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消毒用什么意思

蟹塘消毒用什么意思,河蟹养殖养蟹池面积多少为好?养蟹成本 80亩池塘共放2.86万只蟹种、成本3.432万元,青虾250千克、成本7000元,鳜鱼1860尾、成本2400元,螺蛳2.8万千克、成本1.9万元,塘租3.76万元,水电等6000元 , 投喂小杂鱼5.15万元,其它饲料6000元 。总计成本16.382万元 , 亩均成本2048元 。养蟹收入 总产河蟹4290千克、产值38.16万元,青虾833.5千克、产值2.5万元,鳜鱼1.8万元,其它3000元,总收入42.76万元 。养蟹效益 利润为26.378万元 , 亩利润3297元 。投入产出比为1∶2.61 。一、水草种植 水草种植品种有:苦草、伊乐藻、黄丝藻、轮叶黑藻、细金鱼藻等,冬季清塘以后移植伊乐藻,集中管理,春季分植到整个池塘中 , 轮叶黑藻在开春刚发芽时移植,其它水草则根据具体情况和生长季节合理栽种,要求总体覆盖率达75%以上 。二、螺蛳投放 投放分二批:第一批在幼蟹进塘后投放150千克/亩,第二批在5~6月投放200千克/亩,这一批是取自石臼湖的仔螺蛳 , 靠近塘口,保证了螺蛳的成活率且防止带入有害生物或有害药物 。三、蟹种投放 投放当地培育的幼蟹,规格为25~30只/千克,亩放358只 , 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选择优质、健康、附肢健全、规格整齐的幼蟹 。打开体盖膏色鲜艳、鳃丝完整有光泽,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 。使用当地高品质的蟹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蟹塘套养 套养青虾、鳜鱼及适量花白鲢是池塘高效经济的补充 。在2月底投放入工繁育的幼虾,每亩3~3.5千克,鳜鱼苗在5月底6月初放齐 , 每亩数量20尾左右,要求体质健壮、腹部饱满、规格5厘米以上 。花白鲢适量,主要是起调节池塘水质作用 。
五、饲料投喂 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动物性饲料以鲜活小杂鱼为主 , 辅以小麦、玉米、豆饼等,小杂鱼一定要新鲜,腐败变质饲料禁止入塘 。
投饵量根据幼蟹生长蜕壳的变化而增加,前期为蟹体重的5% , 逐渐增加到10%,高温季节少喂或不喂动物性饲料 。
投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第二天清晨检查略有残余为吃饱标准,再决定调整饲料的搭配 。六、水质管理 在蟹种投放前要培育池塘水体肥度,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水温增加到20℃左右为止 。
肥度以水中沙虫培育数量较多、颜色鲜亮为准,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青虾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又能促进水草的生长 。
实践证明 , 前期池塘水保持一定的肥度还能预防青苔的生长 。
养殖中后期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高,定期加水或换水,池塘水位根据设置的高温季节最高水位而逐渐升高,期间定期换掉一部分池水 。
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在微生物制剂原液买来后可自己配比培养8~10倍,配比方法为:100千克冷开水+1.5千克红糖+0.7千克食盐+1.0千克黄豆磨成豆浆+微生物制剂原液,这样既可加大用量,彻底改良水质,也大大节省了成本 。七、病害防治 冬季将蟹塘池水排干,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塘底在整个冬天日晒夜冻 。
蟹种投放后在水温达到18℃左右时彻底预防纤毛虫一次 , 使用药物有纤虫净再配合消毒药物 。以后定期利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和水质改良 。
改底后几天可以培菌培藻?2天 。
由于底改通常使用的是比如EM菌这些活性菌,而一般的杀菌剂在消毒杀菌的时候不仅仅会把有害病菌给杀灭掉,还会同时把有益菌给杀灭掉 。所以,很多的时候杀菌和底改是不能够同时进行的 。一般杀菌过后至少两天时间才能够开始使用有益菌进行底改培菌 。
新开蟹塘每亩可放多少苗适宜?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 , 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 , 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 , 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 , 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 , 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 , 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 , 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 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 , 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 , 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 , 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 , 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 , 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 , 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 , 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 , 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
放苗及密度 , 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 , 可以提高成活率 。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 , 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 , 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 , 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 , 水温10摄氏度以下 , 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 , 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
蟹塘用硫酸铜几天可放苗?用了过量的硫酸铜,硫酸亚铁,消毒要一个星期以后才可以放鱼 。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有协同作用,硫酸亚铁本身无杀虫作用 , 但它可促进主药渗入机体 , 增加通透性,提高主药的药效 。所以应用硫酸铜时,应与硫酸亚铁合用 。
硫酸铜为蓝色透明的结晶块或结晶性颗粒或粉末 , 有金属味 , 露置于干燥空气中会缓缓风化,本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
家里做小龙虾壳是硬的?近十年来,说小龙虾已成为美食里的名副其实的网红一点也不过,每每在夏日午夜,排档里吃货们喝着扎啤、暴噬着一盆盆鲜红无比的小龙虾,成就了炎热午夜一道美丽的风景 。
题主描述的龙虾壳软硬的问题,这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话题 。涉及到甲壳类动物的生长习性和成长环境,和饭店或家庭烹饪方法几乎没有啥关系 。专业的讲,壳的软硬关乎壳体中钙质的含量,也关乎小龙虾的生长周期,了解了甲壳的结构与形成就不难理解软硬的问题 。
先普及一下甲壳类动物的生长过程 。
毫无疑问小龙虾属于甲壳类动物,很多人不知道,从幼体到幼虾要经过三次脱壳,每2~4天脱壳一次,脱壳预示着虾的成长 。成虾后每10~15天还得脱壳一次 , 整个小龙虾的生长季节至少要完成10~12次脱壳才能保证完美的生长发育 。当然每脱一次壳,也预示着对钙质的不段吸收,壳体更加坚硬 。
可以说脱壳的过程,就是甲壳类动物生长的过程 。另一网红美食大闸蟹也一样,从大眼幼体到成蟹上市,要完成15~18次脱壳,每次脱壳都显示了重要的成长过程 , 也蕴含蟹农丰收的喜悦 。当然如果受管理、气温、水质(雨季雨水多)的影响,甲壳类动物很可能不脱壳或少脱壳,这预示着生长的缓慢,直接影响蟹农的利益 。
这里不得不说说青虾 。小龙虾中的青虾就是当年虾,是从幼体直接一次长成成虾的 , 只经过一个季节的生养,吸收的钙质还不够多,所以显得壳体较软 。我们通常把红虾称为隔年虾 , 甚至三年虾、多年虾,所以虾钳硕大,外壳黑亮,煮熟后壳体也就更坚硬了 。
以前的回答中曾经交代过,小编从92年就开始接触小龙虾,作为全国第一家加工出口小龙虾企业的技术人员 , 至今对小龙虾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95年曾赴湖北潜江广华做了一年的甲壳素加工出口,原料就是小龙虾外壳,其工艺是强碱高温去脂 , 再强酸浸泡脱钙,最后变成一张洁白透明的薄片,就是成品甲壳素(有兴趣的童靴可以百度下看看是啥东东) 。
扯这么远,无非是想说明要想烹饪后小龙虾壳体变软,只有酸处理,且用酸量巨大,当然饭店不可能这样做的,影响口味不说,酸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 。也许饭店在采购小龙虾原料时比较过细,品质和口感依然就会好一些 。
好这一口,市场里挑选小龙虾是就得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挑选一些活泼凶猛的龙虾 。
健康的龙虾生猛好斗,且肢体完整,肉质紧密又富有弹性,吃起来口感绝佳 。死虾或一息尚存的,按甲壳类的特点说明细菌已侵入,往往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氨气味,这种虾吃不得 。有些无良的商家把死虾去壳变成虾仁出售,会造成中毒 。
2,腹部干净 , 无黑色污垢的虾基本属于稻田或塘口养殖 , 卫生又营养 。腹部藏垢且还难以清理的,大多是臭水沟里野生的虾,细菌超多 。
3,每年阳历五月以后 , 稻田虾才大规模陆续上市,这时候的虾肉质才逐渐丰满 。挑选时尽量选6公分以上的虾,以保证4~6钱的份量(20只左右/斤) , 如果6~8钱的或9钱以上的就更好了,当然价格也美丽!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舌尖需求,一万个家庭有一万种口味,对于我们吃货来说,都是美味,不能辜负 。
您也可拿出自己的手艺来晾晾?。?
【蟹塘消毒用什么意思】田野风666原创回答,喜欢的关注加点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