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改底用什么

水产养殖改底用什么 , 腐殖酸在养殖方面的应用?水产饲料加工生产中应用
水产养殖业由于其特殊的养殖环境,对饲料生产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颗粒密度较小,在水中具有悬浮作用 。但是,满足这个条件,饲料在造粒生产中会造成微粒成份粘合力下降,造成产品运输过程中易粉碎,鱼类或虾对饲料的食用率下降,养殖成本上升 。腐植酸的应用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有很好的吸附粘结作用 。在水中又显示疏松的结构 。目前,俄罗斯水产饲料加工生产行业对腐植酸的应用较好,技术较为先进 。我国饲料加工技术还比较粗犷,特别是海水微粒饲料生产技术研究刚刚起步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水微粒饲料加工及配方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相信这一技术的成功,将会更好促进水产养殖的发展 。
植酸在水产饵料中的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①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饲料转化率提高10%左右;②生长速度加快 。如在斑节对虾养殖中,缩短养殖时间近四分之一;③有药物增效的作用 。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BFA,鱼虾类发病死亡率大大降低,同时抗应激能力也较显著;④具有改善肉质的作用 。
2、水产养殖应用情况:
腐植酸在水产饵料中的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①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饲料转化率提高10%左右;②生长速度加快 。如在斑节对虾养殖中,缩短养殖时间近四分之一;③有药物增效的作用 。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BFA,鱼虾类发病死亡率大大降低,同时抗应激能力也较显著;④具有改善肉质的作用 。
3、水产养殖水质的调理和净化及底改作用
目前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和底改的方法主要有:①用沸石粉及其它聚合铁或铝盐吸附沉淀法 。由于沸石粉含有大量微孔,可以吸附水中的氨态氮、H2S,以及其它重金属,使其沉于底部,减少在水塘水体中的分布 。使用无机聚合物是利用其产生的氢氧化物胶体吸附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淀于塘底,达到提高透明度作用 。②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是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和底改的新途径 。如光合细菌能充分利用水体中有害物质,以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作为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成分 。使用光合细菌,水中氨氮去除率达66%,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达94%以上,生物耗氧量(BOD)去除率达98%以上 。腐植酸类物质能用于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净化和底改是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 。腐植酸具有胶体的性质,在水溶液中显示疏松的结构,再加上其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因此,其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吸附、络合,鳌合能力 。根据Flaiy等人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腐植酸在水中最小分散颗粒为6~10nm,这样腐植酸颗粒和连同其吸附的其它微粒就会凝聚起来,产生絮状沉淀,从而起到净化水体悬浮有机质的作用,以提高水质透明度 。
虾塘裸藻怎么处理?背景:进入7月中旬后,我们的养殖户开始反应池塘水质过肥,每天的下午四五点钟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一层油膜,轻轻用手拨开后发现下面又是一片清瘦水 。很多时候我们技术员或者养殖户认为这是一种老化水,需要用硫酸铜、强氯精、漂白粉进行杀藻处理 。然而 , 很多时候,未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是不是我们的方案有问题?还是一种新型的变异藻种?久而久之,我们自己搞的没有信心;一到这种池塘边显得计无可施、略显无力 。在2011年7月遇到过这种水质,由于知识的匮乏,我所能做的就是试着将这种水质掰过来积累一下水质经验 。处理经过如下:第一步,用户反映水质发绿,这种水质到了凌晨一两点后,鱼容易产生浮头足见晚上它的耗氧量是比较大的;处理使用海联科201 (a.增氧解决鱼的浮头b.同时通过絮凝作用将这些藻类沉降一部分c.解毒);第二步,使用海联科102,通过光合菌种控制池塘的肥效;第三步 , 建议使用漂白粉或者硫酸铜杀藻处理;第四步,以上三种均无效时采取换水处理 。也许大家听到这种水质很传奇,处理一次足以让人长见识 。图片如下:
使用海联科201、102后的效果
大家是否见识到这种水质?是否认识这种水华?也许,大家对蓝藻、甲藻这两种水华见识较多,尤其对裸藻水华认识不足而误以认为这是一种藻类老化的结果 。像我一样使用过前三部的处理水质而无果后的同事是不是感到很无助 。今年的7月当我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后,深受很多同事会举措无力时 , 我想我们来一起探讨对裸藻水华的一个认识 。据发生池塘的表象a.池塘面积小、周围环境被树林包围的静水塘;b.富含有机质、池塘几年不清淤的小水体;c.池塘长期不调水,老化的水体 。d.该水质不易被杀死 。f.发生裸藻池塘的鱼易泛塘e.裸藻水易倒藻 , 产生毒素,鱼吃食不欢 。
使用漂白粉+硫酸铜后的效果
据大量走访调查裸藻水的池塘一般都会呈现“早清晚绿”的特点,我们都会认为这种水质完全符合“好水”标准 。以“色”定性理论,很难在水产上解释的通好水的标准 。“裸藻难消化 , 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的期刊报道也有不少,然而很多人的疏忽导致了池塘裸藻的疯狂生长 。一般发生水华池塘的水质都是藻类单一,裸藻水华的发生亦是如此 。虽然裸藻水华的初期对鱼虾的生长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当裸藻大量繁殖迅速铺盖整个水面时,不但会封闭水体,影响空气的溶入,而且分解为有机质大量耗氧,致使水下溶解氧很低、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致病细菌大量繁殖、鱼虾体质极度虚弱,长期发展下去,鱼虾类会发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鱼患病在所难免 。
池塘大概换了四五成水的效果
了解裸藻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也许大家着急想了解一下解决办法 。裸藻发生的前期比较容易处理,建议多抽一下新水或者使用硫酸铜、强氯精、漂白粉等强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处理或者补充其他藻类(硅藻)的生物肥 。裸藻发展到中后期时,这种水质不易处理 。为什么中后期的裸藻水使用硫酸铜或者漂白粉、强氯精效果不明显呢?看看这个试验,也许你就会懂得原因 。“据李学军等试验: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小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d',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 。这说明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 。另外,裸藻属鞭毛藻类,活动速度较快,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 , 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和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这也是药效不明显的原因 。”
处理裸藻在市场上通常采取的方法:
(1)人工捕捞
利用裸藻“早清晚绿”的特性在下午五六点时,自制一个密布网网兜将一部分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捞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裸藻的数量 。
(2)采取换水处理
在注入新鲜活水之前,先将池塘水质放出池塘容量的40%左右,利用裸藻的习性,建议决堤放上层水为好或者采取对角注水、放水的方式 。减少池塘裸藻的单位水体的数量进而到达遏制裸藻的生长 。
(3)改变裸藻在水中生存的环境
利用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的生长 。裸藻水体的pH一般都偏高,建议采取弱酸中和处理 。
过硫酸氢钾在水产养殖中作用时间?过硫酸氢钾是一种消毒杀菌产品,在水产养殖中能起到净水改底的作用 。至于作用时间,我们可以从培菌的角度看 。
由于市面上过硫酸氢钾产品很多,质量参差不齐,这里说的是真品好配方的过硫酸氢钾产品 。
一般使用过硫酸氢钾产品后,正常3~4小时就可以开始培菌,也就是说过硫酸氢钾在水产养殖中作用时间是3~4小时 。
当然了,这样说有点片面 。比如有些养殖户前期使用了氯制剂、过磷盐等产品 , 二次残留被激活后会较长时间存留,所以一般12小时后再培菌效果会更好 。
稳妥起见,可以将过硫酸氢钾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时间视为12小时 。
以前回答仅供参考 。
为什么会出现水发黑的现象?虾田改底之后,为什么会出现水发黑的现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虾田改底要么增施含丰富的有机质 , 要么深翻虾田土层,要么撒洒改底药剂 。这些方法,都会产生大量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不溶有机质等物质和盐类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中,有些是带色素 , 有些是成碎片悬浮物,使水体带有颜色,而成黑色浑水 。
当给虾田铺施有机肥养水时,有机肥中有许多的稻草、麦秸秆等等农作物和杂草腐烂后释放出的生物碱、有机酸、腐植质等等物质,使水体颜色变深变黑,只有不引起氨态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不引起恶性藻类大量繁殖滋生,水体黑色颜色对小龙虾是没有危害的 。若是水质开始发臭 , 就说明水质开始恶质 , 要视水质情况变化,可以排放部分污水,灌注新鲜水体,缓解水质恶化 , 注意时刻关注水质变化 。
当深翻虾田或水稻插秧时,虾田泥土里的水草、水稻根系腐烂后以及人工施入的有机肥,能溶解于水或以微小颗粒状悬浮物,使水体颜色变黑 。在通常情况下,只要水体内所含有害物质浓度没有超标,对小龙虾没有危害,也不会造成恶性藻类物质大量爆发 , 也没有去处理水体的必要 。只有当水体开始恶化时,可以采取排污纳新的方法 , 灌注新水 , 调节水质 。还可使用生石灰,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 。
当虾田使用改底药剂后,水质变黑,一定要即时对污水进行排放,更换新水 。因为改底药剂在虾田泥土里与一些盐类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生化作用,产生含氯、含有机磷等等对小龙虾有毒害作用 。因此,一般养殖户,是不会使用改底药剂去改变小龙虾的生长发育环境 , 会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 。
总之,虾田改底 , 水质变黑,程度厉害,可以通过排放旧水 , 更换新鲜水,使用生石灰,控制水质继续恶化 。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用什么抑制弧菌比较好?水产养殖中用什么抑制弧菌比较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细菌性疾病——弧菌感染,已在世界范围内对渔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
弧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极生鞭毛、能运动、无芽胞的短杆状弯曲成弧形的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弧菌科弧菌属 。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体中分布居多 。
弧菌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头号杀手,危害极大 , 但并非不可控制 。
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弧菌可引起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等经济动物的流行性和暴发性死亡 , 主要包括副溶血弧菌、灿烂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等 。弧菌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且该病还会导致野生海水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死亡,进而威胁海洋自然生物资源 。
要想抑制弧菌,首先就要知道弧菌是怎么致病的 。
一、弧菌是怎么致病的?
a) 黏附是弧菌感染的第一步,它对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并有效发挥毒素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弧菌黏附素的受体尚不十分清楚 。但是当对虾体表因为寄生虫寄生导致对虾体表受伤、或者水质不好导致对虾体表粘滑保护膜消失,弧菌感染的几率就提高了 。
b) 弧菌侵袭到对虾体内 。黏附后的弧菌 , 其荚膜、外膜蛋白在黏附处作用,强化黏附,并大量增值 。同时,引起黏附处溃疡等感染部位损伤,细菌得以侵入体内 。
c) 弧菌在对虾体内增殖,其增殖速度是致病的关键 。快速增殖,则不容易被体内免疫机制清除 , 得以在寄主体内生存 。其增殖、代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如溶血毒素、肠毒素等)有害物质 。
二、 弧菌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生产中,大家都会监测弧菌数量 。一般我们采取一周一次监测方法 , 并做好记录 。现在,有一些建议的“弧菌监测培养基”,建议养殖场使用 。
b) 池塘水弧菌超标,一般是池塘里的水环境决定的,尤其可能是池塘的水有机物污染明显多了,这种池塘往往是BOD高于COD很多,总碳(TOC)也相对比较高 。
【水产养殖改底用什么】c) 当一个池塘弧菌总是超标,就需要注意:
i. 是否在养殖过程中喜欢拼命放过糖蜜或者含糖蜜的液体菌?为池塘水体加糖蜜,也会加快弧菌的生长繁殖!
ii. 是否有大量死藻沉淀?
iii. 外水源是否有许多溶解在水中的脏东西?有时候外水源看上去好像非常透明干净,其实过不了多久搞不好会成为豆腐花 。
进水几天后,水面就漂浮棉絮状物质 。
几天后,棉絮状物质沉底 。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 。
d) 出现消毒后弧菌有很快再升高的现象,不一定马上考虑:这个消毒药有问题 。也可能和池塘条件有关系,可能是池塘水体有机物污染明显高了 。面对这种情况 , 降低池塘有机物含量的迫切性,应该比单纯的消毒更加重要 。
三、建议弧菌疾病的预防措施重点是:
1、调整好水质环境 , 提高对虾活力,降低感染几率 。
2、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减少寄生虫感染几率 。
3、补充有益微生物,建立水体中有益菌优势菌群,将弧菌数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以下 。这需要同时监测水体总菌数和弧菌数两个指标 。
四、弧菌疾病怎么治疗?
对虾弧菌病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那么难处理 。关键是明确处理原则和选对处理方法 。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弧菌
1、哈维氏弧菌:也就是发光的海洋弧菌,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就是哈维氏弧菌 。
2、溶藻弧菌:就是常说的黄弧菌,是一种嗜盐嗜温兼厌氧性海生弧菌,多发生在夏季,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 , 是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条件致病菌 。
3、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也就是水产上说的绿弧菌 。其在含2%—4%的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比较适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37℃,酸碱度为7.4—8 。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所以淡水很少看到这个疾病 。
处理原则 :
1、 阻断弧菌的传播途径
a) 有些朋友喜欢消毒处理 。弧菌对目前水产市场上的常见的消毒药都非常敏感 , 不需要找什么高大上的产品 。二氧化氯、碘等都对杀灭弧菌效果就非常好 。许多研究表明: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有非常强的杀灭作用 。
b) 实际操作的关键是:降低池塘有机物后再消毒,会事半功倍 。
c)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后,应立即补充有益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或EM复合菌等),使有益菌群优势恢复 。
2、控制/治疗
a) 有些人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本人不推荐 。因为,我们发现,使用抗生素后,虾的生长有“受阻”的趋势 。
b) 建议使用蛭弧菌噬菌体 。噬菌体目前市面上也很多 , 五花八门 。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含量高、效果好的产品 。这种产品筛?。?是要“交学费”的 , 没有多次的对比 , 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塘口的产品 。
c) 控制弧菌 , 尽量采用“菌相 + 藻相 + 噬菌体”的生物控制方案 , 不到非用不可 , 尽量减少消杀类产品的应用 。选择好的微生物制剂很关键 。大量的研究及使用经验表明 , 噬菌蛭弧菌具有水质改良、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菌感染三重功效 。
3、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盲目消毒是造成南美白对虾弧菌爆发的一大诱 。
a) 盲目的消毒 , 破坏了池塘菌群的平衡,打破了水体藻菌平衡,导致弧菌的繁殖速度快,消毒实际上是为弧菌提供了良好的快速生长机会 。
b) 实践中 , 经常会遇到到,使用消毒剂,消毒后第三天,弧菌爆发,对虾发病的状况 。
c) 在必须消毒时,消毒后应从藻相及菌相方面进行双向补充调整 。
4、如果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你用的消毒药和抗菌素到底对弧菌有没有效果,都可以通过自己做抑菌环来验证 , 不要完全相信水产市场上的套路 。因为,经药敏试验,各地的弧菌的抗药性都不同,差异很大,建议测试后对症下药 。
以上个人浅见,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