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清代异姓爵位的等级 明朝异姓爵位


详解清代异姓爵位的等级 明朝异姓爵位

文章插图
之前御史发过一篇的文章,很多读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清代的异姓爵位并非是世袭罔替的,需皇帝特旨 。对此问题,御史还想再展开来说明 。
读者评论大致而言是正确的,御史在撰文时略有疏忽没有详细注明 。但问题也不是这么简单,清代的异姓爵位的世袭情况非常复杂,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规定 。
清代异姓爵位官方的称谓叫“世职”,从“世”这个字上大致就能看出,它具有世袭的性质,区别在于是世袭罔替还是降等世袭,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
清代世爵共计九种: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但每个爵位又分等级,计二十七等,分别为:
公爵:分一、二、三等;
侯爵:分四等,一等候兼一云骑尉,一等候、二等侯、三等侯;
伯爵:分四等,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伯、二等伯、三等伯;
子爵:分四等,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等子、二等子、三等子;
男爵:分四等,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等男、二等男、三等男;
【详解清代异姓爵位的等级 明朝异姓爵位】轻车都尉:分四等,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二等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分二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
云骑尉:等一;
恩骑尉:等一 。
清代世爵,凡晋等都是以云骑尉为基本等级的,以封赏云骑尉次数多少累计相加晋爵升等 。按清制:得两个云骑尉就升为骑都尉,如果已经有骑都尉世职,再因功得到一个云骑尉就可以晋升一等,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以此类推,在一个爵位内部,凡再得一个云骑尉世职,就可以晋升一个等级 。
也就是说,在九等世爵中,如果从低一级世爵晋升为高一级爵位,那么就需要两个云骑尉世职,如一等侯再得到两个云骑尉世职,那么就可以晋升为三等公 。
以上是清代世爵的一个基本介绍,至于如何承袭爵位,清代对此也有有具体规定的 。
按规定,世职都有一定的承袭次数,并不完全是世袭罔替 。乾隆十五年规定:一等公承袭26次,每降一等,承袭次数就减少一次 。比如:一等公可以承袭26次,二等公就是25次,三等公就是24次,至云骑尉只准承袭一次 。
从乾隆的这个规定中可以看出,虽然公、侯、伯等高级爵位似乎都不是世袭罔替的,但毕竟承袭的次数很多,所以和世袭罔替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从大清开国到灭亡,不过才两百多年时间,一般家族传承也就十几代人而已 。
子爵以下承袭的次数相对较少,不过朝廷也有相关政策,当世职承袭完以后,按规定被赏与七品小京官,并准许世袭罔替 。后来乾隆又改为了赏赐恩骑尉,世袭罔替,就是说,凡是有世职的,不管经过多少代,最低都能获得恩骑尉的世爵 。
此外,对于世职世袭罔替的规定,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 。
顺治时期规定,官员封爵原有规定次数的爵位,一律世袭罔替,凡以前封爵时没有规定次数的爵位均不得世袭罔替 。康熙时期又规定,凡是初封世职准袭次数超过15次的,一律世袭罔替 。
到乾隆时,对何种情况下世职才得以世袭罔替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规定:顺治七年以前的封爵均系开国创业的军功,一律照旧世袭罔替;顺治七年以后,凡封爵如果规定其世袭罔替的,则遵旨世袭罔替 。嗣后“遇有封爵,除奉特旨世袭罔替外,其余均按袭次载入诰敕 。”
自乾隆以后,清代官员的封爵除了奉特旨外,才能够世袭罔替,一般情况下,都要按照爵位本身的承袭次数承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