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故事的历史背景 丹顶鹤的故事发生在哪

丹顶鹤是世界珍稀鸟类,能活70多岁 , 有的甚至长达90岁 。在中国民间,它被引入神仙世界,成了高洁、长生不死的象征 。而目前,全球野生丹顶鹤仅存2700余只 。
4月初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来到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城珍禽保护区”)探访丹顶鹤 。到目前为止,该保护区人工繁育的108只丹顶鹤已建立人工种群,形成了物种基因库 。

丹顶鹤故事的历史背景 丹顶鹤的故事发生在哪

文章插图
组图:丹顶鹤在保护区内嬉戏、飞翔,惬意生活 。陈国远、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盐城珍禽保护区位于江苏中部沿海,区域涉及盐城沿海6个县(市、区) 。该保护区总面积247260公顷 , 是我国面积最大、西太平洋海岸保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海涂湿地自然保护区 。
【丹顶鹤故事的历史背景 丹顶鹤的故事发生在哪】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古拉·克罗克福德表示:中国对湿地保护的远见、抱负和承诺令人震惊,无人能及 。
《丹顶鹤的故事》在这里找到原型
每年2月-4月,越冬鹤类集中北迁 。赵永强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 。赵永强是盐城珍禽保护区的科研人员 。此时,他要靠脚步追逐“翅膀”,在整个保护区长达582公里的海岸线上观测丹顶鹤等418种鸟类的生活、迁徙规律 。
这也是赵永强最快乐的时光 。他可以细致地观察姿态万千的鹤舞 。丹顶鹤等鹤类时而跳跃、时而展翅、时而昂首、时而翘尾,舞姿优雅,堪称一绝 。
其实,赵永强是这里第三代的守鹤人了 。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歌手朱哲琴《丹顶鹤的故事》曾感动无数人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歌里的“女孩”原型就在这里牺牲 。
满族姑娘徐秀娟1986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跨越2500公里为保护区送来了3只鹤蛋 。当年,徐秀娟就取得了丹顶鹤在越冬区孵化饲养成功的科研成果 。
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在大雨中失散的白天鹅,徐秀娟连续两天跋涉于苇丛洼地,终因体力不支溺水牺牲,美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 。后来,她被原国家民政局追认为我国第一位环保烈士 。
在“丹顶鹤女孩”徐秀娟牺牲后,赵永强的父亲赵彤接替了她的岗位,成为保护区科研科的科长 。彼时,国内外对于如何治疗鹤的疾病都没有深入研究 。徐秀娟、赵彤等第一代保护区职工就在实践中摸索 。
守鹤接力棒
他们发现 , 丹顶鹤在生病时 , 红色的头顶会变得不再鲜亮、颜色暗淡 。身上原本紧实的羽毛也会变得蓬松、杂乱 。相关人员对症下药,为这一空白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
1993年,赵永强正式来到保护区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丹顶鹤,赵永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观察丹顶鹤的作息 。让赵永强惊奇的是 , 丹顶鹤作息规律 , 每天早睡早起 。于是,赵永强也开始跟随着丹顶鹤调整作息 。
其间,赵永强也模仿着丹顶鹤的鸣叫与它“交谈” 。久而久之,丹顶鹤也开始围绕着赵永强“转圈子” 。经过一番研究 , 赵永强发现,这些动作表明丹顶鹤的心情非常好,已经接纳了自己 。
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下,赵永强对丹顶鹤十分了解 。赵永强介绍,丹顶鹤属大型涉禽,高可达1.5米,体长约145厘米,重7-10千克,翅展可达2.5米 。它们头顶红冠,羽毛洁白,喜在浅水湿地环境中活动觅食 。
丹顶鹤与其他的鸟类不同 , 甚至有些“洁癖” 。在觅食时,丹顶鹤会用嘴叼住食物在水中摆动,来回清洗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爱干净的生活习性,丹顶鹤才会长寿 。”赵永强幽默地说 。
2008年 , 赵永强的妻子孙霞也辞去了待遇优渥的工作,来到了保护区工作 。从此,一家人就在保护区内扎下了根 。现在,90后、00后的工作人员逐渐成为保护区的主力 。
长寿的丹顶鹤一生忠贞
这里大多地方挖上来的都是“咸水”,只能洗菜、洗衣服 。赵永强就和同事们挖蓄水池储水 , 有些地方挖上来是“甜水” , 就用来饮用 。
赵永强喜欢苦中作乐 。他说 , 唐代诗人孟郊在诗中称鹤鸣是“应吹天上律 , 不使尘中寻” 。每天听着清朗的鹤鸣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赵永强也感觉“浑身有劲” 。
在赵永强看来 , 高洁就是丹顶鹤的美好品质 。原来 , 长寿的丹顶鹤对于感情十分忠贞 。出生一年后,丹顶鹤就离开双亲,3年达到性成熟,就可以通过“自由恋爱”,寻找一生的伴侣,组建新的家庭 。
所谓“自由恋爱”,就是两只丹顶鹤需要互相“看对眼” 。在这之后,它们就会在相见时冲着对方舞蹈、鸣叫,之后慢慢地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赵永强还对此做过有趣的统计 。在他看来,丹顶鹤“一见钟情”的概率要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概率高得多 。
但在正常情况下,丹顶鹤并不会更换伴侣 , 实行“一夫一妻制” 。一旦结成配偶,筑巢、孵化育雏,都由雌雄丹顶鹤共同承担,真正实现了“夫妻平等” 。“夫妻本是同林鸟 , 大难临头各自飞”在丹顶鹤身上是不适用的 。
鹤鸣九皋 , 踏歌而行
3月4日,赵永强来到位于该保护区北缓冲区射阳县境内的沿海滩涂进行鹤类迁徙活动的调查 。突然,一只胸前有一抹黑色饰羽的鹤,引起了赵永强的注意:这是此前从未在盐城沿海发现过的蓑羽鹤 。
蓑羽鹤在我国种群数量较少,属罕见的大型珍稀鹤类,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截至目前,全球15种鹤类中,在江苏盐城沿海记录到的鹤类就已经达到了7种,分别为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沙丘鹤和蓑羽鹤 。
据赵永强介绍 ,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路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线路中拥有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特有鸟种和濒危鸟种最多、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条 。盐城沿海地区的海涂湿地就是该迁徙线路的重要“补给站”之一 。
此外,这片湿地还是丹顶鹤等鹤类的越冬地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数量达到世界野生个体总数的60% 。
从父亲那里接过“接力棒”多年,赵永强也围绕着丹顶鹤等鹤类和其余鸟类、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调查研究 。赵永强发现,丹顶鹤是湿地生态环境中的旗舰物种 。通俗来讲就是说 , 在一片湿地中,有鹤生存,就证明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较为健康 。
针对野生丹顶鹤的习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工作人员们最终将保护区划分为37个网格、58处样线、62处样点 。只需对应考察的网格 , 赵永强与同事们就可以重点针对网格内的样线、样点进行更加细致的巡护监测 。
“这些样线、样点大多都是丹顶鹤等鸟类分布的热点区域 。”在日常巡护监测中,赵永强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 。
与此同时 , AI鸟类识别、雷达探鸟、卫星追踪器等高科技手段也不断被保护区应用在巡护监测工作中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盐城珍禽保护区已发展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网络成员、国际重要湿地、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世界自然遗产地,这也是我国第一处、世界第二块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地 。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引呼高朋 , 踏歌而行 。”鹤舞的全部动因和意义,仍是一个美丽的谜团 。有人猜测它们集体欢舞的原因是面对着象征温饱、安全的春日或冬日的阳光;清雅而富有的广阔生存空间……这些都给它们带来了欢欣愉悦的条件反射 。
为了能让更多的鹤在盐城沿海起舞,已成为一代代守鹤人追逐的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