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米R1 Nano上手:拿一张百吋激光影院大荧幕回家是什么体验?


峰米R1 Nano上手:拿一张百吋激光影院大荧幕回家是什么体验?

文章插图
“大”就是好 , 无疑是电视厂商在新一轮消费观念塑造中传播的核心观点之一 , 一方面这得益于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面板供应商的迅速崛起 , 仅京东方一家就为全球供应了超过30%的65英寸、75英寸面板;另一方面对屏幕内容有一定要求的年轻消费者也不再简单迷信所谓的客厅“最佳观看距离” , 相较电视获取信息的工具属性更看重内容消费体验的优劣 。有鉴于此 , 消费者对于大屏幕的需求确实已被激活 , 如日方升 。
搬运一台大尺寸电视往往需要大动干戈
但许多消费者在下单大尺寸电视后同时出现了频繁退货的情况 , 这并不意外 , 毕竟巨型包装对于许多老旧小区的楼道与电梯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 拆窗吊装也并非孤例 。更何况诸多内容消费需求旺盛的年轻用户还蜗居于租住的房间中 , 甚至很难腾挪出容纳一个普通电视柜的家居空间 , 所以对于不少当代年轻人而言内容消费的需求与空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 而投影仪作为一种不占用空间的大屏显示设备 , 转而获得了不少青睐 。10月20日 , 小米生态链企业峰米发布全新投影仪新品:峰米R1 Nano超短焦激光投影仪 , 峰米X1激光投影仪和峰米P1口袋激光投影仪 。我也提前体验到了峰米R1 Nano这款产品 , 并通过它了解到一家立志于“将影院搬回家”的品牌 , 是如何将激光投影产品放在家庭用户手中的 。
覆盖国内2.4万激光影厅的ALPD 激光显示技术 , 如今更加亲民
也许终端消费者对于峰米并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 , 但如果提起2019年春晚深圳分会场“未来城市”、故宫上元之夜“点亮太和门”、冬奥会首钢场地“冰火铸梦光影秀”等一系列投影表演 , 应该无人不晓 , 这些投影表演均是由光峰科技及其独家ALPD激光显示技术打造的 , 光峰在影院行业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 , 目前使用光峰ALPD激光显示技术的激光影厅数量已达24000块 。说到这里相信你注意到了 , 峰米的“峰”就是取自光峰科技 , 而“米”字自然就是小米 , 峰米正是光峰与小米于2016年联合成立的小米生态链公司 , 换言之峰米不仅有光峰引以为傲的ALPD激光显示技术 , 还可以借助小米在消费领域积累的经验、软件、渠道优势 , 更好的切入to C市场 。
【峰米R1 Nano上手:拿一张百吋激光影院大荧幕回家是什么体验?】通过光峰ALPD显示技术打造的“冰火铸梦光影秀”
那么问题来了 , ALPD激光显示技术究竟是什么 , 可以让如此之多的电影院趋之若鹜呢?ALPD全称“Advanced Laser Phosphor Display”即先进荧光激光技术 。众所周知 , 投影的基础是光源 , 它直接关系到投影仪的使用寿命与亮度高低 , 而目前广泛采用的光源一般分为高压汞灯、LED、激光三种 , 其中高压汞灯因为寿命短危害环境已被逐步淘汰 , LED光源解决了寿命与体积问题 , 但亮度往往不尽如人意 , 而激光光源不仅兼具LED的寿命优势 , 并且在投影亮度与光电转化效率上有相当大的提升(亮度问题本质上也是光电转化效率问题) , 这也是电影院“激光厅”更受观影人群欢迎的主要原因 。毫无疑问最完美的激光光源是红绿蓝三色激光 , 但问题是红、绿、蓝三色激光的有着不同的特性 , 其中蓝色激光成本低、体积小、更稳定 , 红色与绿色相较之下成本高昂 , 体积大 , 绿色激光效率不尽人意 , 也有散斑问题(激光通过镜头产生的亮暗斑点) 。
ALPD 4.0原理图
而ALPD技术通过蓝色激光+荧光粉轮解决了上述问题 , 利用蓝色激光激发荧光稀土材料形成高亮黄色 , 然后通过棱镜分红、绿、蓝三色 , 既保留了激光的高亮度特性 , 也规避了红蓝激光的不足与散斑问题(在后续的ALPD 3.0与4.0中光峰加入了红色与绿色激光进一步提升了效率、色域与对比度) , 并得以控制产品成本与体积 。以ALPD 4.0为例 , 它拥有高达13lm/W的光电转化效率(接近LED光源两倍) , 最高60000流明的亮度 , 98.5%的Rec.2020色域覆盖 , 2500:1对比度 。近水楼台先得月 , 峰米R1 Nano搭载的正是源自光峰的ALPD激光显示技术 , 考虑到ALPD激光影厅在国内普及程度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峰米确实是将电影院激光厅同款激光投影技术搬到了消费者家中 。
亮度、流明、ANSI 重要的事情需要说三遍
投影仪最核心参数是什么?无疑是亮度 , 亮度高低首先决定了投影仪在日常环境光下的可用性 。说到亮度 , 就绕不开其单位——流明 。流明(缩写为lm)是一个衡量光通量的单位 , 具体含义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能 , 光源的光通量越大 , 则发出的光线越多 。但以往许多厂商热衷于标注“光源流明” , 即光源本身的亮度 , 而非光源投影在墙面的亮度高低——这也是诸多低价投影仪标称流明往往很高的原因;为了更严谨地表达亮度 , 投影行业近年来更流行标注ANSI流明 。所谓的ANSI流明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机光通量的方法 , 一般测试方法是将投影仪放在距墙面2.4米距离 , 在60英寸幕布上用照度计测量屏幕“田”字形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 , 并求得9个点的平均照度 , 平均照度乘以投影画面面积就是ANSI流明 。
而峰米R1 Nano标注亮度是1200ANSI流明 , 1080P分辨率 , 大致是4000元档的平均水平 , 但得益于ALPD激光技术 , 峰米R1 Nano做到了7cm的厚度 , 横向对比 , 同类产品亮度相近的但体积更大 , 体型较小的却亮度不足 , 在关闭灯光、室内情况下 , 正如AMOLED屏幕一样 , 天然的纯黑背景极大地改善了画面对比度 , 整个画面表现与同样的大尺寸电视基本相同 , 简单来说 , 如果单纯用作家庭影院峰米R1 Nano的1200ANSI流明是完全足够的 , 但希望完全替代传统电视的话还是建议搭配抗光幕布使用效果更佳 。
超短焦+Nano身材 峰米R1 Nano让次卧也能容下100英寸大荧幕
说完ALPD激光显示技术与亮度 , 接下来就聊一聊峰米R1 Nano中这个Nano的含义所在 。Nano最直观体现在产品三围上——200x200x70mm , 大致相当于2台Mac mini叠起来的体积 , 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单手拿起来的尺寸 , 考虑到其中还搭载了一个激光光源更是难能可贵 。除了尽量减少自身所占用的空间外 , 峰米R1 Nano还极尽呵护用户的空间利用率 , 超短焦0.23:1投射比 , 意味着只需要距离墙面25cm就可以投出80英寸的画面 , 相较之投射比为1.2:1的长焦投影仪投放同尺寸画面需要2.13m , 而且这2.13m的空间中还要保持绝对净空 。
如果你正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话 , 应该很容易发现当代年轻人生活空间愈发局促 , 原因也显而易见 , 以北京为例 , 六环内一个10m2的次卧月租往往就超过2000元 , 减去电器杂物所需空间 , 勿论电视柜 , 就算是投影仪也要再三考量是否存在合理摆放的空间 。我怀疑峰米产品经理正在历经或者曾经体验类似的生活 , 因为峰米R1 Nano可以完美融入这种狭小的“次卧”环境 , 实际上峰米布置的现场体验环境就是在公寓式酒店的房间内 , 一张床一个柜子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 临时摆放在过道床头柜距离墙面仅留下10-20cm的距离 , 但峰米R1 Nano凭借着小巧的身形与超短焦设计就可以在如此让人喘不过气的空间内正常工作 , 为这个房间投放出近100英寸大荧幕 。
小机身与超短焦为峰米R1 Nano带来的可能性不仅于此 , 搭配官方支架 , 峰米R1 Nano还支持桌面立投 , 简单一架无需做更多调整就可以在桌面上得到一个超过30英寸的画面 , 因为此时投影尺寸较小 , 画面亮度也会相应更高 , 在室内灯光下依然可以保证一个正常的画面观感 , 无论是在厨房观看视频菜谱 , 还是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 , 抑或是单纯为亲友分享视频图片 , 峰米R1 Nano都可以简单适用 。不得不说 , 设计上的Nano确实给予了产品经理许多“不循常理”的想象力 。
除了外观与超短焦之外 , 峰米也尽量简化了R1 Nano的画面调节复杂度 , 支持ToF无感对焦 , 可以在亮屏前便完成对焦 , 每次移动后同样可以快速对焦;全向自动梯形校功能正也未缺席 , 机器随意摆放 , 无需操作 , 上下左右都可以自动调正;甚至在供电上也采用了Type-C接口 , 支持PD协议 , 外出携带方便与手机分享同一根充电器 。软件上也遵循了同样的设计思路 , FengOS开机后自动播放所选电视剧、电影片花 , 瀑布流UI设计便于用户浏览 , 集成的语音助手“小明同学”亦支持远、近场语音 , 无需遥控即可语音呼出 , 如果想播放手机内容也完全没有门槛 , 峰米R1 Nano支持iOS、Android设备投屏 , 还支持小米投屏、Huawei Cast+投屏协议 , 当然也支持米家APP的操控 。
总的来说 , 空间魔术师峰米R1 Nano有着相当明确的产品定义——一台小巧便携的超短焦激光投影仪 , 凭借着仅厚7cm的小型化设计与0.23:1的超短焦投射比 , 可以无缝融入“次卧”的狭小空间 , 在减小用户空间焦虑的同时带来100英寸大尺寸荧幕 , 竖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拓展了R1 Nano的受众与使用场景;而得益于ALPD激光技术 , 峰米R1 Nano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 在尽量小的体积内塞入了高亮度激光光源 , 相较于大尺寸高亮度/小尺寸低亮度的同类产品 , 有着不俗的差异化优势;完善的自动对焦、全向梯形校正功能、辅以FengOS便利功能 , 极大降低了投影仪的使用门槛;而3999元的首发价格在超短焦产品中也有着足够的性价比 。可以这样说 , 峰米R1 Nano是一台你可以用单手带回家的激光投影仪产品 。
除了峰米R1 Nano , 10月20日的峰米新品发布会上还带来了两款形态不同的激光投影仪产品 , 分别是峰米X1与峰米P1 , 这两款新品同样采用ALPD激光显示技术 , 针对更需要轻便体积和便携使用的场景设计——它们都内置了电池 。峰米X1在轻盈便携的体积中具备30Wh的锂电池设计 , 拥有1400 ANSI流明亮度 , 可从容应对会议、观影、学习等使用场景 。而峰米P1更为小巧便携 , 拥有800 ANSI流明亮度 , 机身上拥有实体按键简化了使用操作 , 支持PD快充协议充电宝供电提升了产品易用性 。
说到这里 , 我突然想起在房间内体验峰米R1 Nano时有些感慨 , 也许正有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困倦于如此狭隘的空间为生活奋斗 , 此时墙面上展开的百吋荧幕就不仅仅是一块屏幕 , 更是他们舒展精神 , 治愈灵魂的一个窗口 , 为了生活 , 也为了自己 , 共勉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