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里有细菌怎么办

蟹塘里有细菌怎么办,遇到该怎样解决?养殖螃蟹的人都知道,在放置螃蟹的池塘里面,一般都会有蓝藻的生长 。而蓝藻在每年的七月和八月份的生长是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用于放置河蟹生长的池塘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池塘中水质是否清澈,PH值是否适合河蟹的生长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鱼虾蟹适合生长在弱碱环境中(7.4~8.5),无论是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到螃蟹的养殖 。而一旦河蟹池塘中的环境PH出现异常,随之而来的也是河蟹的生长不良 。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河蟹池塘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以及调节的方法 。
一、pH值偏高原因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关合作用很强,到下午5点左右,pH值往往会上升到9.0以上 。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
二、 pH过高时的影响
1、pH值超过10.0时,会造成螃蟹的直接死亡 。
2、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硫化氢、铜离子(硫酸铜)的毒性减弱 。
3、pH值过高,水体偏碱,磷肥会生产难容的磷酸三钙,降低肥效,造成池塘土壤板结 。
4、影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浮游藻类、水草等的生命活动,降低其活力,使得池塘中物质循环受到影响 。
5、pH值高时,敌百虫会变成毒性很强的敌敌畏,杀虫时可能导致螃蟹中毒死亡 。复合碘、过硫酸氢钾等产品,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 , pH值过高 , 这些产品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
6、pH过高时,水体中钙、镁离子会生产难容的沉淀物,不利于螃蟹对钙镁离子的吸收 。
三、pH过低时的影响
1、PH较低时,螃蟹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池塘水体溶氧虽高但却会缺氧上坡上草 。与此同时,pH过低时,还会影响螃蟹的蜕壳 , 延长蜕壳时间 , 导致蜕壳不遂、软壳的情况 。
2、PH较低时 , 氨氮毒性降低;但是硫化氢、铜离子(硫酸铜)的毒性会增强 。
3、pH较低时,磷肥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 , 肥效降低 。
4、pH较低时,许多微生物都难以生存,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 。
四、蟹池塘PH值异常的处理方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1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
2、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再放蟹种 。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育新的藻相 , 必要时追施优藻乐 。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塘,淤泥的有机质太多 , 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换水量,但还使用底改和改水 。
五、蟹池塘pH值的调节方法
1、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方法,防止池水pH值过高 。
2、盐碱底质土壤的河蟹池 , 不宜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
3、蟹池中要除去过多的水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 。
4、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 。
5、控制pH的日常变化,可采用定期补充池塘碳源 。
以上就是比较详细的河蟹池塘PH值的异常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 还有河蟹池塘PH值的调节方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蟹塘什么时候杀虫最好?小白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是春天蟹塘的头等大敌 。
虫多,把藻类都吃完了导致水难肥、水浑水白浊,草黏脏、不长 。
虫多,水体溶氧低,氨氮、亚硝酸盐易高,导致螃蟹蜕壳翻倍小、易中毒 。
— 为什么蟹塘虫多? —
1、蟹塘养殖时间越久 , 有机物积累就越多,小白虫以有机碎屑和藻类为食,饵料丰富,繁育快 。
2、使用生物有机肥或大量有机质肥肥水,人为的培养了大量虫子 。
3、蟹塘食物链中断,没有食虫动物 。
— 蟹塘小白虫的控制方法 —
1、每年冬修蟹塘时,清除环沟中过多的有机淤泥 。
2、千万不胡乱使用肥水产品,特别是发酵的畜禽粪便肥等有机质肥肥水,这种肥水方法,易培养出大量小白虫 。可以适当使用真正的肥水膏,配合小球藻种 。强氧化过硫酸氢钾片等改底,释放塘底肥力来肥水,减少虫子的饵料来源 。
3、水泵灯光持续多点诱捕小白虫,不要等到小白虫爆发后才开始 , 提前持续捕,控制蟹塘小白虫——这种方法安全环保 , 虫子捕捞后冻干杀死可以再喂河蟹 。但是晚上灯光会诱导更多的蚊虫飞来在水里产卵,造成池塘边虫子特别多 , 迎面飞舞,水里虫子越吸越多的现象 。
4、虫子大量暴发 , 药物杀虫必须避开蜕壳期,采用局部杀虫 , 杀虫后及时换水,最好使用水产专用的微乳剂型,微乳速杀,安全高效环保,不要使用加水后呈乳白色的乳油剂 。杀虫最好选择晴天早晨六点前后,虫子大量聚集在池塘岸边 , 效果最佳 。
5、特别提醒:水虫影响螃蟹的蜕壳翻倍增大 , 所以蜕壳之前,一定要把虫控制住 。很多高手客户第一壳前的杀虫工作正在进行中 。
文章来源: 南农高科药业
九月份蟹塘死蟹什么原因?造成死蟹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考虑问题,主要是大闸蟹自身的体质、池塘的环境以及传染病这三方面的因素 , 那么就得从这三方面着手了 。
1、大闸蟹体质的增强
大闸蟹经过夏天高温天气的暴晒 , 很多塘口用一些刺激性药物除菌,除蓝藻等 , 这样让大闸蟹体质变弱很多,所以应该减少使用这些刺激的药物,并且适当补充“乳化钙”等等,来增强大闸蟹的体质 。补钙的产品有非常多品种 。例如离子钙、有机钙和无机钙等 。各种钙都有不错的效果 。但是 , 如果将上述钙加工为可溶于水的乳化钙,就更容易溶入水 , 有利于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拿来拌喂饲料 , 补钙效果更好,迅速帮助硬壳 。
2、蟹塘环境需要改善
因为水中水草及伊乐藻长得茂盛,我们可以适当拉掉池塘多余的水草,沟中的伊乐藻也可以全部拉掉,避免水草腐烂,有效降低水质被破坏以及氧气的消耗 。大概7到10天使用改底药物进行改底,减少腐烂的水草、青苔、残饵粪便等对蟹塘底层的污染,保持蟹塘较高的溶氧 。如果池塘配备增氧机,可以使用增氧机,时间大概是白天中午12:00至下午2:00,晚上10:00次日凌晨6:00,如果水源差、蓝藻也比较多的池塘,可以加强“有机酸”解毒频率,减少毒素对大闸蟹的影响 。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 , 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 。
超浓有机酸解毒碧水安天然果酸碧水解毒水产鱼虾蟹塘倒藻
3、传染病需要控制
养殖的后期,环境肯定会变差,导致病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所以大概7到10天就需要杀菌一次,控制病原的数量 。而且后期投喂冰鲜鱼较多,容易引起肠炎,喂冰鲜鱼可以拌“生力泰”减少肠炎发病率 。水产动物的肠道保健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就好滋生有害菌 。传统的办法在投喂中添加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容易引起耐药性,同时有残留,近几年被国家重点管控 。生物预防治疗肠道疾病成为主流 。最早是采用乳酸菌为主,但是长期投喂不但成本高 , 而且易引起肠壁变薄 。最新的生物技术抗菌肽 。抗菌肽为小分子肽 , 是生物免疫系统产生的天然抑菌物质,可以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减少肠炎、白便的发生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放心 。
蟹塘阴天泼em菌又有吗?有用,但是em菌一般在晴天使用效果好,最好是上午使用 。我家一直用的农盛乐e水产m菌液,效果很不错 。
农盛乐水产em菌液在螃蟹养殖上的使用方法
(一)喷洒饲料
1、直接投喂
按饲料量的0.2%将农盛乐水产EM菌液直接喷洒在饲料上,边喷边搅拌均匀,拌均匀后即可直接投喂 。
2、水产菌液二次发酵后投喂
按饲料量的0.2%加入农盛乐水产和等量红糖,然后用水将菌液和红糖稀释10~20倍,装入塑料桶或缸 , 密封发酵2~3天(在30~35℃),然后再喷洒饲料,投喂 。实践证明,菌液二次发酵后拌料比直接拌料投喂的效果好 。
3、注意事项
○1二次发酵的菌液应在3天内用完 。
○2用菌拌好的饲料应立即投喂,若一次喂不完,要把剩余部分饲料密封保存 。夏季有效期为一周,冬季为一个月 。
(二)池塘泼洒
1、作用
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增强光合效应;改善水质,消除有害病菌,提升免疫力 , 患病率下降、降低损失;提升,提升生长效率 , 提升育成率 , 提升生长效率;减少药物使用量 , 生产有机食品;对鱼类的浮头、泛塘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使用方法
○1蟹种放养前3天 , 每亩水面用农盛乐水产菌液5~8公斤,稀释50倍全池泼洒 。
○2放养后,每亩用农盛乐EM菌液1公斤,连泼洒10天,以后视水质情况每月泼洒2~3次 。
(三)疾病防治
当鱼体出现细菌、、等,可用100~150倍高浓度农盛乐EM菌液浸泡病鱼,或者用10~50倍高浓度农盛乐EM菌液直接涂搾于患病处 , 一般3~5天可以痊愈 。
(四)
对水槽 , 每隔1~2天喷洒一次500倍的农盛乐水产EM菌液稀释液,可以延长期,保持水产品体表光洁喜人 。
蟹塘有蓝藻能用光合细菌吗?可以 。
如果是分解表层水赃物,死藻,泥屁的翻倍用,反正不耗氧用多点都没事,分解出来的营养素是藻类所需的 , 所以肥水可以适当加光合细菌 。
【蟹塘里有细菌怎么办】不同的菌类所需要的环境都不一样 , 比如有害的弧菌喜欢低氧的环境,有益的芽孢杆菌、硝化菌是好氧菌,在溶解氧充足条件下 , 就会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弧菌就被抑制 , 反之如果溶解氧低,有益菌就被抑制,弧菌就会大量繁殖,所以什么菌类占优势,决定的因素是溶解氧的多寡,而不是菌类之间竞争的结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