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调整饲养

什么叫调整饲养,热带鱼几天换水?鱼的换水要视季节而定:春季是鱼的恢复期尽量少换水.一般是水体体积的3分之1左右.夏季气温高.鱼的呼吸旺盛.鱼瀵残饵等有机质分解快.鱼容易出现缺氧情况.一星期一般换两次晾晒过的水.每次换三分之二.秋季是鱼积攒养分.贮备过冬及来年产卵的时期.尽量少换水.如果水体碧绿澄清即"老水".就不必换的太勤.一般2--3个星期换一次.每次换3分之1左右.冬季一般不换水.如果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换水也要少.因为冬季鱼的体质较弱.容易引发鱼病. 换水时冬季和春季一般为了防病可添加一些食盐.一般每立方水体可加食盐20g.依次类推.可获得较好效果. 养鱼用水有学问 金鱼生活于温带地区.属广温性鱼类.对水的适应性很强.因此.河水.湖水.井水.泉水.水库水等均可用来养金鱼.这些水中虽然滋生着适于金鱼生存的丰富的浮游生物.但因其中容易混入对金鱼有害的水栖昆虫和致病菌等敌害生物.在使用时须采取过滤等趋利避害的措施.井水和泉水含矿物质多.大部分为硬水.只要不含有毒物质.而且注意调节水温.也可用来饲养金鱼.而城市中自来水取用方便.含菌类极少.对人畜无害.最适宜于养金鱼. 热带观赏鱼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原产地的气候炎热.终年温差变化很小.适宜于在软水中生活.所以对水质的要求比金鱼严格.而我国各地自来水的硬度均在5-15度范围之内.用自来水养热带鱼.须采取软化水质处理的措施.但对初学饲养热带鱼的人来说.养殖的品种大多为对水的适应能力较强的鱼.所以可不必考虑水的硬度.直接使用经晾晒处理的自来水就可以了.当然.以后积累了养鱼经验.由饲养一种鱼发展到养若干种鱼.特别是在人工繁殖热带鱼时.便一定要注意水的软硬度.一定要将它调到繁殖对象所需的最适宜数值.这样.您的鱼缸便会日渐一日地繁茂起来 。
钓大鱼调漂?【什么叫调整饲养】如果要简单,那么直接钓跑铅就可以了,不需要调漂,这样还能有过滤假动作、减少因小鱼闹窝引起的一些无用漂相,在有风浪、走水的时候也能使得浮漂更稳定 。
如果你所谓的大鱼并不是特别大觉得跑铅不灵敏,那么可以使用双铅钓法 。这种钓法调漂很简单,先挂一个铅坠随意调一个目数,比如说五六目、七八目都可以,半水调完漂以后在原铅坠下面再挂一个铅,但这个铅一定要大点,可以是第一个铅的两倍大!
这个时候线组在水下的状态是,下铅坠躺底(子线和鱼钩都是躺底的),上铅坠悬?。?这种钓法既保证了钓组的稳定性,同时灵敏度又不算太差,至少比单跑铅要灵敏 。

比双铅单跑铅再灵敏一点的是:铅坠不躺底,子线躺底 。
具体的调法是,不挂子线先调平水 , 挂上子线和饵料后,钓个二三目,这样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是铅坠轻触底或倾斜(铅坠的状态取决于你钓几目),八字环、子线和钩饵完全躺底 。
上面三种调漂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子线都是躺底的,为什么要钓得这么“钝”呢?
如果你就是冲着大鱼去的,非大鱼不钓的话 , 那么钓得钝点没什么不好 。尤其是自然水域 , 钓大鱼主要靠守,一天碰不到几口甚至一口没有都很正常 。
个体越大的鱼警惕性越高,你频繁起竿可能会惊吓到它,而钓组如果调得太灵,有小鱼闹、大鱼身体蹭线都会出现信号,这就会导致我们误判 , 钓钝点就没那么多事了 。
当然了,也得看你口中的“大鱼”究竟有多大 , 如果只是一两斤、三五斤,那我觉得是不需要钓跑铅的,你稍微钓灵点还能兼顾一下小鱼 。
个体不是很大的“大鱼”,调漂我个人建议是调低钓高,目的是让双钩饵尽量贴底一些 , 比如带钩调平水,钓四五目 。
要是用比重非常大的饵料 , 那调高点也没事,用商品饵“搓饵”,我调八九目钓四五目也是有的,尤其是一些容易挂底的地方 , 我可能会调高些 。
调几钓几不需要太纠结,我认为重要的是你得知道你钩饵在水底的状态 , 然后根据这种状态再去判断什么时候提竿抓口 。
比如说我钓跑铅,我看到顿口肯定就抓了 , 但调个七八目钓个四五目,算是比较灵的,浮漂有信号我肯定会多等等 , 确定能命中再起竿 。
貂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有哪些技巧?准备配种期从9月下旬(秋分)开始至翌年2月为止,历时5个月 。因时间较长,又可分为3个阶段:9~10月为准备配种前期,11~12月为准备配种中期,翌年1~2月为准备配种后期 。准备配种期饲养的任务是调整种貂体况,促进种貂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
(1)准备配种前期的饲养
主要是增加营养,提高膘情 。因为成龄貂夏季食欲不振,体况偏瘦 , 此时食欲开始恢复,幼龄貂仍处于继续生长发育阶段 。全群普遍都要脱掉夏毛,长出冬毛 。因此 , 要提高日粮标准和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此时,日粮标准的代谢能应达到1172~1340千焦 , 其中动物性饲料要占70%左右,而且要由2个以上的品种组成 。日粮总量应达到400克左右,其中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30克 。
(2)准备配种中期的饲养
主要是维持营养,调整膘情,但这必须参考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 。主要是防止出现过肥和过瘦两极体况,所以不应采取一个模式的饲养标准 。但无论何地动物性饲料的比重都必须达到70%以上,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30克以上 。
(3)准备配种后期的饲养
主要是调整营养,平衡体况,日粮虽然数量不需增加,但质量则需适当的提高 。此时,日粮标准应为921~1047千焦,其中动物性饲料占75%左右 , 而且由鱼类、肉类、内脏、蛋类等组成 。谷物饲料可占20%~32% , 蔬菜可占2%~3%或更少 。此外,还应供给鱼肝油1克(含维生素A1500国际单位),酵母4~6克 , 麦芽10~15克(或清棉籽油1毫升,或维生素E 5毫克),大蒜2克,食盐5克 。这些补充饲料亦可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0.5~0.75克代替 。饲料总量为25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在30克左右 。
因准备配种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寒冷季节 , 为防止饲料冻结,便于水貂采食,一般日喂2次,早饲40%左右,晚饲60%左右,不宜日喂1次 。在饲料加工上,颗粒要大些,稠度要浓些,最好用温水拌料,并立刻饲喂 。
母猪一百一十天?马上就到了,这个使用的饲料有关系,首先妊娠后期使用的是妊娠料还是哺乳料,大多妊娠料粗纤维含量高 , 哺乳料含量低;如果你使用的饲料有大量的纤维,或者你饲料的粗纤维配比大 , 可以不用改变料量,因为粗纤维吃了也排出去了,只是有饱腹感;如果使用的是哺乳料或者是粗纤维含量低,可参考下面的 。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 。怀孕料分三阶段按标准饲喂 。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 。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 。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
母猪的膘情分级系统
瘦弱级: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显,脊椎历历可数
十分瘦级:尖脊、削肩 , 不用压力便可辨脊柱,膘薄 , 大腿少肌肉
稍瘦级: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种最低条件)
标准级:身体稍圆,肩膀发达有力(配种理想条件)
稍肥级:平背圆膘、胸肉饱满,肋部丰厚(理想状态)
肥胖级:太肥,体型横、背膘厚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
减少应激 , 防流保胎 。
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 。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配种后24—28天进行孕检(B超),并做好配种后18~65天内的复发检查工作 。
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进行饲喂和管理 。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0公斤/天/头, 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2—2.5公斤/天/头,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3—3.5公斤/天/头,妊娠85天开始喂哺乳料,产前3天适当减料,个别过肥母猪产前7天减料 。
妊娠阶段
喂料量(公斤/天/头)
配后1-3天:1.8~2.0
妊娠4-28天:2.0~2.2
妊娠28-84天:2.5~3.0
妊娠85-111天:3.0~3.5
妊娠111-113天:递减至产子当天不喂料
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 转入前冲洗消毒,并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 。
注意:
视胎次不同调整饲喂量 。上述饲喂标准适用于妊娠期母猪 。
上述标准作为参考标准,适用于断奶后体况良好的母猪 。
过瘦的母猪适当增加饲喂量,过肥的母猪应在妊娠中期减少饲喂量 。
如母猪在妊娠早期体重增加过快,则导致肉质乳房,影响泌乳 。
猪的胴体情况是衡量饲喂量的一个重要尺度 。体大长的猪当然要比体小的猪所需饲料多 。要点:应根据每头母猪的不同身体状况调节饲喂量;要时常给料槽里的料称重 。
哺乳母猪每天喂3--4次 , 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7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 。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 , 应赶起 。(一定要保证母猪料槽内无剩料,避免饲料在食槽内霉烂变质、保证料槽任何部位无饲料残留) 。
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 。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猪场母猪产仔一直都很小是什么原因?母猪是一个猪场的发动机,母猪产仔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决定猪场盈利的关键 。从后备母猪配种到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检验母猪成绩的就是产仔的水平 。
有很多母猪产仔均匀度差,个体偏?。贾潞笃谧兄砗笃诔な苹郝?nbsp;, 弱仔增多 。仔猪出生重是决定仔猪后期长势的关键性因素 ,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生重低呢?
一、母猪营养问题
猪场母猪产仔一直都很小,如果不是个体问题,那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营养不良,母猪摄入营养不足,饲喂量不够,饲喂模式不合理,饲料营养不全面导致的 。
1、摄入营养不足
母猪摄入的营养够不够,从体况膘情和仔猪出生重就能看出来,平时猪场应根据母猪的背膘厚度来调整饲喂量 。
对于产后母猪体况下降大,背膘低于14mm的母猪,要格外补充营养,优饲补料,甚至养一个情期再配种 。对于妊娠期间母猪膘情不好的猪,妊娠中期就是最佳的调膘时期,不要过度限饲,实行统一标准,要根据个体不同做好调整标记 。2、饲喂模式不合理:攻胎没做好
国内猪场一般会在妊娠85到90天开始使用哺乳料给母猪攻胎 , 此时也是腹中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 。在妊娠85天之前,仔猪胎儿只有一个鸡蛋那么大,因此,仔猪的出生重主要在妊娠后期决定 。对于猪场出生重低的猪?。?就需要在这一时期攻胎 , 没头母猪每天饲喂量大于7斤 。
3、高产母猪饲喂量不足
现在很多猪场引种喜欢引种欧系猪种,像法系和丹系产仔性能强,单胎最高产仔18到20头仔猪,平均也有14头以上,比传统的美系产仔数多3到4头 。欧系母猪体型大,产仔多 , 出生重可能就有所降低,而且对于饲养管理和饲喂量有更高要求,如果再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那么母猪的营养摄入不足,产仔出生重自然就不高 。
二 、母猪亚健康导致各方面机能下降
猪场长期免疫各种疫苗,大量滥用抗生素,各种慢性病毒性疾病感染持续带毒 , 导致母猪亚健康问题突出 。随便选择一个猪场 , 母猪眼屎、泪斑的比例都在3成以上 。严重的亚健康问题,导致母猪机体各方面机能下降 , 采食量不足,也就出现了喂料增加营养,但是母猪根本吃不进去的情况,长此下去,母猪营养缺乏,所产仔猪不是体重低就是弱仔、均匀度差 。
三 、繁殖障碍性疾病感染影响胚胎后期发育
猪场母猪长期蓝耳、伪狂犬、圆环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在母猪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很容易通过破损的胎盘漏洞感染胎儿,导致弱仔,发育迟缓,在仔猪出生时表现体重低,弱仔的情况 。
四、霉菌毒素超标
霉菌毒素长期超标:对于猪场原料把控不好,玉米、麸皮等霉变,而并未察觉,长期下去,母猪体内毒素蓄积过多,影响消化能力 。同时霉菌毒素还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黏膜和肠道黏膜脱落,引起猪不食和呕吐,最终造成母猪营养缺乏 。
??改善措施加强母猪营养,包括饲料质量和营养组成丰富改善母猪饲喂模式,根据膘情区别饲喂攻胎期可以适当增加营养组分,如添加百分之五的乳化大豆粉和鱼粉驯化蓝耳、伪狂犬等繁殖障碍性疾病 , 结合疫苗免疫高热季节适当添加脱霉剂,注意原料清洁猪业前沿,每日为养殖朋友答疑解难,定期分享猪价行情信息,养猪技术及猪场饲养管理操作 , 喜欢的朋友请点点关注,谢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