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为什么会有弧菌

虾塘为什么会有弧菌,小龙虾如何养防治病害?小龙虾疾病防治遵循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要从苗种源头抓起,日常管理需结合养殖实际情况早做预防 。主要注意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苗种选择;
选择没有病发源的塘口苗,尽量减少或不放野生苗种 。肢体受伤的不放、脱水时间长的不放、不同塘口的不混养以及不同规格虾苗不混养 , 放苗前用浓度2%的高猛酸钾水溶液或浓度3-5%的食盐水进行消毒5分钟 。
虾苗投放前的消毒工作
2. 消毒工作;放苗前对养殖塘口认真做好清塘、解毒和消毒工作 。调节好水质、栽种好水草后再投放虾苗 。
3. 饵料投喂;应依据苗种投放量严格依据饵料系数(3-6%),定质、定量、定时以及定点投喂新鲜优质饵料 。需注意以下易导致小龙虾发病的状况:
(1)投喂霉变、不清洁饲料;
(2)不科学地投喂过量饲料;
(3)底改或水质调节不及时,造成饵料残留过多腐烂发酵 , 细菌、病毒繁衍 。
小龙虾饲料定量、定时、定点投喂
4. 高温、阴雨天气管理;
高温季节需及时清除养殖池的多余水草,适当提高水位并定期进行消毒、底改 , 防止水草高温死亡或腐烂发酵引发病毒、细菌 。尤其是对于养殖3年以上的老塘口,一定要定期消毒、底改 , 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进行清淤(淤泥控制在10厘米以内) 。阴雨天气时,需多巡塘 , 依据龙虾上岸情况泼洒增氧剂(有增氧设备的塘口开启增氧机)以防缺氧造成龙虾死亡 。
5.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每亩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00斤/亩 。
6. 水质管理;杜绝使用任何形式的废水,坚持定期换水,使用生石灰或碘制剂消毒,并使用生物菌种调节水体微生物种群,达到分解腐败物质的作用 。
喷洒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7. 水温控制;
最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温度环境为20-32℃ 。如水温突变 , 将造成小龙虾强烈的机体应激反应,由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病 。夏季暴雨时节,应提前降低养殖池水位,提前泼洒龙虾抗应激制剂,减少水温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 。
好的水质是龙虾大丰收的有力保障
小龙虾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的方法 。下面针对小龙虾常见疾病治理给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1. 软壳?。?病因: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足、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 。
预防:(1)冬季清淤;(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3)控制放养密度;(4)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 。
治疗:(1)20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0斤/亩);(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 , 连用7-10天以上 。(3)用抗应激硬壳王泼洒,隔三天泼一次,直至变好为止 。
2. 黑鳃?。?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 。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组织萎缩坏死 。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 。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
预防:(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2)用25毫克/升生石灰,定期消毒水体;(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 。
治疗:(1)漂白粉100g/亩全池泼洒 , 每天1次,连用3天;(2)每千克饲料拌1克土霉素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3)碘:50ml/亩全池泼洒 , 隔天1次,连用2次,然后改底一次(底改专家);(4)0.1毫克/升强氯精全池泼洒1次;(5)0.3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次 , 并迅速换水 。
3. 纤毛虫?。?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
预防:(1)保持池水清新;(2)清除池内污物;(3)冬季清淤 。
治疗:(1)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毫克/升全池泼洒(70g/亩);(3)用30毫克/升甲醛溶液全池泼洒,16-24小时更换池水;(4)用20-3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连用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厘米以上;(5)用甲壳净等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
4. 蜕壳不遂;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
预防:(1)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0斤/亩);(2)每月用过磷酸钙1-2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
治疗:(1)饲料中拌入1‰-2‰蜕壳素;(2)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
5. 泛池;病因:主要是池水缺氧 。
症状:池虾在缺氧时,烦躁不安 , 到处乱窜,有时成群爬到岸边草丛中不动,还有的爬上岸 , 如离开池水时间长了导致死亡 。
防治:(1)冬闲期间,要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冻晒池底;(2)使用已经发酵的有机肥,控制水质过浓;(3)控制虾种放养密度;(4)常加新水,保持池水清爽 。
治疗:(1)如发现虾不安,应立即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但不能直接冲入,最好是喷洒落入水面(或使用增氧剂200g/亩);(2)池水浑浊,每亩用明矾2-3千克化水全池泼洒;(3)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石膏粉2-4千克 , 溶水后全池均匀泼洒;(4)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5千克黄泥加水制成糊状,全池均匀泼洒;(5)50毫克/升鱼浮灵 , 溶水后全池泼洒;(6)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生石灰和人尿各5千克,加水全池泼洒;(7)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3-4毫克/升过氧化钙,溶水后遍洒全池;(8)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3毫升双氧水,当池水缺氧,打开双氧水瓶口放到池水中,让其自动溢出增氧 。
6. 出血?。?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
预防:(1)保持水体清新 , 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2)冬季清淤;(3)平时注意消毒 。
治疗:(1)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每亩每米水体用25-3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每亩每米水体用750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8小时后全池泼洒 , 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0.8克(本品含原料粉10%) , 连喂3-5天;(3)乐谱优碘50ml/亩,全池泼洒 。
7. 冻伤?。?病因:在水温低于4℃时,虾将会冻伤 。
症状: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 , 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 。病虾初呈休克状态 , 平卧或侧卧在潜水草丛里 。严重时 , 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 , 不久死亡 。
防治:(1)早冬期,当水温降到10℃以下,应加深水位(水位1米以上,有冰需要破冰);(2)在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有机肥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3)在秋冬季,注意多投含脂肪性饵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 。
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 , 专家为你解答更多龙虾的相关内容 。
复合肥对虾苗的影响是怎样的?苗试成功了 , 苗放下去了 , 难道万事大吉了 。你错了,这些问题可能你还没有发现 。今天来讨论讨论那些影响对虾苗成活率的因素 。理清产生原因,抓到这幕后真凶 , 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 。
【隐形杀手都有哪些呢?】
1、弧菌 。池塘中放苗后,很多养殖户都不太重视细菌预防,就算重视了也很难觉察到,虾苗小,拿起来的苗很难观察到是否出现情况了,更别用说提前发现异常 。弧菌出现最有可能在连续阴雨天后的大晴天,温度快速升高,细菌大量繁殖 。影响对虾发病的最主要细菌是副溶血弧菌(弧菌培养皿中表现为绿色) 。
2、水质指标的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现 , 但是很多养殖户没有长期测水的习惯,所以也很有可能发现不了 。前期养殖户最重视的是pH偏高的问题 , 其他指标一般不会太关心,只要放苗的时候其他指标都算正常 。放苗后往往很少关注 。导致其他两项指标超高了,虾苗成活率低 。
3、毒素问题 。这个毒素我们很难去检测,也没有办法说清楚到底这个池塘含有5g毒还是10g毒 。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表象可以去判断,及时做好预防 。判断方向可以从是否倒藻(可能产生藻毒素)、底部是否发臭、清塘产品使用后是否解毒或者找对了解毒产品、外源水引入后是否解毒等等方面来判断并做好相应的预防 。
4、营养问题 。有人说放苗后虾苗吃藻 , 可以十几天不投喂料,尤以江浙会出现梅雨季节的地方,这种观念更强 。当然江浙养殖户不只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 , 还是因为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每当进入梅雨季节后,虾越大死的越快 , 所以不能让对虾长的太快 , 让虾能安全度过梅雨期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后面会给出分析 。
【原因及解决思路】
弧菌 , 尤以副溶血弧菌最可恶
该情况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后的晴天,气温快速上升,弧菌开始大量繁殖 , 这时如果不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 就可能导致对虾细菌感染 。
副溶血弧菌又称为嗜盐菌,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 。它产生溶血毒素,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 , 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还具有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副溶血弧菌产生脲酶 , 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
所以 , 放苗后及时进行细菌预防(尤其是副溶血弧菌) , 在海水塘中尤其需要注意副溶血弧菌的预防 。有条件的可以定期用培养皿检测水体中的副溶血弧菌的含量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虾红色素扩散的情况,针对大虾 , 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对虾身体上黑色斑点的数量来判断 , 小苗的时候才需要用到显微镜 。
如果出现虾苗感染细菌,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前期还是建议使用安全的消毒,比如蛭弧菌 。消毒完成后,建议使用润琪水安康调节水体,主要是提高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
指标变化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
水质指标发生变化,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藻相、菌相)造成的 。影响水质稳定的原因就非常多了 , 比如天气、温度、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原生动物等都能影响水质 。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水质不稳定,往往是因为养户没有注意前期肥水培藻的方法 。肥水的时候选择单一使用有机肥或者固体肥,甚至有些养户朋友采用尿素、复合肥等进行肥水,更有甚者直接将未发酵的鸡粪、猪粪直接扔池塘里面 。水是肥起来了,但非常的不稳定,化肥或者单一使用固体肥的,出现培养出来的藻类比较单一;未发酵的鸡粪肥出来的水容易出现大量的枝角类、桡足类 。
解决思路:采用优质的肥水产品 。固体肥+膏肥(全溶)或者氨基酸+有益微生物(建议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进行肥水 。这样肥出来的水相对比较稳定,能稳定藻相、菌相 。
毒素,最神秘的杀手
毒素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有养殖户认为池塘中根本没有毒素,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清塘比较彻底,底部淤泥已经清理过了 , 消毒也已经消毒了,使用漂白粉后都已经很长时间了 。池塘中根本就没有毒素 。不信,你看,我苗照样试的牢 , 不是没事吗?
我想说的是,毒素这个东西影响对虾成活率,很多时候都是慢性的,除非急性的硫化氢中毒 。所以我们不会在短时间看出来的 。这个是一个长期预防的过程 。会导致对虾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当营养出现问题,细菌数量增加后 。对虾容易发病 。你不要认为那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 , 请记住三圈理论 。
解决思路:①清塘、消毒后,使用润琪水安康配合润琪底毒净,对池塘进行全面解毒,当然这是配合有机酸一起使用,可以加速池塘中毒素的分解;②倒藻后,先不要盲目采取肥水等操作,藻类死亡会产生藻毒素,先解毒,保证对虾安全,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③使用杀纤毛虫等药物后,也需要对水体进行解毒 , 个人不建议使用杀的方式;④定期改底,解除底部污染问题,降解毒素 , 建议定期使用润琪底毒净,不要等到底部发臭、亚硝酸盐或者氨氮过高后才想着去处理 。
营养,对虾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说到营养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刚才我们提到的什么时候开始投喂谈起 。有养殖户之所以有刚才提到的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放苗时间一般都是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而入梅的时候刚好是对虾30-40天的时候 。30-40天刚好是对虾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时刚好碰上梅雨季节 , 如果养户不注重好对虾体质提高、保肝护肝 。对虾很可能难度过梅雨季节 。至于为什么梅雨季节大虾容易死亡?这个简单 , 大的虾出现问题很容易被我们看到,小的虾我们往往忽视了,难道养殖这么久你没有见过梅雨季节小虾也会出问题的吗?
个人对于投喂及营养管理的建议是:①放苗后第二天 , 在对虾已经适应池塘后就开始投喂开口料或者虾片 。这个时候投喂有个好处,对虾生长的比较均匀 。原因在于如果不投喂饲料,活力好的对虾会捕食浮游藻类 , 活力差的没有能力就只能吃食底泥或者一些腐殖质 。生长速度肯定不会一样;②全程做好保肝护肝工作 , 尤其是前30天,定期在饲料中拌一些多维、矿物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等,保护好对虾肝胰腺及肠道 。使对虾安全渡过转肝期 。
为什么进入五月虾池周边就看不见小龙虾了?你好!我是楚乡农,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感觉这个问题不对啊?难道就我一个人吗?我个人觉得进入5月后池塘边的周围的小龙虾越来越多了呢?不是看不到了,我是觉得反而比之前的看到更多了,是我个人的原因吗?现在进入5月后气温回升有时候大太阳的时候白天温度都有快30℃了,特别是中午的时候真的是很热,平时也有二十来度 。这样的一个气候条件小龙虾都跑出来了,昨天还特意拍了一个小视频(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昨天的视频) 。小龙虾们都跑出来爬在水草里,爬来爬去,还有很多都是贴着水草和池塘爬来爬去,很高兴啊感觉它们!之前一段时间还真没有看到什么龙虾出来在周围边玩的,那时候都是因为气温没有上来,小龙虾出来觅食比较少 。再一个它们晚上的活动量要比白天大,所以白天去虾塘看到它们的机会更不多 , 而且人在塘埂上走动还没有到,小龙虾们早就发觉又躲在水底去了!如果是天气还热一些的话估计就看不到这么多小龙虾了,因为它们怕热都躲在水草和洞里去了!所以我感觉现在是看到小龙虾活动最多的时候 , 天气太冷和太热都看不到小龙虾活动!我是楚乡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南美白对虾能用乐畅桉树精油吗?可以用的 。乐畅桉树精油主要是驱虫抑菌,驱除和防控对虾孢子虫、纤毛虫,抑制弧菌 。主要为拌料,泼洒加强效果 。近几年也出现过养殖户反映对虾正常吃料但就是不长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铁苗”,其实很大原因是孢子虫感染引起,所以用乐畅防控孢子虫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感染孢子虫在想治疗那是难上加难了 。对于弧菌,我们都是到虾塘中的弧菌不可能完全杀死,我们也不能想着杀死弧菌,因为弧菌也是水体中的常见菌 , 只要控制弧菌数量,不引起对虾发病即可,使用乐畅可以有效控制弧菌,促进有益菌增殖 , 更好地形成水体菌群平衡 。
下雨对养殖虾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
一、下雨天特别是连续的下雨能够造成池塘水质发生以下八点变化
PH下降:原因一是酸雨带来的PH下降 , 二是下雨天藻相变化,和造成光合作用减弱带来的PH下降效应,三是雨水冲刷下来的有机质碳源增多造成的,周边有山地的话则冲刷下来的有机质更多;
连续下雨造成水体总碱度下降,矿物质被稀释,以及盐度被稀释而下降,且雨水越多,下降越多且下降速度快,会引发应激反应;
下雨天造成水温变化,水体水温分层 , 水体分层等现象;
下雨造成塘底淤泥和有机物被翻入水体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造成消耗氧气,导致溶氧下降;
水体有机质增多不仅耗氧分解 , 伴随而来的是氨氮和亚硝酸盐的上升 。
下雨大多造成水体浑浊,加之淤泥翻上来,造成的弧菌亦有可能增加;
工业发达地区,雨水还会带来有害物质的增多;
可能发生藻类倒藻死亡从而有藻毒素;
当然,雨水本身和打水作用,雨水本身溶氧充分,所以也会带来溶解氧增加的效应,但与上述耗氧因子相比,整体上水体 的溶解氧是下降的;
对虾不适应水质因子的激烈变化而产生应激反应,摄食减少 , 生长减慢,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持续阴雨天气对虾易受惊吓、躁动不安而易发病 。
二、针对连续下雨带来的如上效应,我们宜采取的措施应该有:
减少投料量,或暴雨时视情况暂时停料几天;也减少了饲料耗氧因子的加入;
雨后适当泼洒海盐 , 缓解盐度的变化;适当泼洒小苏打(或配合白云石粉) , 缓解总碱度和PH的变化;
适当泼洒生物络合解毒剂,缓解雨水带来的有害物质的影响和可能的死藻带来有藻毒素的影响;
雨后天晴时要及时补肥,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哪怕只有几小时太阳也可操作;
【虾塘为什么会有弧菌】加强增氧措施,例如开增氧机,或投增氧颗粒(最好的是过氧化钙 , 因为它兼有碱化底泥的作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