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文章插图
一、六种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细菌
(一)沙门氏菌
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 。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
多种家畜(猪、牛、马、羊)、家禽(鸡、鸭、鹅)、鱼类、飞鸟、鼠类及野生动物的肠腔及内脏中能查到此类细菌 。细菌由粪便排出,污染饮水、食物、餐具以及新鲜蛋品、冰蛋、蛋粉等,人进食后造成感染 。致病食物以肉、血、内脏及蛋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后,并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 。
(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应对食物中毒】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 。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 。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 。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 。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 。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 。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 。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 。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 。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 。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 。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 。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 。
(三)大肠杆菌
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可有荚膜 。体外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数月,在阴凉处室内尘埃可存活1个月,含余氯0.2ppm的水中不能生存 。本菌属以菌体(O)抗原分群,以荚膜(K)抗原(A、B、L)和鞭毛(H)抗原分型,目前已发现170多个血清型 。本菌为人和动物肠道正常寄居菌,特殊条件下可致病 。在大肠杆菌中,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菌种有16个血清型,亦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其中常见的血清型为O111、O114、O128、O55、O20、O119、O86、O125、O127等 。
(四)变形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纯园、无芽胞多形性小杆菌,有鞭毛与动力 。其抗原结构有菌体(O)及鞭毛(H)抗原2种 。依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奇异、莫根、雷极及不定变形杆菌5种 。前三种能引起食物中毒 。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腐败的有机物及人和家禽、家禽的肠道中 。此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 。莫根变形杆菌并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成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致病食物以鱼蟹类为多,尤其以赤身青皮鱼最多见 。近年来,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有相对增多趋势 。
(五)葡萄球菌
主要是由能产生血浆凝固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可由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引起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胞,无荚膜 。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在30℃经1小时后即可产生耐热性很强的外毒素(肠毒素enterotoxin),此种毒素属于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可分5个血清型(A、B、C、D、E),其中以A型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C型次之 。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 。此毒素对热的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 。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 。
(六)产气荚膜杆菌
又名魏氏杆菌(cl,wilchil)为厌氧革兰氏阳性粗大芽胞杆菌,常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芽胞常位于次极端;在体内形成荚膜,无鞭毛,不活动 。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小时,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质可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和F型,其中以A型(能产生肠毒素)为多,C及F型偶可引起出血坏死性肠炎 。本病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污水、垃圾、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昆虫以及食品等均可检出 。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较久或加热不足,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 。
二、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故必须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 。
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少数由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 。发病一般在就餐后数小时,呕吐、腹泻次数频繁 。如在家中发病,就视呕吐、腹泻、腹痛的程度适当处理 。
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1、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
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故不应立即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
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这时,应大量饮用清水,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 。
三、防止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
食物中毒是指吃入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括化学药物中毒,有单发的也有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那么,食物中毒应该如何防止呢?食物中毒后该怎么办呢?
 防止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
1、食品保管:暂时不吃的肉菜,经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要分开容器存放 。不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苍蝇、蟑螂等咬食污染 。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如消毒剂、灭鼠药等,要远离食品存放处,防止误食误用 。
2、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 。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 。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 。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
4、进食用餐:用餐者都要养成吃饭前后、大小便前后彻底洗好双手 。进餐时若发现有腐败变质,发霉有馊味或夹生食物,或有被蝇叮爬过的食品,均不可食用 。
5、食后观察:凡进食一天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发烧等症,或在短期内在同一食堂进餐的多名人员发生相同症状,就应怀疑为食物中毒 。此时应急呼120,同时向上级报告,组织检查救治 。并对病人的进食、呕吐物、大便、尿、血进行有关检毒化验,另要保护好现场 。另外,食物中毒要多加休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
四、哪些食物会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专家表示,初春时节,过多摄入深色咸菜,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
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和春季气温的升高,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
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产生大量的龙葵素,误食易引发食物中毒 。发芽多、皮肉变色的马铃薯不可食用;芽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围部分,烹调时加适量醋,烧熟、煮透后食用 。
霉变甘蔗
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易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切勿食用质地较软,外皮无光泽,截面呈浅黄色、浅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现霉点的甘蔗 。
四季豆
四季豆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易导致食物中毒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