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花吃什么最好( 二 )


前期培育:鳅苗孵化出2—3天后,就进入鳅苗培育阶段 。因鳅苗孵化出后2-3天卵黄被吸收,此时是鳅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变的关键,必须开口摄食 。培育池的水为黄绿色,以有机肥作基肥,追肥为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并结合泼洒豆浆 , 培育浮游生物 , 提供适口饵料 。原则是少量多次,水深控制30—40cm,透明度20cm左右 。每10万尾鳅苗用0.5kg黄豆磨成20kg豆浆,每天早晚各泼洒一次,实际中可以加少量的蛋黄,牛奶,促进快速发育(制浆时将黄豆泡致两瓣间隙胀满 , 轻捏散瓣为度 。一般水温24-30°C浸泡6-7小时即可,此时黄豆出浆多,豆浆质量好,水中悬浮时间长,利用率高 。磨浆时水和黄豆一起加,一次成浆,不再兑水 , 否则易沉淀 。1kg黄豆可制成18-20kg的豆浆 。磨好后,要立即投喂 。沿池边四周均匀泼洒 , 泼得细如雾,匀如雨 。投喂原则:前期次数平均数,中期稍高于平均数,后期略低于平均数) 。此阶段约15—20天,鳅苗前两个月主要摄食轮虫和枝角类,随时间逐渐加大投喂量(下池后,可以由每日每亩黄豆3kg增至5kg),为延长豆浆颗粒在水中的滞留时间,豆浆要磨细洒均 。我们2012 年6月14日从华容县田家湖渔场购进鳅苗水花30万,分别投放到两个池中 。经过21天的饲养,到7月5日 , 通过拉网检查发现鳅苗基本都达到了2cm.
后期培育:当规格达到2cm后,进行筛选分池 。密度为100-150尾/m2,加深水位至50cm , 可投喂人工配制的饲料如糠饼 , 菜饼 , 麦麸及菜叶等 , 并添加适量微量元素 。定时上下午各一次,定点投喂 。日投喂量为鳅的体重5%—10% , 以2—4小时吃完为度,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温25—27°C摄食特别旺盛 。当气温超过30°C或低于12°C , 应少投或停喂 。每天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有无浮头现象,有无病害发生等,每3天换水一次,气温30°C上应加盖遮阳网(防止夏眠),通过25—30天的培育,当全长达5—8cm时就可转为成鳅养殖阶段 。
但是过一段时间有小鱼了?鱼是怎么产生的,池塘里没有放鱼,但是过一段时间有小鱼了?
本人农村人,生长在一鱼米之乡,从小就认识鱼,也喜欢吃鱼,还会多种捕鱼手段 。所以,提起鱼,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
我们当地有一句俗话:“有水的地方就有鱼” , 通过我切身验证,这句话基本上是正确的 。
喜欢捕鱼摸虾的我 , 当地随便一条小水沟,下去摸摸,都能摸到鱼 。
水稻田排水时 , 最后一角水 , 里面有很多小鱼 。
一场暴雨,引起塘水溢流 , 凡是走过水的田沟,发现有一洼水残留,那水里肯定有鱼 。
更奇怪的是,因取土需要 , 凭空挖出一面土坑,下雨后积水 , 天长日久 , 水越积越多,土坑成了水坑,正如题主所说,没有人养鱼,结果里面有好多鱼 。
目前正是钓鱼的好时节,我偏爱野钓,农村水塘因为庄稼灌溉需要,一年见底多次,甚至塘底都干出裂缝,经过半秋到一冬天的蓄水 , 来年春季钓鱼,半斤的大鲫鱼比比皆是 。
那么没有养鱼,为什么水塘里会有鱼,细想一下,其实并不难理解,原因分析如下:
一、有些水塘干底了,甚至开裂了,但是鱼卵却不俱干旱 , 落在裂缝里,水草根下,沟坎下,黄鳝洞 , 龙虾洞,都可以藏鱼卵,鱼卵可存活几年 。待到有水了 , 鱼卵自然就繁育了,当然就有鱼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