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用什么复合肥好

蟹塘用什么复合肥好,虾塘长青苔怎么处理?养殖户在养虾的过程中,经常会为池塘爆发青苔而烦恼,特别是到了夏天的时候,温度升高,水质恶化,青苔就会爆发,造成池塘氧气不足,小龙虾缺氧就会成群结队的上岸,引起大量伤亡造成一定的损失 。
虾池为什么会长清苔青苔又叫青苔泥,在池塘的水面上生长 。虾池里面长了青苔,说明水质出现了问题,到了合适的温度,青苔孢子就开始大量生长 。
1、虾池没有清塘消毒
有的养殖户,养殖了一季的小龙虾以后 , 为了节约投资支出 , 并不会每年都会给虾池清塘消毒,到了第二年,就会继续放苗养殖 。虽然节约了一些费用 , 但是之前养殖的老水还在虾池里面,开春以后并没有排放掉 , 底部积累了一定厚度的淤泥,大量的青苔孢子存活在池底的淤泥中,等到温度上升之后,就会在浅水处繁殖 。刚开始只是在虾池的边缘位置生长,随着温度升高,水中的丝藻类失去平衡,青苔就会在虾池大量泛滥 。
2、没有合理进行肥水
当开春以后,养殖户要准备放虾苗 , 在放虾苗之前 , 忽视了肥水的工作,有益藻类的生长受限 , 水质太瘦,没有水草生长在虾池表面,虾池的水质透明度过高,阳光就直接照射到了池底 , 青苔孢子对强光很敏感 , 导致虾池底部的青苔孢子很快繁殖生长 。
3、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过量投喂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虾农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会大量投喂饵料促进小龙虾的生长,并没有参考天气变化和小龙虾的生长情况 。这种方式投喂饵料,会引起残饵沉积在池底,这些残饵经过发酵以后,产生的营养盐会被青苔吸收 , 加快了青苔的萌发,虾池的藻相被打乱 , 丝状的青苔就成了优势种群 。
4、没有正确施肥
有的养殖户在进行肥水的时候,没有根据水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肥料,若是施用了过量的磷肥、碳酸氢铵或没有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 施肥以后虾池里的含氮量偏高,会引起青苔和水草疯长,到了高温的天气就会泛滥 。
避免虾池生长清苔的措施1、给虾池进行清塘消毒
在养殖小龙虾之前,给虾池清塘消毒是最有效的措施 , 这样就可以将池底的淤泥清除,青苔孢子也清除干净了 。若是不进行清塘,在放虾苗之前撒一些生石灰到虾池里进行消毒,杀灭池底里的青苔孢子 , 之后再用一些微生物制剂将青苔孢子降解 , 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爆发青苔 。
2、合理施肥培藻
虾池经过消毒以后,还要注意肥水,将水草和有益藻培养起来,维持虾池的藻相平衡 。施肥的时候,最好是分几次进行,慢慢使水色转变过来 。避免因为施肥过度,虾池的藻相变化太频繁,就会滋生清苔 。用正确的方法培藻,虾池里面的水草长起来,就可以阻挡阳光直接照射到池底,避免青苔爆发 。
3、保持水位
夏天的时候,虾池会产生大量的青苔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水分蒸发太快 , 虾池的水位下降造成 。所以,在高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虾池要注入新水,水位提高以后,青苔就很难存活 。若是在虾池的周围有青苔发生,要及时打捞起来,避免向虾池中间蔓延 。
虾池清除青苔的方法1、人工打捞
虾池长了青苔,若是影响了小龙虾的生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人工打捞,这种方式虽要花一些劳力,但对虾池的环境和小龙虾不会造成影响 。如果虾池的青苔不多 , 尽量不要使用药物,用捞青苔的工具人工进行操作,就可以将青苔打捞上来 。
2、利用草木灰
草木灰是种植经常用到的肥料,在水产养殖行业,也可以利用起来 。在农村这种物质很多,烧完的秸秆和草料里面含有丰富的磷、钾元素 , 施到水里可以当做肥料外,还可以起到灭杀青苔的作用 。将草水灰加入适量的水搅匀,呈现糊状以后,撒在青苔的表面,可以阻止青苔的光合作用 , 过不了多久就会枯萎 。
3、用药物治疗
如果青苔生长在虾池的底部,那就要用药物进行清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用毒性小一些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余毒很难消除,会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 。虽然清苔可以很快就清除掉,但小龙虾受到伤害就得不偿失 。像使用底改酵素撒在青苔表面,再配合使用硅藻壮和护草青苔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 而且比较安全 。
4、用腐植酸钠清除青苔
腐植酸钠虽然是一种化学物质 , 但它可以溶于水,而且比较稳定 , 使用后小龙虾不会产生过激的反应,余毒也比较小,不会对虾池的水质造成影响 。当把腐植酸钠施到虾池以后 , 就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到青苔 , 和草木灰产生一样的效果 。
虾池清除青苔的注意事项在用药物清除青苔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用药的同时,虾池正常的水体环境也被破坏,浮游生物的生长也受到了限制 。在施药的同时,结合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调水,使虾池的水尽快恢复正常 。
用草木灰或腐植酸钠清除青苔时,不能过量使用,如果过量,虾池的水会发黑,不只是阻碍了青苔的光合作用,水草也受到限制,就会造成虾池溶氧偏低 , 引起小龙虾缺氧 。
发生青苔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养殖户先不要急于用药处理,能用物理的方法解决最好 。平时的养殖管理中 , 要加强清苔的预防措施,避免大量蔓延增加后期的处理难度 。
螃蟹大眼幼体放苗时间怎么选择?选优
1)血统纯——不仅仅是F1代,优选纯正洪泽湖、太湖、阳澄湖、长江的野生硬3母5公以上亲本杂交;
2)无药害——更不仅仅是无抗苗(无抗生素),同时还无杀虫剂、消毒剂;
3)无三高——pH、氨氮、亚硝酸盐三个指标都不高的育苗水体出的苗前期发病率低,中后期长得快;、适放
1)清塘时无药残,进水后无敌害 , 放苗时无“三高;
2)提前4-5天肥水培虫,培养出来的枝角类、桡足类大小适口性好 , 过早肥水虫子较多 , 但太大太老适口性差;
3)肥水时忌用化肥、农家肥,防“三高”(pH、氨氮、亚硝酸盐)以及青苔和蓝藻 , 建议优选套餐——“藻得力”+“硅藻源”+“水产健胃酵母”或“菌乐宝”,放苗时水色白浑 , 虫子多为佳;
4)放苗时晴天夜里是首选 , 赶上阴雨天放苗尽可能深水放苗,来冷空气大降温时尽可能不放苗;
5)放苗时稳水、抗应激、防激发感染细菌病的黄金套餐——“至尊99”+“钙天力”+“好又多”;
6)放苗后半个月无需喂开口料 , 看到水色变清虫子少时,及时补上“水产健胃酵母”或“菌乐宝” 。
三、除敌害
除了清除杂鱼泥鳅、黄鳝、鲫鱼等(笼捕或“老青苔净”1瓶1亩),更重要的是及时清除青蛙、蟾蜍、蝌蚪包括蛙卵,具体操作除了人工捕捞还有就是食盐点对点泼洒1亩3-5斤,可以多次用 。
四、足饵料
轮虫多的池塘“水产健胃酵母”1亩1斤/天,轮虫少的1亩2斤/天,除了满足充足的营养保证正常变态,还要不因缺料而引起自残,一直从Z1喂到Z5,Z5后可以喂破碎料 。
五、保变态
平衡营养集中蜕壳防止激发感染细菌病,“至尊99”+“加乐福”+“钙天力”3-5天1次 。“生立佳”控苔防老绿水,避免“白苗”和“飞机苗” 。
六、会增氧
调节适宜水位 , 适量换水 , 适当改底,适时开关增氧机 。
七、种好草
挺水植物(水花生)为主 , 沉水植物(伊乐藻)为辅 , 且通风透光不飘 。
八、慎消杀
防药害(黑苗) 。
九、温度
区别于虾的育苗,5月中旬出塘的河蟹大眼幼体是海边的常温育苗,且海边的池塘水温比内陆池塘水温要低,故苗拿到内地池塘,不会出现阴雨天气水温低对苗产生的应激 。相反晴天特别是气温很高时 , 由于苗是无水运输,苗会经历淡化池和放苗池水温低 , 中间运输时温度过高的变化导致应激 。故阴天可以24小时拿苗 , 晴天拿苗最好是在夜里 。
十、PH
早上pH8.3,下午pH8.6,是比较理想的 。下午偏高易影响蜕壳变态,“白苗”、“飞机苗”多;早上偏低会导致水不稳 , 软壳时间长 , 成活率低 。十一、淡化
淡化时间愈短,变态时间愈长!淡化时间足,有三天的苗 , 一般在放入池塘10小时左右就会蜕皮变态沉底 , 淡化时间短的苗要24小时后才会变态沉底 。
十二、浮苗
放苗后浮苗愈多且持续时间愈长,苗的质量愈差,成活率愈低 。
十三、饵料
大眼幼体放入池塘后 , 若水白浑轮虫(饵料)多,幼体会很快蜕壳沉底变态颜色变深;若水清轮虫(饵料)少,则因缺料而营养不足不蜕壳,浮苗多且持续时间长最终苗的成活率低 。十四、肥料
由于近期天气不稳,此阶段幼体的蜕壳变态又比较频繁,选肥料是指又能当肥(肥虫子)又能当料(幼体的开口料)--“水产健胃酵母”或“菌乐宝” 。
十五、风雨
大风大雨降温天气 , 会对市场上的苗的质量像是一场洗礼,更像是一次检阅!质量好的幼体会表现出良好的抗应激性能,蛰伏于池塘深水处 。而质量差的幼体会在池塘的草头、浅水处或下风口顶风冒雨漂浮不定,等待命运的洗牌 。
十六、放晴
雨后天晴,气温升高,大雨之后必有大?。》乐未胧┮龊萌悖?
a.改底解毒--“好水底毒净”
b.稳水抗应激,防pH值骤然升高--“神力碳”
c.防激发感染细菌病--“至尊99”十七、放幼体
放幼体3-4天后变态率还不超过五成,一般主要原因有:
a.水清--轮虫、枝角类少,缺料缺营养影响幼体变态
b.水浑--轮虫少枝角类多但枝角类的红虫黑虫多白虫少,幼体适口性差 , 不爱吃,缺营养
影响幼体变态处理方案:
“水产健胃酵母”或“菌乐宝”上午一亩一斤,下午一亩一斤,快速培养轮虫或枝角类幼虫(白虫),虫子特别少的池塘还可从其他池塘同时补充虫的种 。
影响大眼幼体变态的原因有很多,之前分享过,处理方案除了用“水产健胃酵母” 培养轮虫或枝角类幼体之外,促进幼体变态的共同之处—“加乐福”1-2瓶1亩地+“好又多”1包2-3亩地 。
螃蟹塘里出现青苔怎么处理?青苔是如今虾蟹养殖中一个重大难题 , 每年因为处理青苔杀青苔所造成的间接直接性损失不计其数 。这边我们就来简单讲一下,青苔在各个时期的预防以及治疗!
在每年冬季也就是11、12月份干塘后我们要做到有效清塘 。用生石灰150斤每亩 , 进行彻底消毒从而达到有效的杀灭青苔孢子的作用,之后在进行叫长时间的晒塘 。在年前年后 , 冬末春初水温还没有升高前 , 应做到有效的肥水培养池塘中藻类,从而达到预防青苔的做用;如果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青苔,池塘中没有螃蟹苗的情况下,可以用碳铵等化肥直接干撒作用于青苔表面能起到有效杀灭青苔的作用,这里切记当温度升高后,不建议使用 。进入初春,也就是青台开始大量繁殖的季节 , 这个时候水温还比较低 , 但池塘表面温度较高,达不到藻类大量繁殖的条件 。这时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池塘水色较清 , 青苔刚开始繁殖,这时我们可以用腐植酸钠,草木灰等进行遮光处理,同时进行补肥,从而达到抑制青苔生长的作用青苔已经开始浮出表面,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撒或化水喷洒在青苔表面,从而达到杀灭表面青苔的作用,之后再进一步的腐殖酸纳等进行遮光肥水,从而抑制青苔当青苔已经有较大量时 , 池塘中没有放入鱼虾蟹等品种,可以直接用硫酸铜进杀灭当青苔已经封塘 , 建议先人工捞掉一部分,再进行以上操作4. 当进入四月中下旬到五月,气温开始升高这时还有青苔时,建议选在当大风天气时 , 青苔被吹到池塘边缘进行人工打捞,然后进行肥水 , 这时的青苔管理成本较高,但只要肥水跟上 , 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苔会自己慢慢化掉 。
看到这里笔者还有两三个治理青苔的小偏方 , 可以私信告知 。
蟹塘金鱼藻的栽培技术?金鱼藻别名松鼠尾、毛刷草,属沉水漂浮性水草,纲落泥无根,轮生8~10片针形叶,叶节间生芽分枝,枝条繁殖 。该水草生长旺盛,嫩绿多汁,但草鱼、团头鲂不食,而河蟹特别爱吃 。因此是河蟹的专用水草 。每亩水面一季可产鲜草5000多千克,经济效益可观 。现将金鱼藻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河蟹池种植管理 移栽时间在4月中下旬,或当地水温稳定通过11℃即可 。起苗前要注意天气变化,栽雨不栽风,下雨天可以移栽,起大风禁止起苗移栽 , 防止嫩头失水枯死 。将事先准备好的苗在下午3点之后起水理顺 。如移栽池水深l.2~1.5米,金鱼草藻的长度留1.2米,水深0.5~0.6米,草茎留0.5米 。准备一些手指粗细的棍子,棍子长短视水深浅而定,以齐水面为宜 。在棍子入土的一头离10厘米处用橡皮筋绷上3~4根金鱼藻,每蓬嫩头不超过10个,分级排放 。移栽时做到,深水区稀 , 浅水区密,肥水池?。?瘦水池密 , 急着用则密,待着用则稀的原则,一般栽插密度为深水区1.5米×1.5米栽l蓬 , 浅水区l米×l米栽l蓬,以此类推 。栽插时人不要下水 , 以防搅浑池水,影响蟹苗正常生长 。先将池水放浅20厘米,用腰子盆或划子(小船)装好苗子,1人划浆1人栽插,轻拿轻栽,棍子入泥10厘米左右,草顶头齐水面为好 。(2)商品草种植管理 利用沟河湖滩或季节性水域种植金鱼藻 , 是一条致富创收的好门路 。种植管理与河蟹池不同之处如下: ①宜密不宜稀 要想夺高产,基本苗不足,产量就难以上去 , 按亩水域移栽l 200蓬为宜 。②宜浅不宜深 移栽区水深最好保持l米之内,水过深纲粗叶少,产量低,商品利用率也低 。③宜肥不宜瘦 凡是不能养鱼养虾的荒芜水面基本上都是劣质水域,移栽前捞去水苔和其它杂草,按每亩水面施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氮肥少施,以防绿藻占领水面 。④采收与追肥 移栽到第1次收获大致50天 。采收时将棍子拎起抖一抖,在水中转上4~5转 , 将棍子一横2手往上一拎,l蓬草就是1个大纱锭 。起l排留3 排,第2次收获需间隔30天左右,收3排当中的l排 。第3次以后不需间隔多少天 , 只要核上价随时都可采收 。为了保持鲜草的新鲜度,必须在上午8点钟之前运输投放结束 。每次采收后亩水面施标准复合肥4千克 。(3)金鱼藻越冬管理 金鱼藻分布世界各地 , 不需人工保护也能自然越冬,越冬时嫩头死去,老茎沉水越冬 。但人工保护苗能提前1个月移栽,可及时供应蟹池所需 。选择排灌方便处建越冬池,池宽2米,长3米,可供l亩水面种苗,按需建池 。池深1.5米,水深0.5~0.6米 。10月中旬采集种苗 , 种苗茎长50厘米,3~4根为l蓬,按移栽方法挨一挨二扦插 , 以苗头互不相挤为好 。12月中旬将池水加到l.2米,扣上塑料拱棚,四周封严压实 。翌年2月下旬将池水降至l 米,每平方米用过磷酸钙20克,加细土0.5千克撒施,3月下旬揭膜炼苗 , 4月中下旬即可起苗移栽 。
怎么样管理才不割伊乐藻?一、栽种
1、清塘消毒
年底河蟹捕捞上市完毕后,及时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淤消毒,保留淤泥10㎝左右,及时清除过多淤泥一方面可以使水草根部更好的吸收养分,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水体酸性过重水草烂根、腐烂 。
池塘清淤后回水15㎝,用漂白粉30㎏/667m2带水清塘,杀灭池塘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中和一部分酸性物质 。
2、栽种时间
伊乐藻的栽种一般在冬季水上无冰,池塘清淤消毒后10d即可移栽,且必须在冬季进行 , 因为伊乐藻在水温3℃以上具备明显生长能力,对水体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此时种植伊乐藻利于其吸收养分并对其他藻类产生抑制作用,为以后伊乐藻的生长和河蟹养殖的良好水质打下基础 。
3、栽种方式
采用扦插入泥的方式进行移栽,岸边2m以内不进行种植,南北向呈条带状移栽,条带宽2m间隔4m , 行间1.5m×1.5m 。此种栽种方法有利于池水流动和河蟹活动并利于河蟹摄食节约饵料 。
二、管护技术
1、水位控制
在伊乐藻的生长期,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 , 因为伊乐藻有根据水位生长的特点,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既不会造成伊乐藻浮根死亡又能保持伊乐藻良好的长势 。
其技术要点是使伊乐藻的草头始终保持在水面10㎝以下 , 随着伊乐藻的生长缓慢升高水位 , 这样一方面可以抑制伊乐藻的疯长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水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利于扎根,使植株矮壮不易浮根;在暴雨、大风、台风等强对流的天气下,要降低水位露出草头,避免由于强对流天气搅动水流和水位快速上涨使伊乐藻浮根 。
2、割茬技术
如伊乐藻出现疯长现象则需要割茬,具体操作为:用长柄刀具将伊乐藻沿根割除,并及时捞出浮草,必要时割出几条3-4m宽的通道 , 便于河蟹活动 。伊乐藻割茬的好处,一方面利于水草生长,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夜间池塘的氧气消耗,提高池塘溶氧 。高温期如果有草露头,需及时采取措施割除草头 , 避免伊乐藻晒伤死亡 。
3、施肥
根据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N、P、K元素的吸收特性这一原则制定施肥计划 , 5 月初按照复合肥∶尿素= 2∶1 的比例进行施肥 , 用量为3㎏/ 667m2;6 月初按照复合肥∶尿素= 1.5∶1 的比例进行施肥,用量为2.5㎏/ 667m2;7 月初按照复合肥∶尿素= 1∶1的比例进行施肥,用量为2㎏/ 667m2;8 月初按照复合肥∶尿素= 0.5∶1 的比例进行施肥,用量为1.5㎏/ 667m2;
5、6、7 三个月复合肥的用量很高,是因为此时伊乐藻根部发育的营养需求高于伊乐藻叶子发育的营养需求,而K 和P 元素有助于伊乐藻根部发育,能使其在底泥中扎牢不容易浮根 。
8 月份复合肥的比例降下来是由于伊乐藻此时已经停止生长,其吸收营养元素主要用于维持生存 。施肥的具体用量根据蟹塘中水色和伊乐藻总量进行调整,水色较浓可以适当减少每亩肥料用量,水色较淡可是适当增加每亩肥料的用量 。
在施肥三天后可用简易的水质测试盒,测试池塘中的水质指标,如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
4、足饵
投足投好饵料对管护好伊乐藻具有重要作用 , 因为饵料投喂不足一方面造成河蟹会夹断伊乐藻须根,影响伊乐藻的生长;另一方面饵料投喂不足会使河蟹在养殖塘中到处觅食 , 造成浑水 , 严重影响伊乐藻的光合作用 , 使伊乐藻叶片污浊、活力差,造成伊乐藻死亡 。
具体投饵措施为:按照亩投饵量(g)=亩放养量×当前规格×成活率×投饵率(2%-6%)确定每亩的投喂量,通过地笼采样确定当前规格 , 并根据经验确定成活率,投喂率一般在养殖前期5%-6%左右 , 养殖中期2%-3%左右,养殖后期5%-6% , 并在池塘中设施几处食台,根据河蟹摄食情况、天气情况以及食台剩饵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
【蟹塘用什么复合肥好】具体投饵措施为:按照亩投饵量(g)=亩放养量×当前规格×成活率×投饵率(2%-6%)确定每亩的投喂量,通过地笼采样确定当前规格,并根据经验确定成活率,投喂率一般在养殖前期5%-6%左右,养殖中期2%-3%左右 , 养殖后期5%-6%,并在池塘中设施几处食台 , 根据河蟹摄食情况、天气情况以及食台剩饵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