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怎么保持绿色水

虾池怎么保持绿色水,养殖小龙虾的池塘长满了青苔?我是小河农业创始人 | 作为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 | 我们专注于虾蟹养殖目前小龙虾养殖有三大难题:投放虾苗成活难、五月病害预防治理难以及青苔防控难 。
青苔在小龙虾养殖中已成为影响小龙虾生长、产量高低的致命因素 。
那么青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
青苔是从哪里来的呢?
【虾池怎么保持绿色水】青苔在小龙虾养殖中有哪些危害呢?
在小龙虾养殖池中出现青苔该如何科学处理呢?
一.青苔是什么;水产养殖中所说的青苔为丝状绿藻(双星藻、水绵及转板藻)的总称,主要有水网藻、刚毛藻、水绵藻三大类 。
二. 青苔的来源;1.池塘自身存在的青苔种子;小龙虾养殖池塘在冬季有积水,冬季没有进行彻底的晒塘与清塘消毒,春天池塘上水后水质瘦,肥水不及时,导致池塘自身的青苔种子就会随着温度回升开始大量开始发芽、生长 。
2.外部水源带入;小龙虾养殖池自身没有青苔,在养殖池引入外部水源时,外部水源中有青苔,当青苔进入到养殖池后 , 池塘营养物质、温度、光照事宜时青苔开始疯长 。
3.外来物种带入;如养殖池栽种的水草,放养的螺丝、虾苗等,外部物种本身携带青苔,放养时不注意,导致青苔在养殖池中成活、繁衍 。
三.青苔的危害;1.消耗养殖池水的氧气,尤其在夜晚,导致小龙虾缺氧 , 影响生长,严重直接导致死亡 。
2.与养殖池中水草争夺肥料养分,过多的青苔会遮蔽水草的阳光,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草死亡,最终污染养殖水体 。
3.随着气温升高 , 水体透明度增加,青苔大量死亡,死亡的青苔腐烂导致养殖水质变黑变臭,青苔腐烂分解出有毒物质,直接危害养殖池中的小龙虾 。
4.大量青苔覆盖水面,影响饵料投喂与小龙虾进食 。
四.如何处理青苔;1.源头管控,做好预防 。如果本身养殖池没有青苔,在养殖池进水 , 栽种水草 , 投放螺丝、虾苗时需要格外留意,严防外部青苔进入养殖池 。
2.早发现,早治理 。当养殖池出现少量青苔时及时人工清理,决不可放任不管 。在冬季气温低时青苔容易出现,此时水温较低,水质清瘦,透明度高,肥水困难,可适当用低温肥水制剂、发酵的猪粪鸡粪或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水 。
3.对出现过青苔的养殖池,在冬季进行彻底的晒塘、消毒 , 杀灭青苔种子 。
4.对出现青苔的养殖池,可人工捞除,并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局部杀除 。
5.大面积出现青苔的塘口用腐殖酸钠清除 。使用腐殖酸钠需要注意养殖池溶氧,谨慎使用氨基酸类营养物质;腐殖酸钠是通过遮光杀灭青苔,会导致养殖池缺氧,虾在脱壳期禁止使用 , 使用时需要加深水位,降低水体透明度 。
6.对小龙虾养殖池进行培水,培养有益藻类 。主要使用EM菌加藻类并配合氨基酸水制剂,水培好后可以有效降低水体透光性,使青苔死亡,死亡后的青苔及时捞除或泵出,调节水质 。
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专家为你解答更多龙虾的相关内容 。
龙虾该如何养殖?"龙虾养殖技术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
龙虾养殖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 从养殖池的建设到养殖密度,再到龙虾喂养都需要精心研究,科学进行 。具体技术分享,如下:
龙虾养殖池的建设龙虾养殖池建设要考虑周全,包括水深度、坡度、水质等等 。
水深不可太深,也不能过于浅,最适合的深度为1~1.5米 。而坡度比1:2.5;水质方面,要干净、无污染,水源要充足 。可以在养殖池之中多种植水草,好处很多,一是水草可以吸收水中养料,降低有机物污染;二是水草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可以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小龙虾呼吸;另外 , 为了防止小龙虾逃跑 , 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沿着池埂四周用竹桩或者木桩支撑围起来,可防逃跑 。龙虾养殖的密度龙虾养殖密度不宜过大 , 具体投放多少,可以根据季节来判定 。通常情况下 , 春季,具体在2~3月份 , 一亩的水池可以投放2~4cm规格的幼虾30000~40000尾;夏季,具体在7~8月份 , 不建议投放龙虾苗;秋季,具体在9~10月份,可以投放10~12㎜规格的幼虾30000~50000尾 。
龙虾饲养投喂常见的投喂饲料主要是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比如动物尸体、内脏、各类水产冻鱼类、蛙类等 。其次,可以辅助投喂各种饼粕、黄豆、小麦和麦麸 。最后,像南瓜、冬瓜等等也可以考虑投喂 。那么 , 每天投喂多少量合适呢?
龙虾投喂量 , 要尽量做到吃饱、吃完和不留残饵为宜,一天投喂2次 , 分早晚投喂 。根据龙虾夜间进食的习性,应该将投喂重点放在晚上 。所以,晚上投喂饵料应该占据日总量的70%~80% 。另外,一般投喂动物性饲料 , 在量上要占虾体重的8%~12%,干饲料或者配合饲料占虾体重的5%~35% 。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 。另外 , 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
龙虾池内出现满池的绿浮子怎么清理?龙虾养殖池塘内出现浮萍怎么处理?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我简要从为什么池塘生长浮萍和浮萍是否有危害及处理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我个人分享 。
一、什么样的池塘会大量繁殖浮萍
长期养殖的池塘 , 底层淤泥较厚时,池塘底部富含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这种物质在水体养殖中称为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因此,这种池塘富营养化是生长浮萍的重要因素 。
二、浮萍的危害
1.浮萍生长过度,会有遮光现象,影响池塘藻种光合作用 。
2.浮萍生长过度,直接形成封塘封氧问题,容易引起池塘小龙虾缺氧应激性反应 。
3.浮萍生长过度,夏季严重阻碍空气溶解氧进入池塘,不利于小龙虾的整个养殖管理 。
三、小龙虾池塘浮萍的处理方法
1.冬季虾苗孵化阶段
冬季低温季节 , 肥水极其困难,水体藻相容易失衡,也正是浮萍爆发的高峰期 。正常情况下 , 处理浮萍只需每亩虾塘投20条左右的花白鲢,10天左右浮萍即可被花白鲢吃掉,一扫而空 。
但是,冬季孵化虾苗阶段,幼苗极?。?直接投放花白鲢摄食浮萍,会对虾苗造成伤害,风险较大,过大的成鱼在水体游动摄食浮萍难免误食虾苗 。
因此,冬季只能通过池塘底部改底,氧化富营养化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降低池底氮磷含量,减少浮萍吸收的肥源 , 压缩改变浮萍繁殖环境,达到控制浮尘目的 。
冬季浮萍措施:用腐植酸纳和泡腾片改底氧化池塘底部氮磷营养物质,恢复池塘底部营养平衡系统,可逐步消除浮萍影响 。
2.春夏成虾养殖阶段
⑴微生态调理恢复法,加强改底肥水以维持池塘营养元素的平衡规律循环 。
微生态 , 其实就是说要定期给池塘培菌培藻 , 保持池塘浮游生物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 通过药品改底肥水能够氧化底部有机物给浮萍生长提供的肥源 , 反向又利用菌种藻种促进底部氮磷的循环 , 切断浮萍所需的营养源头 。菌类群、藻类群组成的微生物生态食物链构成了整个池塘的微生态圈 。
解决浮萍措施:改底肥水,丰富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认为干预池塘的微生态平衡,预防浮萍的生长 。正常成虾养殖情况下,改底肥水频繁,水体生态系统良好,氮、磷等元素富营养化几率减少,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或者个别肥水困难的池塘 。
⑵大生态系统修补,套养一定比例的花白鲢等鱼种吃掉青苔 。
简单的说,大生态圈包括水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组成的 。虾塘里栽种的水草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是氮的最终消费者,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是富营养化池塘底部氮元素消费的主力军,也是藻类等浮游生物的控制者 。
建议处理浮萍措施:只要在氮磷过重富营养化池塘,在虾苗投放养殖10-15天后,每亩套养10尾一斤的花白鲢30尾即可,可确保养殖周期不生长浮萍 。缺点就是套养后要增加肥水次数,花白鲢摄食浮游生物,藻种存活消失速度加快 。
如何才能减少水产的死亡呢?端午节暴雨来袭的地方,如何才能减少水产的死亡呢?
(1)预知下大雨前夕,应当清理住宅周围的排水沟 , 确保排水通畅,不至于暴雨引起屋内进水 。人不在家时一定要关闭好窗户 , 防止暴雨天雨水进入家内造成不必要损失 。
(2)暴风雨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需选择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较少路段,宽阔路面积水少,这样的路面较为安全 。外出最好还是乘车最为安全 。
(3)遇到雷雨天气 , 且正在路上往家里赶的网友,为了安全尽量找个能避雨的小店或其它场所,着急的情况下就打个的士,虽然被雷劈中的几率低但不表示没有发生过雷劈人事件 , 切不可为了避雷雨在茂密大树下 , 这是最容易被雷击中的,所以选择建筑物下避雷雨最安全便捷 。
(4)网友爆料,如遇不慎遇到被雷击中的不可躲避的情况下 , 一定要双腿合拢并双手抱紧膝盖形成单项电使进入身上的电流流走 。雷雨天气我们还要尽量少用通讯设备 , 否则也会增加被雷击中的危险 。
为什么超市的虾头是青?关于绿头虾,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来好表明,相比较“藻类说”,依据现已把握的信息,他会倾向于那更或许是虾壳内的虾青素 。
关于网友质疑的“孔雀石绿说”,这种溶于水的物质冲冲水就没了,不会残留在虾头里,要是孔雀石绿是绿色的 , 那不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变黑或许是多酚氧化酶所造成的,变绿则一般是虾青素的效果 , 后者的状况一般会呈现在淡水虾上 。
假如是上述这两种状况,那么都是安全的,顾客能够定心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