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我们常说的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文章插图
从小长辈就教我们做人要重感情,叫我们要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一个词叫做八拜之交,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八拜是哪八拜?
故事来源:宋代的邵伯温《闻见前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 。’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
意思为: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份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 。”
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 。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 。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份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 。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
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子弟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后经过时间的推移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但其实这八拜,不仅仅是简单的跪拜,而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 。
这八拜分别为: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
一、管仲叔牙管鲍之交
这里的“管鲍”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与鲍叔牙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二者在年轻的时候一起合伙做生意,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却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替朋友管仲解释,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他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
打仗之时,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嘲笑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又替管仲说话,管仲并不是怕死之人,而是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 。
后来,齐国内乱 。管仲为了让纠能顺利当上国君,便想杀掉小白,可惜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 。也就是齐桓公 。
小白当上国君之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认为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并劝小白不要记恨管仲 。后来在鲍叔牙的多次劝谏之下,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 。后世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
二、伯牙子期知音之交
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忽然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樵夫即是钟子期,伯牙即刻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钟子期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钟子期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十分感动,因为遇到了知音 。
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将自己的琴摔断,终不复鼓琴 。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曲子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人生得一知己真的足矣啊 。
三、廉颇相如刎颈之交
【我们常说的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战国时期,蔺相如在经历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后声势大涨,得到赵王的赏识,职位在廉颇之上,而后面的负荆请罪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我们就不进行详细的介绍,大致为蔺相如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
四、角哀伯桃舍命之交
目前认为最早出自西汉《烈士传》的“羊左”的典故 。
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二人为了实现心中理想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汉代分封的诸侯国),途中因天气突变遇到了大雪天气,而二人的准备又不充分,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足 。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 。所以后世将这种深厚的友谊称为“舍命之交” 。
五、陈重雷义胶漆之交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
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陈重和雷义 。陈重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都是饱学之士 。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 。
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 。后来雷义官拜尚书侍郎,一同撩犯事,受到了处罚 。雷义得知后表示愿意独自受罚 。陈重也弃职进京,表示愿意为雷义赎罪 。最终两人都被罢免,一起回乡 。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 。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宣传,而不去应命就职 。因此乡里传颂“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
六、元伯巨卿鸡黍之交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鸡黍在这里代表的是守信的意思,用来形容两人即便相隔千里,仍旧会如约完成对方的心愿 。
东汉时期,范式与张劭二人都得当时的名士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 。之前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 。但后来因为范式要回乡,他在走之前承诺两年之后会拜访张劭以及张劭的母亲 。二人约定了拜见的日期 。
很快约定的日期将至 。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 。母亲认为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而且二人相距甚远,应该不会来了
但是张劭认为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 。两人对酒当歌,尽欢才散 。
七、孔融祢衡忘年之交
出自《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
孔融喜欢文学,博览群书 。而祢衡从小就能言善辩 。孔融很喜欢祢衡的才学,看重其才华 。而祢衡也觉得和孔融惺惺相惜 。当时孔融已经四十岁,但祢衡才20岁 。二人年龄差距巨大,但两人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忘年之交 。
八、刘关张生死之交
出处元·郑德辉《绉梅香》,意为可与之同生死共命运的朋友 。
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张飞、关羽三人到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举酒结义,对天盟誓,结为异性兄弟,并相约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三人的故事至今也广为流传 。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这就是古时候的八拜之交,他们那种深厚的情谊,至今为世人传颂 。现在有些人,也许你 认为的八拜之交的“兄弟”,是所谓的酒肉朋友,但是一旦遇到困难,你们之间的友情也随之消散 。如果你有遇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那请好好珍惜这段缘分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