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只蝉的偶遇 我捉到了一只蝉


与一只蝉的偶遇 我捉到了一只蝉

文章插图
早上起床,雨下得更大了了 。女儿去书桌,“爸爸,知了还在,没有飞走”---知了是昨晚从窗外跌落下来的 。
连续几天秋雨绵绵,开始转凉了 。晚上,有飞蛾从窗外飞进来,它们奔着灯光而来,我用扇子扫落了几只 。正在做作业的女儿跑过来,神色紧张,“台灯后面也有一只大的飞蛾子,从上面‘噗’地一哈都掉下来了” 。
她一向怕虫,我探头一看,果然是一尺黑呼呼的“飞蛾子”趴在灯座后面,它的翅膀还不停地扑闪着,想要飞起来,扑腾了几下,又跌落在桌面上,可能是受伤了吧 。
我抽出一张餐巾纸,将它整个地罩住,拿近了,却发现并不是我所见过的飞蛾,有点像蝈蝈,身躯却显得魁梧些 。正纳闷是什么,看电视的父亲走过来,“是咪幺丝”,咪幺丝是我们这边的方言,书面上叫知了,也称作蝉 。
听说是知了,女儿来了兴趣,她赶紧找出正在看的课外书《昆虫记》,翻开蝉的那一页,一对比,蛮吻合!女儿现场科普:它有五只眼睛,视觉范围很广,唱歌不知疲倦 。
我把知了平放在桌面上,一向不爱说话的爷爷开口了:“放在空罐子里,盖子戳几个洞,听它叫…” 女儿心软,“放了吧,让它飞走”,“外面下着雨呢,再说它受了伤,也飞不动了”,我劝慰女儿,“放在罐子里吧,不盖盖子,能飞就让它飞走吧”,兴许晚上真能鸣唱呢 。
说来惭愧,虽说生于农村,但还是童年时抓过知了 。前两天天晴,与女儿散步,路旁树林一大片的知了在林间合奏:“知了…知了…”清脆、响亮的天然乐章被微风徐徐推送,让人不自觉停下脚步 。我指着知了鸣叫的方向问女儿:“你见过知了吗,它是绿色的”,我以一个老农村人的资历颇为自信 。“不对,它应该是黑色的,寿命很短,只有几个星期”,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女儿纠正我 。是吗?看来,我对知了的了解还停留在幼童时代,在我的记忆里,知了隐匿在葱绿的林木间,它就应该像变色龙一样,一身绿色 。
知了的一生是有些悲壮的,它长成要好几年,生命之花却极其短暂 。但终极一生都在歌唱——也是生命的绝唱 。出生的那一刻就清楚自己的命运,风餐露宿,却从未放弃 。这不正是我们所推崇的价值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借用在知了身上,也未尝不可 。
【与一只蝉的偶遇 我捉到了一只蝉】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