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里肥水用什么方法

塘里肥水用什么方法 , 鱼塘养鱼追肥配方?养鱼中常施用肥料的种类以及施肥的方法如下 。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所含营养元素全面,故肥料的效果较好,施用后分解慢,肥效持久 , 又称迟效肥料 。因有机肥料在发挥肥效的过程中,要经过发酵、分解,需消耗大量的氧 气 , 根据研究,分解1吨人粪就需要3.6吨氧气 。一般说来,施用有机肥料的高产鱼池的水质就相当于半污水 , 生物需氧量达50毫克/升左右 。各种有机肥料的 成分变化大 , 肥效不一致,施用时难以掌握确切的用量,一旦施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缺氧 。因此,施用有机肥料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有机肥料主要包括绿肥、粪肥及混 合堆肥等 。
①粪肥:家畜粪尿、蚕粪、人粪尿、家禽粪等都是生产上常用的粪肥 。粪肥的营养成分丰富,尚含有一定的钙、铁、硫等元素 。粪肥在施用前应经过腐熟、发酵,在 人粪尿中可能带有寄生虫和致病菌,所以发酵前应加1%~2%的生石灰,杀死寄生虫和细菌,防止疫病的传播 。施用粪肥多用堆放和泼撒的方法 。
②绿肥:凡采用天然生长的各种野生植物或各种人工栽培的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不经过加工,作为肥料的均称为绿肥 。一般茎叶鲜嫩、在水中容易腐烂分解的绿肥 均是养鱼优质绿肥 。常用的绿肥有豆科、菊科植物及少数禾本科植物,以及各种无毒陆生杂草等 。绿肥既可以做基肥,也可以做追肥 。
③混合堆肥是利用绿肥、粪肥混合堆制发酵而成 。其肥效因堆制物的种类和比例而不同 。表1是几种不同肥料的配合比例,通过实践证明繁殖浮游生物的效果均较好 。
混合堆肥的制作方法:在土坑或砖坑内 , 将各种原料分层堆放,一层青草,上撒石灰,一层粪肥,按次装入 , 装好后加水至肥料完全浸入水中为止,上面用泥土密 封 , 让其发酵腐熟后即可应用 。堆肥发酵时间随气温而不同 , 20℃~30℃时 , 10天~20天即可取用 。在使用时要掌握开坑时间不能太久,以免氮肥挥发,影 响肥效 。施用时,取出堆肥加水冲洗 , 除去肥渣,只取堆肥液汁 , 均匀泼入水中 。或者在取肥时将发酵坑一角的堆肥翻到其它角上,使液汁在翻开的角上露出,只取 坑中液汁,不必冲淡,按规定分量,泼入池中 。
枯木芽孢杆菌与豆粕一起发酵时间长了螃蟹塘里能用吗?枯木芽孢杆菌与豆粕一起发酵时间长了螃蟹塘里能用吗?
随着养殖行业的发展 , 现在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用到一些微生制剂 , 其中像EM菌、芽孢杆菌之类的很多朋友都有用过 。这种菌可以直接用到水中用来调水,也可以与饵料拌在一起来发酵饵料或是拌好之后直接喂给动物吃都可以 , 从而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
那么再来看一下你所说的 , 将芽孢杆菌与豆粕一起发酵时间长了之后螃蟹塘里还可以用吗?对一种情况则要看情况来论,主要是看你是将这些豆粕用来当饵料喂螃蟹还是用来做肥料,同时豆粕发酵之后的气味是不是还正常等情况来决定?
如是用来肥水则只要塘里还没有放螃蟹则完全可以用,不管有没有变质或是出现异味,只不过在用了之后一定要注意水质变化,要等水质没问题之后才能放螃蟹苗进去养,以免出现意外 。
如果是将这些豆粕用来喂螃蟹的话 , 则要注意豆粕的质量才行,这种情况因有芽孢杆菌在里面,只要密封的好且放在阴凉通风处保持,这样放1-2个月是完全没问题的 。因为有芽孢杆菌在可以抑制里面的一些杂菌生长,这样发酵的豆粕也不会出现变质的问题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保存条件不当或是没有密封好的话,在发酵过程中里面的那些益生菌很易出现死亡,这种情况下豆粕很易出现变化,变质的豆粕一般气味不对有时还会带有臭味,如是这种情况则不能用到塘里去给螃蟹吃 , 要不很易引起螃蟹出现健康问题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对虾塘ph值一直都低怎么办?首先别着急下手用药
先测一下水质指标,一塘水的问题不是一个ph值就能做出解决方案的 。
氨氮值,亚硝酸盐值,这些都得测 。
提升ph直接方法就是物理泼碱性物质,比如石灰 , 根本方法就是培养塘中藻类 , 使藻类繁殖起来 。
看您的虾是多大的,倘若塘里是中小虾:
1、如果塘水中的氨氮高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的用物理方法提升ph值,比如说泼石灰什么的,这种强制提升ph值,反而会引起胺中毒 , 后果很严重 。
2、如果塘水中的盐硝酸盐高 , 不要盲目的向塘水中施肥,很可能是连续阴雨天藻类无法大量繁殖 , 做的下去的肥都转化成亚硝酸盐了 , 此时的塘水中已经不缺肥了 。
这种情况有条件的进行换水,少量多次,防止虾应激免疫力下降 。没条的尽量多冲水,只需要保持ph值不在下降即可,如果还ph降,少量多次的泼石灰,保持ph值不下降,同时将塘中增氧机打开,进行解毒(氨氮、亚硝酸盐的毒 , 藻类大量死亡的藻毒)夜间配合底氧,此时的塘中一定缺氧 。等待天气晴起来水会自己肥起来ph会升上来,如果肥不够再稍微补肥 。
3、如果是比较大的虾,或者存塘量高,每日饲料投喂量大 , 这种水已经无法调回正常 , 水质指标都会很差 。
这种情况如果有条件冲换水,做好增氧措施,晚上一定要撒底氧,多坚持一天就多赚几千块钱 , 但是不要贪心 , 一定要联系好收虾的老板 , 感觉挺不住了就及时捉虾 。
养殖真的不容易,希望能帮到您,也希望一线的养殖户都能有个好收成 。
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氨氮过高?首先不知道老板您养的是什么鱼,但是处理方法大同小异 。
一、先说氨氮 。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 。
吸附法:
膨润土、天然或合成的沸石、高岭土及活性碳等可以用来吸附废水中的氮氮 , 其中人工合成的沸石具有最高吸附铵离子的能力 。
吹脱法:
在碱性条件下 , 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湿度、PH、气液比有关 。
另外,我这里整理了一下关于鱼塘氨氮超标的主要危害PH值超标:
1、氨氮超标的原因:池底老化,放养密度过高,超量投饵或档次过高 , 排污不彻底或水源污染 , 不科学施用氮肥
2、通过鳃入体内 , 当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时,pH值也会提高,鱼体内多种酶活性受阻,血液输氧能力降低,破坏鳃上皮组织使氧气和废物的交换受阻而窒息;同时氨能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极强的毒性 。结果是:
2.1、机能亢进、惊厥、丧失平衡能力、昏睡甚至昏迷,慢性中毒出现亚致死性生长量减慢,或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容易感染其它疾病,鳃受损,氧气运输能力差;
2.2、急性中毒发生浮头、肌肉痉挛、眼球出现回转反射障碍 , 甚至出现异常旋转游泳症状 , 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死亡;
2.3、亚急性或慢性中毒表现为体色改变 , 食欲不振 , 投饵率下降,游动无力,或浮头有缺氧症状 , 鳃上粘液分泌亢进,随后出现粘液分泌减少,上皮细胞肥大、增生 , 进而出现坏死现象,肝、脾、肾等出现实质性细胞肿胀、出血和炎症
3、治疗:同“亚硝酸”,关键:清整池塘及控制投喂量和投喂档次 。
二、再来说,亚硝酸盐 。
亚盐偏高是怎么引起的?
亚盐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投喂 。投喂不合理,造成水体残饵、粪便等垃圾堆积;
2.施肥 。施肥不合理 , 特别是含氮高的难溶性有机肥;
3.氧气 。氧气供应不足 。
4.藻类 。藻类少或者死亡 。藻类自身能够吸收一定量的亚盐作为营养自身繁殖,如果缺少,容易产生亚盐偏高 。
5.水质 。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引入水本身可能亚盐就偏高 。
亚硝酸盐过高怎么处理?
首先,不要只想着迅速降低浓度,亚盐浓度突变产生的应激比短暂高浓度对鱼类造成的危害和损伤更严重 。
不要盲目增加增氧剂,一味使用增氧剂是无法解决鱼类缺氧的问题的 。由于过量使用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过硼酸钠等),因其剧烈的放氧作用反而会加剧鱼虾蟹的应激反应,从而加速了鱼类的死亡 。
亚硝酸盐预防方法
在日常养殖中 , 一定要对每一步都精心对待 , 投喂、施肥、藻类、氧气等,都会对影响亚盐的浓度 。
1、定期检测水质(个人建议每天检测)
如果养殖中,能做到每天都测量水质,那就能及早发现水体亚盐浓度在水体中每一天的变化,从而及早采取措施,化解危害 。
2、控制好水体的菌藻平衡
根据天气、池塘水质情况,适时肥水 , 调节水质,培养或增加优质藻类 。
3、科学投喂
亚硝酸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由饲料产生的,所以严格控制投料的合理性,是高位池养虾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
不仅仅是亚盐,养鱼、养虾、养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数不胜数,肠炎、水肿、肝坏死、烂鳃、甲壳溃疡......很多朋友一遇到问题就慌了神,错误对待引起重大损失 。平时做好基础工作,多观察 , 一旦出现异常先确保水体环境良好 , 底部良好 , 再对症用药事半功倍 。以下我分享一些生物活菌制剂发酵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您起到参考作用,由于这个涉及到具体使用方法,所以我就没有抹去产品的商家LOGO , 但我不在这里提及产品广告就是了 。大家可以使用同类产品进行替代 。
三、处理办法:
1)芽孢菌类发酵液制作,用于处理氨氮亚硝酸;
1、糖蜜类,10Kg/袋;
2、芽孢菌类,500g/袋;
3、清水40Kg 。
以上三种进行混合静置一晚,第二日全池泼洒20Kg 。隔天再使用一次 。发酵液用完了之后再继续混合发酵 。
2)光合素使用
5Kg/桶,4桶/箱,一天一亩使用2桶(各个厂家由于菌群数量不一样,可能使用指导量不一样) 。
3)、乳酸菌拌料
10g乳酸菌+5Kg糖蜜类+10Kg饲料进行拌匀 。
拌匀静置2小时 。
手工输入,较辛苦,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望采纳,多谢 。
养殖小龙虾的池塘长满了青苔?我是小河农业创始人 | 作为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 | 我们专注于虾蟹养殖目前小龙虾养殖有三大难题:投放虾苗成活难、五月病害预防治理难以及青苔防控难 。
青苔在小龙虾养殖中已成为影响小龙虾生长、产量高低的致命因素 。
那么青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
青苔是从哪里来的呢?
青苔在小龙虾养殖中有哪些危害呢?
在小龙虾养殖池中出现青苔该如何科学处理呢?
一.青苔是什么;水产养殖中所说的青苔为丝状绿藻(双星藻、水绵及转板藻)的总称,主要有水网藻、刚毛藻、水绵藻三大类 。
二. 青苔的来源;1.池塘自身存在的青苔种子;小龙虾养殖池塘在冬季有积水,冬季没有进行彻底的晒塘与清塘消毒 , 春天池塘上水后水质瘦,肥水不及时,导致池塘自身的青苔种子就会随着温度回升开始大量开始发芽、生长 。
2.外部水源带入;小龙虾养殖池自身没有青苔,在养殖池引入外部水源时,外部水源中有青苔,当青苔进入到养殖池后,池塘营养物质、温度、光照事宜时青苔开始疯长 。
3.外来物种带入;如养殖池栽种的水草,放养的螺丝、虾苗等,外部物种本身携带青苔,放养时不注意,导致青苔在养殖池中成活、繁衍 。
三.青苔的危害;1.消耗养殖池水的氧气,尤其在夜晚,导致小龙虾缺氧,影响生长,严重直接导致死亡 。
2.与养殖池中水草争夺肥料养分,过多的青苔会遮蔽水草的阳光,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草死亡,最终污染养殖水体 。
3.随着气温升高,水体透明度增加,青苔大量死亡,死亡的青苔腐烂导致养殖水质变黑变臭 , 青苔腐烂分解出有毒物质,直接危害养殖池中的小龙虾 。
4.大量青苔覆盖水面,影响饵料投喂与小龙虾进食 。
四.如何处理青苔;1.源头管控,做好预防 。如果本身养殖池没有青苔 , 在养殖池进水,栽种水草,投放螺丝、虾苗时需要格外留意,严防外部青苔进入养殖池 。
2.早发现,早治理 。当养殖池出现少量青苔时及时人工清理,决不可放任不管 。在冬季气温低时青苔容易出现,此时水温较低,水质清瘦,透明度高,肥水困难,可适当用低温肥水制剂、发酵的猪粪鸡粪或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水 。
3.对出现过青苔的养殖池,在冬季进行彻底的晒塘、消毒,杀灭青苔种子 。
4.对出现青苔的养殖池,可人工捞除 , 并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局部杀除 。
5.大面积出现青苔的塘口用腐殖酸钠清除 。使用腐殖酸钠需要注意养殖池溶氧,谨慎使用氨基酸类营养物质;腐殖酸钠是通过遮光杀灭青苔 , 会导致养殖池缺氧,虾在脱壳期禁止使用,使用时需要加深水位,降低水体透明度 。
6.对小龙虾养殖池进行培水,培养有益藻类 。主要使用EM菌加藻类并配合氨基酸水制剂,水培好后可以有效降低水体透光性,使青苔死亡,死亡后的青苔及时捞除或泵出,调节水质 。
【塘里肥水用什么方法】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 , 专家为你解答更多龙虾的相关内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