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适合养什么水产

湖南适合养什么水产,全国淡水养殖面积排名?分省市来看,2018年淡水养殖面积超过10万公顷的省市有16个,其中湖北省以53.5万公顷排名第一,其次为安徽省48.7万公顷 , 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分别以44.5万公顷、41.9万公顷、40.8万公顷、40.0万公顷排在第三、四、五、六位 , 其他省份淡水养殖面积均在40万公顷以下 。
湖南省丘陵地区最适合发展什么?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低产田,低产园(如桔园,茶园等),低产林(如油茶林、油桐林、杉木林等)占很大的比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光、热、水和土地资源,而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产生粗放经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物资(如化肥、农药、机械、能源等)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引进 。因此,大幅度增加对丘陵山区的物资投入,促使科技进山,是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
丘陵山区的地貌特征是山地多、耕地少 。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间河谷的少数耕地上,而大量的山坡地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 尤其是坡度为25°以下的缓坡地具有发展经济林的良好条件,应重点开发利用,并应根据各种条件,发展果、茶、桑及用材林等 。针对山区气候特点,布局山区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维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以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下层(海拔300~400m以下)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在保证粮食稳步增长,自给有余的前提下 , 扩大经济作物面积,适当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果,大力发展薪炭林,积极开发草食畜禽和水产养殖 , 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 。
中层(海拔400~800m)可在保证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利用草山、草坡发展草食畜禽 。交通方便 , 离城市较近的山区,可利用夏季凉爽气候种植番茄,甜椒,萝卜等蔬菜作物 , 充分发挥山区气候资源优势 。
上层(海拔800~1000m以上)则以林为主,大力发展用材林 , 水源涵养林和药材 , 适当发展食用菌,实行保护性开发,增强生态效益,对山顶的森林植被必须保护,有条件的山区逐步发展旅游业 。本区山体高度一般约为1000~1500m,人类活动主要在1000m以下 。800~1000m以上基本是林农湿冷气候层 , 南、中、北亚热带有所区别 。水稻种植上限高度,中亚热带可达1200~1400m,北亚热带为900m左右 。北亚热带玉米种植上限高度达1500m左右 。采取分散小群放牧的方式可以利用草山发展养牛、养羊业 。
湖南地区为什么没看到过罗非鱼?在湖南地区看不到罗非鱼 , 很可能是因为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罗非鱼是不能正常越冬的,罗非鱼的自然繁殖也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 。
但是看不到罗非鱼,并不意味着湖南地区没有罗非鱼 。事实上,早在1958年湖南省就有人开始养殖罗非鱼了 。近几年湖南省每年的罗非鱼产量都在2000吨以上 , 而且罗非鱼肉多刺少,是涮火锅的好食材,在年轻人群体中也是相当受欢迎的 。
罗非鱼属于典型的热带鱼种,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很差 , 湖南的水温条件并不是特别适合罗非鱼生长、繁殖罗非鱼又被称为非洲鲫鱼,它的原产地位于非洲东部的内陆水域,我国是从1957年开始引进的 , 当时是作为小众品种在南方推广 , 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 。
罗非鱼能长到20公分以上,在外观和食性上和鲫鱼很像 。罗非鱼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食性也很广 , 但罗非鱼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对低温的耐受性非常差 。
当水温位于16~35℃时,罗非鱼都可以正常生存 。但是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的食欲就会明显下降 , 当水温低于10℃时罗非鱼就会死亡 。而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而又漫长,池塘结冰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罗非鱼在北方是无法顺利越冬的 。
正因为如此,国内的罗非鱼养殖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 北方的养殖区比较少见 。这并不意味着罗非鱼在北方就不能养殖,为了保证当年就养成商品规格的罗非鱼,北方养殖户的做法是从南方地区引进大规格的苗种,在每年的高温季节(5-10月份)集中养殖 。
目前,我国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以及莫桑比克罗非鱼等十几种,不同品种对低温的适应性有所差异 。或许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育种专家们也能够培育出适应低温的罗非鱼并在北方地区推广养殖 。
湖南有不少罗非鱼养殖区 , 而且湖南人也喜欢吃罗非鱼湖南省养殖罗非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主要养殖的品种是莫桑比克罗非鱼 。1979年,湖南省又从埃及引进了尼罗罗非鱼,解决越冬问题的方法是是利用温泉地热水和人工保温技术 。
▲▲罗非鱼的人工养殖 。
到了1982年,湖南省罗非鱼的总产量就达到了1500多吨,产区主要是长沙、株洲、衡阳、湘潭、邵阳5个市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省罗非鱼的总产量一直维持在2000~3000吨左右的水平 , 养殖模式也越来越多 , 常见的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温泉养殖以及稻田养殖 。
▲▲2001~2008年湖南省不同市区罗非鱼的产量统计表 。
除了湖南以外 , 罗非鱼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比如重庆、四川、贵州的消费者都比较喜欢吃火锅,而罗非鱼鱼片具有价格低、口感好、品质优、鱼刺少的优点,在当地的火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
▲▲上图是国内罗非鱼市场潜力的地区分布图,颜色越深说明罗非鱼消费市场的潜力就越大 。由上图可以看出,新疆、辽宁以及西南各省的罗非鱼市场潜力巨大 。
在辽宁近海地区,海产品非常丰富,人们对生鱼片的消费需求很高 , 罗非鱼在当地属于高档的水产品 , 价格也比南方地区更高 。位于西北边陲的新疆,那里的消费者对罗非鱼也有所偏好,主要是因为新疆是国内重要的水产品市场开发区,销售渠道已经初步形成 。
总结湖南的地地理位置接近两广地区 , 特别是湖南南部地区,气候类型接近于广东,而且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在当年就养成商品规格的罗非鱼问题不大 。
从气温上看,在4月上旬湖南的水温就已经接近20℃了,这时候放养苗种就养到一直养到10月底,生长时间接近7个月,完全可以完成当年养成并上市销售的目标 。
除了人工养殖,我个人估计湖南也有不少野生的罗非鱼 。不少网友反映,在雅砻江二滩水库中就有大量的罗非鱼,如果湖南某些水域拥有地下热泉资源,那么罗非鱼顺利越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湖南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个?洞庭湖 , 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1]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 , 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2]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3])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3]),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4]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5]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
湖南前二十人工水库?东江水库,位于资兴市东江镇,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电工程 。
五强溪水库,位于怀化市沅陵县 , 沅水的下游,1989年9月动工兴建,1994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 。
柘溪水库,位于益阳市安化县,资水的中游,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 , 已成为湖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是湖南最早的一颗"红宝石" 。
【湖南适合养什么水产】江垭水库,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1995年7月主体工程开工,1998年10月18日下闸蓄水,江垭水库被列为水利部和湖南省的重点工程 。
凤滩水库 , 位于怀化市沅陵县 , 1970年10月1日动工,1978年5月1日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 , 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
皂市水库,也名皂角湖、仙阳湖,位于常德市石门县,2007年开始蓄水 , 皂市水库是湘西北最大的人工湖泊,是可与洞庭湖媲美的湖南第二大水域 。
双牌水库,位于永州市双牌县 , 1958年11月5日破土动工,1963年枢纽工程全部完成,双牌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航运、滞洪等 。
铁山水库,位于岳阳市岳阳县公田镇铁山口,因毗邻相思山,又名“相思湖”,属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铁山景区,是湖南最大的人工湖泊 。
黄石水库,位于常德市桃源县黄石镇,1958年9月动工兴建,黄石水库以发电为主 , 兼顾防洪、灌溉、水产养殖和航运等 。
水府庙水库 , 又称溪口水库 , 水库主体位于湘乡市,大坝位于双峰县境内 , 库尾回水到达娄底市娄星区,1958年9月开工,1959年9月建成,1960年7月开始蓄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