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症状 怎么治这个病才好


慢性胃炎的症状 怎么治这个病才好

文章插图
一、慢性胃炎症状是什么
1、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1、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
2、贫血
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 。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
3、胃溃疡
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
4、胃癌前期
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 。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 。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
二、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哪些
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
3.药物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
5.胆汁反流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
6.X线照射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
7.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
三、哪些中医药方可以治慢性胃炎
1、益中活血汤
原料
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 。
2、疏肝和胃汤
原料
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疏肝理气,和胃散寒 。
3、养胃理气汤
原料
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 。理气,养阴 。
用法
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3-7天 。
四、慢性胃炎有哪些检查方式
1、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
2、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 。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阳性(75%以上) 。
3、胃肠X线钡餐检查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胃炎诊断很少应用上消化道造影 。用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黏膜细微结构时,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胃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减少 。
4、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胃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黏膜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似麻疹样改变,有时有糜烂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红白相间,白区凹陷;皱襞变细或平坦,由于黏膜变薄可透见呈紫蓝色的黏膜下血管;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如伴有增生性改变者,黏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 。
活检标本作病理学检查,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可行病理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 。
【慢性胃炎的症状 怎么治这个病才好】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