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是什么样子的

泥鳅苗是什么样子的,野生泥鳅怎么养殖?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 , 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 。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
泥鳅的养殖技术
1、场地准备
泥鳅养殖经过多年的繁殖,养殖模式也是多种,有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常见的池塘养殖,下面主要讲解池塘养殖模式 。首先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不一定要好 , 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一定不要被农药和化学药剂的污染 。在养殖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措施,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植物 , 一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遮阴、安静的胡哪家,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天然饵料 。
泥鳅的养殖技术
2、放苗
选择体表光滑、无病害、体表无损伤、活动力强的泥鳅苗,还有就是放养的苗种最好规格整齐,这样易于管理,投喂易于掌控 。发苗期前先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的食盐溶液浸泡十分钟 , 可消灭体表的细菌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放苗时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 , 易引发病害,养殖密度低,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3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而5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养殖环境好可适当增加 , 反之减少 。
泥鳅的养殖技术
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 , 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成本,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 。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 , 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
泥鳅的养殖技术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快速增膘,饲料是关键一点,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粒径在2.3毫米以内 。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在水温15度左右时,泥鳅开始生长 , 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 , 而水温到达20-28度,摄食量增加 , 生长快速 , 所以要加大投喂量,这时的投喂量达3%-4% , 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 。在夏季高温时 , 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摄食,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
在农村水库抓到一条2斤重的泥鳅?背上长刺的泥鳅就不是泥鳅了,因为泥鳅的全身被湿滑的粘液包裹着,表皮没有任何的刺,那么,背上长刺的“泥鳅”究竟是什么鱼呢?它有什么价值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
泥鳅是我们最常见的鱼类之一,记得小时候,一场大雨过后,田野里一些大的坑洼处就会有泥鳅,而奇怪的是在大雨之前,这里一点水都没有 。小时候还好奇的问家长,家长总是说:水能生鱼 。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些泥鳅要么是被雨水从其他地方冲过来的 , 要么是这个低洼处本身有水也有泥鳅,但是干涸之后 , 泥鳅躲到下层的泥层中休眠了 。
说实话,泥鳅对于我来说是最怕的鱼类之一,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这种细长的生物感到本能的恐惧,就连小时候去抓泥鳅,也是我拿着桶,弟弟去抓的 。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泥鳅与背上长刺的“泥鳅”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是泥鳅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泥鳅属下的鱼类,它们体型呈圆柱形,体长平均在10公分左右,身体呈灰黑色 , 头部比较的细长,口眼非常的小,比较有个性的是,它的口部有10个触须 , 这是泥鳅的触觉和味觉器官 。野生环境下,泥鳅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泥鳅的分布很广,几乎除了西藏等高原地区,其他地区的淡水流域中均有分布 。
泥鳅的生命力非常的强,在2-30℃的水温下它都能存活 , 而且一旦水温低于2℃或者高于30℃ , 泥鳅就会进入泥土中进行冬眠和夏眠 。一般情况下,鱼类都是靠鳃呼吸的,但是泥鳅不同,泥鳅的呼吸方式有三种:鳃呼吸、口呼吸和体表呼吸 。当水中由于温度升高变得缺氧时,泥鳅能够直接用口呼吸空气,而当泥鳅脱离水后,它甚至能用体表呼吸,而且泥鳅全身被湿滑的粘液包裹,这样的好处就是既能够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又能让它躲避天敌的捕猎 。这就是为什么泥鳅放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原因 。
除了生存能力 , 泥鳅的繁殖能力也很强,虽然它们体型不大 , 但是它们非常的能生 。首先,泥鳅的繁殖期很长,几乎从春天到秋天都是它们的繁殖期 , 而且一条长10公分的泥鳅一年就能通过多次排卵的方式排出10000多颗卵,可见其繁殖能力之强 。
其次是带刺的“泥鳅”
带刺的“泥鳅”并不是真正的泥鳅,而是刺鳅 。刺鳅是鲈形目刺鳅科下所有鱼类的总称,而泥鳅是鲤形目,它们两个连目都不同,除了同时硬骨鱼外,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就好比猫和牛的区别一样,虽然都是哺乳纲动物,但是一个是食肉目,一个是偶蹄目 。
在刺鳅科下有5个不同的属 , 超过70种不同的刺鳅,其中大部分的成员分布在非洲,因为大多数的刺鳅喜欢热带的水域 。在我国,仅有一种刺鳅,它就是刺鳅科刺鳅属下唯一的物种中华刺鳅 。
中华刺鳅又名刀鳅鱼,在我国许多地方带鱼又称刀鱼,而刀鳅鱼和刀鱼仅一字之差,这是因为刀鳅鱼与带鱼一样身体扁平而细长,不同的是带鱼的体表是银色的鳞片 , 而刀鳅鱼的体表则呈黄褐色,没有明显的鳞片 。
因此,带刺的“泥鳅”不是真正的泥鳅,它们只是名字里带鳅,它们无论从外观还是分类上都与泥鳅有着明显的区别 。
中华刺鳅中华刺鳅是一种不太常见的鱼类,它们在野生环境下主要分布在我国偏南方的水域中 ,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鳍的前方有一排坚硬的棘刺,从背鳍一直延伸到头部,而且身体两侧有类似于黑鱼一样的斑纹 。
在原生水域中中华刺鳅属于底层活动的鱼类,它们通常栖息在河底的岩石之中 , 主要以小型的鱼虾和水生植物为食,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水温在24-28℃之间,因此,在我国北方水域中,它们比较少见 。
看到鱼,许多小伙伴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吃?当然作为一种淡水鱼,中华刺鳅也是相当的美味,其肉中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应有尽有 。但是,中华刺鳅的生长极其缓慢,通常我们能够见到的中华刺鳅很少有超过1斤的,所以,它的经济利用价值不是很高 。
而且现在野生的中华刺鳅在许多地方已经灭绝 , 原因很简单,它们对水的要求很高 。中华刺鳅除了对水温要求苛刻之外,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一旦水体被污染,它们毫无抵抗力,因此,中华刺鳅又被称为“水质监测鱼” 。
正是因为生长缓慢且对水的要求较高,所以即使中华刺鳅很美味,也很少有人专门养殖 。
总结背上长刺的“泥鳅”其实是中华刺鳅,它是一种比较稀有的鱼类,这是因为它的生存条件比较的苛刻 。但是由于它们体型较?。⒉皇且恢志眯陀憷啵?不过 , 由于它是刺鳅属下唯一的物种 , 所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
5厘米的小泥鳅能钓到鱼么?五厘米的小泥鳅可以钓到翘嘴 。翘嘴是肉食性鱼类,翘嘴鱼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
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至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 。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 。
泥鳅寸苗吃什么饲料?泥鳅寸苗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以用煮熟的糠、麸、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混合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 , 每日3-4次 。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 , 使泥鳅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
如果我去买泥鳅苗养在缸中能养活么?【泥鳅苗是什么样子的】当然可以养活了,如果是养泥鳅,要把水位放低,最多这个图片的一半高就可以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