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气泡病用什么药

草鱼气泡病用什么药 , 鳙鱼细菌性败血症有什么好办法防治?花鲢、白鲢是淡水鱼养殖重要的混养品种,对提升池塘的综合养殖效益意义重大 。在养殖过程中,花白鲢的细菌性败血症(又称“出血病”)时常发生,有时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反复发作,损失严重 。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为暴发性出血病 , 从流行情况与防治结果看,高温养殖期的暴发性出血病呈现出治愈后容易反复的特点,低水温期的暴发性出血病呈现出难以控制的特点 。
一、病原体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有多种,有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等,报道最多的是嗜水气单胞菌 。
鲁氏耶尔森氏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以下,气单胞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低水温时多由鲁氏耶尔森氏菌引起 , 高水温时多由气单胞菌引起 。
气单胞菌感染水产养殖动物的途经为肠道、伤口、鳃等 。
二、致病条件
病原体致病取决于病原体、宿主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 , 其的致病条件如下:
①寄生虫病为原发,细菌性败血症为继发 。
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养殖 , 花白鲢的寄生虫病如指环虫、锚头鳋、中华鳋及车轮虫病等均为常见,寄生虫的寄生不仅使花白鲢的抗病力下降 , 更为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打开了入侵之门,如气候、水质条件适宜致病菌的繁殖,从而使该病得以暴发 。
②水质与底质不良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与反复 。
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为淡水养殖环境下自然存在的菌群 。养殖水体有机质(残饵、粪便等)过多,以及底泥过深,这为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提供了增殖的物质基?。彼碌然肪程跫室耸本突岽罅吭鲋?,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致病菌感染养殖鱼类的机率 。如从嗜水气单胞菌为原发感染的角度看,水质不良会直接导致其大量增殖,从而使养殖鱼类感染而致病 。大量的事实表明 , 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的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态氮检测结果均过高 。
③拉网(如捕热水鱼)、转运等引发鱼类损伤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 。
机械损伤的致病机理大致上与寄生虫寄生差不多,主要是为致病菌提供入侵门户 。
④管理不善如施肥不当、投喂霉变饲料、加换水等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 。
过量施用氮肥或只施有机肥等不当施肥,会引发养殖水体氮循环障碍或养殖水体底层缺氧,从而使致病菌增殖而感染鱼类;投喂霉变饲料不仅对养殖鱼类有毒,更会使养殖鱼类肠道菌群改变 , 从而使养殖鱼类的抗病力下降而增加致病菌的感染机率;不当的加水、换水及大水面的泄洪都会使养殖鱼类产生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其抗病力而增加致病菌的感染机率 。
⑤气候突变或频繁变化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 。
气候的突变或频繁变化不仅会导致养殖鱼类的经常性应激,也会使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种群发生变化而引发不良水质 , 从而使养殖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发生 。
图1、白鲢体表出血
三、主要症状
鲢、鳙鱼的主要症状以体表出血、充血为特征(图1),尤其是在体表两侧、头部(图2)、鳃盖(图3)、下颌(图4)、口腔(图5)、鳍基、尾柄、眼眶等部位出现,有的还可见突眼和鳃丝贫血;内脏也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充血 , 有的肠道肿胀、充气 。有时也表现为无症状的特点(通常为嗜水气单胞菌的强毒株急性感染所致) 。
图2、花鲢头部充血
四、诊断方法
①同一养殖水体除草鱼外的其它养殖鱼类如白鲢、花鲢、鲫鱼、鳊鱼、鲤鱼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养殖鱼类同时发生死亡,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
②养殖水体中野杂鱼(非养殖鱼类)或螺、蚌因非药物致死而发生提前死亡时,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
③花白鲢无症状的死亡,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
④夏季高温时期天气突变引起的花白鲢的死亡 。
图3、花鲢鳃盖与下颌部充血
五、流行情况
该病从鱼种到成鱼都可患病,流行季节长,从2月到11月 , 水温9~30℃之间流行,以28℃左右最为严重 。
图4、下颌与鳃盖充血 。图5、口腔充血
六、防治方法
防治该病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杀虫药物,根据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杀菌药物或水质改良剂,特别情况下可使用粉状料拌饵投喂的方法 。
1、减少应激
花白鲢本身对外界的刺激,如拉网、搬鱼、水变、用药刺激、加水等,均有较大的应激反应,容易造成体质下降,继而感染发?。?在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 。因而 , 在养殖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刺激(如不能一次加水过量、不用刺激性大的药物等),减少应激,必要时泼洒抗应激的药物,如拉网或搬鱼前后,拉网前,泼洒“激活”,做好抗应激工作;拉网后,及时泼洒“永乐碘”等刺激性极小的消毒剂防继发感染,可有效防控因拉网或搬鱼而引发的“出血病” 。
2、调水稳水
夏季持续高温晴天 , 代谢加快,水体中老化死亡的藻类(及藻毒素)、粪便、残饵等容易大量累积,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增加 , 极易引起水产动物发病 。较为常见的,在老化死亡藻类较多(下风处“幔子”越来越多)、倒藻水变后的池塘,花白鲢更易发“出血病” 。水体稳定性差的,易反复发作,病程显著拉长 。
3、防气泡病诱发和加重死亡
花白鲢为中上层鱼类,绝大多数时间在水体的中上层游动、滤食,而一般情况下,水体的中上层更易发生气泡病 。这一点,在水花、寸片阶段影响显著,常直接造成大量死亡 。而在成鱼养殖中,直接造成死亡的案例并不多见,常见于慢性发病 。多见于春季 , 尤其春季天气多变的年景,病程往往较长 。
4、控制其它人为因素
1、经常杀虫杀菌 。如有些养殖区域,每年开春后频繁杀虫杀菌 , 常造成花白鲢发病死亡,且长势偏慢 。
2、防治花白鲢“出血病”的误区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泼洒杀菌药物,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一种药品效果不明显 , 再换另一种 。这样做,反而加大了刺激,加重了病情 。
3、不重视高温期肥水产品的选择 。继续使用磷肥、复合肥、大包肥等刺激性较大的肥料 , 施肥后直接诱发“出血病” 。
七、药物使用的方法
用药顺序为先全池泼洒杀虫药,然后再泼洒杀菌药 , 在使用杀虫、杀菌药的同时口服药物,治愈后再使用水质改良剂调水 。
特别提示:
①用药期间最好是连续三天晴好天气;
②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期间严禁施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粪肥及氮肥),严禁对池水进行大排大灌;
③数次用药未治愈或死亡量过大或水质过肥时应首先使用解毒剂等改良水质后再行用药;
④治疗因环境突变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时,不得使用杀虫、杀菌药物 , 可使用氧化类或非氧化类及微生态制剂、磷肥等改良与调节水质;
⑤预防拉网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时,可在拉网前、后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 。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渔人刘文俊 。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你真正了解鱼泡吗?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鱼群在水体活动必然会张开嘴巴进食,而这一动作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而冒出水面,形成一种粘性的气泡 。
而这些气泡就是我们所谓的鱼星,也就是鱼泡 , 而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情况下 , 我们就可以判断出鱼的大小以及种类,学会识别鱼星是对钓鱼极其有帮助的 。
鱼类呼吸并不是通过鼻子和肺(鲸鱼例外),而是通过口腔不停的吸水,当水流经过鳃孔排除时,由鱼鳃中的细毛血管鱼溶在水中的氧气进行碳和氧的交换而进行的 。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常见的鱼种都是什么样的鱼泡:
1.鲫鱼:
泡稍微有点不均匀,有大有小 , 但有一个重要特点:通常以单泡或双泡存在 , 也就是每次会吐出一个大一个小的泡,一般不会一连串的吐出;
2.鲤鱼:
鲤鱼一般就是七八个小的如同黄豆大小一样的,大的有小葡萄那么大,而且泡的大小也比较的均匀,就像水烧开了的时候的碎泡 。
3.草鱼:
通常是单个或者双个甚至有时也有5、6个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并拢在一起上浮 , 气泡的大小如同枣子那么大 , 不会成串的 。
4.青鱼:
泡泡密而且小,就像小珍珠一样的,数量比较多 , 同时比较碎 。
5.扁鱼:
气泡比较的?。?范围也比较的?。锹叫纳细?nbsp;, 比较分散的不够集中 。
6.鲮鱼:
泡泡小而且密,不会成串 , 多数是一小片的杂乱无章的浮出 。
目前个人相对了解的鱼泡(鱼星),就这几种啦 , 其他不太了解的就不介绍了哈,以免误导钓友 。
讲的不够谨慎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点和包含,希望对您有帮助 。
如果您还了解其他鱼种的鱼泡 ,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编很乐意学习,感谢!
鱼拖白便怎么治?典型的肠炎,停食,升温32度 , 大氧,放到一个小缸里治?。挥刑跫幕按蟾妆冉戏岩?。1、用鱼市买的特灭菌+百必除大概25一瓶(不同地区各有差异)60的缸各两勺够了,药瓶里自带小勺,2、这个程度的鱼2天一换水就可以了,治病的初期整缸换水是必要的,之后2天换2/5,为了减少细菌,正好把原来养鱼的缸用高锰酸钾泡泡,高锰酸钾鱼市也有,2块钱一瓶大概 。
3、观察,看鱼一直拉白便就说明正常,如果下药后2天都不拉继续加大药量,正常的治疗阶段至少一天拉一次 , 知道肚子拉瘪进去4、一周左右的时候如果肚子瘪了,也不拉白便了可以观察3天,慢慢把水质改变过来,换水的时候就不要下药了 。
5、如果好转以后又反复我建议你把鱼干紧卖了或者继续治?。呕卦字换崛貌∏楦现?nbsp;, 其实治疗肠炎是很平常的病,珍珠系的罗汉肠道非常容易感染,而且还喜欢新水,所以既要保证勤换水又要记得换水后2天才可以喂食,所以需要你缸子里有足够的益菌存在,建议过滤槽里多方点珊瑚砂和玻璃环,定期清理 。这样才能让你更加高枕无忧6、冰鲜的东西一定要化开后达到常温才可以投喂 7、如果觉得我说的药贵可以用甲硝锉和呋喃错同代替,药店有很便宜 , 一共不超过5块钱
太阳出来草鱼浮在水面头朝塘边扎堆?成群的草鱼 。同年的草鱼在太阳下面游来游去非常壮观 。
养鱼池老绿水怎样处理?1.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 , 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商,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 。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侮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编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 。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投喂量可增加到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3%,6-9月,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喂量可稳定在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4% 。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喂量亦相应减少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 投喂管理一定要坚持按“四定”的原则进行 。
2.浏透明度确定施肥童 。池塘养鱼最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 。透明度过低,说明水中肥料过多.光照能力降低,溶氧减少,这时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此时应减少施肥量或立即停止施肥 。如水体透明度过高,说明水中肥料缺乏,浮游生物过少 , 塘中缝1 M等肥水鱼类因缺饵而生长缓慢 , 抗病力减弱 , 这时要多施一些肥料 , 一般每5一7天施l次 , 每次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80千克或化肥2-4千克 。在施肥过程中 , 一定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交替施用,而且有机肥需经过发酵腐熟,化肥需氮、磷、钾搭配施.
3.测pH值确定如何调节酸碱度 。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 , 但鱼塘常因有机质存量大,水质常呈酸性,因此,鱼塘水体要经常进行检测 , 并及时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常年养鱼,水深1米时每亩用生石灰20-25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每半月1次(经测试后再施) 。这样,能使鱼类处在最佳的生长水域环境中 。必须注意:当pH值高于8.5时即木利于鱼类生长,pH值高于10或低于4.5时 , 就会引起鱼类死亡 。
【草鱼气泡病用什么药】4.测水中落解氧确定投饵蚤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水中含氧量多少对鱼类的摄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鱼类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而,适宜的溶氧指标不能以鱼类是否浮头为标准,而应以保证鱼类食欲旺盛等正常生理需要为度 。虽然鱼池中过饱和氧对鱼类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在饱和度很高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主要是鱼苗阶段),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和泛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