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什么时候放螺蛳

蟹塘什么时候放螺蛳,螃蟹怎么养发色?采用优质的复合饲料和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可以使螃蟹更好的发色 。
1、采用优质的配合饲料
自然界的虾青素主要是由藻类、细菌和浮游植物产生的,一些水生物种比如虾、蟹等食用这些藻类和浮游生物,然后会把这种色素储存在壳中 。人工蟹塘因为大量种植水草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因此 , 必须通过投放螺丝、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方式补充虾青素的供给 。建议养殖户采用优质的饲料或者营养强化的饲料 , 保证虾青素的供给 。
2、提高养殖塘内的水体溶解氧
虾青素具有免疫的功能 , 协迫因子越多 , 虾青素消耗得越多 。水体内的溶氧、PH值、亚硝酸盐、病原生物、饲料等因素都可消耗虾青素,而这些因素里溶氧的作用是最大的,如果养殖塘内的溶氧含量提高了,会氧化水体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协迫因子 。
中华鳖怎么养殖?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养殖方式主要有鱼鳖混养、池塘单养、工厂化温室养殖等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中华鳖喜食屠宰场的废弃物、蚕蛹、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也能食瓜果、菜叶以及人工合成的硬质颗粒饵料 。通过提供丰富的饵料,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使中华鳖不进入冬眠 , 以及科学和工厂化的饲养,中华鳖的繁殖率、孵化率都大大提高,幼体经过一年多的生长即可重达500克左右,使中华鳖这一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国内外市场对中华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速中华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成了必然的趋热 。
养鳖场地一般选择在近水源 , 水质清新无污染 , 水量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 。水源一般为河流、湖泊或水库、池塘的地面水,最理想的水源是既有地面水,又有水质良好的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这样能自由调节水温 。底土以保水性良好、渗透性较差的壤土或粘土为佳,底土上层铺15~30厘米厚的淤泥和细沙的混合土,以利于中华鳖栖息和冬眠 。但沙粒宜细不宜粗 , 否则易使中华鳖的皮肤受伤而染病 。酸性土壤或盐碱土不宜建养鳖池 。鳖池应建造在光照良好、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 。此外,还要看交通是否方便,电源、能源和饲源供应是否充足等 。
中华鳖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分为稚鳖、幼鳖和成鳖三个阶段 , 而这三个阶段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 。按其体重划分,刚孵化出来的为稚鳖;11~50克的为幼鳖;51~200克的为种鳖;200克以上的为成鳖;750~1000克以上的为亲鳖 。由于中华鳖的生长速度不同,又有同类相残的习性 , 因此宜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规格的中华鳖分池饲养 , 需分别建造亲鳖地、稚鳖池、幼鳖池、种鳖池、成鳖池 。一个完整的养鳖场,除要有上述5种鳖池外,还要有产蛋房、蓄水池、病鳖隔离池;仓库、加工间、泵房、配电房等 。露天池鳖养殖场的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种鳖池、成鳖池的面积配套规格比例应为4:1:2:4:5 。
稚鳖对饲料的要求较高,要求饲料精、细、软、鲜、嫩,营养全面 , 适口性好 。通常在稚鳖出壳一个月内以投喂红虫、小糠虾、丝蚯蚓、摇蚊幼虫等,也可投喂鸡、鸭蛋黄、动物肝脏等,以后逐步改投蝇蛆、蚯蚓、小虾,以及切碎的鱼糜、动物内脏、大鱼虾、河蚌、螺等 。幼鳖的饲料投喂要求虽不如稚鳖严格,但因摄食能力较强 , 需要量比较大,除了投喂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外,还应在饲科中混以等量的新鲜鱼或猪脾、脏糜,并适当加些菜叶浆汁;将饲料搅拌成具有粘性、弹性和伸展性的团块饲料 。对幼鳖一天投喂2~3次,通常上午8~9时投喂1次,下午2~3时投最1次,日投喂量约占鳖体重的5%~10%,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 。同时要控制水温、水质、水位,防止病害及防逃设施的检修,并做好饲养情况的记录 。
成鳖的饲养过程一般从放养100克左右的种鳖起 , 到养到500克以上出售为止 。此过程主要在室外完成,有条件的可开展工厂化养鳖 。放养密度因鳖的规格不同而不同 。要注意的是应根据鳖的大小分档、分级饲养,避免相互撕咬 , 影响生长;在温室移入露天池塘时,两者的水温差调节到上下不超过3℃,否则易使中华鳖患病 。中华鳖的体重为1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3~5只;体重约2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2~3只 。成鳖的饲料投喂方法、数量、次数及种类与幼鳖基本相同,在饲养过程中使用配合饲料比使用各种单项饲料效果更好 。在生长适温期内 。可采用以下配方:鱼粉(或蚕蛹粉、血粉等)30%、豆渣30%、麦芽3%、麦粉30%、土粉3%,另加植物油、骨粉、蚯蚓粉各1%,维生素0.1% 。
温室养殖条件
环境条件
养殖基地要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且周围安静,水源充足,附近无污染源 。养殖用水要符合NY5051的规定 。
温室及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 温室建造应符合有关建筑管理规定,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配备相应的加温、增氧、进排水等设备 。一般1万平方米配套0.5吨锅炉3台,2.2千瓦增氧机10台,颗粒饲料机2台,加温池150立方米,管理辅助用房200平方米等设施 。
养殖池建造应符合中华鳖生活习性的要求 。鳖池大小统一,面积每个在15~20平方米,池高0.6米,池壁顶端向内伸檐8~10厘米,以防鳖逃跑 。饲料台用长3米 , 宽0.5米的木板或水泥预制板搭设,淹没在水下15厘米 。池中设置网袋用以中华鳖隐蔽之用 。网袋由无结网片叠3~4层而成,呈方形,边长40厘米,网袋对角垂挂 , 行距20厘米,窝距15厘米,网袋离池底10~15厘米,露出水面5~10厘米 。
鳖卵的选择与孵化 鳖卵选择重量3~5克,白色亮区(动物极)占卵表面的1/3~1/2,轮廓清晰,植物极淡黄色或淡红色,卵面光泽,无杂斑的受精卵 。
将放置有鳖卵的孵化箱,整齐叠放到孵化房中,通过红外灯加温,使孵化房温度控制在30℃~31℃ , 空气湿度控制在85% , 沙的湿度控制在8~12% 。鳖卵经过40天~45天可孵化出壳 。
孵化过程要做好补水、通风、上下换箱和敌害防除工作 。
稚鳖放养 放养前冲洗净鳖池,用生石灰150~200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泼洒消毒 。
选择无伤病,无残次,有活力的稚鳖,同一稚鳖池的鳖规格应整齐 , 规格大于3g 。放养前的稚鳖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浸浴20分钟 。消毒后的稚鳖即可放于用稚鳖开口饲料化成的2%浆水中开食,时间约为1小时 。放养时将装有消毒鳖的箱或筐轻轻放人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40只 。
饲养管理
饲料应符合NY5072和SC/T1047规定的稚鳖配合饲料 。饲料添加剂应符合国务院[1999]266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 。
禁止添加激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8% 。饲料在投饲前用颗粒机制成软颗粒,定时定量把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日投3次,每8小时一次 。
日常管理
在投饲后半小时进行巡池检查,掌握鳖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饲量;检查防逃设施;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 , 量水温 , 闻有无异味,做好养殖日志 。
水质管理
根据水色情况及时换水,一般每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1/3 。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水体透明度以25厘米~35厘米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换水后每池均匀泼洒复合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
病害防治
温室养殖由于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对一定的严格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但在防治过程中,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 。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 , 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尽量使用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
应用健康养殖技术,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在饲料中加酶益生菌、复合维生素等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 。如果发现鳖生长情况不正常时 , 用0.3~0.5ppm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或用1ppm戊二醛进行全池泼洒 。
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严禁使用违禁药品 。渔药使用后,要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
捕捞 每批投放的中华鳖分两次捕捞 。在35%的中华鳖达到0.35公斤规格的时候,进行第一次捕捞,将0.35公斤以上规格的中华鳖捕捞上市 。第一次捕捞两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将池中剩余中华鳖全部捕捉上市 。
无公害养殖
无公害养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无公害 , 而且要在养殖管理中贯彻无公害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苗种、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管理为关键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以“三项记录”等规范化养殖记录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确保无公害养殖技术真正得到应用与实施 。
池塘养殖
中华鳖生态养殖所生产的商品鳖体匀、色亮,品质明显优于温 室养殖的产品,市场售价连续多年稳定在60元/千克以上,广大养 殖户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鳖池建设
鳖有“三喜三怕”的特点 , 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并且其胆小贪食,相互间好斗以及具有较强的攀爬本领 。鳖池选址必须选择环境安静、避风向阳、水源水质清新、土质良好的地方 。
鳖池要封闭防逃防偷,进出水口特别要注意防逃,池与池之间水体不能互串,进出水要严格分开 。生态养殖以土池为好,根据投资规模和地方大小尽量建好四类池,即亲鳖池、成鳖池、幼鳖池和稚鳖池 。无论哪种鳖池,都必须保证鳖有足够的晒背场和投饵场 。
种苗选择
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一般是以自繁自育的种苗为主,如需要外购种奋,必须选择和体质健壮、外表无伤、大小基本一致且无病史的种苗 , 这样可减少运输途中的机械损伤和病源的传播扩散 。
外购种苗还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越冬前购进的稚鳖不能小于5克/只 , 从外引进稚鳖最好是当年的头批苗或第二批苗,这类鳖苗在越冬前还有1- 2个月的摄食生长时间,越冬前其个体一般都可达到10克以上,能够保证越冬成活率达95%以上 。如果引进的稚鳖个体不足5克且很快就进入越冬期,则稚鳖越冬成活率较低,很难保证越冬成活 。二是外购幼鳖养成商品鳖,最好不引进温室养成的幼鳖,尽量选购池塘自然养殖且无病无伤的幼鳖 。如果一定要选购温室养成的幼鳖则必须注意时间,且池塘水温稳定在25℃以上,一般要求在6月中旬以后才能购进,否则由于温室幼鳖转入池塘过早,环境变化过大,会导致多种鳖病的发生 。另外幼鳖运输必须每只用布袋包装后才能篓装或袋装运输 。
日常管理
①饲料选择 以南县为代表的洞庭湖区池塘生态养鳖的饲料种类大体分三类:一是鲜鱼以白缝为主;二是小鱼和淡水小龙虾;三是商品饲料 。根据笔者多年调查,池塘生态养鳖的饲料应以商品饲料为主,辅之一定量的鲜活饲料 。其主要做法是稚鳖和幼鳖阶段全部用无公害的高质量商品饲料,成鳖养殖阶段商品饲料和鲜活饲料各一半,这样既能保证鳖的生长速度,又能保证鳖有较好的品质 。如果全部采用鲜活饲料和小鱼干,一是鳖生长速度慢;二是比用商品饲料成本高出近一倍;三是鳖病多且不好控制 。
商品饲料用国产名牌饲料,明显优于其他普通饲料,在同等条 件下,其生长速度快1000-30%,饲料成本出能节约10%以上 。如当年头批繁殖的稚鳖经过三年养殖,其最大个体能达到2.9千克,平均个体能达1.3~1.4千克 , 每千克鳖饲料成本仅17元左右 。而用其他饲料,平均个体不足1千克,饲料成本则超过20元/千克 。
另外,鲜活饲料需根据原料来源及价格灵活选用 , 尽量避免用 小干鱼,无论那种鲜活饲料都必须经粉碎后拌商品料一起投喂 。
②饲料的投喂 a.合理设置投料台 。要根据池塘大小和鳖的多少合理设置投料台,每亩水面不少于3个 。饲料台选用50厘米X 150厘米的石棉瓦为主 。b.投料数量和次数 。饲料的投喂既要“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又要“三看”,即看天气、看水温、看吃食情况来灵活掌握 。总体原则是每天投喂两次,即早、晚各一次,每次在1.5小时内吃完为准 。其中,早上一次占全天40%左右 。
③水质调控 一是高温季节尽量多加注新水,并加入汉宝改水素 , 坚持量少次多的原则 。二是鳖池都要放养水葫芦,占水面1/3~1/2的面积 。三是每天巡塘2~3次 , 观察鳖的活动、吃食情况和水质情况 。
鳌病的防治
鳌病可防可冶,鳖的生态养殖重在预防 。一是控制放养密度,
设计成鳌亩产在300千克左右 。二是选择适当的饲料品种 。如果用 冰鲜血、小干鱼和小龙虾 , 必须添加甲鱼多维 。三是调控好水质,长期保证鳖池水体清爽 。具体预防措施为:①注重清塘消毒,鳖苗(种,卜塘前要用漂白粉和硫酸铜清塘,每亩水面用漂白粉5千克加硫酸铜2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②鳖转池或外购种苗下池前必须用“苗种浸泡剂”浸泡后下池 。③鳖病预防除搞好水质调控外,还必须做好药物预防工作,一是在每年4月底至5月上旬,全池泼洒一次杀纤毛虫类药物,如纤虫清、甲壳净等 。二是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漂白粉、杀菌绿、强络碘或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上述药物要交叉使用,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 。
在洞庭湖区流行的鳖病主要有白点病、腐皮、穿孔病、出血病、自底板病以及营养物质不良引起的综合症 , 下面介绍几种鳖脚的治疗方法 。
白点病主要危害稚鳖,全身有小白点,危害较大,治疗措施主 多川“自点净+鱼康乐1号+ Vc”拌饲料投喂,同时用杀菌绿强络碘等高效杀菌剂全池连续泼洒3天以上 。
腐皮、穿孔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杀菌绿 , 全池泼洒2次以上,并同时内服鱼康乐1号和高稳易还原Vc,连续4~5天 。
出血病治疗时外用杀菌绿、强络碘等高效消毒剂全池泼洒,连用2天内服汉宝出血停和汉宝甲鱼多维连续5天 。
白底板病是死亡率最高的鳖病之二,该病主要抓好发病初期治疗.如果进人发病中晚期则很难根治 。外用杀菌绿或强络碘等 高效杀菌剂全池拨洒,连续3天;内服“白底净+鱼康乐1号”、汉宝甲鱼多维和肝泰,连用7天以上,有较好的疗效 。为防止复发,在十天后再用一个疗程药物预防 。
营养物质不良引起鳖体浮肿或背腹甲突出明显,进食能力差,棋忱能力减弱,特别是越冬后引起的爬坡死亡,一般以吃小干鱼、冰鲜鱼或腐败变质饲料为主的鳖池常有发生 。其防治措施:一是要选用高质量的商品饲料,二是鲜鱼不能冰冻,三是长期在鲜活饲料中添加汉宝甲鱼多维 。
病害防治
腐皮病
1、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鳖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鳖的四肢、颈部、尾部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 。此病常年发生,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 。在高密度囤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 。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气单胞菌为主 。
2、防治方法
预防
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鳖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
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
对于已出现症状的鳖,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
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 h 有显著疗效 。
疖疮病
1、症状和病原
病鳖的颈部、裙边、四肢基部出现芝麻至黄豆大的由变性组织形成的黄白色渗出物, 边缘圆形, 向外凸出,似粉刺, 用手挤压有一黄色颗粒或脓汁状内容物, 留下一洞穴, 随病情发展, 疖疮四周炎症扩展、溃烂, 有的露出颈部肌肉和四肢骨, 脚爪脱落 。但一般未到这种程度,病鳖已死亡 。感染此病后, 鳖食欲减退, 体质消瘦, 活力减弱, 衰竭而死 。病鳖皮下、口腔、喉头气管内充满黄色粘液, 肺和肝脏颜色发黑, 肠道充血 。病原菌为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
2、防治方法
预防
点状亚种产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 常存在于鳖的皮肤、肠道和水体中, 与鳖时刻接触 。当环境条件良好时, 鳖仅为带菌者, 当条件恶化或鳖抵抗力降低时, 病原体大量繁殖, 则导致该病流行爆发 。因此,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 及时分养, 保持饵料新鲜, 防止水体恶化, 能有效地预防此病 。
治疗
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1~3 g, 连续服用5 d, 患病严重的停药2 d 后再服一个疗程 。
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浸浴48 h, 但此法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
用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8~12mg·L 浸浴8 h, 然后用中药大黄10mg·L+ 五倍子8~14mg·L 药浴2 d, 重复一个疗程, 疗效显著 。
呋喃西林10~15mg·L 浸浴1 d 。
白斑病
1、症状和病原
病鳖的四肢、裙边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一块边缘不规则的白色斑块, 表皮坏死, 部分崩解, 稚鳖患病后死亡率很高, 高达60% 。白斑病一年四季流行, 以3~6 月最多, 饲养10~60 d 的稚鳖发病率最高 。水温低于25℃, 温差变化太大, 水质太清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初期不易发现, 诊断方法为将稚鳖浸入水中, 用强光照着仔细观察, 发现裙边、颈部和四肢有云雾状的斑点即可确诊 。该病病原菌为毛霉菌科的毛霉菌 。
2、防治方法
预防
毛霉菌主要侵害出壳不久体表皮肤较柔嫩且抵抗力较低的鳖苗 。由于毛霉菌在有机质浓度较低、透明度高的水体中容易繁殖, 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0℃, 故应保持较肥绿的水质, 使霉菌的生长受其它细菌的生存竞争而被抑制 。
不宜滥用抗生素, 因泼洒抗生素类药物反而会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而促进该病的发展 。
在鳖的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 操作应尽量小心, 避免鳖体受伤 。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太阳光爆晒,空置一段时间, 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
治疗
用0.104%食盐加0.104%的小苏打浸浴48 h, 连用两个疗程 。
用孔雀石绿017~1mg·L 浸浴24 h, 因孔雀石绿毒性较大, 建议同时停食 。病情严重者, 隔天重复1 次 。异氰尿酸,隔天1 次, 连泼3 次 。
投喂诺氟沙星, 每100 kg 鳖每天喂8~12 g, 分上下午两餐, 连服6 d 。同时适当降低投饵率 。
饲料分成两餐投喂, 高温期上午6 时投喂, 2~3h 内要清理余料, 下午5 时投喂, 以4 h 吃完为准 。
投喂饵料后3 h 内, 要保持场内完全安静, 杜绝人畜等进内, 以免干扰鳖的摄食 。
每公斤饲料添加土霉素或强力霉素3~5 g, 连服5 d 。[2]
科学研究
中华鳖是古老的、次生性水生爬行动物 , 在动物界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生物学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形态、区系分类、生态和繁殖、发育等方面,其它学科的研究还很少 。
在形态学研究中,超显微结构及其与生理、生态学的结合有助于揭示许多生命现象的机理 。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生态方面的深入研究是生产实践急需的 , 特别是有关冬眠、种群行为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生态因子和内分泌对繁殖的影响和调节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
随着中华鳖养殖业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开发中华鳖深加工产品方面将大有作为 。遗传育种、饲料问题和疾病防治仍然是中华鳖养殖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
市场动态
【蟹塘什么时候放螺蛳】中华鳖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食用、药用价值 , 市场需求和销售量比较大 。但是 , 由于中华鳖的繁殖速度和生长速度较快 , 养殖中华鳖的数量比需要量大 , 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 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低下 , 甚至出现了亏损 。
清蒸甲鱼
将甲鱼剖净,用滚水烫过,取下壳,剁成2.5厘米见方的块,洗净 , 滤干水分,放料酒、盐腌渍10分钟,滤去盐水,取蒸盅,先放入盖壳,再放甲,
将熟火腿切成2.5厘米长、1.6厘米宽的薄片 。香菇洗净去蒂切小片,蒜头去皮,肥膘肉切成3条,白胡椒拍碎,葱打结,加姜、盐放入蒸盅内,下料酒、香油 。
将放好料的蒸盅蒸烂,取出葱、姜、肥肉,将甲鱼倒入碗内,用筷子将头、尾、四脚摆好,盖上甲鱼壳,让部分头、尾、脚露出一小部分在汤上,淋上鸡油即可 。[3]
最新发现
新加坡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中华鳖能够通过嘴部排出尿液,研究人员发现这是自然界唯一一种通过嘴部排泄尿液的动物 。科学家相信这种独特习性可以帮助动物适应生存于湿地和沼泽,这里的水质含有轻淡盐分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发现中华鳖嘴部内侧覆盖着纤细的指状突起,后续的研究显示这可以增大嘴部表面积,便于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从而使中华鳖能够更好地在水下呼吸 。袁邝义教授在水池中饲养中华鳖6天时间 。每一只中华鳖都有一个管状结构附加在它的泄殖腔上,当管状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经常排泄尿液和粪便 。他们发现仅有6%的尿液是通过泄殖腔排出,剩下的尿液神秘地排在水池之中 。限制在陆地上活动,当在它们面前放一桶水,它们只将头部插入水中20~100分钟 。通过近距离观察,袁邝义教授发现中华鳖嘴部吸入一些水,之后又从嘴部喷射一些液体 , 检测显示水桶中尿液浓度增大 。袁邝义和史芬晨发现中华鳖嘴部内侧中的蛋白质可帮助尿液运输,他们设法隔离了这些蛋白质,发现尿液仅存在于嘴部,并不存在于肾脏 。发现中华鳖通过嘴部排出尿液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袁邝义认为嘴部泌尿可帮助中华鳖适应于淡盐水域 , 通过肾脏和泄殖腔排出尿液需要饮用大量的水来冲洗 。这意味着饮用大量的盐分很难在身体内消化,在饮用淡盐水的情况下,中华鳖能够通过嘴部排出尿液 。[4]
黄油蟹的养殖条件?一、黄油蟹养殖环境
黄油蟹长在咸淡水域交界地区 , 要养此蟹也必须在这样的区域 。目前多见于香港流浮山海域、珠江口流域,尤其是东莞市虎口太平(本湾)野顺流而下的深圳市海湾海面 。
二、黄油蟹养殖前准备
1、幼蟹筛?。荷秆「街亟诔释该髑郴粕幕朴托酚仔?
2、晒塘:在幼蟹放塘前,放干池塘水体露出底质进行暴晒3-5天 , 要求底质的颜色由青黑色变为浅白色,底质表层温度须大于25℃;
3、蟹塘蓄水及水质调控:利用大潮水对蟹塘进行自然蓄水,并通过添加EM菌进行水质调控,EM菌的添加量为1-3kg/亩;
三、黄油蟹种苗投放
幼蟹放苗密度为800-1000只/亩;
四、黄油蟹的饲养与管理
1、饲喂 。饵料主要包括红肉兰蛤、田螺、带鱼及白蚬;幼蟹在100克/只以前饵料主要包括红肉兰蛤、田螺、小杂鱼、带鱼;幼蟹到100克/只以上时,饵料主要为新鲜的白蚬;幼蟹达到100克/只以上时 , 投饵量控制在每只幼蟹1.0-1.5kg/天 。
2、管理 。盐度控制在5-15度;水温控制在15-28℃ 。来源:X技术
养殖期间要求至少换水一次 , 换水量为100% , 换水前后要保持水温、盐度基本稳定 , 换水时结合清理池底的残儿、青蟹排泄物等污物,并用干净水冲洗干净 。保持在24小时连续充气和细水对流,日流量1—2个全景,经常监测水温、盐度、PH值,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地质 。
五、黄油蟹养殖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水质,密切观察黄油蟹的活动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2、每日定时投饵,按时排水 , 清除养殖池箱内残儿及池底其他污物,确保养殖池水质清新和养殖箱内、池底清洁,溶氧充足,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
3、定期有规律地对养殖黄油蟹进行药浴杀虫,并对养殖环境、工具等清洁消毒 , 做好黄油蟹病害的防控 。
最近想买大闸蟹?强力推荐阳澄湖大闸蟹!
很多人都知道 , 阳澄湖大闸蟹名气响、牌子大、价格贵、味道好 , 但是,没有真正吃到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人 , 是绝不可能知道它究竟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
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其味道的特别之处,主要在以下两点:
蟹肉微甜紧实
这就是阳澄湖大闸蟹与其他产地大闸蟹最、最、最明显的区别!
晶莹细腻的蟹肉吃在嘴里,除了鲜嫩之外,竟然能咀嚼出一种甘甜回味!
就像小时候那种大米饭一样,嚼着嚼着会觉得嘴里生甜 , 香得很!
这就和阳澄湖的水质有关系啦!阳澄湖是天然的弱碱性水质,就像某个广告说的那样:xx山泉有点甜,天然的弱碱性水 。
阳澄湖的弱碱性水质 , 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了,1994年出版的《吴县志》,里面就记载了阳澄湖的水质,和现在的水质几乎没有差别 。
几十年不变的天然弱碱性水质,造就了阳澄湖大闸蟹几十年不变的甘甜味道 。
特别是蟹螯肉 , 丝丝顺滑 , 胜于干贝,鲜甜味美,唇齿留香!
此外,阳澄湖大闸蟹的蟹肉,都是很紧实有弹性的,绝不会出现吃在嘴里沙沙的感觉 。
这是因为它们经常“锻炼” 。阳澄湖湖底是硬质,多砂石 , 很适合大闸蟹的爬行 。
长年累月的“健步走”,让每一只阳澄湖大闸蟹都是紧实Q弹的“小鲜肉” 。
膏黄丰腴鲜美
蟹黄蟹膏是大闸蟹的精华所在,蟹膏脂香满溢,晶莹黏腻,蟹黄状如凝脂,色如红玉,鲜香好吃极了!
阳澄湖大闸蟹的蟹黄蟹膏都很饱满,而且非常!非常!鲜!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
这当然和阳澄湖的水质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 , 阳澄湖大闸蟹的饵料喂养非常精细 。
阳澄湖大闸蟹每天吃的,都是玉米、螺蛳、小黄鱼,这些本身就鲜味十足的食物 。
而且蟹农都会根据大闸蟹的生长情况、天气状态等外部条件,每天调整大闸蟹的菜谱 。比如说,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就要给大闸蟹多吃素 。等大闸蟹蜕完壳后呢,则应该适当增加螺蛳与小黄鱼的比重 。
长时间的大闸蟹人工养殖 , 早就让阳澄湖大闸蟹形成了科学的养殖体系 , 喂养方式越发精益求精 , 所以我们吃到的阳澄湖大闸蟹才能这么好吃!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很想尝尝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呢?但是 , 市面上假冒阳澄湖之名的山寨大闸蟹很多,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呢?
教你一招最简单的方法,看蟹扣 。
每一只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腿上,都会绑着一个“身份证” 。这个“身份证”是由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颁发的 , 只有被协会认可的蟹,才有资格带上这个蟹扣 。
不过,不法商家也是很聪明的 , 有些商家会去仿冒这个蟹扣 。因此 , 我们还要进行一步操作,那就是扫码 。
每个蟹扣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上的任何一个能够扫码的APP,都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 。如果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扫码之后,会弹出这样一个页面:
这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溯源系统,只有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才会有这样的溯源体系噢!
页面上都会详细地告诉你,这只蟹来源于阳澄湖的哪一块水域、是哪一家公司提供的、编码是什么 。记住啦,一定要扫描蟹扣上的二维码 , 看到这样的溯源系统,才能确保这只蟹是真正来源于阳澄湖的!
好啦,希望你可以买到正宗好吃的阳澄湖大闸蟹!秋天很短,大闸蟹最美味丰腴的时节也很短,如果错过了的话 , 又要等一年啦!
但大闸蟹就是没规格没产量?你好,同仁!关于”蟹塘水清草好 , 但大闸蟹就是没规格、没产量”这个问题以前同样也迷惑了我很久,我是在新疆做河蟹、小龙虾养殖的,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和你一样,以为水体条件营造到最佳(从江苏空运伊乐藻和苦草种子栽种) , 蟹苗投放到最大限度,就该理所当然的会养殖成功,可是我连续养了三年,都没有算养殖成功 。第一年,产量算是最高,一亩36公斤,规格?。坏诙?3公斤 , 规格小 , 产量低;第三年20公斤,规格大,产量低 。这三年赔的是血本无归呀!
总结这三年 , 我认为产量低和规格小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产量低意味着河蟹的存活率低,影响河蟹存活率的因素有养殖环境和河蟹自身问题问题 。1、养殖环境问题可以自查:养殖池塘在加水放蟹苗前是否进行过彻底的清塘、除杂、清淤、消毒处理,进排水口防逃措施是否完善,池埂是否有垮塌漏水等情况 , 防逃网建设是否安全及时等;加水前是否对水源进行过检测 , 检测水质是否符合养殖要求;加水时水口是否安装有过滤设施防止杂鱼或凶猛性鱼类流入蟹塘;加水后至放苗前是否有及时对水体解毒、肥水、培藻、栽草等步骤;放苗前是否检测过池塘水体还有没有除杂、消毒时的药残留;放苗时水草是否已经扎根发新叶 , 天气是否正常(选择晴天风小的天气放苗) , 蟹苗是否进行了“调温”、“醒苗”、消毒等步骤 ;放苗后池塘水体是否稳定(不出现倒藻、缺氧等情况),是否正常投食等 。后期养殖是否出现过逃跑,缺氧,缺食,突发性病虫害,回捕是否干净等 。以上这些大多都和养殖环境有关,这些大多都能影响到螃蟹的产量 。
2、河蟹自身问题的自查:存活率低很大原因和蟹苗质量有关,蟹苗质量好歹、蟹苗大小、活力强弱、运输方式的对错,运输时间长短等等方面都极大的影响这河蟹下塘后的存活率 。最错误的做法就是在不知道蟹苗质量如何的情况下,选择了长时间,长距离运输回来的蟹苗,下塘后很多情况下暂时是看不到蟹苗会有大量死亡,一般会在一个星期后至蜕前两壳前大量 , 无法阻止的死蟹,主要原因就是蟹苗质量不明,长距离运输,蟹苗严重脱水,下塘后蟹苗对本地水体环境不适应 。一定要选择自己了解的,距离自己最近的蟹苗进行养殖 。
二、在河蟹没有规格这个问题上可以首先自查以上本文所提到的养殖环境因素 , 在排除环境问题和养殖中期没有出现缺氧、缺粮等情况时,可以确定是蟹苗本身问题 。1、蟹苗品种问题
河蟹苗主要分有两种,长江蟹系和辽蟹系 。长江蟹系的蟹苗亲本规格大,培育技术成熟,后期更容易出大规格河蟹 。辽蟹蟹苗价格低,蟹苗亲本规格?。笃诔尚返墓娓裥〉钠?。
2、蟹苗的品质问题 。
因为蟹苗养殖问题导致蟹苗性早熟,早熟后的河蟹大多都成了“老头蟹”只吃不长或者长得极慢 。
3、病蟹 。
如抖抖病、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或者养殖过程中用药不当(如长时间使用大剂量抗生素类药物)等等都会影响河蟹的正常脱壳生长或者脱壳翻倍率低,最终导致河蟹规格偏小 。
当然影响河蟹规格和产量的不只是这些 。河蟹养殖解决好自家养殖条件只算的上处理好了养殖问题的1/3 , 蟹苗问题和后期管理问题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希望这些“汗水能帮到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