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也是尺 眼睛就是尺子


我的眼睛也是尺 眼睛就是尺子

文章插图
国家卫健委2月24日通报 , 2月23日0—24时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5例:
-内蒙古40例 , 其中呼和浩特市37例、包头市3例;
-湖北10例 , 均在武汉市;
-辽宁8例 , 均在葫芦岛市;
-广东8例 , 均在深圳市;
-四川6例 , 均在成都市;
-江苏3例 , 均在苏州市;
【我的眼睛也是尺 眼睛就是尺子】-广西3例 , 均在防城港市;
-云南3例 , 其中临沧市2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
-北京2例 , 均在西城区;
-山西2例 , 其中晋中市1例、忻州市1例;
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3例 , 云南1例) 。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例:
-云南7例 , 均在临沧市;
-黑龙江5例 , 其中黑河市4例、鸡西市1例;
-江苏5例 , 均在苏州市;
-四川4例 , 均在成都市;
-河北1例 , 在石家庄市;
-湖北1例 , 在武汉市;
-广东1例 , 在深圳市 。


葫芦岛疫情病毒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某患者一人传播链条造成65人感染




2月8日—23日 , 葫芦岛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67例 。


今天 , 葫芦岛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葫芦岛市卫健委副主任周娇阳在发布会上发布相关疫情防控情况:经对确诊病例样本的病毒基因测序 , 葫芦岛市本次疫情病毒毒株分型属于德尔塔变异株


通过对葫芦岛市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分析 , 疫情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病毒载量高 。一般情况 , 检测CT值越低 , 病毒载量就越高 。葫芦岛市部分确诊病例的CT值低于20 , 最低达到了6.5 。


二是传播性强 。某患者一个人的传播链条就造成了65人感染 。


三是潜伏期长 。












“我的眼睛也是尺!”
上海流调人揭秘跌宕起伏的“破案故事”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大作 , 传真信号闪烁着 , 没过一会儿 , 传真件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 , 国内多地出现疫情 , 协查函多了起来 , 上海市区两级疾控部门又忙开了 。昨天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再次走近普陀区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员们 , 听他们讲述一纸协查函背后的故事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 , 
疾控部门始终在动态接收各种信息 。
姓名联系方式 , 
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
与确诊病例或密接
以什么方式进行了接触 , 
现在人在哪里
……


复核的工作十分重要 , 要确保重要信息尽量准确、齐全 , 方便后续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落实管控 。打出去的一个个电话 , 也是在和病毒赛跑 。


第一次开展全员流调培训的时候 , 普陀疾控综合办的流调老法师“郑阿姨”就说了 , 流调基于的是个人的诚信 , 既然如此 , 队员一定要在心里保有一颗质疑的种子 。当时很多人还是未出茅庐的流调“菜鸟” , 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 , 但每一次流调都是对流调队员的洗礼 , 每一次“跌宕起伏的剧情”都是经验的积累 。


协查工作繁琐复杂 , 忙碌是队员们的工作常态 , 免不了碰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 , 按照惯例给当事人打电话 , 但却遭遇抱怨和不理解 。“你们为什么打我电话?请不要再找我了!”接二连三的质问之后 , 对方挂掉了电话 。这种情况下 , 流调人员会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拨打 。


“我是来上海找工作的 , 但是老乡没有睬我 , 我没有地方住 , 只能住在地铁6号口 , 这些天我就去过附近的包子铺 , 但是我不知道名字 。”听完这个令人“同情”的故事 , 现场组的队员出发了 , 但是跑到对方口中的地铁口一看 , 轮到队员傻眼了 。2月连绵阴雨的上海夜晚 , 没有遮雨棚的地铁口 , 他是怎么住下的?在一连看了10个小时的公共视频后 , 并没有找到调查对象夜晚在地铁站出现的踪迹 。再经过层层询问 , 对方终于承认 , 其实抵沪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 , 并且住进了员工宿舍






遇到做流调的 , 一定要老实说出自己的行程 , 否则不仅增加我们的工作量 , 更会给自己甚至亲朋好友增添麻烦 。”流调队员告诉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 还有一位被调查对象 , 坚持说自己没有出过门 。但是细心的流调队员却发现 , 视频里的他放下行李就离开了 , 一直到三个半小时后才回来 。原来 , 这位调查对象在三个半小时内不仅去商圈吃了饭 , 购了物 , 还见了好几个朋友 。最后完整的行程还是朋友供述的 。还好 , 因为大家的努力 , 并没有耽误相关人员的管控 。


其实 , 疫情发生以来 , 大部分人都是非常配合流调的 , 但是遇到个别不配合的调查对象 , 有时甚至需要警方出面协助 。“也许被调查对象的出发点是‘保护朋友’ 。但是这种‘保护’并不能使朋友逃过隔离管控 , 只会徒增朋友的风险 。


采访中 , 流调队员还讲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一位调查对象不愿意承认自己在餐厅后厨工作 , 面对画面里自己戴着的围裙 , 竟说自己只是怕吃东西的时候弄脏衣服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 在疫情防控这件头等大事面前 , 都必须要配合调查 , 不能有所隐瞒 。


当然 , 经过了种种历练 , 不少当初的“菜鸟”已经成长为了羽翼丰满的“猎鹰”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员用王濛解说时出圈的金句总结了自己的“水平”:“我的眼睛也是尺好吗?”而流调老将“蒋老师”的口头禅更是被奉为圈中名言——“早隔离早解除 , 逃是逃不掉的” 。


最后 , 疾控部门提醒 , 讲这些故事当然不是为了“吐槽” , 而是为了真诚地提醒大家 , 如果接到了疾控部门的流调电话 , 请不要紧张害怕 , 应该配合工作 , 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疾控不会问你的银行卡号、验证码 , 他们只希望能跑在病毒前将所有可能被感染的人找出来 , 从而保护更多的人 。虽然在此过程中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邻居等可能会遇到一些不便 , 但请大家明白 , 你坦陈越快 , 那受到管控波及的人就会越少!


此外 , 还是要反复提醒 , 是否戴口罩和近距离接触是判定密接次密接的重要标准 。因此任何时候做好防护都不是多此一举 。即便身边相对“安全” , 依然要牢记并认真执行“三件套” , 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 , 给自己和他人都多一层保护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左妍) , 综合金海岸工作室、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
编辑:施雨 陆佳慧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