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得指环虫病

鱼为什么得指环虫病,锦鲤一个鳃动一个不动?虫患 。
【鱼为什么得指环虫病】多数情况是寄生虫引起锦鲤单腮呼吸,单鳃呼吸也是锦鲤鳃寄的典型症状 。其中指环虫就是喜欢“吃鱼腮”的一大寄生虫代表 。一般指环虫寄生鱼体后,还会有蹭池、抖鳍、抽搐状甩头、离群浮在上游等症状 。
患病初期锦鲤摄食仍是正常,但检查腮丝时,会发现有些充血 。
如果中度感染指环虫,病鱼的食欲会明显减退、鳃部黏液分泌增加、鳃瓣充血、鳃盖起伏异常、游动缓慢,当严重感染时 , 病鱼就会不摄食、呼吸加快或单鳃呼吸、鳃部严重充血、鳃丝缺损、胸鳍充血发红 。
鱼肉发霉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可以提供给您参考一下 。鱼主要分三种,1、新鲜的鱼;2、腌制的鱼;3、晒干风干的鱼 。
1、新鲜的鱼发霉变质了肯定不能吃,只能当垃圾处理了;
2、腌制的咸鱼肉表面出现了一点点霉斑也是正常现象 。但还是建议不要吃,咸鱼肉是用食盐腌制后风干制成的 , 水分含量比较少,盐分含量非常高,一般的微生物都不生长,如果稍微受潮发霉,那是由于耐高渗透压的真菌生长繁殖引起的,这类真菌有可能产生毒素,食用后对健康极为不利,建议不要吃 。若才开始发霉,将发霉的部位切去,用温水将腌鱼肉洗净,再用白酒洗一次,用微波炉或烘炉烘烤一下,或直接用微火烘干 。之后还是可以吃的 。
3、晒干风干的鱼发霉只是表层长霉,不是属于鱼肉变质,而洗干净后进行烹调 , 经过高温加热消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风干鱼属腌腊制品,吃之前一定要用温水清洗干净,上面生的白青绿等斑点要洗净,如系黄色斑点要用器具祛除,量大的话就不要吃了 , 毒素较强,对身体不利,风干鱼洗净后 , 加醋泡15分钟,杀死上面的嗜盐菌,就可以烹调了,适合于煎蒸烧等,风味独特 , 建议以品尝风味为主,不可长期大量食用 。
凤尾鱼孔雀鱼烂鳃病吃什么药能治愈?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 。
症状和病变
1 , )指环虫寄生:病鱼鳃部明显红肿,鳃盖张开,鳃失血 。严重时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 。
2,)车轮虫寄生:鳃部失血,严重时局部溃烂,呈灰黄色,鳃骨外露 。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 。
3,)细菌性烂鳃:病鱼鳃部溃烂,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 。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圆形小洞,软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 。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 。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
治疗方法
A、对指环虫寄生虫类:
用晶体敌百虫0.1~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泡病鱼5~10分钟 。
B、对车轮虫寄生虫类:
用硫酸铜0.2克和硫酸亚铁0.1克溶于10千克的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后可全愈 。
D、对细菌性烂鳃:
E、在10千克的水中溶解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浸洗15~20分钟 , 多次用药后见效 。
F、在容水量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 , 较长时间浸洗鱼体 。
G、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
饲养管理
凤尾鱼是比较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鱼,对水质和温度的要求都不太高,适应能力也非常强 , 水温在18℃以上就完全可以生存 , 我养过,整个冬天都不需要加热,只是不太爱游动而已 , 但换水时 , 要注意新水和旧水的温度要保持一致,这种鱼体形较小,性情温和,最好不要跟其它品种的鱼类混养 。
食物:红线虫、水蚤及干饲料均可 。
疾病预防:在换水时 , 注意新水和陈水要保持一定比例,除非发生特殊性水质恶化,才能把水全部更换 。在全部换水时,只要注意控制新旧水的温差不超过5℃,便不会患病 。
治疗方法:
1 适当提高水温 。
2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
雌凤尾鱼体大腹满,雄鱼体小瘦细 。
成鱼后夏季每月可产卵一次,母鱼腹部隆起时 , 说明要产鱼,一般怀孕20天左右产鱼,你可以把母鱼单独放在一个小缸里,因为母鱼有可能吞食自己的孩子,下完鱼后,你要把小鱼单独饲养,凤尾鱼不认识自己的亲人,经常会近亲繁殖 , 你可以不去理会,但会影响下一代鱼的质量和数量 。
为什么怕死鱼?一是怕死鱼 , 二是卖不上价格,三是产量低得可怜
1、经常听到有养殖户说“放鱼没消毒,鱼苗都差不多是完了” , 相信犯这种错误的养殖户不在少数,经验告诉我们,放苗工作一定要注意!放苗前要用聚维酮碘溶液+泼洒姜+水霉净浸泡处理后再下塘!
2、有人说,"鱼的冬季保健不容忽视,事实上重视的人不多 。
有人说,消杀模式害死人 。用药越多,死的越厉害 。不健康的养殖方式就会让鱼得“癌症” 。还是从根本上研究一下怎么健康养殖吧 。
3、有人说,这些是常见问题,往后养鱼的各种病还会一年比一年常见 。我在几年前都死了几十万斤,交了几百万学费了才懂得问题出在那里 。不要盲目追求产量!
4、有人说 , 都是盲目性的,滥用药物,是药三分毒 。越冬后,鱼体质差 , 温度升高太快 。鱼应激反应,老塘口: 行情不好鱼没卖,塘底污染环境差 。解毒,底改 。
5、还有人说 , 今年鱼价低迷 , 好多养殖户在鱼塘刚发病的时候舍不得、懒得下药,造成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时又三天两头改治疗方案,恨不得今天下药明天就停止死鱼...平时加强管理,鱼病还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养殖辛苦劳累真不容易 。1%的风险都要去避免 。回到鱼病的“三圈理论”,从水环境(底质,水中各种指标 , 藻菌等),病源体 , 鱼体自身免疫力出发 。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5个常见的原因及解决建议供你参考:
1、天气不好,注意应激反应 。
容易引起缺氧浮头 。备救鱼三宝(胆汁酸+幸福100+Vc),根据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保鱼安全 。
2、长期未改底,注意改底 。
底质不好易造成返底 。最好的改底产品是啥?他们说:坚持用涌浪机竟然发现,没有亚盐,而且调水的药用的也少 。
3、防水霉及养殖中常见各种寄生虫 。
水温低,动过网,倒春寒 , 运输后等,别忘防水霉 。
注意防虫,不管是车轮虫 , 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孢子虫、锚头鳋、中华鳋,还是小瓜虫、海水隐核虫等 , 一定预防为主,不要等到泛滥了再杀,用乐畅桉树精油内服预防,每瓶100g,拌100-200斤饲料 , 每月定期使用就能很好的防控寄生虫
鱼池发现车轮虫?鱼池发现车轮虫,如何治疗?
车轮虫是水产养殖中很常见的一类体表寄生虫 , 一般的大鱼出现这类寄生虫时对鱼影响不大,但是小鱼苗的体表若出现过多的车轮虫则很易引起鱼苗消瘦甚至是死亡的情况 。这类寄生虫一般寄生在鱼的鳃部和体表各处 , 那么当鱼池中的鱼出现车轮虫时,我们要如何来治疗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鱼出现车轮虫之后的一些症状 , 首先是鱼会出现消瘦、体色变深的情况,鱼的体表和鳃部的粘液会变多,甚至是鱼的鳃丝都会变黑,鱼经常浮于水面,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沿池四周逛游的现象 。
对于这一类寄生虫来说,最主要的防治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在放苗之前一定要将鱼池消毒好之后才能放苗进去 。另外一点就是在养殖过程中要将水质养好,正常来说在同等条件下绿水养殖比清水养殖中的鱼发病率要小很多,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水质过清 。
若是鱼已出现过多的车轮虫,则要想法用药物来将虫子杀掉才行,要不时间一久不仅会影响到鱼苗的生长速度严重的可以会引发鱼的鳃部出现问题,传统的药物为硫酸铜或石硫合剂,但是现在这一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为禁药,所以我们可以用其它的商品药物来杀虫 , 例如敌百虫、车轮净、苗虫净之类的药物对于治疗车轮虫都有不错的效果 。如是用敌百虫的话个人建议按每方水用0.3-0.5克的量(根据鱼的大小适量选择用量)全池用药,如是用其它的商品药物则根据说明用量来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用药之后要注意增氧,而且用药时间要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来用 , 以免鱼在用药之后出现过大的药物反应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