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分株方法

凤尾竹分株方法 , 凤尾竹每年都开花?凤尾竹开花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养得好的话一年就可以开花,如果环境不适宜,养护不得当,可能10也开不了花 。其花生长在小穗中,中间多为两性花 , 其他的则是不育花 。其花丝的长度不超过1厘米,花药为紫色,顶端有白毛 。日常养护中,一定要提供适当光照 。
凤尾竹花语是步步高升和保佑平安的意思 。这种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生长环境 , 不能忍受强烈的阳光照射 , 害怕土壤水涝,但是喜欢肥料 。冬季养护的时候,不能使它的生长温度低于0度以下,否则就会使它生长不良 。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繁殖方法
凤尾竹可以进行分株或者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能够在早春时节进行 。将生长茂密的株丛从土壤中倒出 , 再用刀将根茎切开,进行上盆 。
种子繁殖应当在每年的4-5月份进行,播种之前应当使用温水浸泡种子约2天左右 。播后月一个半月左右即可发芽,芽苗生长较慢,半年时间才可养殖培养 。
换盆施肥
在凤尾竹的生长期间,需要每隔20天施肥1次 。施肥时,使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者液肥 。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应当停止施肥,保持日常的看护即可 。
凤尾竹2年可换盆1次 。盆栽凤尾竹,应当以腐叶土,园土以及少量合适进行混合配制而成 。
日常管理
盆栽凤尾竹,夏季应当减少光照,放置到室外通风阴凉的地方 , 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还要向叶面进行喷水,向地面洒水,从而保持空气的湿润,使植株枝繁叶茂青翠欲滴 。
夏季高温干燥,会使凤尾竹叶片干枯 , 此时应当适当进行降温 , 防止闷热 。冬季放置在室内进行养护 。控制植株的水分,防治徒长 , 停止施肥 , 保持室温能够在10℃以上即可 。
凤尾竹自己能繁殖吗?摘要 凤尾竹青葱翠绿,十分适合观赏,那么凤尾竹应该如何繁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
凤尾竹的繁殖
凤尾竹的繁殖可以分为分株、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不过因为竹类很难得到种子,采用扦插的方法又难以发根,所以凤尾竹主要采用分株进行繁殖 。
凤尾竹的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在春季2~3月份,结合换盆时进行 。将过密的株丛 , 从盆中倒出,用刀子在植株的根茎处切开,另行上盆,同时避免伤害根部 。切分时每个笋芽都至少带一枝老竹,同时要尽可能的保留须根,以保证凤尾竹的成活 。将新分的植株栽在合适的盆中,培以沃土,保持湿润 , 并将其放置于半阴处,笋芽会迅速成长 。
凤尾竹的种子繁殖
适合在4~5月进行,种子在播种前用温水浸泡1~2天 。播后40天左右可以发芽 。幼苗生长的比较慢,大约半年之后才可以移栽培养 。
凤尾竹的扦插繁殖
凤尾竹不便采用横埋法 , 通常采用垂直扦插进行繁殖 。
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 , 竹子开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 属于竹子结籽繁殖的一个过程 。竹子开花后不久就死了 。所以竹子花不能繁殖 。竹子的繁殖方式: 竹子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 。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 。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 , 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 。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 。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 。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 。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 。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 。只要管理得当 , 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 , 供翌春造林用 。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 。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 , 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 。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 。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 。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 , 用于造林 。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 。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 。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 。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 。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 , 枝节上长新芽 , 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 。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 。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 , 即可进行造林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 。
分株繁殖有哪些类型?分株繁殖多用于丛生性强的花灌木和萌蘖力强的宿根花卉 。是繁殖花木的一种简易方法,其成活率高,成苗快 。牡丹、文竹、芍药、腊梅、君子兰、兰花、玉簪、鸢尾等常用此法繁殖 。
分株由于具有完整的根,茎,叶故成活率很高 , 但是繁殖的数量却有限,分蘖力较强的种类常用此法 , 如腊梅,棕竹,凤尾竹,牡丹 , 芍药 , 兰花,万年青,玉簪等 。此外,如吊兰,虎耳草等匍匐茎上产生的小植株,多浆植物中的景添,石莲花等基部生出的吸芽(小枝),而下部自然生根,此等幼小植株可随时分离出来栽植 。
此外 , 尚有分球法,球根花卉通常采用分球法繁殖,此法依照球根自然增殖的性能 , 把从母体新形成的球根--鳞茎 , 球块,块茎及根茎等,分离栽植 , 如球茎类的唐昌蒲,根茎类的美人蕉,鸢尾,鳞茎类的水仙 , 风信子,郁金香等以及大丽花的块状根,都可以休眠后掘起另行繁殖
观音竹能不能土栽?观音土能土栽!
观音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 。欲栽培好观音竹,必须掌握以下栽培技术:
①盆栽的观音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观音竹枝叶青翠 。夏季干燥热风,会使观音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 。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 。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 。
②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 。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 。冬季应停止施肥 。
③观音竹不必年年换盆 。一般每2年换盆1次 。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 。
④观音竹可用分株或种子繁殖 。分株可在早春结合换盆时进行 。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 。注意不要伤根 。分株后,应放在阴凉处,第一次浇水要透,以后只需保持湿润 , 不要浇水过多 。种子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 。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 。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
凤尾竹又名观音竹 , 原产我国南部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摄氏度 。
繁殖:多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分株,在2-3月间选一二年生母竹3-5株为一丛带土分栽 。扦插,在5-6月进行 , 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 , 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
栽培:移栽需在2-3月进行 。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 , 加入肥土 。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 , 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喷水 , 每月施肥1次 。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
病虫害: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 。虫害在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
【凤尾竹分株方法】应 用: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 , 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