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密度大会怎么样

鱼塘密度大会怎么样,鱼塘深水和浅水哪个容易缺氧?鱼塘深水处通常比浅水处的氧气含量低,因此鱼儿的呼吸会成问题,如果是鱼塘的话,还会因为缺氧导致厌氧菌生长,对水质的维持不利 。
相对于深水来说,水浅的弊端大于深水, 水浅的水体最明显的是产量不高或载鱼量不大,水体的平衡系统容易被破坏,在夏天大热天时 , 因光线强度大,水温会急剧升高甚至引起鱼的中暑 。
鱼塘养殖技术与风险?鱼塘养殖技术
①首先我们搞池塘养鱼,就要懂得传统的"八字精养法"的饲养技术 。这是做为一个从事池塘养鱼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 。"八字精养法",是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池塘养殖的生产技术,总结为八个字,即"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八个字 。
"水"是指养鱼的池塘环境条件,包括水源的质量,池塘的面积、水深,以及其周围环境等 。优质的养鱼水体,要求水深适宜 , 面积适中,水源良好,水质鲜活等 。
"种"是指我们养殖的品种 。在池塘养鱼中,我们要求养殖的品种不但要齐全,数量充足,而且还要规格合适,体质键壮 , 品种品质优良 , 有良好的遗传性能等 。这样才能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
"饵"是指养鱼的饵料,它不但包括我们人工投喂的饲料 , 还包括池塘中的天然饵料 。要想鱼长得好,肯定就得保证鱼的饵料供应充足 。
"密"是指池塘养殖的密度要合理 。放养密度过稀,生长虽然快,但是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 总产量也上不去 。而放养密度过大 , 则有可能生长缓慢,甚至是缺氧丶泛塘等恶果 。
"混"是指在池塘养殖中,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混合放养 。这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以及池塘内各种饵料的有效手段 。
"轮"是指轮养,即轮捕轮放 。这是充份利用水体空间,以及保持池塘合理养殖密度,增加池塘产量的有效手段 。
"防"主要是指防止鱼病,防止养殖的鱼出现逃跑 , 被盗,以及被天敌捕食等 。
"管" 是指对鱼塘以及养鱼的日常管理、巡查等 。
②其次 , 我们讲要养好鱼 , 首先就要养好水 。这里的水,就是指池塘的水质 。一般来讲,通过对鱼塘水质的管理(施肥,施药调水,加注新水等),使养鱼鱼塘的水质,要达到"肥、活、嫩、爽"的特点 。
肥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物丰富 , 那么这样水体中,鱼类的天然饵"浮游生物"才会丰富 。
活是指水体颜色经常变化,浮游动植物优势种类交替出现 。
嫩是指池塘水质清新,没有老化 。
爽是指池塘中溶氧充足,水体透明度适当(保持在20~40cm之间) 。
③此外,养鱼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 , 那就是如何给鱼投喂饲料,别小看这一点 。良好的投喂技术,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还能起到促进鱼类生长 , 防止鱼病发生等 。投喂饲料 , 我们要掌握"三看、四定、以及"匀、足、好"的投喂技术 。
三看是指看池塘水质,看天气情况,看鱼类采食活动情况,然后确定投喂的饲料,以及数量等 。
四定是指定质 , 定量,定位,定时投喂 。即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优质 , 投喂的数量随鱼的增长而增加,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投喂 。
匀丶足、好是指投喂饲料的数量和节奏要均匀,投喂饲料要充足 , 质量要好,营养价值要高等 。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养鱼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
鱼塘养殖的内在风险
1. 病害风险 。规模化养殖容易造成病害频发,而生病的鱼吃食较少,甚至不吃,因此用药治疗起来也较为困难 。同时,由于经验不足,苗种采购不当,引进的一些苗种本身就带有病原,特别是一些病毒性疾?。?如对虾的白斑综合征 ,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改善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减少发病率 。
2. 技术风险 。水产养殖看似简单,但要养好一池鱼,实现盈利,技术和经验必不可少 , 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养殖周期,特种水产品养殖,对技术要求则更高 。苗种的选择、日常管理、防病治病、投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率、药品投入、水产品品质和产量等 , 最终决定你投资成败 。
3 . 外来污染风险 。在一些水源不充足、水系不发达的地方,只有等到农业用水时期,才能有水可用,或只能自打机井抽取地下水 。在灌溉时期 , 沟渠内堆积的污染物秸秆等或农药包装残留随水流动 , 如果此时引水入塘,容易造成水产品死亡或其他应激反应 。同时,由于规划不科学、环保处理不达标,周边一些养殖场或生活垃圾污水也会危害到养殖安全 。
4 . 政绩观风险 。一些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工作或农业结构调整等任务,对投资客商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在签订合同后 , 或由于客观原因等 , 承诺的修路建渠等基础工作滞后,影响基地生产的顺利开展 。
5 .市场价格风险 。销售价格也是养殖户绕不开的重要问题,一般常规鱼养殖价格波动不是很大,但是利润很低,管理上稍不留神,养殖收益就有可能付诸东流 。特种水产品销售价格高,市场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相对大,但是前期投资大 , 苗种价格高,对技术要求高,且销售得有出路 。
6 . 其他不确定因素 。即使考虑再周全,日后也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比如沟渠路道面积和今后使用问题、树木青苗赔偿问题、坟地迁移问题 , 因为这些问题多与当地百姓有关,为了尽快开工 , 一般都花钱消灾 。另外还有小概率事件,如2010年食用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等导致小龙虾滞销 。
鱼塘里养鸭子会影响到鱼吗?不会
鱼塘里面养鸭子对鱼是不会有坏处的,鱼虾混养是互惠互利的,当然不会对鱼有坏处,鸭子在水中活动能吃掉水中的鱼等,鸭厂出的废物,鱼又能吃鸭产生的废物 , 
把环境弄好 。要注意的是鱼苗池是不能养鸭的,鸭在水中活动,能吃掉水中的青蛙,蝌蚪水和昆虫等对鱼类有害的生物,鱼和虾是鱼和鸭子,它是互惠互利的,鱼苗池不养,鸭池塘中如果养着的小鱼种也是不能养鸭的,养鸭的数量也不一定 。
散养鱼塘放养密度?当主养草鱼:
每亩放养草鱼大规格鱼种600尾 条件好的还可以增加200 条件不好的可以适当减少 然后搭配 100尾鲢鱼 30尾鳙鱼 50条鲤鱼 50条鲫鱼
2当主养鲤鱼和鲢庸:
每亩放鲤鱼大规格鱼种(100克到150克)800尾 条件好的可以增加200 ,条件不好的鱼塘可以适当的减少投放量 , 一般主养鲤鱼的鱼塘不配养其它鱼
养鱼常识中如何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的放养密度,是养鱼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想要成功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 , 需要提前明确好 。主要涉及这两大问题:放养的鱼多大规格,一亩鱼塘可放养多少尾?
以前养鱼 , 凭借经验判断密度在以前 , 养殖户主要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养鱼的密度 。比如养殖鲤鱼,今年投放50克/尾的规格,投放1000尾,出塘之后的商品鲤鱼规格小了,不到1斤/尾 。那么,下一次养殖,投放的密度则应该降低 。如果出塘之后的商品鲤鱼规格过大 , 4斤/尾 。那么,下一次养殖,投放的密度则应该提高 。
这个经验判断法,只有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才能够判断出相对准确的密度 。而对于养鱼新手来说 , 明显不适用 。所以,建议采取更为科学的密度确定方法,即计算法 。
现在养鱼,密度可通过科学计算确定计算鱼塘养鱼的密度,一定要明确这两个计算公式 。
【鱼塘密度大会怎么样】第一个计算公式:一亩鱼塘鱼种放养量=估计的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x估计成活率)
第二个计算公式:鱼种放养的规格(kg/尾)=计划成鱼的规格(kg/尾)/估计的增重倍数 。
那么,如何利用这两个公式来计算出养鱼的密度呢?
首先,要懂得一些基础数据:草鱼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 。鲤鱼成活率92%~95% , 增重倍数6~7倍 。鲢鱼和鳙鱼成活率均在95%,增重倍数5~7倍 。
其次,以养殖一亩草鱼为例分析放养密度多少适合?草鱼的放养量=500斤/(1kg/尾x75%)=375尾 。草鱼放养的规格=1kg/尾/7=0.14kg/尾=140克/尾 。
也就是说,养殖一亩草鱼投入规格为140克/尾的草鱼苗,一共375尾,到出塘的时候 , 达到成鱼规格1kg/尾,一共可以带来产量500斤左右 。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 。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