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中医 中医的定义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中医 中医的定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最近看到很多中医粉和中医黑的乱斗 , 说实话 , 我很反感拿钱黑中医的人 , 但是也反感很多中医无脑粉!
看着那些毫无常识的质疑和吹嘘 , 感觉即好气又好笑!
昨天一个网友问我 , 经常听说医易同源 , 药食同源啥的 ,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医真的跟易经有什么关系吗?
我想 , 很多人都对这一点存疑的 , 毕竟究竟易经讲的什么?中医又到底是什么?这些需要理一理才弄得明白!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 , 民间流传的易道十分 , 山医命相卜中的医者是也 。
其实看说文解字 , 医这个字最早来源于黄帝时代 , 仓颉造字说 , 巫彭首用医 , 还是繁体字的醫 , 后来简化成医!
巫彭是什么人?黄帝手下名臣 , 也是上古传说的十二巫祖之一!所以也有人说巫医同源 , 也是没错 。因为历史中可查证的第一个做医的 , 就是人家巫家人 。那会就已经有医人的 , 医兽的 , 医山的 , 医树木花草的了 , 说起来有点震惊吧!
【到底什么是中医 中医的定义是什么】那有人会问了 , 黄帝内经不是医家经典吗?不是黄帝和大臣岐伯对话成书吗?咋还有个巫彭首成医而不是岐伯呢?
这里就有一个对于医的认识的问题 。
看黄帝内经 , 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自己是医 。就好像老子这道德经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道教的祖师爷一样 。都是后世安上去的!曹操也从来没有称帝过 , 是曹丕称帝追认其为魏武帝!所以黄帝内经从其本源上说 , 并不是医家专有 , 就好像道德经并不是道家专有一个道理 。看看儒家似乎对道德经推崇得比道家还要厉害!易经更是被儒家称为群经之首!
古人最初用于养生延寿的 , 叫轩岐之术!而人心易惰 , 追求简单快捷方便 , 是人最常见的选择 , 哪怕会付出一些严重得无法承受的代价 , 承受不可承受的后果 , 也还是会做出这种选择 , 这也是科技越发展 , 人类灭绝的危机就越大的原因!
所以到扁鹊说医有三境 , 大哥最牛的时候 , 我们似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今天对中医的认知会这么混乱和模糊了 。
中医的起源核心思想是易 , 与道同根同源 , 这也是医易同源的由来!但是能懂道的 , 是上医 , 上医追求治未病 , 也就是未病先防 , 属于养生的范畴了 。大多需要智者才能领悟 , 对于那些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愚人 , 反而会嘲笑你“好医不病以为功” 。就像扁鹊所见的蔡桓公 , 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道的层面感悟不到 , 那就只好找德 , 也就是医者之法 。我们见到后来的大医精诚 , 医者父母之心 , 悬壶济世等等这些说法 , 都是在德的层面上来理解中医了 。道的层面必须自悟 , 所以对于心性和学习力要求很高 , 今人学医者 , 大多学一技以立足谋生或自医活命解困 , 离道已经甚远 , 甚或连德都谈不上了!所以很多医生缺德失法 , 也是必然!
而即无德可宗 , 又无法可寻 , 最后就纠结在术上面了 。这是医者最低的层次 , 或依一技或一祖传药方 , 在某一领域或对某一病症 , 有一定的效果 , 就敢称宗做祖 , 大放厥词 , 标榜为大师 , 荼靡一方 , 这种也非常常见 。术的层面就纠结于某病用某方法技术药品手术可以治疗的内容 , 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病 , 这个病是怎么来的 , 会不会复发 , 会不会传变 。
这三个层面 , 其实就是扁鹊三兄弟的上中下三个境界!
中医这个词 , 历史并不长 , 古人不会削足适履 , 所以学习就是全科 , 而且不仅仅是医 , 古人常说:不为良相 , 即为名医 。上医治国 , 下医治病!可见 , 医之一道 , 在中国并不仅仅是治病的!古代著名的儒家和道家 , 甚至佛家的人物中 , 有很多都精通医术!比如大商朝名相伊尹 , 除了在安邦治国 , 辅佐商王 , 教化民众 , 安抚百姓方面很厉害 , 还开创了药食同源的体系 , 留下了汤液经和很多煲汤法 , 成为中国的名臣 , 医家方祖和厨神 。还有大唐朝名相魏征 , 狄仁杰 , 都是医道高手!
现代医学很多是在术的层面上思考医学 , 所以越研究越细化 , 今天的医生基本上离开了仪器已经不会看病了 , 医道正在被科技工业化所替代 , 离道越来越远了 。这也是为啥无法治愈的病越来越多 , 一个新冠肺炎 , 全世界全都崩溃 。只有中国在中医方药中找到了应对之道!而这才只是开始 。病毒的进化变异的速度 , 远远超过人类的研究 , 疫苗的研发都已经跟不上变异的速度 。所以西方的疫苗应对捉襟见肘!中国在有中药参与的情况下 , 加上中国文化和习俗中的团体意识和对生命的尊重习惯 , 让中国今天还能成为一方净土!
这都是医道在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中潜移默化留下的力量!
真正的健康 , 一定不是病了以后再去治!:“病已成而后药之 , 乱已成而后治之 , 譬犹临渴掘井 , 临斗铸锥 , 不宜晚乎?”
有的朋友会说 , 那现代医学体系下 , 也有了健康管理的理论 , 是不是中医的传统核心思维“养生”呢?
答案是 , 不同的 。
你认真分析这两个词!
养生和健康管理 。你发现有什么区别?
养 , 一般我们都会说养育之恩 , 父母养我们长大 , 我们给父母养老!养这个词 , 背后是“感恩” 。有对道的敬畏心 , 人的正向情感和愉悦的接纳之心!
管理 , 这个词一般用于机构 , 对于员工或者囚犯 , 应用得更得心应手 , 这个词背后充满了傲慢 , 优越感和索取之心!从用词上 , 你都能感受出来差别 。所以从方法上 , 你就更能感受到差别 。养生追求天人合一 , 顺应天时 , 当睡则睡 , 当起则起 , 当吃则吃 。有阴必有阳 , 所以那肯定就有不当睡不当起不当吃等则不必的时候 , 这叫道法自然!而吃的都要讲究顺天应时 , 身土不二 。
而管理的则规定一个标准 , 缺什么补什么 , 缺Vc , 缺铁 , 缺锌 , 就吃药片 。前几天我妻跟她的一个朋友聊天 , 朋友给她推荐各种保健品补充剂片之类的 。我妻说 , 好好吃饭不好吗?要是那玩意有那么好 , 还吃饭干嘛?吃饭十分钟 , 做饭一小时 , 怪费劲的 , 还得洗碗 。直接一把一把吃药片 , 健康长寿不是梦!我妻回来给我描述 , 把我都给听乐了!
懂道的 , 会寻理 , 依理而行 , 沉疴不起 , 杂病不生 , 可安详百年!
不懂道而求术 , 越治病越多越怪 , 难得安生!
所以 , 中医 , 并不仅仅是指治病之术 , 更多的是如何顺应道而国家安泰 , 生活幸福 , 身体健康的综合学问!所以 , 中医进小学 , 并不是为了教他们学医术治病救人 , 而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心智健全的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