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什么时候放虾苗

秋季什么时候放虾苗,9月份有龙虾苗吗?有,龙虾一年四季都有虾苗产出,自然环境下,冬天是没有虾苗和成虾的,因为低温天气小龙虾不会出来活动 。但是目前大鹏养殖小龙虾的技术已经成熟 。只是还没有广泛普及 。所以人工养殖小龙虾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有虾 。如果你是想投放虾苗的话,还是建议买春苗和秋苗划算,春苗价格比较贵,但是出成虾上市的时间早,四月投放,五月正好上市 。
今年的小龙虾苗能卖出去吗?今年的小龙虾苗能卖出去吗?去年亏得一塌糊涂,今年能回本吗?
很高兴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个近百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分析这个问题 。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回答今年的虾苗可以卖出去,去年虽然有亏损也有赚钱的 , 今年只要分析好去年的得失成败 , 抓住市场的需求痛点也还是有机会赚钱的 。
但是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养虾人也要随行就市,根据市场的需求点,来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养殖方法 。不能还像前几年的靠天吃饭,俗话“望天收” , 池子一挖,虾苗一放就不管了,坐等收成 。这在产品前期‘供不应求’的时候可以,发展到今年市场已经饱和,甚至到了‘供大于求’ 。市场化经济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 , 农业也在不断的融入市场经济中 , 那么我们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 。根据一些数据,2018年全国龙虾养殖面积是1600万亩左右 , 2019年是2000万亩,在这样疯狂的扩张下,市场增长的红利基本释放完了 。2020年后我们进入小龙虾养殖后时代,市场马上面临产能过剩,我们能做什么呢?
个人建议: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品质升级 。比如 , 过去都是中小规格小龙虾为主,未来要以中大规格小龙虾为主;走出过去以稻虾、苗虾为主,变为精养,多种套养相结合,把现在的集中五六月上市 , 拉长到全年上市,错过价格低谷期,疾病高发期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具体操作需要更细的一些工作要做,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再交流 。
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 , 秋季对虾养殖如何管理?
从致病原因来说,弧菌病是细菌感染;病毒病是病毒感染 。
当虾发病时,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弧菌病还是病毒,就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因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的传播途径、处理思路都不尽相同 。
我们先说说两类疾病的现场辨别:
1、 致病部位:
a) 弧菌?。憾际枪セ髂掣鼍植课恢?。例如,黑斑病攻击了甲壳;黑腮病和黄腮病攻击了腮部,断须、烂眼、烂尾等也都是单一部位;就算EMS,也是只攻击消化器官和系统:肝脏和肠道;现在流行的白便病攻击的是肠道 。
b) 病毒?。翰《就嵌喔霾课煌惫セ?。例如,白斑病毒和红体病毒病的共同症状就是头胸甲易剥离、肝脏萎缩、肠道发红、烂鳃、肌肉发白 。不同的表现症状:红体病毒病体色发红,偶尔甲壳内表皮有黑斑;白斑病毒病甲壳上有白斑 。
c) 所以,一个相对初步的判断方法是,通过被攻击的部位初步来诊断:只出现单一器官或组织的发生病症的,判断为弧菌?。怀鱿侄喔銎鞴倩蜃橹狈⑸≈?,可判断为病毒病 。
2、 生长阶段:根据刚发病时,病虾的规格,也可以快速排除某些疾病 。
a) 弧菌?。旱谝慌⒉〉南?,大、中、小虾各种规格都有 。因为,弧菌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的弧菌累积到临界量后,再爆发 。而在同一池塘内的各种规格的虾 , 都处于同样的养殖水体环境中,其体内的弧菌数量或比率基本上都差不多 。所以,第一批发病的虾,在各种规格上都会出现;
b) 病毒?。旱谝惶旆⒉〉南壕J翘迦酢⒋笙?。病毒病的发生,首先是抗病力差的弱虾先发病死亡;病虾死亡后,被健康虾吃掉而染病 , 随后引起几何级的爆发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虾吃虾传播扩散的 。
刚开始发病的虾并不多,但病虾死后,会被大群的健康虾抢着吃,而最先抢到的都是那些大虾,小中虾根本挤不进去,所以,发现发病时,往往都是大虾 。一般来说,如果在已发病的塘内看到病虾有大有小 , 并确诊是病毒,那么可以大胆地说 。这口塘绝对不是当天发病的,因为第一天发病的病毒病虾都会是大虾 。
3、 离水试验:把病虾抓起来,放在手掌上30秒左右,再放回水里观察 。
a) 弧菌?。翰∠耗芎芸煺玖⑵鹄矗?并开始游动;
b) 病毒?。翰∠涸蚨嗍遣嗵桑欢嗑镁退劳?。
4、 涂板培养
a) 目前,弧菌快速涂板培养以及很方便 。有专业的涂板出售,价格也不贵 。24小时就可以出结果 。
b) 弧菌在专门的培养基上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使现场判断的准确性也大大提升 。甚至,可以帮助你判断弧菌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以菌落大小、密度等估算 。菌落数多、密度大 , 则肯定是弧菌病爆发;如果只有几个菌落 , 且小,则弧菌可能不是主要致病菌 。
c) 病毒,在细菌培养基上是培养不出来的 。
大量研究表明,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在养殖水体中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低溶解氧,0.3%~2%的中低盐度水体,有机物丰富,底质恶化的水环境 。
实际上,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本身就都有弧菌,弧菌可谓“无处不在” , 是自然环境中的常在菌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即使南美白对虾苗种“不带弧菌”,放入虾塘后,虾苗也会迅速“被弧菌感染”,只不过弧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条件“不具备”,不会发病 。
目前发现弧菌有91种 。常见的弧菌属有36种,其中致病性弧菌就有12种 。
虾类常见的致病弧菌: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河弧菌、哈维氏弧菌及杀对虾弧菌(主要见于日本对虾) 。
菌落特征:在TCBS平板上,呈黄色的菌落有可能是溶藻弧菌、麦氏弧菌或霍乱弧菌等;呈米黄色的有可能是河弧菌;绿色是副溶血弧菌 。
从防治的角度看
弧菌?。嚎梢栽し烙胫瘟?,并且治疗有效 。
病毒?。褐豢梢栽し溃瘟苹疚扌?。
所以,尽管许多水产养殖者视弧菌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第一杀手” , 但个人看来,相对于病毒病,还不是那么“吓人”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得到管控的 。
我们建议,在水体监测中,采用总菌数与弧菌数同时定期监测 , 及时分析的做法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弧菌预警 , 提前调整预防和控制措施 。
据科研数据表明,当所测绿菌达弧菌总数1/3以上的塘,80%的虾塘会爆发疾病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可以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 。
秋季对虾病害的预防方法入秋以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夏季高温期有了很大差异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大,水质变化也较大 , 因此,对虾应激增大,极易诱发弧菌病和病毒病 。
在变温期,尤其是水温在24~26℃之间,如转季的4、5月份,以及9、10月份,这四个月是病毒、弧菌爆发最集中的月份 。对虾肠炎、偷死、白便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害 。一旦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 , 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弧菌、病毒极易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治疗相当困难 。
具体做法建议:
1、秋虾、冬棚虾放苗 , 还是在虾苗的选择上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因为,这一部分经常不掌握在养成塘的养殖场手中,有的时候只能是“被选择” 。不管如何,还是要在苗场、苗种、批次上多加考虑 。
2、入秋后,水质由于季节性的水体中藻类、菌类的快速变化,各种指标也会快速变化 。这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和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影响很大,也是这一阶段的关键 。水质稳定和充足的溶氧,意味着水体保持着适于白对虾健康生长的状态,利于致病菌抵御 。
3、合理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拌喂有益菌以保肝健肠,保持白对虾健康状态,是抵御疾病最关键的体质保证 。
4、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 , 尽量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建立适于白对虾自身抗病能力提高的稳定生物环境 。一是减少/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体中的比例,使其无法达到致病临界值;二是减少/抑制/抵抗致病菌在白对虾体内的致病作用 。这就要求白对虾的肝胰腺、肠道保持健康状态 , 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提高 。
生物控制弧菌
既然弧菌是水体中的常见菌,我们也就没必要非要“杀灭”弧菌,况且实际上我们也办不到 。
换一个思路:采取一些方法,将弧菌控制在“不致病”的范围内,只要不影响对虾生长就可以了 。因此,尽量采取一些生物技术集成,保持对虾相对的“自然状态”,更有利于建立水生动物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
建议:
1、 放养优质健康的虾苗,减少因弱苗导致虾易感病菌的情况 。
2、 放苗后,就要定期检测弧菌 , 将这个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程序执行 。建议每周检测一次,这是一般养殖场可以接受的操作 。
3、 检测必须做记录,与其它水质测定、微生物测定数据做分析 。
4、 控制弧菌,尽量采用菌相+藻相+蛭弧菌的生物控制方案 。不到非用不可 , 避免使用消毒剂 。
5、 水质和底质管理是弧菌防控的关键 。不良的水体,才会诱发弧菌危害 。
6、 加大增氧 , 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 对抑制弧菌有明显效果 。
这是噬菌蛭弧菌进入弧菌细胞内,并最终形成四个增殖体,将弧菌细胞破坏的生物学机制模型图示 。
目前,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处理与病害防治,业已证明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 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 。“生物防治”,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正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近些年,我们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检验,采用多种生物技术集成的做法 , 无论是日常控制弧菌,还是在弧菌爆发情况下,快速抑制弧菌,在养殖生产实际中,对苗池、标粗池、养成池的弧菌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虾田到现在还没进水能行吗?虾田,在现在这个季节没有水是可以的 。冬季天气比较冷,小龙虾都钻洞冬眠了 。但是在冬季的时候,虽然虾都钻洞了,还是要注意一些事项的 。
保持一定的量的水,防止水草被晒死 。在水稻收购以后,虾田基本上是没有水了 。能卖的小龙虾已经都捉上来卖了 。稻田里面的水,也因为割稻的原因都基本上放的差不多了 。
老家水稻收获以后天气就慢慢变冷了,稻田里面的一些水也够小龙虾用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 。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水分蒸发的比较大 。在老家朋友在第一次养殖的时候,在看到水稻收割后水位还可以,在管理上面就变少了 。但是多数地方在进入秋季以后,天气就比较干燥,而且降雨量变的非常少 。水分的蒸发是非常快的 。
在稻田水分蒸发完以前,小龙虾可以钻到洞里面去 , 但是种植的水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慢慢地就被晒死了 。在冬季也是要注意的 。
稻田,种植水稻的部门尽量留一些水 。现在稻田种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稻田四周挖一个沟的 。沟和水稻是分开的 。
【秋季什么时候放虾苗】现在水稻在收获以后,秸秆基本上都是回田了 。用来做饭,或者是喂牛的秸秆是非常少的 。在稻田放一些水后,秸秆,水稻的根容易腐烂 。这样在耕地的时候会比较省事,省力一些 。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养殖小龙虾的沟里面尽量放一些水 。这样能保证水草不会被干死 , 到了第二年就不用在种植水草了 。
小龙虾,其实它跟黄鳝 , 泥鳅是一样的 。在冬眠的时候,是不需要水的 。一般都会在土壤深处,水分也是有的 。
虽然说,现在没有水对小龙虾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尽量不要这样做 。水中的浮游动物也会减少 。
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虾塘一年都不用买虾苗?大家好!我是橙主阿金 , 养殖小龙虾这么多年 , 几乎没有买过虾苗 , 而且还有虾苗可以卖给别人 。要想自己一年四季都有虾苗,那就得自己有虾苗塘来培育虾苗 。同时你养殖场所最好还有一些水沟或者小河,在没有虾苗的季节也可以放地笼补充虾苗 。
一般虾塘怎样做到有苗子?①一般虾塘只要养过虾,都会自然的出一些虾苗 。因为小龙虾性成熟后,环境合适,就会开始交配繁殖,一般过两三个月就会出小苗子 。
②一般的养殖户为了虾苗更健康,都会采用投放种虾的模式来繁殖虾苗 。并不是说自己虾塘没有种虾,而是从外面放一些质量好的,个子大的种虾到自己的塘里,促进虾苗的质量,减少近亲繁殖的虾苗 。
③一般自家虾塘里的虾苗数量不好控制,可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会有虾苗产生,基本都跟随自然情况下的虾苗繁殖 。也就是在缺虾苗的时候 , 可能大家都没有虾苗,虾苗多的时候大家都多,这是目前养虾比较普遍的现象 。还是把野杂清理干净是最好的,让一年四季出来的苗子都能够长大,不至于被野杂吃掉 。
④小河小沟里面一般都会有野生的虾苗,这里的虾苗跟水位有关,也跟龙虾生存的环境有关 。由于野虾生存环境与自家虾塘差异很大,可能出虾苗的时间与自家虾塘的出苗时间不同 。这时在缺虾苗的时候,可以放地笼到小河小沟里面,补充一些野生的虾苗,这也是一个补充虾苗的途径 。
用什么办法可以促进虾苗增多?①如果觉得自己虾塘的虾苗不多,或者出的虾苗不容易长大 , 铁壳虾比较多 。可以先把自己虾塘的大虾全部弄出来,再更换优质的种虾,换好种虾再出的虾苗,质量会更好 , 而且更容易长大 。
②流水刺激种虾交配法,在要培育虾苗之前两三个月,对虾苗塘进行多次的排水和放水动作 。最好排干,再加水,反复操作三次 , 每天一次 。只要气温合适,小龙虾会加快交配,本来还不想产籽的种虾 , 也会开始交配产籽 。这样算好时间,大致能够定期出苗,而且苗子还比较多 。
③要想最好的保证自己的虾苗,还是得有自己的虾苗塘 。苗塘数量多,面积不需要很大,个人觉得三分田到两亩田大小都可以 。苗塘的个数多,可以指定时间培养虾苗,并且虾苗从旧塘换到新塘更容易长大 。
④想一年四季都出更多的虾苗 , 还得投喂跟得上,虾塘基础条件跟得上 。小龙虾其实也是需要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繁殖的,创造更适合小龙虾生存的环境,是小龙虾出苗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专用虾苗塘有四个,出完虾苗以后还可以养大虾,4亩的苗塘可以供应20多亩的成虾塘 。自己的虾塘出苗子 , 自给自足很容易 , 哪怕只有一个塘也可以做到,不过当然是有苗塘会更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