的拉猪车拉至中转站,事后,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 转猪时,猪只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 。
5.定期对猪群用中药做保健,提升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率 。
我是兽医小卢 , 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 , 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年的猪市走向是什么?【什么是优质猪源】2019年的猪市走向是什么?2019年的猪市在大家的种种猜测中开始了,从农历腊月29开始 , 以“10连涨”的形势开局,确实让一些市场人士和养猪的朋友感到欣喜 。现在看开局良好,生猪的后市的走向是什么呢,这也许是很多养猪的朋友想了解的事情 。从整个生猪市场的形势来看,2019年将是生猪行情会好于2018年,先稳后涨的走势将贯穿全年,预计在2019年末之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每斤有望达到7-8元一线 。一、目前生猪的价格出现“十连涨”出乎意外 。可以说在年前的时候很多朋友都预测到 , 由于年后猪肉消费下滑,生猪价格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 当时笔者则认为年后的行情应以稳为主,目前看行情走势要好于预测 。截止2月1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在12.21元/公斤 , 东北三省除了黑龙江的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等地处于4.7元/斤外,其他地区生猪价格全部回到5元/斤以上,生猪价格出现了全面上涨的态势 。二、虽然当前的生猪走势渐强,但是个人认为目前的猪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年前大家抛售生猪比较厉害,甚至有一些养殖户把不到出栏标准的生猪都在年前抢着出栏,透支了应该在年后出栏的生猪,导致生猪供应出现暂时性不足 。二是由于目前出栏的生猪应该是在去年8月份以后出生的仔猪,由于非洲猪瘟的发生,母猪存栏量下降,仔钎数量减少,导致标准数量下降,供应不足 。三是也不排除个别屠宰企业趁现在卖猪的少,故意提价收猪,以便出售年前储备的低价猪肉,来提高屠宰加工利润 。总的来说,目前的猪价上涨持续性值得商榷,预计在接下来的2月下旬-5月份 , 随着生猪消费的下降,生猪价格会以稳为主,甚至有波幅回落 。三、关于下半年的行情,我们持续看好,认为值得大家期待,预计在6、7月份,生猪价格出现趋势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 原因有三个:一是年前连续几个月生猪存栏和可繁殖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的问题,会在6、7月份有一定的“缺猪” , 尤其是母猪已经跌破3000万头,总存栏量跌破4亿头这两个指标,将对后市猪产生一定的推升作用 。二是非洲猪瘟疫情对猪价的影响越来越小,全国发生的105例疫情中,已经有97例解禁 , 发生的时间在延长,日前湖南永州发生的疫点是在上一起疫情后20余天发生的 。同时,目前南北方猪价差异已经接近常态 。三是猪周期的原因 , 目前市场认为生猪上涨周期提前到下半年到来的呼声很高,这个观点也有一定道理 。总之,2019年的生猪行情走势还是蛮乐观的 , 目前还在生猪市场打拼的朋友们,在严格做好猪瘟防控的情况下 , 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情况,适当补栏,为下半年行情做准备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