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肿是什么 皮下囊肿如何治疗( 二 )


2.粟丘疹
多见于女性 。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 先天性外胚叶缺损 , 皮肤磨削术后 。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 。
大小为粟粒大 , 质硬 , 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
3.毛根鞘囊肿
过去叫皮脂腺囊肿 。中年女性多见 , 好发于头部 , 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 。后者常见于面、颈部 。
4.多发性脂囊瘤
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 。可单发或多发 , 呈正常皮色或黄色 。质软 , 小者略硬 。腔内容物为油样或奶酪状 。
5.表皮囊肿
较常见 , 好发生于青年 , 儿童 , 老年少见 。正常皮色 , 圆形、有弹性 , 质略硬 。囊壁为正常皮肤 , 囊腔内充满角质 。可单发或多发 , 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 。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脚 。生后不久发生、多单发 , 损害较小 , 常伴有瘘管 。
7.阴茎中线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 , 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 。皮损位于阴茎腹侧 , 尤其是龟|头中线 , 直径约数毫米 。
8.发疹性毳毛囊肿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 为毛囊性小的囊肿 。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 。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背部 。
二、位于皮下组织的囊肿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 。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 , 体表各处均可发生 。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 , 如毛发 。
皮下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 , 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 。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 。
因有囊壁包裹 , 故边缘光滑整齐 , 与周围组织粘连少 , 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 。
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 , 而呈正常皮色 。
一般发展有限局性 , 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
四、皮下囊肿要如何预防呢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 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 , 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 。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 , 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 , 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 , 其次是躯干部 。由于其深浅不一 , 内容物多少不同 , 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 , 小的如米粒大小 , 大的如鸡蛋大小 。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 , 纤维瘤等 。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 , 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 , 偶见多发 , 形状为圆形 , 硬度中等或有弹性 , 高出皮面 , 表面光滑 , 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 , 无波动感 。皮肤颜色可能正常 , 也可能为淡兰色 , 增大过快时 , 表面皮肤可发亮 。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 , 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 。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 , 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 。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 , 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 , 但会形成瘢痕 , 并且易于复发 。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 , 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 , 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 , 连同囊肿一起摘除 。分离时应特别小心 , 囊壁很薄 , 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 。如果残留囊壁 , 则易于复发 。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 则应首先控制炎症 , 后期再安排手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