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鱼苗多久能吃

草鱼鱼苗多久能吃,草鱼鱼苗培育技术和产量?草鱼是一种我们经常会吃到的食用鱼,它不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有重要养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水产项目 。一般草鱼从鱼苗到成鱼上市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而在第一年是苗种培育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草鱼苗因为体质弱、成活率低,很容易就发生死亡 , 因此为了提高草鱼苗的成活率,在养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要到位 , 具体的草鱼苗种养殖技术如下:
?
一、做好塘口选择和消毒
【草鱼鱼苗多久能吃】1、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高,无污染的江河、溪流或水库水为好,同时配套设施齐全,池塘面积一般以1~3亩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 。池塘所处位置应是比较开阔平坦 , 通风透气,光照时间长,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宜 。
2、药物首选以块状生石灰为好,以150千克/亩生石灰带水消毒法 , 以杀灭细菌、病毒和敌害生物 。
二、草鱼水花的选择
1、最可靠的途径是直接检验水花质量,从孵化环道移出暂养在网箱中的水花 , 在网箱下风处取出一盆仔细观察 , 质量好的水花体色正常,平游活动迅速,活动自如,无畸形 。
2、通常在消毒后13天左右 , 是投放水花的最佳时期 。另外 , 池塘水温与装苗水温不得超过3℃,否则,将装苗器具放入池塘,待二者温度基本相同时,方可放心投放 。
三、科学管理方法
1、在池塘四周可随处观察到鱼苗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池塘的全部情况 。
2、投苗1周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适宜水花生活的环境 。如果水色已退,浮游生物很少 , 应及时多投豆浆或粪肥 。
3、要适量投喂人工豆浆等饲料 , 一般每天分上、下午各1次,并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增加投饵量 。除此之外,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 。经过10天左右培育,已经有部分开始改变食性,此时要适量投喂些萍莎和小浮萍进行诱食,青饲料注意洁净新鲜,严防病从口入 。同时密切观察池塘的溶氧情况 。池内缺氧浮头严重时,应及时加注新水 。遇到闷热天气又突然下雷阵雨,池内上下层水对流 , 大量的残渣从池底涌上水面,鱼苗减食或基本停食,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泛塘 , 遇到此种情况立即注入新水或打开增氧机 。
4、鱼苗经1个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经转变完成,规格均在3~4厘米,此时是夏花鱼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须分塘管理,只留每亩约1万尾的夏花继续培育至冬春鱼种 。在分塘的前2天,要进行拉网适应性锻炼,操作要轻快敏捷,减少人为造成刨伤 。
5、在防病方面,一般按常规消毒法进行 。秋后投饵按上、下午各投饵1次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后至冬季 , 鱼苗基本达到10~20厘米,进入冬季,气温很低,如暂不投放,把鱼种并在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
?
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在池塘进水前进行药物消毒,杀死塘底淤泥中的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类 。清塘消毒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按每亩75-15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 , 再经日光暴晒3-5日 。
池塘是草鱼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草鱼病原体的贮藏场所 。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草鱼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整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 。
清塘消毒20天以后,可以注入新水 。
2 培养生物饵料
养鱼先养水 。能否培育好水质,是养鱼者的基本功 。池塘放入新水之后 , 采用施肥的方法,可以培养鱼苗放养后需要的生物饵料 。施肥采用全池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用来肥水的生物制剂,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生物制剂能调节水中营养成分比例,使之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 , 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浮游动物,供放养的鱼苗摄食 。
当池塘里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浮游生物,堤岸四周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小浮游动物的时候,就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了 。
3 放养鱼苗
因为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 , 渔民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可以购买刚刚孵化出的鱼苗 。要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苗 。看体色群体色素相同 , 无白色死苗 , 身体光洁不拖泥 。
放养时间在5月上、中旬 , 这时的鱼苗只有5毫米左右,一亩水面放养15万到20万尾 , 鱼苗养殖期间,只能放殖单一的草鱼鱼苗 , 不能与其他鱼类混养 。
4 苗种养殖期间的饵料投喂
万事开头难,对于草鱼养殖来说也是如此,在鱼苗投放的第一周 , 鱼苗还十分娇嫩,不能吃较大的饵料,因此,这个阶段的饵料投喂是非常重要的 。
4.1 1-20天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开始的时候,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人工豆浆饵料,投喂的豆浆只有一小部分被直接吃食,更多的还是起到肥水作用,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 。
鱼苗下池塘的第一周,每亩投喂3-4千克豆浆,一周后增加到5-6千克,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用量 。如果天气闷热,要下雷阵雨或暴雨时 , 一定要少喂或停喂 。
4.2 20天到2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0天以后 , 鱼苗就长到了2到3厘米 , 因为鱼苗的生长快,食量大 , 仅仅依靠投喂豆浆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了 , 这个时候就要采用配合饵料来饲喂了 。
因为这个时候的鱼苗还比较小 , 不能吞食颗粒饵料,所以只能把配合饲料加工成粉料投喂,投喂的时候也是全池泼洒的方式 。
鱼苗期间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的饲料配比:
20天至2个月的鱼苗饲料配比:
豆粕21%,菜粕30.5%,棉粕12.5%,麦麸8%,次粉25% , 米糠1.3%,食盐0.5%,豆油1% , 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
20天到2个月的鱼苗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 , 日投量为每万尾苗0.25-0.5公斤 。
4.3 2个月到8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个月的草鱼苗,长得快的能长到20厘米,长得慢的也有10厘米了,草鱼的身体强壮了,游泳能力也增强了,这个时候,要训练着鱼苗定点饲喂 。
每个池塘设一到两个投饵机,开始时沿搭设饵料台岸边投喂,逐渐缩小范围,慢慢形成定点投饵 。将配合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由投饵机均匀地撒出,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半小时左右 。当发现60%-70%的草鱼不再吃食,游入水中 , 说明投喂量已够 , 可以不再投喂 。
?
20天至2个月的鱼苗饲料配比:
豆粕21%,菜粕30.5%,棉粕12.5% , 麦麸8% , 次粉25%,米糠1.3%,食盐0.5%,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
2个月以后的草鱼苗 , 消化机能逐渐增强,食量也逐渐增大,为了节省成本 , 可以在白天加喂一次草料 。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 。摄食鲜嫩草料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 , 也可以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草料的种类 , 应该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适合投喂草鱼不喜欢吃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 。以投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为好 。
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摊开,让鱼吃饱、吃好、吃匀,以提高养殖效果 。
4.4 8个月以后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从鱼苗下池塘算起,8个月以后,天气逐渐寒冷,当水温低于20℃时 , 草鱼的摄食量开始降低,这时,可以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饲料的次数 , 从每天投喂三到四次 , 逐渐减少到一到两次 。
这个阶段使用的饲料与前一阶段使用的饲料是一样的 。冬天来临,水温降低到15℃以下时,草鱼基本不摄食,可以在中午气温高时投喂一次 。
5 苗种养殖期间的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后每天至少得坚持早、中、晚3次全面巡塘,在池塘四周观察鱼苗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池塘的全部情况 , 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
如果发现池塘里的鱼苗因为缺氧而浮头时,应及时加注新水 。碰到闷热天气又突然下雷阵雨 , 池内上下层水对换,大量的残渣从池底涌出水面,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泛塘,碰到这种情况立即注入清新水 , 排出至少30%的老水 。
水质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环节,保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草鱼的重要要求 。苗种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为:透明度30-40厘米,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氨氮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升,pH值7-8.5 。
5.1 氨氮含量的调节
在测水养殖中,我们经常要测量一个指标是氨氮含量 。氨氮含量过高会破坏鱼的皮肤和鳃的黏膜层,因为鳃是呼吸的,鱼的黏膜层破坏了就容易缺氧 , 造成浮头死亡 。
氨氮含量过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喂的饲料、动物排的粪便、水质恶化造成的 。
要想水中的氨氮含量不超标,就得勤快点,经常清除池塘里吃剩的残饵和杂质 。坚持每天打扫池塘里的污物,把吃剩的残饵、漂浮的杂物、池塘边的泡沫等都要打扫出来 。另外,就是提倡喂优质的颗粒饵料,吃多少喂多少,防止吃不完的饵料在水中腐败变质 。还有一个措施就是,使用二氧化氯等水质改良剂或者微生态制剂 , 对水质进行改良 。
二氧化氯使用时根据说明书的用量先兑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再加水全池泼洒 。二氧化氯对水体微生物有很强的破坏和杀灭作用,能有效降解水体中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 。
5.2 pH值的调节
pH值就是指水体的酸碱度,水的酸碱性比较好调控 。如果pH值下降到7以下,就采用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来提高pH值,通常每亩用生石灰7.5-10千克 。
生石灰在渔业上还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具有强碱性 , 能消毒、杀菌、灭虫、杀灭水域中各种鱼类的病原体,切断传染或侵袭的途径,渔民称生石灰是“渔家宝” 。
将生石灰放在小船上 , 先放少量的水,水和生石灰产生反应,不一会便咕嘟咕嘟地冒烟 , 一会儿的工夫,生石灰便化开了,这时可以全池泼洒 。
生石灰具有显著的消毒杀菌作用,因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鱼病就能减少 。在4-6月、8-9月的鱼病旺季来临前,每隔半月,全池带水洒生石灰一次,能很好地预防鱼病的发生 。但是,泼洒生石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生石灰应现配现用,以防沉淀减效 。全池泼洒以晴天下午3点以后为宜,因为上午水温不稳定,中午水温过高,水温升高会使药性增加 。生石灰是碱性药物,不宜与酸性的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
什么时候放鱼苗好呢?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这段时间,是放养鱼苗的最佳时期 。
年后一两个月或者七八月份的时候也可以 。
放鱼苗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清塘消毒:
在鱼苗下塘前10天至15天,每亩用生石灰60公斤至100公斤或漂白粉13.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对清好的池水进行一次毒性试验,方法:鱼苗放养前一天,取几尾鱼放在鱼池网箱中 , 观察6小时至8小时,若鱼苗活动正常 , 即可放苗 。
施足基肥:
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50厘米至60厘米,在池中施肥培养鱼苗的适口天然饵料 。一般每亩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猪牛粪300公斤至400公斤 , 池水透明度30厘米至40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油绿色或淡黄色为鱼苗下塘的最适时候 。施肥后若大量出现桡足类、枝角类及红虫等,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0.4ppM杀灭 。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绿藻过多时,鱼苗易患气泡病 , 池塘要加注新水后鱼苗再下塘 。
鱼苗放养:
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鱼苗 。鉴定方法:将鱼苗放在瓷盆内,剧烈挣扎、头尾弯曲者为壮苗 。鱼苗放养前,先将其放入塑料盆中 。将鸡蛋黄揉碎用水稀释,经40目聚乙烯网过滤后,均匀洒入盆中 。每万尾鱼苗投喂2个至3个蛋黄 。待鱼苗吃饱后投放鱼池 。放养密度:乌仔分池的每亩放养量为15万尾至20万尾;夏花分池的每亩放养量为10万尾至15万尾 。同一池塘要放同批鱼苗 , 尤其草鱼、鲤鱼,绝不能大、小套养 。应选择晴好天气放苗,放养鱼苗时,要站在上风头慢慢放养,让鱼苗游飘入水中,否则,会降低鱼苗成活率 。
调节温差:
下塘前盛鱼苗的水与塘水温差不得超过2℃ 。若温差过大,须调至盛鱼苗水温与池塘水温基本一致再放苗 。用塑料袋运输的鱼苗,下塘时要将塑料袋放在水面上“冷却”处理1小时再开封下塘 。
适时注水:
鱼苗下塘时水深50厘米至60厘米,以后每隔3天至5天注水一次 , 每次注水10厘米至15厘米,培育期间共加水3次至4次 , 最后水深1米至1.3米 。每次注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鱼苗长时间顶水,影响体质 。注水时应注意在注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和敌害生物随水进入塘中 。同时不让水流冲起池底淤泥,搅浑池水 。
虾和草鱼在一个池塘会怎么样?大草鱼不会吃虾苗的 , 因为草鱼比较温顺 , 一般是没有攻击性的 , 反而龙虾比较的凶残,可能使草鱼受伤 。但是也有可能是龙虾攻击大草鱼,所以大草鱼会吃龙虾苗 。混养时龙虾绝对不可以和肉食性或者是杂食性的水产品混养 。因为龙虾退壳的时候非常脆弱,容易被蚕食,并且龙虾产仔的时候,就算鲢鳙鱼都是它的天敌,所以混养的时候需谨慎 。
大草鱼一般不会吃龙虾苗的,因为草鱼是比较温顺的,基本上没有攻击性,不会对虾苗造成危害 。
新池塘下鱼苗需要注意什么?新池塘一般没有淤泥,鱼粪等易产生病毒,细菌的养鱼有害物质,因此养鱼不仅生长快,而且不易生病 , 对比于其它老旧池塘有着明显的优势 。池塘养鱼可分为夏花培育养殖 , 大规格鱼种养殖和成鱼养殖三种模式(阶段) , 这三种养殖模式在养殖的过程中,各有异同 。接下来就粗略谈一谈三种养殖模式在下鱼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夏花培育下苗要注意的事项夏花培育是指将刚从鱼卵孵化出来的鱼苗(水花),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鱼种(又称寸片或火片),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养殖一般在1个月左右 , 这种养殖下苗前要注意 。
①鱼池的消毒与注水
新建的池塘虽然没有淤泥 , 鱼粪,死鱼的残留,防疫条件优于老旧池塘,但是消毒工作却不能松懈 , 常用生石灰消毒最好,一般亩用50~100Kg 。使用时可先将池塘注水5cm左右,然后将生石灰分布于池塘各个角落,在其溶解时均匀的泼洒于池塘内所有地方 。次日再翻耙一次,效果更好 。
生石灰有效杀毒期在5天左右,因此为达最佳的杀毒效果,应在施用5天后再注入新鲜干净的水 , 注水时应注意用密莎网对水进行过滤,防止其它野杂鱼,蝌蚪,水蜈蚣等进入池塘 。
②肥水的培育
鱼苗的开口饵料一般都是轮虫,因此池塘拥有足够的轮虫,对于鱼苗的放养成活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池塘中天然形成的轮虫较少,为了池塘达到有足够多的轮虫 , 所以必须通过肥水来培养 。培养轮虫以施腐熟有机农家肥为好 , 一般亩施300Kg左右 。
值得注意的是 , 一般施肥7天后,轮虫达到高峰期,因此我们在下苗前7天左右应该提前为鱼池“肥水” 。
③放养的品种与密度
培育夏花鱼苗一般单品种饲养,不作配搭饲养 。放养的密度应根据饲养水平 , 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等来决定 。例如,从鱼苗养到夏花一般10万尾/亩左右,而从乌仔头养到夏花一般5万尾/亩左右 。当然各个品种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鲢鳙可适当密一些 。而草鱼,青鱼则应适当稀一些 。
④鱼苗下塘
水花鱼苗一般都需经过氧气袋密集运输,而长途的运输常使鱼苗处于一种麻醉或昏迷状态,如果直接将水花鱼苗下塘,很容易造成鱼苗大量死亡,因此下塘前应对鱼苗进行一些处理 。
首先应鱼苗袋放入鱼池中,当袋内外水温一致时(一般需20分钟左右),将鱼苗放入事先准备的暂养箱中,经常在箱外划动增氧 。此过程大概需要40分钟左右 , 如发现鱼苗开始在暂养箱内逆水游泳时 , 就可以给鱼苗喂食熟蛋黄水了,一般每10万尾一个蛋黄的样子 。发现鱼苗吃饱(鱼体内出现白线)后,即可将鱼苗从暂养箱内放出 。
(二)大规格鱼种培养下苗注意事项大规格鱼种的培养,主要是指从夏花养到20cm左右规格的鱼种这一阶段 。当然有些养殖户也常把夏花套养于成鱼,饲养培育成大规格鱼种,但这里讲的是单独的大规格鱼种饲养 。大规格鱼种培育一般三到五个月 , 或者一个自然养殖周期(年) 。
①池塘的消毒,注水以及肥水培育等同夏花养殖相同,故不再述 。
②品种搭配与密度
大规格鱼种的培育,一般不建议单品种饲养,而改为一品种为主,多品种为辅的原则 。以下列举,以四大家鱼为例 。
主养草鱼,草鱼占60%,鲢鱼占20%,鳙鱼占10%,鲫鱼占10% 。
主养鲢鱼,鲢鱼占60%,草鱼,鳙鱼,鲤鱼,鲫鱼各占10% 。
主养鳙鱼,鳙鱼占60%,草鱼占20% , 鲤鱼鲫鱼各占10% 。
主养青鱼,青鱼占60%,鲢鱼占20%,鳙鱼和鲫鱼各占10% 。
放养的密度则应根据期望达到的规格来决定,期望达到的规格越大,放养的密度就应越稀 。反之,期望达到的规格越?。蚍叛芏仍酱?。以下以主养草鱼为例 。
亩放4000尾左右,草鱼2500尾,其它套养品种1500尾,期望草鱼达到100g左右 。
亩放8000尾左右,草鱼5000尾,其它套养品种3000尾,预计草鱼达到50g左右 。
亩放15000尾左右,草鱼10000尾 , 其它套养品种5000尾,预计草鱼可达到8~10cm左右 。
③培养大规格鱼种下苗注意事项
首先在培育大规格鱼种时,应选择优质健康的夏花鱼苗 。优质的夏花鱼苗规格均匀一致,鱼种体质强壮 , 体色均匀有光泽度,采食力强,游动活泼,逆水性强 。
投放鱼苗前,还应对鱼体进行消毒,常用2.5%的食盐水,或十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十五分钟即可 。下苗前也应注意,鱼池水和运输夏花时的水的水温差 。综合水温后,即可放入夏花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养 。
(三)成鱼的养殖下苗的注意事项成鱼养殖是将鱼从大规格鱼种养成到商品鱼的过程 。这一过程阶段一般以一个养殖周期(一年)居多 。
①池塘的消毒,注水,肥水培育跟夏花培育相同 。
②养殖的搭配与密度
成鱼养殖一般都以混合养殖为主,搭配品种应结合饲养条件,以及当地市场消费习惯等综合因素考虑 。
搭配混养的原则:一般以1~2种鱼为主养鱼,同时配搭其它品种 。
滤食性鱼类(肥水鱼)与非滤食性鱼类之间的比例一般以1:4为好 。池塘养殖不提倡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养品种 。
一般上中下层鱼比例为4:3:3或者4:4:2为宜 。
放养的密度则根主养品种,饲养管理水平,水深以及期望达到的商品规格等有关 。列举以草鱼为主养品种的模式以供参考 。
亩放草鱼1300尾 , 鲫鱼300尾,鲢鱼80尾,鳙鱼80尾 , 鳊鱼50尾 。合计1810尾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草鱼,鲢鱼,鳙鱼应投放占总投放量1/3左右 , 规格在250g左右的大鱼,以用于年中轮捕 。
③放养时注意事项
养殖成鱼在选择大规格鱼种时,也要选择健康优质的鱼种,在下苗前也同要需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成鱼养殖鱼病较多,且发病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在下苗前可对一些难以防治的鱼?。?进行疫苗注射免疫 。如对草鱼注射抗出血病疫苗 。
总结,池塘养鱼一般分为夏花养殖,大规格养殖和成鱼养殖三个阶段 。但在养殖这些鱼下苗种前,都应注意对池塘消毒 , 肥水等工作,而且放苗时还应注意品种搭配以放养密度等因素,并在下苗时对鱼体进行消毒等处理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刚放草鱼苗三天它就得水霉病侵害?刚放的草鱼苗三天就得水霉病侵害,鱼死一大群,怎么给它治好水霉病是淡水鱼养殖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晚冬或者早春的时候 。感染水霉病的鱼死亡率一般都是比较高的 。
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最合适的温度在5-25度之间,所以水淡水鱼发病主要就出现在晚冬以及早春时候 。当温度升高,比如水温在20度以上 , 淡水鱼染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
淡水鱼染水霉病的原因水霉病菌通常是不能够感染健康的鱼的,而当鱼体出现机械损伤或者是寄生虫或者病毒等导致鱼体体表出现损伤时,水霉病菌就会侵入伤口并迅速的繁殖 。
水霉病菌入侵鱼体后还会产生菌丝 , 产生的菌丝会在鱼体体表形成白色的棉絮状的东西,同时鱼体由于受到刺激又会分泌黏液附着在菌丝上,这时候鱼体身上就像长了白色的毛一样 。
染病后的鱼会因为受到刺激而到处乱游,食欲降低,并逐渐游动缓慢,最后衰竭死亡 。
题主投放鱼苗没几天草鱼就染病了,充分说明鱼在入塘之前应该是没有消毒的 , 而且鱼体还极有可能收到了机械损伤 。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水霉病死鱼的情况 。
如何解救首先就是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最好是将染病的鱼捕捞出来,放在鱼缸里,然后用15-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鱼体10-15分钟 。也可以用食盐和小苏打按照1:1的比例混合全塘泼洒 , 让池塘水的浓度达到0.8‰的标准 。
另外,还可以用五倍子煮水后来泼洒池塘,同样的能够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 。每亩每米水用五倍子1.5-2.5公斤煮水后全塘泼洒,连续使用2天 。
在外用药的同时,还需要投喂抗菌药来投喂 。最好的就是用药五倍子 。对于池塘里的鱼,大概估算鱼量,每100公斤鱼用五倍子10-20克磨碎后拌入饲料,一天投喂2-3次 , 连续使用5-7天,能够促进鱼肌体伤口的复原 。
如何预防对于水霉病的预防,主要是在平时的时候鱼苗消毒和增加鱼体抵抗地的工作 。
一方面每月用生石灰消毒1-2次 , 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15-25克 。
另一方面就是增加鱼体抵抗力,平时投喂饵料的时候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
欢迎大家关注我,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学习三农问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