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白斑红体怎么处理

虾白斑红体怎么处理,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对虾白斑病,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引发的病症,主要危害对象为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 。对虾白斑病从发现少量病虾到绝大部分死亡仅一周的时间,发病周期短,危害极大 。发病后的对虾活力下降,抵抗力弱,死亡率高 , 是威胁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
对虾白斑病的致病因素
1、水温
目前多数地区天气不稳定 , 昼夜温差大 , 而温度变化过大会引起对虾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 。
2、溶氧
水体中溶氧过低会造成对虾身体机能的损伤,增加对白斑病毒的易感性,最终导致疾病的爆发 。
3、藻类
有害藻类种群占领优势,部分藻类释放藻毒素,危害对虾体质 。
4、有害物质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导致对虾体质下降,同时引发其他病症,最终引起对虾大面积死亡 。
5、病原体
病原体感染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当机体内部抵御能力不足以对抗外界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时,会造成病原体在体内的大量增殖 。
养殖户务必要做好预防,应对对虾白斑病
1、定期检测
检测池水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
2、勤改底、及时增氧,保证溶氧充足
加大改底的力度,对虾作为底栖的生物,一旦底部恶化将会造成对虾缺氧 。
3、使用优兰宝-丝兰提取物
可以从源头缓解氨氮、亚硝酸盐的累积,减少水体应激 , 同时丝兰皂苷能有效缓解养殖中的应激对白对虾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具有免疫刺激活性,能够促进抗体的生成,在体外能刺激免疫细胞增殖,从而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减少对虾白斑病的发病率 。
4、防止细菌感染
加强对水质的综合管理,做好消毒杀菌措施,控制养殖水体中细菌(弧菌)感染,注意发病前期的抗菌药使用 。
对虾容易发病 , 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多巡塘观察对虾活动、摄食情况、水体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害扩大 。
红虾养成白虾是什么问题?这是由于白斑病毒感染引起 。
受感染的虾无力地游在池塘四周上层,头胸甲和尾柄上有放射状白斑点 。有的体色变红,但体侧无黑斑,附肢不红 。甲壳易剥离,鳃黄色 。食欲不振,胃、肠无食物 , 肝颜色变浅,肿大 。放苗20~60天为易感染期 , 在高水温(25~32℃),低盐度(0.1%~0.3%),pH值稳定在7.5~8.5(每天变化不超过0.5)等良好条件下,病毒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不易产生白斑综合征 。
虾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可能是白霜,将虾放在水中浸泡一会,然后再清洗干净,如果能洗掉,就可以正常食用 。
vc能预防对虾红体吗?一、对虾种类
1、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在我国大多称为对虾、大虾、明虾 , 也称为青虾(雌)、黄虾(雄),日本称之为大正虾,主要分布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主要的增殖养殖种类 。
2、斑节对虾
该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 , 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印度洋、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南部沿海,我国的闽、台、粤、琼等地较为常见,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 。从目前养殖规模和产量来看,同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一起,称之为世界三大虾类 。
3、日本对虾
因其甲壳上花纹艳丽 , 广东称之为竹节虾,台湾称之为斑节虾,香港称之为花虾,日本称之为车虾 。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 , 我国的东海、南海亦有分布 。该种为日本的主要养殖种类 , 目前我国已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 。
4、长毛对虾
该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种类 。闽南称之为红虾,两广称之为大虾或白虾 , 台湾称之为红尾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我国闽、台及粤东沿海最为常见 。
5、墨吉对虾
该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是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主要养殖种类,称之为大虾或白虾 , 香港、澳大利亚称之为白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域,我国以粤西、海南岛及广西沿海较多
二、对虾红体治疗(以南美白对虾为例)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其中红体病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虾病 。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发生某些疾病后的一种表观现象 。一些养殖者发现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症状,往往认为是“桃拉综合症”,用药防治有时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南美白对虾在发生桃拉综合症、弧菌病及环境突变等情况下,病虾在外观上都可表现红体现象 。因此必须准确判断及鉴别南美白对虾发生红体症状的不同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
1、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 。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 。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 , 肌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 。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 。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
治疗:全池泼洒刺激性小的杀菌药,如五黄精华素、海龙十亩碘、大黄流浸膏 。第二天,泼洒应激解毒灵或者抗应激vc 。
内服,在饲料中添加虫草多糖+海龙三黄粉+肝复活+黄金多维连喂5天 , 每天2次 。
2、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 。一旦发?。嵋鸢锥韵捍罅克劳?。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 。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 。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 。随着水质的恶化 , 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 , 离水后很快死亡 。
治疗: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全池泼洒五黄精华素,应急解毒灵,钙力神,抗应激vc,同时内服强化多糖+肝复活+黄金多维 。定期使用解毒120,速解安,爽水宝调节水质,使用底加氧 , 超能底改 , 改良底质 。
二是定期使用海龙高效碘进行水体消毒 。
三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 , 饲料中添加抗应激vc+虫草多糖+钙力神+黄金多维 。
3、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 , 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 。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 。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 , 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 。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 。在应激期间 , 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
治疗:
(1)保持水体稳定性,定期使用海龙高浓芽孢菌或者硅藻多等保持藻相平衡 。使得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5mg/L,pH值在7.8--8.7之间,水色黄褐色,绿色.
(2)选用温和的药物,如海龙十亩碘,五黄精华素进行消毒 。如遇到中毒现象,立即泼洒解毒120/解毒倍爽 。
(3)定期使用应急解毒灵,抗应激vc,添加强化多糖,提高虾体免疫力 。
【虾白斑红体怎么处理】4、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 , 对虾体质虚弱 , 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 。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 。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 。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天~7天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
治疗:
上午外泼刺激性小的杀菌药物 , 五黄精华素,海龙十亩碘;内服强化多糖+肝复活+海龙三黄粉+海龙肠鳃宁+抗应激vc连续喂5到7天 , 每天2到3次 。
火锅店的虾滑为啥煮出来有小白点?做虾滑步骤是把虾捣碎,加入少许粉面子,这样可以保证煮虾滑时虾滑不散开,有白色颗粒应该是粉面子
虾滑属于海鲜的一种,因为是用虾肉和鱼肉做出来的 。新鲜虾滑看起来像鸭子的脑髓,呈白色泥状,味道闻起来和正常海鲜的味道差不多,不算浓 。常见于火锅配菜当中,可以说是吃火锅必点菜品之一 。虾滑只需要用勺子挖一勺 , 放到煮沸的开水中,虾滑从开水中飘起来就算熟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