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百虫清塘怎么解毒

敌百虫清塘怎么解毒,鱼类养殖中常见的毒水症有哪几种?毒水症,在大江、在大湖、在大海里,是不会发生的 。但在鱼塘、鱼池等面积不是很大、流动活水又少的养殖场却很会容易出现毒水症这种现象 。毒,虽然不是农药那般性质的毒,但对鱼的生存却起到了农药般的作用 , 严重时,对鱼会也有致命的危害 。一般出现的毒水 ,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施未经发酵的肥料,溶解产生有害气体,使溶氧超标而成毒水 。
水对鱼来说,就象空气对人一样重要 。人如果空气中有异常气味,象住在新装修新油漆的房子里,如果空气不流通 。人就有不适、或者有中毒的危险 。
如果施投了太多的未有发酵的肥料,或者残留过多的饲料,在水中发酵以后 , 就会溶解出甲烷、硫化氢这些气体来 , 并在产生一个一个的气泡 。就象小孩用细管插入水中吹气产生的气泡那样 。
鱼游到了气泡附近,或者错吸这些水泡,鱼腮上甚至肠道中就会黏附许多的小汽泡 。气泡里有气,而且是毒气 。毒气增加了鱼的浮力 , 会使鱼体往水面浮 。这些气泡破坏了鱼体的平衡,使鱼游动时艰难,浮在水面 , 严重时 , 会致鱼成批的死亡 。
鱼塘鱼池出现了经常冒气泡这种情况后,要立即放入清水 , 并在注入清水的同时,排出部分原来的水 。水利条件好,多注入清洁水,少留原来有毒水 , 让鱼在清水中把气泡排除掉 。
也可以采用每亩水面泼洒一斤左右的食盐的方法 。
如果鱼池不能迅速注入新的洁净水,还可将鱼转入新的洁净水池 。
二、因为水体严重缺氧,使鱼难以生存,而成为毒水 。
有些鱼池很浅,畜水又少,放养密度又大,鱼长大了 , 水中氧气稀少,如果再遇高温季节,水中氧气满足不了池中鱼的生存需要,会使池中鱼窒息死亡 。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防制:
1.增灌清水,把不满的鱼池全部灌满 。
2.安装增氧机,定时给水中进行增氧 。
3.转移部分鱼到其它水池去 。
4.高温季 , 控制施肥,减少投料 。不致池中有残剩的饲料 。
三、因为水中含有的金属物质,超过了鱼类生存环境,危害到鱼的健康成长,而成为鱼生长的毒水 。
金属超标,大多发生在那些新开的鱼池、培育鱼苗的鱼塘也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池塘里的水,遭受重金属的污染,也或者缺少某些类,鱼受到刺激,生长缓慢,出现畸形,甚至死亡 。
遇上这种毒水,要经常更换池塘里的水,让水质得以改变,饲料要选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让鱼吃得好,长得好 。
四、其它水生生、植物爆长,造成的毒水 。
其它如水中藻类太多、水生殖物太多,覆盖整个水面等等,对鱼的生长都极为不利,应该打把清除,或施氨盐类药物,让藻类膨胀死亡 。
总之,鱼类养殖,就要有一个好的水环境 , 才能获得丰收!
红线虫会钻进沙子里吗?会钻进沙子里,时间久会破坏鱼缸水质
红线虫有细菌很多的话,容易腹部溃烂 。观赏鱼抵抗能力太弱,观赏鱼红线虫病又叫嗜子宫线虫病 , 由于病原体红线虫的虫体洗肠,颜色鲜红,所以俗称红线虫 。观赏鱼感染红线虫病后会引起皮肤发炎和充血,鱼体发炎处会寄生水霉?。贾录谭⒏腥荆砸欢ㄒ笆敝瘟?。
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 , 以杀灭幼虫 。切忌用茶饼 , 因茶饼不仅不能杀死幼虫,还可延长其寿命 。
2、用2%-2.5%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分钟,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
3、用1%高锰酸钾或碘酒涂擦病灶部位,只需注意防止药液流进鱼鳃 。
4、每立方米水体用0.2-0.5克晶体敌百虫(90%)全池遍洒,以杀灭中间宿主 。
多刺鱼怎么养?、池塘条件
【敌百虫清塘怎么解毒】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防逃设施完善的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功率3.0千瓦的增氧机 。放苗前必须经过阳光曝晒、清整 , 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 , 进行带水(10厘米)清塘 , 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之后注水1.2~1.5米
2、苗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 , 规格一致,一次性放足,一般每亩放养6000900尾左右,鱼种规格为5~10克 。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额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滤食性鱼类,如每亩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白鲢80~100尾,花鲢寸片700800尾 。鱼种放养时用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4%的食盐溶液等浸泡消毒 。下塘时,运输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放养池水体的温差不超过3C
3、饲料投喂
如果在苗种期间已经驯食配合饲料的苗种,可直接投喂配合饲料 。如果苗种未经过驯食,则参照苗种驯食部分对苗种进行驯食 。驯食时注意每次投喂量要少 , 投喂停顿时间要延长,一般每次停顿时间控制在8秒左右 。驯食前可用敲桶等固定声音吸引鱼群到食台附近 。饲喂坚持“三看四定”原则,即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群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4、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通过加注新水、施肥、泼洒药物或开增氧机等手段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和浮头现象 。每隔10天注入新水10~15厘米,使池塘水深达到1.8-2米,以后可以排去部分老水灌注新水,维持水深在2米左右 。在阴雨、暴雨、闷热天的夜晚要适时打开增氧机防止黄颡鱼泛塘 。水质恶化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每半个月1次,每次15千克/亩~20千克/亩 。通过换水或施肥等手段来调节水体透明度,并长期保持在25~30厘米 。
5、疾病预防
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 。鱼种放养后 , 用含量为45%左右的二元二氧化氯对鱼池进行药物泼洒消毒 , 池水药物浓度为0.4克/立方米,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预防鱼病 。黄颡鱼黏孢子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配成0.1%~0.5%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或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 , 用量为0.2~0.3毫克/升,隔1~2天再用1次,连用3次 。
以上就是关于黄刺鱼养殖技术介绍了
锚头鳋病如何防治?【症状】由于虫体的寄生,病鱼呈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身体瘦弱等常规病态 。
由于锚头鳋头部插入鱼体肌肉、鳞下,身体大部露在鱼体外部且肉眼可见 , 犹如在鱼体上插入小针,故又称之为“针虫病” 。
当锚头鳋逐渐老化时,虫体上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动物,大量锚头鳋寄生时 , 鱼体犹如披着蓑衣,故又有“蓑衣虫病”之称 。
体表寄生处鳞被蛀成缺口;寄生于口腔内时,可引起口腔不能关闭,因而不能摄食 。【诊断要点】(1)根据流行情况与症状,病鱼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身体瘦弱等症状,体表呈现蓑衣状外观等进行初步诊断 。
(2)草鱼和鲤鱼锚头鳋寄生在鳞片下,检查时仔细观察鳞片腹面或用镊子取掉鳞片即可看到虫体,也可挑取虫体在低倍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确诊 。【防治】(1)用生石灰清塘,杀灭锚头鳋的无节幼体 。
(2)鱼一旦患?。呙趟峒厮芤阂┰? ,草鱼 , 在水温15~20℃时用20克/米3,水温21~30℃时用10克/米3,药浴1.5~2小时;鲢、鳙鱼,在水温10~20℃时用20克/米3,药浴1小时,均可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 。
(3)用90%晶体敌百虫0.3~0.7克/米3全池泼洒,杀死池中锚头鳋的幼虫,连续下药2~3 次,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 。
池塘有野杂鱼怎样清除?野杂鱼的存在制约着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因此清除野杂鱼显得非常重要,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清除野杂鱼的基本方法 。1、设置鱼巢 。在家鱼繁殖季节,用树根水草在鱼池中设置鱼巢 , 让野杂鱼在鱼巢上产卵 。发现鱼巢上附着鱼卵,及时将鱼巢捞出移走 。或者当野杂鱼在鱼巢上产卵后,在早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敌百虫、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 , 杀死鱼卵或稚鱼 。2、生物清除 。杂鱼较多的成鱼池,或二龄鱼种池 , 可以利用凶猛的黑鱼、鳜鱼、革胡子鲶、黄颡鱼、大口鲶等肉食性鱼清除杂鱼、小虾 。池塘必须能干塘捕捞,以便控制凶猛鱼数量 , 不至于造成危害 。混养的凶猛鱼类 , 规格应小于家鱼三分之二,否则会危害家鱼 。3、围捕野杂鱼 。在鱼生长季节,对全池或部分鱼池进行拉捕,使池鱼在短时间内高密度集中在网中 。由于野杂鱼窒息点低于家养鱼,大部分会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待大部分野杂鱼死亡后,再将家鱼放回池中 。4、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抽干池水 , 用生石灰、强氯精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螺,水生昆虫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等,对放养鱼苗很有好处 。5、水源过滤 。水源过滤能有效地控制野杂鱼数量 。特别是鱼苗、鱼种塘,进水一般应过滤,过滤网片用2毫米网目的聚乙烯或筛绢材料制成较好 , 可以拦住杂鱼、鱼卵、水生昆虫等 。6、曝晒水草 。鱼池投喂水草时 , 先将水草放在太阳下曝晒1—2小时,或将水草放在5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中浸泡2小时,以杀灭附着在水草上的鱼卵、小杂鱼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