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猪胎衣

什么是母猪胎衣,母猪生产时如何处理脐带?脐带是母猪与胚胎之间 , 从胚胎着床到分娩前母猪供给胚胎的唯一通道,母猪靠这一通道为胎猪发育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及氧气 。然而,自仔猪分娩后,便开始自行由肺呼吸来获得氧气,而营养供应也转变为吸收母乳来获取 。所以仔猪自出生后其脐带也随之失去存在的意义了,那么,该怎么正确处理仔猪的脐带呢?
仔猪的脐带处理的问题,因为各地习惯处理方式不同,向来对此都有不同的处理意见,有人认为 , 脐带会自行焉脱,不必特意去剪;而有人则认为需要剪掉,因为脐带毕竟是肉带血,不剪断会增加仔猪感染病毒的风险 。那么 , 我结合猪场母猪接产实践经验,来分析脐带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母猪下产时,脐带与胎盘该怎么分离 。
我们都知道,母猪胎盘是通过脐带供给胚猪营养及氧气的 。但下产后,脐带即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但下产时仔猪身体出来后 , 脐带及胎盘还在母猪的子宫内,有人就认为此时不能拉脐带,怕弄伤母猪的身体 。但据我观察接生员的做法认为,在生产时仔猪与胎盘之间的脐带就好像是爪熟蒂落同一原理,稍微轻轻一拉脐带就会断,而且在此时 , 子宫与胎盘也没多大联系了,因为产完仔后胎盘也随后产出 。但此时拉断脐带需要注意的是 , 脐带不能往仔猪身上拉,因为怕损伤仔猪的薄肚皮 。
二、仔猪的脐带应剪断还是让其自行断 。
仔猪自母体产出后 , 脐带都是呈开放式且连通仔猪腹腔的 。而脐带在不剪断的情况下被拖拉、踩踏或羁绊,而脐带血又正是病原的传染培育基地,通过脐带传给仔猪 。所以以我观察认为,仔猪产出后应即刻去除胎衣 , 并清理干净口鼻腔内的羊水后,在待2-3分钟让仔猪适应自由呼吸避免脱氧后,在距离肚脐3cm处剪断脐带并用干净棉绳结扎,同时用碘酒对剪口深度消毒 。在剪脐带的同时,应将脐血向仔猪腹部推挤 。工作用的剪刀棉绳均应严格消毒杀菌 , 以防仔猪感染病毒 。
仔猪自分娩后,已经从母胎内靠脐带传输营养及氧气转变为自主吸收,所以脐带已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但为了仔猪可以健康成长 , 减少病毒性感染 , 建议还是将脐带剪断,但在操作时,必须干净利落,凡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杀菌,防止次生感染病毒 。当然 , 这是乡民锋哥为大家作出的建设性意见,具体操作则认为遵循本地习惯及本人的传统处理方法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如您在拜读后认为有不妥的地方 , 请您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我是积极向上、热情扬溢的三农创作者,特邀您关注@乡民锋哥,共同探讨三农问题 。]
急急急母猪胎衣上有白斑是怎么回事?小猪有没有轻微后腿外八,或者要不你考虑一下布氏杆菌?好一点的强力霉素或者阿莫西林就能解决 。不用担心 。母猪用好玉米就不用考虑霉菌 。
母猪下崽前后大喘气是怎么回事?母猪下崽前后大喘气是怎么回事?
母猪从受孕开始,在饲料方面就开始调节采食量、头两个月是不能多食的,是根据固定饲料量进行喂养 , 只有后一个月左右稍微增加采食量,增强母猪体质,加之母猪本身备孕劳累辛苦 , 所以在生产之时,会疼痛,会伴有体力透支时出现大喘气,或是类似于叹气 , 一般情况下来说都属于正常现象,还有就是我们要知到一年四季气温情况不一样,会影响到母猪生产环境,应尽量使猪圈保持干燥通风,适宜母猪备孕环境 。
母猪在备孕期间一定要增加营养成分增强母猪体力 , 类似投放增加奶水的饲料等,让母猪有个好的体质面对生产 , 这样生出来的仔猪也会跟健康,后期更好管理 。
母猪下崽怎么先出胎衣了呢?先出胎衣的不正常,正常生产都是先下崽,差不多下完崽才来胎衣,甚至下完崽很久才来胎衣的 。只有两种情况,1.早产 。早产时胎衣包住胎儿一齐排出来的 。
2.产死胎,木仍伊 , 这种情况也是胎衣连同死胎,木仍伊一起排出来的 。
这两种情况是怀孕期间受到应激引起 , 要注意喂养!
母猪子宫炎的原因是什么?一、发生原因
1.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毒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等;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以及布鲁氏菌等;其他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衣原体等 。
2.人为感染
自然配种或者人工授精时,公、母猪的外生殖器和各种器械没有严格消毒 , 或者生殖道黏膜出现机械性损伤,或者接产时没有严格消毒,或者产后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也容易出现发病 。
3.环境污染
猪舍尤其是产房环境卫生不良,场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流产以及死胎的胎衣、胎儿没有采取恰当处理 , 也容易引起发病 。
4.自身原因
母猪缺少运动、营养不良、明显瘦弱、体质较差、抵抗力降低;或者卵泡激素分泌不足和黄体激素分泌过多;或者发生子宫脱出、胎衣不下以及子宫弛缓时恶露滞留;或者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也能够引起发病 。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子宫内膜炎
患病母猪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 , 经常排尿,弓背努责,有灰白色混杂絮状物的分泌物或者脓性分泌物从阴门排出,尤其躺卧时排出量更多 。
2.慢性子宫内膜炎
①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患病母猪通常不会有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稍微升高,食欲不振,发情周期异常,有时能够正常发情但多次配种无法受孕,冲洗子宫时可见稍浑浊的回流液,如同清鼻涕液样或者淘米水样 。
②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患病母猪会表现出轻度的全身反应,机体日渐消瘦,发情周期异常,有黄褐色或者灰色稀薄脓液从阴门流出,且往往附着在阴门、尾根上 , 并形成干痂 。
③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患病母猪往往有脓性分泌物从阴门排出,且躺卧时更多,容易附着在阴门周围以及尾根上,干燥后形成薄痂 。通过冲洗子宫 , 可见浑浊回流液,如同稀面糊状,有时可见黄色脓液 。
三、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
①局部用药方法
先对患病母猪子宫进行充分冲洗,然后向子宫内注入药物,可任意按照以下一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
使用10~20mL的复方阿奇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用药2~3天;配合使用100mL生理盐水、400万IU 的青霉素、100万IU 的链霉素,每天1次,连续用药3~5天;配合使用100mL生理盐水、0.3mg氯前列烯醇、0.4g环丙沙星,每天1次,连续用药2~3天 。
②全身用药方法
目前 , 主要有两种全身用药效果最好:给患病母猪肌肉注射20~30mL的左氧氟沙星 , 每天1次 , 连续用药3~5天;肌肉注射320万IU氨苄青霉素、300万IU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用药3~5天 。
如果患病母猪表现出全身感染症状,要采取静脉滴注500mL 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2g氨苄青霉素、25mg地塞米松,能够有效减轻全身症状 。
2.加强饲养管理
①规范配种操作
确保母猪配种所有环节操作规范,最好采取人工授精,且要求工作人员在整个人工授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对授精器具以及母猪外阴进行严格消毒,以避免细菌侵入母猪子宫而出现发病 。
②建立产后检查制度
母猪分娩结束后 , 要检查胎儿、胎衣是否完全排净,如果有残留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对分娩母猪的后躯尤其是外阴周 围 以 及地板要加强消毒,在产后5天内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生殖道分泌物以及恶露等排出性状 。如果产后10天内排出异常分泌物,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产后大约15天左右,要定期检查子宫体以及子宫的恢复状况 。
③保持卫生良好
净化外部环境 。母猪临产前3~5天,要对产房进行清扫消毒 , 保持适当通风,调控室温低于30℃,然后才可将临产母猪转入待产 。如果猪舍室温达到30℃以上,要立即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在母猪的上方安装扎孔胶水管进行滴水降温,对于临产母猪可使用冰块冷敷,促使分娩时间缩短,确保能够顺产 。产后1周内要及时清理粪便,这是由于此时母猪处于排出恶露阶段,要防止母猪产道感染粪便中存在的致病菌 。
净化待产母猪 。对于临产母猪,要对与分娩相关的后躯部位进行清洗,包括乳头、阴户、肛门以及尾巴,然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 。
④改善饲养条件
在母猪妊娠期间,确保日粮营养全面均衡 , 要求饲喂高质量预混料配制的饲料 。母猪产前7~10天要适当控制饲料喂量 , 防止胎儿体型过大而引起难产 。母猪产后1~2天内要适当控制采食,防止由于过食而导致厌食或者继发引起产道疾病、乳房炎、仔猪腹泻等 。
⑤做好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要求给母猪进行某些疾病,例如: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病等 , 采取免疫注射疫苗 。另外,还可以根据本地区或者本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情况制备针对性的自家细菌灭活苗来避免发病 。
⑥及时淘汰品质差的公、母猪坚决淘汰生产价值低下的老弱病残母猪,防止影响其他优良母猪 。对于公猪必须严格检查精液,如果生产效率低下(即容易形成死精或者无精等)的公猪也要及时进行淘汰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我叫管春晓 。
欢迎关注!
为分享兽医相关知识而来,
【什么是母猪胎衣】以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