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螃蟹种苗怎么来

养大螃蟹种苗怎么来,新开蟹塘每亩可放多少苗适宜?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 , 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 , 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 , 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
在放蟹苗前15—20天 , 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 , 待药性消失后 , 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 , 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 , 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 , 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 , 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 , 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 , 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 , 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 , 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 , 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 , 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 , 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 , 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 , 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 , 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 , 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 , 肉味鲜美 , 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 , 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 , 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 , 等雾收后再投喂 。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
在螃蟹养殖的产业链中?首先看你对“不可或缺”这个词怎么定义 , 我的定义是,缺少了这些环节,养殖就会赔钱,并不是说缺少了这个环节螃蟹一定无法生长的定义 。
水体环境 。要想养好螃蟹,首先要有好的水体环境 , 水质底质有问题,螃蟹一定是养不好的,还有就是水不能太瘦,太瘦的话螃蟹生长缓慢,那就赔钱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再黑水里面养殖,其他的环节做的再好,螃蟹照样养不好 。
光照 。光照的作用是增加螃蟹的钙元素,多晒太阳,螃蟹壳才能硬,这样螃蟹才能长好 , 同时可以使用些水产方便补钙的产品 , 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
水草 。如果水体中没有水草的话 , 会生长缓慢,同时容易出问题,所以水草也很重要 。
防逃 。再好的水体环境,养的螃蟹再好,但是都跑了,该卖的时候,你没有螃蟹可卖,也是同样的效果 。
选苗 。好的螃蟹苗会让你再养殖中少很多问题,如果你选的苗本来就是体质弱的或者有病的 , 放进去 , 成活率太低,同样增加成本 。
管理 。一个好的管理着,和一个不怎么管理的人,同样的环境下养殖,养出来的也是不一样的 。
饲料 。不吃好怎么长好 。
【养大螃蟹种苗怎么来】药品 。药品的合理利用 , 同样能预防病以及做好预防各种突发情况 。
(备注:或许会有一些遗漏的,像挖塘这块怎么挖掘,好些东西不容易一句说清楚)
每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同样也是有很大的学门在里面的,这里面不管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有很多细节在里面的 。
养螃蟹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养螃蟹需要选择优良苗种、确定合理放养密度和加强日常管理的技术 。
1.温室条件 。
试验温室为钢架双层太阳板保温温室,面积1200平方米(20×60),育苗水体面积1000平方米 。具备充气增氧设施、管道加温设备,温室透光率约50%,安装200瓦的白炽灯5只,供夜间照明用 。为了方便均匀地投喂饲料 , 设置3条人行道 。
2.放苗前的准备 。
 在放苗前10天左右 , 放水30厘米,用生石灰乳液100ppm严格消毒 。消毒24小时后,启动增氧设施充氧 。接下来投放水草 , 水草主要是水花生,将捞回的水草用高浓度的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均匀地投放到温室里 。水草投放面积约占水体面积的80% 。接着逐渐将水升温至20~22℃ 。
3.蟹苗的放养 。
应先将蟹苗运输箱放入水中,浸润30秒左右,然后取出水面,放5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30秒,如此反复4~5次再放苗 。选择没有水草的地方,轻轻抓起一小把苗,慢慢抖动,以使蟹苗能均匀分散入水 。虽然经过3小时的运输,大眼幼体几乎没有死亡 。
4.日常投喂及管理 。
蟹苗入池初期,主要投喂豆腐、鱼浆、囱虫成虫等饵料 。用40目的网片将豆腐虑成微小的颗粒,然后兑水全池均匀泼洒 。将小杂鱼冲洗干净后用打浆机成鱼浆后,加入1%的食盐兑水全池均匀泼洒 。日投饵率为100%~150%,日投喂4次 , 即黎明前、中午、傍晚、午夜各1次,其中午夜投喂时开灯2~3小时 。等到蟹苗基本长到Ⅱ期幼蟹后,饵料主要为豆饼、鱼浆,偶尔投喂1~2次豆腐 。豆饼煮熟后仍做成小颗粒 。此时的投饵率控制在100%左右,仍日投饵4次 。在这期间逐渐加水至0.5米 。到了V期后,投饵率为60%~80% , 饵料仍以豆饼、小鱼为主,日投饵3次,午夜不投 。在整个育苗期间多观察蟹苗的活动及摄食情况,估计池内的蟹苗数量及重量 , 确定合理投饵量 。在蟹苗集中蜕壳期间,可适当减少投饵量 , 并在夜间增加开灯 。
5.培育结果 。
吃螃蟹的好处:1.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
2.螃蟹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
3.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 。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 , 是一种高蛋 白的补品 。
蟹苗可以放鱼缸里养吗?螃蟹可以在鱼缸里养 , 但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许多问题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鱼缸上最好放一个盖子,这样可以避免螃蟹逃跑 。养殖它们的水也需要注意 。螃蟹分为海蟹和河蟹两种,这两种螃蟹对水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河蟹养殖比较多一些,可以直接用家中的自来水养 。如果养殖的是海蟹 , 则需要用海水来养 。
新手养螃蟹该用什么?对于什么都不懂能不能养螃蟹,这个来说是可以做尝试一下的,不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
首先要热爱 , 热爱的事情干着就比较轻松自在,对于螃蟹养殖来说,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养殖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养殖过程相对轻松 。
养殖螃蟹对于新手来说,不能把面积搞的太大,螃蟹产量不算高,同时规格不一样相差的价格会非常的远,一个规格的价格就是相差非常的遥远,高规格的螃蟹才能卖出好的价格 。
养殖先从苗开始,一般来说对于螃蟹养殖来说主要的苗源来说来自上海、江苏、安徽这三个省市,对于选择苗,这里面水很深,最好找懂行的人跟你把控一下 。
养殖过程基本上按照养殖规程走就行了,基本上一亩螃蟹的成本基本上会在5500元以上 , 成本还是有点高的 , 新手还是悠着点 。如何面积搞大了这个压力会很大的 , 资金压力 。
注意防逃 , 秋风起、蟹脚痒 , 螃蟹跑起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防逃做的不好,可以螃蟹就跑完了 。
不管养殖什么,万事开头难,多走访一些成功的人士,取点真经应该说养螃蟹不是很难 。成功需要沉淀,养殖需要慢慢积累经验,希望你能在养螃蟹的路上越走越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