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然 有趣的汉字组成


有趣的汉字·然 有趣的汉字组成

文章插图
汉字中很多字都涉及到火,火字旁大家都知道,不过把火字底说成四点水的人却不在少数 。四点底和水没丝毫关系却是火的化身,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却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火就没有中华文明,不管吃食、制陶、兵器都需要火 。
火字就是火燃烧的样子
中国人用火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神话故事中上古有燧人氏钻木取火,是中国历史传说中最早使用火的事件 。燧人氏之前,肉类都是吃生的,燧人氏之后,才开始吃熟食 。事实上,早在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人就使用天然火 。而一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会使用工具取火 。有些汉字则很好地保留了,用火烤食的过程 。今天我们用然、熊、焦为例来说明 。
然最初的本意是燃烧
烧也 。从火肰声 。从现在了资料来看,许慎的解释显然是错的,后面的然应是会意而非形声 。现代汉语中基本用作,然而、然后、如此这样 。然字本意却并非如此 。然的本意其实是燃烧,从上面的战国金文与秦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燃字的上部,左边是肉月右边是犬,指的是狗肉,下面是火 。一见就知道是用火烤狗肉,如果我们有在乡下,见过烤狗肉的 。就知道狗肉是非常容易熟的,一般燃烧的火就能把狗肉烤熟 。由此可以清楚看出,然就是燃的本字 。而烤狗肉需要将肉和火隔开一点,距离火苗不能太近,不然容易烤糊,因此是一种间接关系,引申为然后、竟然、然而等意思 。为了区别这两种意思,古人画蛇添足在下面一有火字的基础上左边加了一个火,变成了燃字,在古文字中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假字,读古文的时候一点要搞清楚 。
熊字的本字是能
熊反而是后起字
熊,兽似豕 。山居,冬蛰 。从能,炎省声 。凡熊之属皆从熊 。熊的本字其实是能,从商代的甲骨文中,还可以看出能就是一只趴着的熊 。后来为什么原来的熊-能却变成了其它意思呢?其实古人一直有崇拜猛兽的传统,比如商人的很多族徽中都能见到猛兽的形象,比如龙、虎、豹、熊等,都是力量的象征,相传大禹一族就是以熊为图腾,大禹治水时更是化为熊来开山引水 。《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辕辕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化为熊 。谓涂山氏日:‘欲饷(要想送饭来 。饷,用酒食款待),闻鼓声乃来 。”大禹所化的熊称为“罴”可能是熊比较威猛的种类 。因此熊对于古人来说就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因此把熊当做能力的象征,这然而然就把熊变成能 。而为了区分这两个字,就在下面加入了火字底,但是这不是像燃的画蛇添足,而是有其内在的区别 。有这样两种解释,其一,熊得加“火”字而不加其它字表示熊,意在强调熊体内有热量不怕冷 。这个解释多少有点勉强 。其二,熊字下加火字底,是烤熊肉的意思,意指熊肉粗糙不易烤熟,必须要用大火才能将肉烤熟 。由此有了熊熊大火的意思 。此外,古人也有将捕食工具作为捕食对象名字的传统,比如最常见的禽、兽两字本字即为捕鸟的网也就是“擒”,兽是一种绳子两端绑石头的的工具也就是“狩”的本字,就可以理解古人造字的规则 。
焦就是把鸟放在火上烤
焦,《说文解字》:“焦,火所伤也 。从火、雥声 。许慎的解释是,被火所烧伤 。也有解释为火苗燃烧像是鸟在飞舞,指火苗最上面的部分 。这两个解释应是古人没有见过焦的本字,臆测来的 。从上面的甲骨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焦的本意就是把鸟放在火上面烤,而上面的鸟明显是带有羽毛的,羽毛轻薄遇火则焦才是焦的本意 。上面部分在战国时时变为隹,而小篆的三只鸟,更说明指的是短尾巴小鸟,而小鸟放在火上烤,火一大不就容易烤焦嘛!综上所述焦就是典型的会意字而非许慎所指的形声字 。
火对于中国文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火,让中华文明得以大踏步的前进 。燧人氏作为文献记载的第一位人文始祖,是三皇中的第一皇,本身就说明了火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面三个字释读,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火对于古人的意义 。此外我们也了解到只要与火字旁或字底相关的字都与火相关联 。通过上面三个字的解析,可以知道古人的典籍因受到当时的条件所限,并非完全都是对的,需要辨析地吸收 。只有在学习古人的同时,不断地将新发现的资料弥补其不足 。才能让我们更好学习经典,切不可认为古人的都是好的都是对的,亦步亦趋是要不得的 。
【有趣的汉字·然 有趣的汉字组成】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