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金华 为什么叫金华

【为什么是金华 为什么叫金华】

为什么是金华 为什么叫金华

文章插图
▲ 金华-义乌都市区,浙江省第四个大都市区 。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浙江之心
中国之星


“金华”一定是中国最具有诗意的地名之一 。


▲ 北山上俯瞰金华城全貌 。摄影/木纹


与大多数以山川形胜、地势方位等命名的城市不同,“金华”一名来源于天空,这里是婺女星金星争华之地,无论是古称“婺州”还是今名“金华”,都有着来源于星空的诗意 。


▲ 鹿女湖位于金华山黄大仙景区,海拔近600米 。摄影/木纹


这里的人文传统深深扎根于浙江的心脏地带,是当之无愧的“浙江之心” 。但“名气倒挂”也成为金华的显著标志,本地人常常戏谑地声称:浙江金华、中国永康、亚洲横店、世界义乌!但在玩笑话背后,不可否认的是:在小行业中做出大成就,在小城镇里搞出大梦想,真是金华人的天赋技能 。


“浙江中心”,凭什么是金华?

金华地处于浙江的地理中心,北面的杭州、绍兴,西面的衢州,东面的台州,南面的丽水将其团团围住,使金华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既不沿海也不邻省界的城市


▲ 金华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制图/伍攀


浙江之心的区位,使金华成为了浙江地貌的“代言人” 。浙江省面积不大,但却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地理单元,而金华以一市之力,横跨了其中4个分区,成为浙江地貌景观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 金华市区三河口静谧的时刻 。摄影/木纹


中部的各大江河贯穿金衢盆地,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 。这些盆地成为浙中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市域内的市区、县城都集中于此,哺育了历史名城金华、小商品之都义乌、亚洲好莱坞横店……


▲ 仙华山相传是轩辕黄帝少女元修的得道升天之处 。图/视觉中国


浦江县北部属于西北中山丘陵区,这里的仙华山被誉为“天地间秀绝之区”,相传是轩辕黄帝少女元修的得道升天之处 。


磐安县东部属于东部丘陵区,大盘山纵贯南北,“遥观海北千层浪,始信江南第一峰”有浙东祖山、江南药谷之称,不仅仅山控半省,也是传统中药材“浙八味”中五味药材的重要产地 。


▲ 穿过隧道便是武义县主城区 。摄影/李琼


武义县和永康市南部属于南部中山区,这里的牛头山海拔1560米,是浙中地区的最高峰


浙江之心的区位,也使金华成为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经典代表 。


▲ 三江六岸的白日与黑夜 。摄影/木纹


金华境内109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08座千米以上的山峰 。金华、兰溪的山下隐藏着双龙洞、六洞山地下长河这样的喀斯特地貌;永康的山中也有方岩这样的火热丹霞


▲ 从上到下分别是:金华山雪景、武义江、婺江 。图1,2摄影/木纹,图3/视觉中国


婺江、东阳江、武义江、浦阳江等众多河流在浙中山地间穿越群山丘陵,尽管都算不上大江大河,倒也因此省却了大洪水的烦恼 。江河哺育的珍贵盆地成为了金华人精耕细作的“二分田”,盆地里那些临近河流的小台地更成为浙江最早孕育出文化之光的土地 。


▲ 江河哺育的珍贵盆地成为了金华人精耕细作的良田 。图/视觉中国


早在一万多年前,浦阳江畔一座名叫上山的小高地上,就已经有人开始建造房屋、制作陶器、种植水稻——2005年的考古发现证明,上山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区域,这里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浙江文化之光,凭什么是金华?

在名城林立的浙江,金华的存在感远不如杭、甬、温、绍那么高,但说起文化传承,这里才是真正的浙江之光


▲ 浦江县上山遗址附近航拍金灿灿的稻田 。图/视觉中国


万年历史的上山遗址不仅是稻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以这一遗址命名的“上山文化”遗存更遍及浙江中南部,拉开了浙江乃至东亚文化史上农业起源的序幕


2019年,同属上山文化的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年前的环壕聚落,这是人类居住史上“从洞穴迈向盆陵的重要一步” 。桥头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更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彩陶遗存之一,更多的考古发现还有待确认,甚至也可能将世界的酿酒史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距今6000年上推至上山文化的距今9000年


▲ 图1:上山文化大口盆是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图2:上山遗址出土的陶片中,许多还夹有谷壳 。


无论是水稻、彩陶还是酿酒,这些与泥土密不可分的成就奠立了金华浓厚的乡土传统,对泥土的“企业级理解”不断开花结果 。


后世的婺州窑名列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尽管在名气上不敌同属浙江的越窑,但炫技起来却也丝毫不落下风,引领时代之先:这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出釉下褐彩装饰艺术、最早使用化妆土装饰胎体、最早创烧乳浊釉窑变的窑系之一


▲ 婺州窑名列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图/视觉中国


这种对于装饰艺术的精致追求,正是浙中风土的集中呈现 。唐代以来,东阳木雕名列中国四大木雕之首,开创了中国人的“巴洛克时代”,堪称中国民居装饰艺术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


▲ 图1:金华民居建筑中的东阳木雕;图2:浦江新光村诒榖堂 。摄影/一个爱金华的人


明清以来,以木匠、泥水匠、雕花匠为代表的“东阳帮”成为与香山帮、宁波帮齐名的三大建筑行帮之一,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


著名的徽州民居中,其实有相当多数出自东阳帮之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单德启教授认为,“所谓的徽派建筑,其源流就是东阳传统营造技艺 。明清时期的徽州传统民居,绝大部分是东阳帮工匠建造 。”


▲ 金华保留了大量高品质的古村落,图为浦江县新光村 。摄影/一个爱金华的人


不仅如此,东阳帮更是“登堂入室”,成为皇家宫殿的营建力量 。清代重修紫禁城时,东阳帮成为重要的主力,仅在1736-1795年间,就有400多名东阳木雕艺人应诏进京 。2007年,北京故宫的皇极殿内复制了一把雕刻有900条龙的“乾隆宝座”,就出自东阳木雕大师黄小明之手 。


“百工之乡”传承至今,直到今天,东阳的特级资质建筑企业数仍然位居全国县市的首位 。


浙江美食秘境,凭什么是金华?

上山文化的稻壳米粒开始,正是金华的这“二分田”成就了精彩的美食传统 。


▲ 世界三大火腿之一的金华火腿 。图/视觉中国


毫无疑问,在任何中国人的大脑中只要一输入“金华”,跳出的第一个联想关键词必定是“火腿” 。作为世界三大火腿之一,中国人对金华火腿可谓既熟悉又陌生 。


所谓“熟悉”,当然是人人都听说过这一江南名产,也不时能在汪曾祺、梁实秋、金庸等文学老饕的笔下找到其身影 。但“陌生”感也总是如影随形,许多人并搞不清“火腿”与“火腿肠”的区别 。


▲ 真正的金华火腿选用本地产的“两头乌” 。摄影/星玥公主,图/图虫·创意


真正的金华火腿是以本地所产“两头乌”(一种头尾均为黑色的猪)的猪后腿风干、发酵而成,这种猪腿体型适中、皮薄、骨架小、腿心丰满,是制作火腿的理想选择 。对“臭、腐、霉、咸”的偏好,是浙江美食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以发酵为特色的金华火腿,无疑是其中的经典 。


在阴凉的屋里悬挂一整只猪腿是许多“老金华”家中常见的景象,而对外地朋友的戏谑索礼,在外求学工作的金华人也往往多有无奈——要真想给同学同事们送上一整条猪腿,那必定是校园或公司里最熏人的仔 。


▲ 晾晒火腿和腊味是金华的一道风情 。图1摄影/kouzi,图/汇图网;图2摄影/星玥公主,图/图虫·创意


金华火腿对中华美食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先说浙菜中的名菜蜜汁火方,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金华火腿的大方块 。但除了这种以火腿作为大主角的奢侈做法——金华火腿的灵魂用法更往往在于提鲜 。中国以精致闻名的另外两大菜系可谓深得精髓:有金华火腿参与的高汤,基本构成了粤菜和淮扬菜的底味 。因此,即便你以为你不曾吃过金华火腿,却可能早就在其他菜系里数尝其鲜了 。


▲ 金华火腿对中华美食有巨大的影响 。


曹雪芹的《红楼梦》可谓古代贵族生活百科,其中写到的火腿名菜就有火腿炖肘子、罗汉跳墙、火腿鲜笋汤等十余种,因为味道太鲜美,还烫到过心急的贾宝玉 。明代的张岱深谙江南风物,也称赞金华火腿“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 。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令人流尽口水 。


▲ 金华酥饼和米筛爬 。图1摄影/邵嬌嬌,图2摄影/诺橙子妈妈,图/图虫·创意


除了火腿能冠以金华之名,足够值得骄傲的本地名物还有金华酥饼,以梅干菜和猪肉作为馅料的酥饼香脆可口,也有以金华火腿为馅的联名组合 。金华汤包更被称为“金华第一点”,是南方汤包中的佼佼者 。


金华美食的另一个特立独行之道,在于对面食的偏爱 。尽管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地方,但金华人对面食也充满创造力,堪称浙江版本的“小山西” 。


北面的浦江县流行一种名为“米筛爬”的小吃,将小小的面团在米筛上爬、摁、卷出一个个小小的形似猫耳朵的面食 。同一县域内的潘周家村还流行“一根面”,几十公斤的面粉拉出一条几百米长的面条,早已是村子里的常规操作 。


▲ 潘周家一根面是金华域内的一道知名美食 。图/视觉中国


南面的永康市则流行永康肉麦饼兰溪人吃鸡子粿东阳人喜欢沃面,五花八门的面食简直到了十里不同风的地步,金华人吃出了一条浙江特色的小麦之路 。这也和东晋以来几次来自北方的大移民有关,把中原地区的面食传统带到了这片江南腹地 。


浙江第四极,凭什么是金华?

盆地丘陵与乡土民俗相辅相成,以此见长的金华其实本算不上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队员 。因此,浙中一度缺少中心城市,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却是代代更迭 。


▲ 金华是浙江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视觉中国


浙江之心的区位,使金华很早就成为浙江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历史上,金华就是联系浙南与浙北的必经之路,不同时代的交通与商贸方式也促成了不同区域中心的崛起 。


在水路时代,金华江与衢江在兰溪汇流成为兰江,这是钱塘江的最大支流 。占据水陆之便的兰溪因而一度成为浙中最重要的工业城市,金华市70%的工业、50%以上的财政收入集中于这个水陆枢纽,更成为浙江首个财政收入亿元县,1985年即成为浙江首个县级市 。


▲ 兰江上漂泊的渔船也是一道风景 。图/视觉中国


而在铁路时代,金华是浙赣铁路与金温铁路的交汇地,成为浙江除省会杭州以外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


▲ 金温铁路是连接浙中和浙南大动脉 。图/视觉中国


金温铁路的建造就有着鲜明的浙江特色:这条连接浙中与浙南的大动脉曾经“七上七下、议而不决”,最终在浙江学者南怀瑾的主持下于1998年建成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股份制地方铁路,开创引进外资建设地方铁路之先河 。由文人志士推动修建,由民间力量自管自营,可谓极具“浙江精神”


除了利用好既有的地理条件,金华人更擅长突破自然地理的制约 。这里的中小城镇蓬勃发展,还离不开敢闯、敢拼的时代精神——金华的破局之路,尤为精彩 。


▲ 夜色中的金华有大城市的时尚感 。摄影/木纹


由于人多地狭、物资匮乏,有限的盆地无法养育如此密集的人口,金华的商贸精神成为突破农耕时代的一道光


早在1960年代的义乌廿三里,就有人嗅到了薄利的气息,通过“鸡毛换糖”的形式,建立了初代目的小商品交易模式,哪怕在“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的批判打击中仍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 。


▲ 义乌国际商贸城 。图/图虫创意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从鸡毛换糖起步的义乌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迭代更新,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与集散中心 。在义乌的市场中,掌握多种外语的小店商贩毫不稀奇,街巷里也能吃到正宗的中亚菜、土耳其菜乃至黎巴嫩菜 。


▲ 义乌三挺路夜市 。图/视觉中国


2020年,有1399列义新欧班列横穿欧亚大陆,占到中欧班列总数的11.3% 。义乌机场几乎有40%的旅客为外籍旅客,这一占比甚至超过了北上广深,位居全国机场之首


国际化的义乌成为浙中最魔幻的现代故事,这里的订单量和货物走向,甚至成为研究国际局势的重要参数 。在美国大选、世界杯等等千里之外的国际大事中,“义乌指数”成为重要的参考 。


▲ 义乌国际商贸城 。摄影/卢文


义乌也许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县级城市,但除此以外,金华的各个县市乃至乡镇也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


东阳的横店号称亚洲好莱坞,这里的街头群演也许就可以和你谈上几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或布莱希特 。扎根于东阳的“正午阳光”频繁制作爆款电视剧,比如《山海情》《琅琊榜》《父母爱情》等 。永康的五金、东阳的建工、浦江的水晶都有着令人瞩目的行业龙头地位 。


▲ 横店影视城 。摄影/卢文


甚至就是在充满挑战的互联网时代,金华也能独领风骚:浙江省跨境电商的十强县市中,金华独占一半,义乌、永康分列第一、第二位 。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中,金华更是凭借着强势的民营企业,甚至力压传统的商业重镇广州,高居全国城市快递业务量的第一位


小城镇C位,已经不再足以形容金华的今天——并不占有明显地理优势的“金义都市区”正成为浙江第四极,成为与杭甬温并列、共同引领浙江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四大都市区之一 。


▲ 夜色中的八一街中轴线灯火辉煌 。摄影/木纹


在“二分田”旁的小村落中,有人挂起火腿、有人点亮窑火、有人雕刻出想象中的理想世界 。这个理想世界:


是古老居处旁卫护的壕沟,
是田间地头的一捧稻米,
是飘着饭菜香味的乡土建筑,
是五音杂处的商贸市场,
是光怪陆离的影视城,
是日常生活里无孔不入的五金小店……


这不仅仅是自然条件的天赋赐予,更是金华人突破地理的制约、书写出的“无中生有”神话 。


▲金华市区里的万佛塔 。摄影/木纹


浙江之心的区位上,“中国之星”闪耀着足以照亮世界的光辉!


- END -
文 | 一个爱金华的人
编辑 | ZZZ
图片编辑丨王家乐
地图编辑丨伍攀
封图摄影丨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律海明《婺州窑探究》
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公布2020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