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斜菅虫怎么治疗

草鱼斜菅虫怎么治疗,人工养殖的草鱼有寄生虫吗?肯定的讲人工养殖的鱼同样有寄生虫,目前水产养殖常见的寄生虫主要分为4大类:粘孢子虫(包括武汉单极虫、洪湖碘泡虫、吴李碘孢子虫、吉陶单极虫等)、纤毛虫(包括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等)、 单殖吸虫(指环虫、三代虫等)、甲壳动物寄生虫(中华鳋、锚头蚤等) 。
这些寄生虫大多寄生于鱼的体表和腮部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呼吸功能和游泳引起细菌性继发感染,导致死亡
草鱼一亩放多少尾比较合适?鱼苗鱼种一亩放养多少尾,不仅仅取决于品种,还要看我们饲养管理的水平 , 池塘条件(水深,水源以及人工增氧设施等),养殖的模式(单养或混养),放养的规格 , 以及期望上市的规格等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鱼苗培养期,鱼种养殖期和成鱼养殖期三个阶段 。
①鱼苗培养期 , 是草鱼孵化后的最初培养阶段 。这个阶段的草鱼养殖 , 一般以单独饲养为主 , 每亩可放养草鱼苗10-20万尾 。这阶段的养殖目标,是为了培养出"寸片"规格的鱼苗,用于下一阶段的养殖 。
【草鱼斜菅虫怎么治疗】这一阶段的草鱼养殖,跟其它的鱼苗养殖基本相同,主要要求鱼塘能达到2-3亩 , 水深1.5m左右即可 。这阶段养殖初期,草鱼以轮虫,浮游动植物为主要食物 。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 , 主要以培肥水质为主 。并辅以投喂煮熟的鸡蛋黄,豆浆等,后期可投喂细颗粒或粉状饲料 。这个阶段的养殖,一般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草鱼即可达到我们所说的寸片规格 。
②鱼种养殖期,是将寸片规格的草鱼鱼苗,培养到1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的这一过程 。这一阶段的培养既可单独饲养,也可混合饲养 。由于这一阶段养殖周期,相对较长 。而且可能对于出塘的规格,每个养殖者的目标要求都不一样 。因此 , 一般这一时期放养的数量弹性较大 。个人建议每亩放养5000-1万尾 。如果要求出塘规格大一点,那么就少放一些 。反之 , 如果要求出塘规格小一点 , 那么就适当多放一些 。
这一阶段的草鱼养殖 , 一般还是以混合养殖为佳,主要搭配一些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好 。当然,由于以养殖草鱼为主,所以其放养量,应占总放养量的60%以上 。这一阶段养殖初期,草鱼食性开始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除了要投喂配合饲料外,还应投喂一些青饲料,如浮萍 , 切碎的嫩草叶等 。这阶段的草鱼虽然食性发生了转变 , 但我们还是不应放松,对水质的培养管理 。
③成鱼养殖期 , 是将大规格鱼种,培养成上市规格商品鱼的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以混合养殖为主 。放养的数量也受放养的规格,希望的上市规格,以及收获方式(轮捕轮放)等影响 。一般来讲 , 淡水鱼养殖池,净产一般在1500斤左右 。那么草鱼的净产量应该在900斤左右 。而我们要求草鱼的上市的规格,一般在2斤左右 。那么扣除放养鱼种的重量,至少要500尾左右的草鱼,才能产出这样的净产量,当然还要扣除一些损耗,那么这样一亩地,最少要放养500-600尾左右的大规格草鱼才行 。
在养殖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如坚持"四定"投喂,即定时 , 定位,定量 , 定质投喂 。投喂的饲料要优质 , 当然,除了投喂配合饲料外,养殖草鱼的过程中还提倡,多投喂青饲料 , 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其次要管理好水质,定时定期巡查池塘,观察鱼体生长及健康状况,并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
结语,草鱼是我们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我们主要的养殖品种 。养殖草鱼的每个阶段,放养的数量,都应该是不相同的 。当然,放养的数量,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情况 , 科学的制定 。
白天草鱼为什么浮出水面?草鱼起浮是因为温度高或者是缺氧导致的,鱼都能起浮的不光是草鱼,如果持续低温突然高温也能导致鱼起?。阋苍谡椅露仁室说牡胤?。一、缺氧
主要观点认为在于大量的草鱼在喂食时集中于一片狭小的范围,在短时间内那一片水域溶氧急剧下降,吃食完后,一些缺氧较为严重的草鱼处于迷糊状态 , 到处乱窜 。但是据了解,投饵点短时间内溶氧急剧下降,而经过使用微孔增氧及增氧机同时开,并且溶氧监测仪瞬时反应溶氧没下降的情况下,吃食完后草鱼仍旧有此情况发生,经过多次 , 数量未曾发生较大变化 。
二、寄生虫感染
有的技术员认为出现此种情况的草鱼可能是大脑里有虫子,导致疯狂乱游 。在很多情况感染寄生虫,确实草鱼会乱窜,特别是鱼种阶段,但一般使用杀虫药物可以治愈 。发生此种情况的草鱼,经笔者及相关同行取活鱼解剖,镜检观察,并未发现有虫子,使用水产杀虫药亦未见效果 。
三、肝胆问题
由于目前药物大量使用、高密度投饵、高蛋白饲料的使用,鱼类的肝胆问题一直不容乐观 。草鱼养殖过程中 , 肝胆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直接影响草鱼生长,影响经济效益 。故有观点认为,草鱼此种行为也可能跟其肝胆不能正常工作有关,具体怎么有关,很难说,需广大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究 。但就笔者见到的来说,在养殖一线,有一种瘦长的草鱼,被养殖户称为“蛇鱼”,也会出现头出水面乱游的现象,解剖肝脏呈土灰色,胆发黑 。
四、吃粉尘料
一般小草鱼数量多,密度大 , 养殖户把握不准投喂量,如果饲料粉末较多的话,小草鱼就会出现狂游行为 。这种情况笔者曾亲眼所见,大草鱼一般很少出现此种情况 。
五、饲料太干
现在使用的草鱼饲料多为高油脂、高蛋白的饲料,当然是符合草鱼的营养要求 , 但是投喂强度高,就像人一样,天天吃肉,肉虽然是符合人的需要,但天天吃估计没几个受得了 。所以摄食过多导致脂肪肝 。其次饲料太干燥,草鱼难以下咽 。这种情况在广西、贵州等地表现得比较明显,特别是网箱养殖 。
鱼类的孢子虫?。?/h3>先分清是哪类病害,养的什么鱼 。孢子虫是一大类致病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关于鱼病孢子虫就有不少,肠系膜、腮、脑、脊髓、内脏都可以寄生,碘泡虫是鲤类的主要病害生物,一般要防治为主,鱼群感染就太晚了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粘孢子虫病治疗 该病是由粘孢子虫寄生于鱼的皮肤、鳃、肠道和神经系统所引起 。鱼病的部位有胞囊,呈灰白色点状和瘤状 , 常见的粘孢子虫有饼形碘孢虫、野鲤磺孢虫,鲫碘孢虫、鲢碘孢虫等 。症状: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10月到来年2月对鱼种危害极大 。治疗方法:1、90%晶体敌百虫亩米水深的鱼塘用1斤全池泼洒,间隔3天~4天,再泼一次 。2、每万尾鱼种或100斤鱼的重量用75克食用硫磺粉拌料投喂 , 连喂一星期 。3、每斤饲料加10克90%晶体敌百虫喂鱼 , 可治肠道寄生的粘孢子虫 。此法治指环虫病也有效 。以下资料对比一下,具体做法最好咨询专家 。其他分类 1.疯狂病 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鲢碘泡虫病 。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 , 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 。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是危害1足龄白鲢,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病鱼的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并且很瘦,所以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 。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 。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头长为尾柄高的2.95倍(健康鱼为2.2-2.3倍),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 , 常跳出水面 , 复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死时头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称疯狂病 。剖开鱼体,可见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肝脏、脾脏萎缩,腹腔内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病鱼严重贫血 。2.饼形碘泡虫病 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 。由饼形碘泡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尤以前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为多;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 , 以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鱼苗下塘后12天即被感染,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27-30℃时,该虫在草鱼鱼体内发育一代需12-15天;用老化6-8个月的孢子进行人工感染草鱼鱼苗,100%发病 。主要危害全长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鳙、鲢、青鱼不患病 。该病流行于5-7月,尤以5-6月为甚 。饼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 。病鱼体色发黑;消瘦 , 腹部略膨大,鳃呈淡红色,贫血 , 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当大量饼形碘泡虫寄生在脊椎时 , 可引起鱼体弯曲 。四川省报道,饼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胞囊,病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 。3.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鲮鱼鱼苗、夏花的皮肤及鳃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或点状胞囊,尤以体表为多,严重时影响病鱼的呼吸、游动有鱼友说鱼的身上也会有小虱子?鱼虱,鱼虱科、鱼虱属 。体扁平盾状 。寄生於洄游的海水鱼及淡水鱼体上 。鲤鱼、草鱼、吴郭鱼、鳗鱼等淡水鱼类常发生感染 。去除鱼虱的方法:鱼虱的危害: 鱼虱以吸盘牢固地吸附在宿主皮上,用盘状的刺吸口器取食血液和黏液 。7-8月份气温较高,严重时鱼虱会布满鱼的全身,鱼体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变红,不断地分泌粘液,全身被一层粘液包裹着,上面密布鱼虱 。鱼虱以其类锐的口刺和锯齿状的大颚,不断地刺伤鱼体皮肤,撕破表皮,使血液外溢,呈鲜红血斑,再以口管吸食、口刺,分泌的毒液对鱼体产生强烈的刺激 。由于鱼虱能在鱼体表面自由爬行 , 活动范围很广,给鱼造成很多伤口,又使鱼体发炎溃疡 , 致使病菌侵入和继发水霉菌感染,病鱼无力游动 , 懒于摄食,从而加速死亡 。鱼虱的预防:
1.投放鱼苗鱼种时一定要消毒灭虫杀菌 , 用作鱼体洗浴消毒的药物常见的有3—4%食盐水、8ppm的硫酸铜溶液、20ppm高锰酸钾溶液等 。
2.定期使用药物防治 。
3.晒坪,干燥可杀死卵及幼、成 虫 。
4.增加水流量,可减少鱼虱感染的机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