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老人在村中蹦迪 组织村里老人蹦迪


600多老人在村中蹦迪 组织村里老人蹦迪

文章插图
1
在安徽省宿州萧县毛茔子村,一群老年人在KTV蹦迪的视频掀起了一阵“热潮”:
30平米的空间里,簇拥着60多个老年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 。
就是这么一群人,正开心地享受着年轻人的欢乐 。
他们跟着音乐前后摇摆,双手在聚光灯下不停挥舞,气氛丝毫不输年轻小伙 。
在最前面领舞的,是一位83岁的老大爷,名叫毛宏礼 。
只见他头戴爵士帽,布满皱纹的双手用力地在胸前打着拍子,偶尔还会抄起扫帚当吉他,来一段热血沸腾的即兴表演 。
为了烘托气氛,他还故意张大嘴巴,挤眉弄眼地逗别人开心 。
毛宏礼大爷说:“我知道这不是什么舞蹈,动作也不标准,但大家在一起就是图乐呵” 。
在他身后,老人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裳,双脚踩着碎步,身体带劲地扭动着 。
有些四五十岁的村民干脆站到桌子上,挥舞着帽子和围巾,瞬间回到了青春期 。
不到十分钟,很多老人就出汗了,他们有些拄起拐杖坐在了沙发上,通红的脸上全是笑容 。
站在沙发上录像的小伙子说道:“大家都跳累了吧?今天玩开心了吗”?
“开心”!老人们异口同声 。
这个小伙子就是“老年蹦迪团”的发起人,名叫王明乐,今年27岁,大家都喜欢叫他“小六子” 。
他经常穿着一双破旧的帆布鞋穿梭在村里,跟很多留守老人成为了朋友 。他懂这些老年人的孤独和不易,于是创建了这个蹦迪舞团 。
【600多老人在村中蹦迪 组织村里老人蹦迪】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孤独不如跳舞!
83岁的“领舞”毛宏礼就是最早跟着王明乐跳舞的村民之一 。
2
毛宏礼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儿女都在外城打工,他每天都一个人待在20平米的旧房子里,一过就是20多年 。
即便年纪大了,他也在种菜给自己吃,“这样能省钱,每个月200就够,就当给孩子们省点力气了” 。
于是,每天一碗米饭和一盘炒菜就成了他一顿饭的标准 。
在去跳舞之前,毛宏礼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电视 。“有时候真的有点孤独,没人可以说话” 。所以在受到王明乐的邀请时,他很快就答应了 。
“跳舞好啊,可以活动筋骨” 。毛宏礼对王明乐也充满了信任,在他眼里,王明乐也是个苦命的好孩子 。
王明乐曾经是个叛逆少年,逃学、打架、偷钱去网吧都是他经常干的事 。
为了让他好好读书,母亲为他办理了5次转学,可他依然没上完初中 。
之后他就去城里打工了,做过服务员也当过厨师,还曾去北京做过导游,但因为他的学历比较低,所以工资也不怎么乐观,只能靠多做些兼职维持生活 。
2016年,王明乐回到萧县做起了“代驾”,那个时候县城里还没有这种业务,他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就在他生活好转,刚刚成立起自己的代驾公司后,一场变故打破了安宁的生活 。
临近春节时,王明乐的母亲骑着车子去县城买菜,不幸发生车祸身亡 。
“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她,她就走了” 。王明乐当时只有23岁,妹妹嫁到了外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那之后家里就剩下了他一个人 。
王明乐时常抱着家里的大公鸡在院子里发呆,实在无聊了就去村里逛逛,帮帮那些空巢老人 。
慢慢地,王明乐也更加理解空巢老人的孤独了 。他发现村子里的人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老人,他们的孤独要比自己的更加沉闷 。
2010年12月,王明月萌生了一个想法:组建“老年蹦迪团”,带全体老人去蹦迪!
但要想组织起一支队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3
村南头的小广场,是老人们午休后晒太阳的聚集地 。
王明乐每天都会定点在那里放音乐,他就站在音响边上跳舞示范,呼吁周围的老人一起加入进来 。
不过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害羞的,他们觉得上了年纪后再跳舞就会被别人笑话,所以大家都在一边看热闹,不参与 。
为了说服他们,王明乐挨家挨户地劝说,最后终于凑成了8个人的“老年蹦迪团” 。
后来在几个老人的带动下,队伍越来越大,处于安全考虑,王明月只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动作,老人们也很有数,累了就及时休息 。
去年春节期间,王明月举办了一场“老年舞会”,村子里的老人基本都报名了,就连邻村的人听到消息后也迫不及待地赶来了 。
当天,村子里一共来了600多位老人,随着音乐的响起,大家一起伸出了双手,比一场演唱会还要热闹 。
“我跳舞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队伍中最年轻的人就是来自邻村的刘福荣了 。自从她加入“老年蹦迪团”就没有一天缺席过 。
她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9年前,刘福荣离婚后带着儿女改嫁到了萧县孤山村,“生活太累了,有时候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
刘福荣的现任丈夫在外省工作,儿子患有自闭症,她每天除了忙活家务之外还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 。
自从有了“老年蹦迪团”之后,她每天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再忙完家务事后就会带着儿子去“蹦迪” 。
从孤山村到毛茔子村一来一去需要40分钟,但刘福荣从没觉得麻烦,她把这项活动当成了所有的释放 。
每当音乐响起,她都会紧闭双眼、用力甩头,食指伸向前方 。
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从生活的琐事中脱离出来 。
你看,谁说大爷大妈不能蹦迪呢?有趣的灵魂是不分年龄的!
这支原本只出现在村里的“老年蹦迪团”,后来却成了KTV里的“名团” 。
5
随着队伍的日益壮大,王明乐又创办了新的活动,这次他将活动地点定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
每天下午2点左右,老人们就拿着凳子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王明乐家 。
他带着老人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谁要是有节目都可以随时表演 。
那段时间,王明乐家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老人的笑声也时常飘荡在耳边 。
2021年冬天,王明乐考虑到天气原因,打算带老人们去村头KTV蹦迪,那是很多老人第一次去KTV 。
他教老人怎么乘坐电梯、怎么在点歌器上点歌、怎么切换灯光,老人们也新奇的“学习”着 。
“这里挺好的,音乐声音大,灯也好看”,一个大妈说道 。
看着老人们这么喜欢KTV,王明乐便隔三差五的就带他们去,每次50元/时的费用他都自掏腰包 。
在和老人的朝夕相处中,王明乐和他们也成了“铁哥们儿”,时不时地就会开玩笑,丝毫没有年龄代沟 。
他们有时候会喊王明乐“董事长”,王明乐会喊他们“总经理”,此时眼前这个“小六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
是王明乐将这些老人带进了年轻人的世界,也是他让老人们忘记了孤独 。
那老人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王明乐说:“他们带给了我最真诚的陪伴,也让我忘记了孤独” 。
6
老人们经常跑去王明乐的家里给他做一桌子家常菜,也经常帮他打扫院子、收拾卫生 。
老人们常说:“他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也需要照顾” 。
去年冬至日下午,老人们像原来一样聚在王明乐的家中,他早已提前买好了饺子 。每个老人在那天都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水饺” 。
饭后,音乐一响,“老年蹦迪团”又在笑声中狂嗨了......
老人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温暖的陪伴 。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一般城市的空巢老人数量达到49.7%,大中型城市达到56.1% 。
在这些空巢老人的生活里,没有了拼命忙碌的工作,也没有了曾经朋友的陪伴,他们的眼中只剩下了“我们”,那个他们爱了一生的儿女 。
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回家陪陪父母,不要让他们成为最孤独的老人 。
你怎么看待“老年蹦迪团”的活动呢?如果你是这些老人的孩子,你会支持父母参加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