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不吃食什么原因( 二 )


3、螃蟹蟹黄苦或是养螃蟹时用了药物
螃蟹、泥鳅、鳝鱼等养殖时使用药物是目前水产养殖业内的公开秘密,鳝鱼、泥鳅等生存能力比较前,主要使用生长激素和少量抗生素即可 , 而螃蟹受水质影响比较大 , 还需要使用其他的药物来控制其生长周期和死亡率,如果这些药物没有排干净就被送到了餐桌上,螃蟹自然带有苦味 。
扩展资料
螃蟹蟹黄怎么避免发苦
1、购买正规养殖的螃蟹
选购正规养殖户养殖的螃蟹,最好是能自己看见养殖基地的那种,养殖基地在湖水中,水质有保证,这种螃蟹正常烹饪是不会带苦味的 。
2、尽量多净养几天
买回来的螃蟹不知道是不是正规养殖基地养殖的,这种螃蟹最好是放在家里用清水多养几天,期间注意勤换水 , 等螃蟹将体内的有害物质全排出后再食用,也不会有苦味 。
参考资料
为什么孕妇不能吃螃蟹?螃蟹,富含优质蛋白质 , 蟹肉较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 , 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 , 对术后、病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维生素A、E和B族较高,特别是蟹黄中富含维生素A , 有益于视力及皮肤健康 。、
众所周知,作为水产品,螃蟹的营养价值来源于高蛋白,这蛋白有多高呢?营养师景茜表示,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 。如果大量摄入蟹肉,对消化道里的蛋白酶的需求就会增大 。“有些人平时蛋白质摄入量少,而突然有这么大量的蛋白质摄入,给蛋白酶的工作增加了负担,对消化系统来说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
当然,蟹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 如钙、镁、锌、硒等元素,适量食用对人体都有好处 。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B也值得称道 , 虽然比不上新鲜蔬菜水果的含量 , 但比鸡蛋多很多,达到它的1.5-2倍,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蟹黄中,白色蟹肉中含量普遍较低 。
虽然螃蟹味美且营养丰富,但“高胆固醇”的称号一直让人们在吃时心存顾虑 。据资料显示,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 。不过按照我国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螃蟹中,胆固醇的平均含量为267毫克,也就是一只2两蟹的胆固醇含量为267毫克 。这些胆固醇主要存在于蟹黄中,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在食用螃蟹时都不会放弃美味的蟹黄 。
蟹富含矿物元素钙、镁以及锌、硒、铜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由于螃蟹高胆固醇、高嘌呤,痛风患者食用时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 。死蟹不能吃,会带有大量细菌和毒素 。
对于孕妇而言,不能随便乱吃富含矿物质成分的食物,不吃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问题里提到孕妇吃蟹导致先兆流产,其实很多原因就因为这个 。
一、脾虚胃寒按照中医的说法,大闸蟹属于寒凉性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寒气,食用过多时容易引起脾胃虚寒,胃肠的消化功能下降 , 还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之症;而经期的女性更是有可能导致宫寒、痛经加重 。
二、过敏大闸蟹属于过敏性质,过敏体质的人不能吃;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也不能吃大闸蟹,有引起过敏的可能,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吃大闸蟹引起的过敏最为多见,有的腹泻、腹痛、呕吐 ,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身过敏症状 。
三、心脑血管疾病大闸蟹最美味部分就是蟹黄和蟹膏,但它们胆固醇的含量极高,每100g蟹膏中含有466mg的胆固醇,是典型的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过多对心脑血管的负荷太大,有引发高血脂症、高血压、脑血栓等病的风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