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出现白便怎么办

对虾出现白便怎么办 , 对虾不光滑怎么办?外表粗糙大部分是由表壳虫引起的,用药物较难杀,可以采取加水或适当用药物刺激虾蜕壳,蜕壳后体表无纤毛虫了,再改底控制虾纤毛虫的滋生就好了 。另外一种纤毛虫是体表挂脏或像有一层青苔一样,和这个略有区别,一般是累枝虫或聚缩虫 。还有就是体表粘液分泌异常造成的,石灰下的多或pH长期偏高时偶然会见 。
水产养殖南美白对虾病怎么治?1 细菌坏死病
此病主要发生于虾幼体 , 患病的虾的附肢,尤其是触角的腹肢发生坏死 。细菌首先集中侵袭1-2个附肢,然后很快使幼体发生死亡 。突然的温度变化和换水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体的抗病力 。虾类饲养密度过大 , 投喂过多饲料也可引起细菌坏死病的发生 。
治疗防治方法:
控制水体稳定,饲料内服保肝类中药(本草空肠空胃灵),提高饲料转化率减轻肝胰脏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 。
2 黑鳃、黄腮病
病原:由水质恶化、维生素缺乏引起细菌感染
症状:鳃病变而产生黑色素沉积,尤其鳃丝末端 , 点状或整个鳃呈黑色,如细菌侵袭引起,菌丝大量生长时会突破鳃膜长出鳃外,使鳃丝末端象“花”朵状,病虾反应迟钝 , 濒死的个体侧行于底材上 。
治疗防治方法:
分析发病原因,水质环境恶化 。
功能性黑鳃:添加维生素 , 特别是稳定性维生素C 。
处理方法: 改底,稳定水体,可用生物型改底配合聚维酮碘(具体使用方法可微信:shuichanboshi6666)
3 幼虾真菌病
症状:虾各期幼体大小皆比同期幼体小,无节幼体体长不大于0.5毫米,该期最易受真菌感染,其次是蚤状幼体 。发病的幼体活力差,趋光性弱,变态时间长,身体粘污严重,附肢刚毛卷曲 , 有的幼体体表附着大量的动孢子 。无节幼体间歇运动停留时间长 , 卵黄松散,尾棘部分或全部脱落 , 体内菌丝不明显;蚤状幼体肠胃空,腹部弯曲,体色发白,体内尤其是头胸甲网状菌丝明显 。该病原菌在体内繁殖迅速,从幼体活力减弱到幼体死亡一般只需8—10小时 。
病因:是由水质环境变化引起的链壶菌引起的,该病菌可营寄生生活 , 也可营腐生生活 。
防治方法:
保肝类中药配合微量元素全池泼洒,调控水质,内服免疫类中药和营养类 。
4 蜕壳综合征
症状:死亡后壳软,体色变红,鳃丝发黄或发白,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 。由于该临床症状在对虾蜕壳后所发生,故称为“蜕壳综合征” 。该病发病突然,传播性强,死亡率高 。在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容易暴发 。
病因:
该病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 。突降暴雨,导致气压变低;换水量大,水质不稳定;天气由温和突然变冷,变冷后突然又气温升高 。这些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导致对虾应激反应 , 大量蜕壳 。蜕壳后如遇溶氧低,则会因缺氧死亡;如遇底质差和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含量高 , 则会中毒死亡;如遇水质恶变,病原密度大,则会被感染而死亡 。虾缸中若是白天溶解氧均低于2毫克/升,则容易对虾造成死亡 。
治疗防治方法:
引蜕壳综合症的原因很多,在治疗时要分析发病原因 , 对症下药 。及时提升水体的总硬度,做好各类天气的应急预防,应急预防同时可考虑用速补168类进行外泼 。可大大降低应激性蜕壳死 。
发酵料能治对虾白便吗?对虾发酵饲料是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种或多种有益复合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 , 对虾白便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消除抗营养因子,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和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 。发酵饲料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安全、绿色产品,它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已比较成熟 。认为养虾开始进入对虾发酵饲料时代 。发酵饲料含有有益菌代谢产物(生物酶、多糖、小肽),可降低对虾机体和池塘负荷,提高饲料蛋白消化利用率,具有壮虾、稳水、抑菌,发酵等优势 。总结了海大发酵饲料产品推广效果 , 使用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对虾白便,用料水质藻色鲜亮、pH波动?。韵撼Φ来肿常?活力好,肌肉饱满,体色通透 , 后盲囊清晰,成活率增加 。目前市场上对虾发酵饲料生产厂家在不断增加,发酵菌多选用芽孢杆菌、乳酸菌与酵母菌等有益菌复合使用 , 充分利用不同菌种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发酵工艺可采用固体和液体发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单位有益菌含量 。但是目前发酵饲料还存在行业技术不规范、对虾白便 , 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客户无从下手选择等问题 。消毒剂选择四原则:不伤藻、不耗氧、不刺激、不降氧化还原电位 。雨后:控藻降碱,增强免疫 , 防肠炎 不要盲目培藻肥水,要控制藻相,防止因快速升温使藻类过早结束指数生长期,进而形成单一或老化藻相,造成pH值过高或藻毒素的产生 。提免疫防肠炎:投喂虾青素和补充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内服外泼中药类或生物抑菌剂,以防止大吃料造成的红肝、对虾白便,肠炎等症状 。
用红薯治疗白便真的有用吗?【对虾出现白便怎么办】南美白对虾出现白便,是怎么回事?用红薯治疗白便真的有用吗?感谢邀请 。
首先确定一点,对虾白便使用红薯“治疗” , 基本上不靠谱 。从中医理论上,确实提出“药食同源” 。但实际上,很多药是不能作为日常食物的,因为药性的偏性很重,偏寒或者偏热,作为食物性的应该是比较平的 。
红薯对于人来说是药食两用的东西,凡是药食两用的东西性都是比较平的 。弱点就是纠偏能力比较差 , 药性很弱 。如果用量有限的话,疗效也非常有限,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复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案例中 , 红薯“治疗”不一定起效果的原因 。或许白便减少了,但还是加不上料,长得也很慢 。
接下来,我们简要地看一看南美白对虾白便是怎么回事?白便的发生
简单地说,白便就是虾排出肝脏病变的组织、粘液和毒素,肠道脱落的黏膜以及粪便的混合物 。
判断也简单,一旦发生 , 在水面上可看到漂浮的白色粪便 。
发现白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处理 。否则,很快就会出现虾不吃料,空肠空胃的现象 。这是大量偷死的前兆 。
白便症状
水面漂浮着白色、粘稠状、有恶臭味的线状粪便 。
巡塘可发现:虾吃料变慢甚至不吃料,空肠空胃虾增多,软弱无力,游塘并伴有偷死;
拉料台观察:初期,虾肝胰腺白膜变小或消失,但窿廓还清晰;中期则肝胰腺变?。:?,o前段变白;随着病变进程,整个肠道变白,严重的呈“乳白色白肠” 。
白便发生原因:
高温期,高密度饲养,虾快速生长期大量投料,虾肝胰腺负担过重,特别容易引发虾“胃肠炎症状” 。
可能的原因:
1、弧菌:弧菌在水体中随时存在,但只要通过控制手段,使它达不到致病浓度,就不会引发弧菌病变 。但是,一旦虾处于应激状态,自身抵抗弧菌感染的能力降低,则原来不会致病的弧菌数量 , 这个时候就可以治病 。
实际生产中,在“白便”中都可以检测出高浓度的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 。
个人观点:这是对虾由于肝胰腺负担过重,处于“亚健康”状态 , 而使弧菌等致病菌有侵入的机会,引发病变 。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候水体中的弧菌不一定超标,但体弱的对虾仍然会发病 。
2、死藻:由于水体环境变化,出现大量死藻,死藻分解后,会产生大量藻毒素 。主要有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肝毒素和以鱼腥藻毒素为代表的神经毒素 。
藻毒素对虾的影响非常大,可以引起对虾肝胰腺肿大、病变、萎缩、坏死、以及肠炎等病变,严重的可直接致死 。
3、水质:高温期,水质变化大 。水环境剧烈变化,容易导致水体缺氧、氨氮超标、亚硝酸盐超标等不利情况,特别是塘底环境变坏 。
虾是栖底生物,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 底部环境污染严重,则容易引发虾肝胰腺受损伤,导致白便 。
另外,霉菌毒素、饲料投喂过量、滥用药物等因素 , 都会造成虾肝胰腺负担过重或损伤,从而导致白便发生 。
有些调查还发现,虾苗的品种来源与“白便”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
事实上,“白便”的实质就是致病菌、藻毒素、恶劣水质、霉菌毒素、药物等综合作用于对虾的肝胰腺所致 。肝胰脏作为对虾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它的被侵害与损伤,是导致“白便”“空肠空胃”“偷死综合症”的直接原因 。
预防措施防重于治 。所有的事情,都是预防成本低于治疗成本 。一旦发生白便,其实可能是简单的问题,治疗起来,成本也不低 。
1、保持优良水质,以生物调水为首要,建立适宜的菌相、藻相平衡;
2、高温期适当加大换水量,降低水温 , 增加溶氧;
3、投喂优质饲料,坚持查料 , 及时调整料量;
4、多次少量的控料饲喂方式,应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5、勤改底 , “化学改底 + 生物改底”并用,维持良好的底部环境 。
白便的治疗一旦发现有白便发生,要及早治疗 。
本人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因为,对虾使用抗生素后,尽管可能控制住疾病,但虾也不长了,或生长缓慢 。因此,采用有益菌拌料、泼水结合的方法,一般3~5天可以恢复 。
以下是本人的建议:
1、 饲料中拌微生物制剂:
a. 发现对虾白便、吃料缓慢 。第一时间停料,仔细查池塘(水、料、虾) 。
b. 选择优质的微生物制剂 , 用麸皮拌有益菌,发酵后,每亩水面投喂2千克 。
c. 第二天观察料台 。如果吃料仍然缓慢,不加量;如果料台上发酵的麸皮吃完 , 可加半斤 。
d. 一般3天后,虾白便明显减少或消失 。可开始尝试少量加料 。但仍需拌有益菌数日,以巩固虾肝胰腺和肠道健康;
请注意 , 微生物制剂的选择很重要!
2、 调水质:使用微生物调水,控制弧菌数量,建立良好的菌藻平衡 。
通过微生物调整、控制,建立良好的水环境 , 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先行,生态养殖 。
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 , 感谢关注 。期待留言、探讨、交流 。
养殖虾怎么变成白色虾?由白斑病毒感染引起,受感染的对虾无力地游在池塘四周上层,头胸甲和尾柄上有放射状白斑点 。有的体色变红,但体侧无黑斑,附肢不红 。甲壳易剥离,鳃黄色 。食欲不振 , 胃、肠无食物,肝颜色变浅 , 肿大 。放苗20~60天为易感染期,在高水温(25~32℃),低盐度(0.1%~0.3%) , pH值稳定在7.5~8.5(每天变化不超过0.5)等良好条件下,病毒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不易产生白斑综合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