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用药有什么意思

鱼塘用药有什么意思 , 放什么药可以将鱼塘里的鱼死亡?放什么药可以将鱼塘里的鱼死亡?这样的问题,建议你问度娘,自己想办法网上搜,别发到悟空问答里来咨询 。不过,我相信百度里也没有人告诉你 , 因为教唆犯罪也是犯罪,没人会傻到那种程度 。
你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我抱着一点善念来理解 , 就是你馋鱼了,捕鱼钓鱼无术,想来个捷径,下点药,药死一片鱼,自己捡回家改善生活 。但是我告诉你,药死的鱼吃不得,因为鱼的体内肯定会残留毒药 , 你别为了解馋搭上小命 。何况,这鱼塘不是河沟,鱼塘里的鱼都是养殖的 , 非野生的,也就是都是有主的,如果你家养鱼,别人来偷你的鱼,你会怎么想呢?所以,将心比心 , 为人要厚道,馋鱼了 , 自己去买条,实在没钱,找养鱼的人要一条 , 别干些偷偷摸摸的事情,让人瞧不起!农村都是老街旧邻的,别为这点事坏了自己的名声 。
其实,在农村给人家鱼塘下药的事情不少,但多半不是馋鱼吃了 , 而是其他原因 。一是看人家养鱼发财自己眼红,嫉妒生恨,痛下狠手:二是两家有矛盾,为了报复,暗地里下手 , 毁人财产 。不管是哪种原因,这都是破坏财产,损失较少的,可以对你进行治安拘留 。损失数额较大 , 那好,构成犯罪,依法判刑,又打又罚,还要罚款 , 得不偿失!这样不仅丢了人,而且赔了夫人又折兵,大狱里的蹲两年 , 出来后受人唾弃!别以为你干的神不知鬼不觉 , 要知暗室亏心,神目若电;要知道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现在到处是监控 , 公安的科技投入非常多,破个案子很容易,若要人不知 , 除非己莫为!
【鱼塘用药有什么意思】所以,遇到事情要冷静,有矛盾可以调解,不能结死仇结世仇,更不能为了报仇挺而走险 。话又说回来 , 鱼也有生命,人家主人得罪了你,这鱼和你无怨无仇的,你一下子杀死这么多生命,这可是损德折福的事情 。有本事 , 明着来,背后下黑手,非君子所为 。所以,建议你冷静思考,依法行事 , 广结善缘,勿积私仇 。
强氯精可拌饲料喂鱼吗?可以的,强氯精,又名三氯异氯尿酸,可用于水稻消毒浸种及防鱼病 。使用方法是:
一、根据池塘的水深度和面积用药 池塘超过一亩,水
1.0~1.2米,亩用强氯精22~24包(每包5克),水深低于
1.0米的池塘亩用14~17包 。一般兑水450~550市斤 , 自池均匀泼洒,每天3次 。高温季节,或鱼池塘鱼病高峰期,每天泼洒5~7次(每亩)适当增加了3~5包药量,连续两天 。鱼池塘低于1亩的,用药量减为四分之一即可 。以上用药量均是日用药量 。隔15天后,再按上述方法泼洒一次 。
二、池塘消毒在未投放鱼苗之前,将水放干 , 曝晒3~6天后,用强氯精9~11包 , 兑水100公斤左右 , 全池泼洒,第二天即可灌水投放鱼苗 。
三、鱼池塘食场消毒 若鱼池塘鱼的密度大,食场范围广 , 可先用0.4~0.6ppm的强氯精全面泼洒,也可按每5公斤鱼用强氯精35~40克拌草或饲料搅匀喂鱼 。但用药不能过多 。
鱼塘大换水要杀虫吗?需要杀虫
鱼塘换水应注意的事项:
1、每次换水量不要超过全池水量的1/3;
2、换水时要考虑到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应尽可能保持换水后的浮游生物量与换水前基本一致;
3、施肥、用药后两天内不要换水,开启增氧机后也不要换水 , 以免造成浪费;
4、换水时应注意将底层的污水和表层的油膜排出;
5、换水时应注意加入的新水的水温要与池塘水温相一致 。
水产养殖的鱼塘如何改底消毒解毒?水产养殖的鱼塘如何改底、消毒、解毒?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 , 改底、消毒、解毒这三个操作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消毒这一块,不光在放苗之前要对鱼塘进行清塘消毒 , 在养殖过程中还要对养殖水体消毒 。对于放苗之前的鱼塘消毒踏火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的介绍 , 在这就不重述了,主要来看一下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对鱼塘改底、消毒、解毒?在水产养殖中通常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这三都基本上是同时在操作,有时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培菌、培藻的步骤 。我们先一个个来看 。
消毒:在这三者中 , 正常情况下来说是先消毒水体,再做之后的操作,我们用来消毒水体的药物一般以氯制剂为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二氧化氯,因其是一类氧化型药物,遇到水体气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氧 , 所以这种药不仅有杀菌之作用,还有改底的功效 , 如果水质不是很差通常用这一类药物都可以解决消毒和改底的问题 。改底:这种情况一般是水质很差时才会用到 , 对于改底分为化学改底和生物改底,化学改底的药物一般用过硫酸氢钾用的多,这一类也是改底兼杀菌消毒的药物 , 如是用这一类药来改底的话可以先不用对水体消毒,直接用这种药就可以了;而生物改底最常见的药物就是EM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之类的,这种的话不仅可以起到改底的作用还可起到培藻和培菌的作用,因此对于水质很差的水体如是用化学药物来改底的话,在之后最好再用一次这种微生制剂,这样水质才能更稳定 。解毒:对于水体解毒也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 , 其目的就是消除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以减轻其对鱼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是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过多或是蓝、绿藻爆发之后用来解除水中的毒素 。这一操作通常在改底之后用,一般隔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解毒之后再来培藻培菌,这样基本上可让水质趋于稳定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在下药上我们如何去把握住火候?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 , 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 , 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 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现在我就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观赏鱼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技巧 。
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 。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 , 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 ,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 。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
痘疮?。河置馨湍抑撞《局?。[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 , 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 , 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 , 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 。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 , 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 , 甚至死亡 。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 , 危害不大 , 故未引起重视 。[治疗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
出血?。篬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 , 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 。病鱼食欲不振 , 行动迟缓 , 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 。发病季节多在6~9月 , 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 , 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 , 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 , 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 , 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
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 一是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二是水生藻状菌,如鳃霉引起;三是由细菌引起 。[病原体] 鱼害粘球菌 。[症状] 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 , 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痢特灵等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遍洒消毒治疗;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 , 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
细菌性肠炎 [病因] 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 , 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原体] 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 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不进食,粪便白色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 , 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 , 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 , 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方法] 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 。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 , 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
白皮病 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 , 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 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 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 。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 , 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 。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
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为粘球菌一种,与上述烂鳃病病原体球菌的形态很相似 。此菌为好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最适宜pH为7.2左右,pH在6.0~8.5之间都能生长 。[症状] 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 。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 。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 。严重的病鱼 , 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 。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缓慢 , 不断地浮出水面 , 不久即死亡 。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 。此病流行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防治时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漂白粉洒入鱼箱作消毒处理 , 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五至零点七(0.5~0.7ppm)西力生(含2.5%氯化乙基)洒入,效果都很好 。
出血性腐败病 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 为荧光极毛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 , 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 。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 。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且终年可见 , 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 。当鱼体受伤时,致病菌乘机侵入鱼体 , 容易发生此病 。当冬季水温极低时,鱼体皮肤也会因冻伤而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
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 。[病原体] 为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类似的细菌 。[症状] 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 。在鳞片上稍加压力 , 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 , 腹部膨胀等症状 。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 , 2~3天后即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 , 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 。金鱼、锦鲤常患此病 , 每年春季较流行 , 在热带观赏鱼中,攀鲈科、斗鱼科和鳉鱼科等泡沫卵生鱼类常患此病 。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2%的氯化钠溶液与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 , 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 , 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
疖疮病 [病原体] 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病鱼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相似溃疡的脓疮,用手摸之有浮肿感觉 。脓疮里面充满脓汁、血液和大量细菌 。鱼鳍基部充血、鳍条裂开,严重时肠亦充血 。[治疗方法] 可参照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鱼病的治疗方
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 。[病原体] 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的点状亚种,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病鱼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或尾柄部位(极少数在身体前部)、皮肤、肌肉开始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疱状 。随着病情发展,该部位的鳞片脱落 , 肌肉逐渐腐烂 , 形成边缘充血发红、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好象打上一个红色印记,故称之为打印病 。病鱼身体瘦弱,游泳迟钝;发病严重时,可陆续出现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或鱼体受损伤时,常会感染此病 。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 。[治疗方法] 可参照其他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的鱼病的治疗方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